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学生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1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2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3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1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2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l "_Tc165278847"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PAGEREF _Tc165278847 \h 2
    02 \l "_Tc165278848"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PAGEREF _Tc165278848 \h 3
    03 \l "_Tc165278849"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PAGEREF _Tc165278849 \h 4
    04 \l "_Tc165278852"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PAGEREF _Tc165278852 \h 4
    05 \l "_Tc165278853"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PAGEREF _Tc165278853 \h 5
    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考模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高考这个题型越来越受重视。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24年新高考文言文继续考查了简答题,对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简答题的命题角度与现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的命题角度有着相似之处。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从新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这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较多,如:读不懂相关文段,找不准对应区域,分不出答题要点,看不清设问角度,不会用自己的话表述。
    复习任务
    1.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
    考情微观

    (1) 古代人物传记
    (2) 古代议论性散文
    (一)考查类型
    1.概括内容要点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
    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
    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
    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6.创新型
    这类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要求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答题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的思考,对事物得出较为独立的结论,这类题不同程度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二)方法总结
    1.解题思路
    A.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B.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C.筛选信息,组织语言作答
    2.常见的作答方法
    第一,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第二,按一定思路作答。 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第三,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3.组织语言的技巧
    (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
    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才会有准确性。
    文言文中的常见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
    1. 君主: 善于纳谏,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胸怀宽广,体恤百姓,沉稳智慧、明察秋毫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①以实言之。群臣皆称: 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 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真,阴诛显戮②,无代无之,朕践阼③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狱,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注】 ①率意: 任意。 ②显戮: 公开杀戮。 ③践阼: 登上王位, ④黜责:贬谪责罚。
    结合全文,说说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人。
    ①从谏如流。让大臣“各率意以实言之”“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②礼贤下士、知人任善。“见人之善,若己有之”“见贤则敬之”;
    ③心胸宽广。对待夷狄“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
    大臣: 忠于职守、忠贞不屈,高风高节、刚正不阿,勤勉、谦让、清廉,忧国忧民,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陈禾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忧国忧民,有先见之明。 早就料到东南忧患,清求增加兵力修缮城墙;
    ②忠于职守,刚正不阿。宦官当道,危害朝廷,陈禾不畏权势首抗疏劾贯;
    ③直言进谏。撕破皇帝衣服宁愿被杀头也要进忠言。
    将军: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仁爱士卒,廉洁律己,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忠君爱国,公而忘私。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①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②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募敢战士,飞应募。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③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好贤礼士,览经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沈:通“沉”。②徇:通“殉”。③统制:武官名。
    结合全文分析,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②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③仁爱士卒。“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成,遣妻问劳其家”;
    ④廉洁律己。“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⑤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刚愎自用。“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
    4. 学士: 勤奋刻苦、不耻下问、治学严谨、笃志好学、持之以恒做题时,注意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错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亭林先生具有什么优秀品质才达到“所诣渊涵博大”的?
    ①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手不释书,捆书自随,边骑马变读书;
    ②治学严谨。“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世无所疑乃已”;
    ③不耻下问。同老兵“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其他人物:
    5、名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豁达洒脱、不慕权贵 (淡泊名利) 、品格高尚,心忧天下,热爱自然。
    6、百姓---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险。
    7、父母---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
    文言文中以正面人物为主,偶尔也会出现反面人物:
    1、君主---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奸诈凶残
    2、官吏---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
    3、小人---贪婪、愚蠢 (利令智昏) ,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
    4、百姓---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
    典例引路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大兴三年,逖(指祖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精准审题,精准定位
    读题时一定要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明确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围。如内容概括题一般可从三个角度概括:一是针对具体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点,或者在某事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关事件;三是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要求概括“文化现象”的要点、特点,或产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题还带有表意深刻的词语,也必须理解准确。
    概括范围有的题干已给定,或明确指出段落,或通过提问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确范围,则范围一般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为“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概括范围为全文。另外,一定要审清题目的答题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简析”,就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
    2.精细读文,把握内容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
    (2)借题读文。如果试卷采用文意选择题和文意简答题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
    3.精确作答,完整规范
    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合并处理。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失误,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
    (1)摘录法:选摘原文中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来作答。如果文中的关键句、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或作转换性表述;如果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还需要进行翻译。
    (2)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若无明显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按关键点作答。
    另外,要注意分点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一)内容概括题
    1.贾谊具有非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2·北京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取材于《汉书·贾谊传》)
    请归纳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
    (2)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
    (3)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
    ①必须是对“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②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二)原因概括题
    2.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0·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能对其准确理解,就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某一段,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要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并将其转换为答案。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应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在初步形成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检查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二是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
    (三)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
    3.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2·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
    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注],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
    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
    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节选自北宋·苏舜钦《韩亿传》)
    注 覆:检查。
    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二、三段中有所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特征。对于这种题型,要特别注意三点:
    (1)注意传主的身份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传主是军事将领,应从其作战才能和勇毅的性格等方面分析;如果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为官(政绩)、为人(人品)两方面分析;如果传主是学者,应从其为文、为学两方面分析。
    (2)了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吏治民、求智研理等。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处世”“为学特点”“精神特质”等,故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另外,要多了解人物的功名心、利禄心和雅致意趣等。
    (3)概括的方法: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概括+从文中具体事件中概括+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特点”丰富,多点概括。
    (四)比较概括题
    4.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前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1·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吴仅)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注]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遣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亦用此取困。(节选自郑獬《吴仅传》)
    注 公移:公文。
    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审题干。看清题干要求(相同、不相同、异同)。找准比较点,即围绕什么进行比较。
    (2)定范围。找准比较的区域文字。先从不同角度找出双方的观点态度等,接下来对比分析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整合归纳。对比筛选出来的信息,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精准概括,分点作答。
    (五)理解、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
    5.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两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请你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看法的合理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2021·天津)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魏武帝)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节选自宋·苏轼《魏武帝论》)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节选自唐·朱敬则《魏武帝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清观点和目的。作者的观点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的综合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
    (2)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文言传记与纪事本末体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以“论”“赞”形式直接表现,一种是寓于字里行间,不直接表现,以后者为主。对于后者,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以及关键词语的使用等发掘出来。
    (3)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要结合背景及相关文字,把握作者对传主及事件的观点态度是爱是憎是惜,其写作意图是歌颂还是批评,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文意简答题远离4大误区
    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文意简答题,主要包括概括主要情节、概括形象特点、探寻事件成因或影响、概括情感态度、探究写作目的等,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避免答非所问。
    2.读文不清,概括杂乱。解答文本理解主观题的关键是读懂文言文,找准对应的答题区间,防止出现张冠李戴、概括杂乱甚至自相矛盾等问题。
    3.思考不周,要点欠缺。探寻事件成因,既要考虑其内因,还要考虑其外因;分析某个情节的作用,要先概括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人物、主旨等的作用。
    4.忽略细节,表述不规范。整合信息时,要用自己的话组织概括答案,切忌照搬原文、胡乱答题,导致答案没有层次。
    题型考向
    1.概括原因类
    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遗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
    班勇认为应当恢复西域副校尉设置楼兰长史的理由是什么?
    2.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类
    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联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志》)
    许靖在做广汉太守时被人在书信中称赞,体现了他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
    3.列举事例类
    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初,马氏暴敛,州人出绢,谓之地税。潘美定湖南,计屋输绢,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允则请除三税,民皆便之。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廩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藉,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慕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
    (节选自《宋史·李允则传》,有删改)
    李允掌管湖南时做了哪几件有利于百姓事,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4.分析作者观点类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柜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孔子轻视管仲,太史公是否赞同孔子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5.结合文章细节具体分析类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晋书・列传五十一》
    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6.分析文中人物观点态度类
    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俱论:“祖宗之法,武臣自三班奉职至节度使,此以次迁转之官也。武臣自阁门副使至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其除授皆颁特旨。武臣独不以寄禄官易之者。”既而,改武臣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为转官等级。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不可胜数。
    (摘自《宋史·列传第二百四》)
    程俱是如何看待武功大夫苏易调转为横行的?请简要说明。
    7.分析人物言行类
    稹又以贞元中王伾、王叔文以伎术得幸东宫,永贞之际几乱天下,上书劝上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以为:“太宗自为蕃王,与文学清修之士十八人居。后代太子、诸王,虽有僚属,日益疏贱,至于师傅之官,非眊聩废疾不任事者,则休戎罢帅不知书者为之。其友谕赞议之徒,尤为冗散之甚,搢绅皆耻由之。就使时得僻老儒生,越月逾时,仅获一见,又何暇傅之德义,纳之法度哉!夫以匹士爱其子,犹知求明哲之师而教之,况万乘之嗣,系四海之命乎!”上颇嘉纳其言,时召见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元稹是怎样劝说皇帝“早择修正之士使辅导诸子”的?
    8.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类
    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一行承其言而趋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
    (节选自《旧唐书•方伎传》)
    根据僧一行的传记,你是否同意传记后赞语对天文学家的评价?简要说明理由。
    9.分析写作目的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根据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024年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 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题型强化练
    1.(分析原因)请阅读下列语段,分析诸葛亮执行军法处死马谡,祭吊时却流下眼泪的原因。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及出军祁山,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大破之,士卒离散。亮乃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①,文公②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
    [注] ①得臣:春秋楚人。曾率楚军围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楚军溃败,被楚成王赐死。②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目的)请阅读下列语段,文中王安石上书说“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观点?他这样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患在不知法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患在治财无其道耳。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上览而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要点)请阅读下列语段,简要概括崇祯皇帝赈济灾荒的具体措施。
    十三年五月,上以两京及山东等各处告饥,命地方有司设法赈济顺济,招徕流徙,托、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截漕米万石赈山东,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七月,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果赈河东饥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九月,免汝州十年前田租、陇西五县逋赋,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崇祯治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说思路)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灾,卢怀慎反对大量杀灭蝗虫。姚崇是如何反驳卢怀慎的?请简要说明。
    山东大蝗,民或于田旁焚香膜拜设祭而不敢杀,姚崇奏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①之。议者以为蝗众多,除不可尽,上亦疑之。崇曰:“今蝗满山东,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岂可坐视食苗,曾不救乎?借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上乃从之。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瘗,掩埋,埋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点依据)晏子认为可用二桃瓦解三士并杀之,请根据语段内容推断晏子做出该判断的依据。
    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启示做法)请阅读下列语段,分析唐太宗李世民“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3
    新高考Ⅰ卷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概括内容要点
    ①考查内容重在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
    ②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
    ③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
    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
    ⑤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新高考Ⅱ卷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概括事件原因
    2022
    新高考Ⅰ卷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比较事件不同
    新高考Ⅱ卷
    《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分)
    概括人物特点
    2021
    新高考Ⅰ卷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理解作者观点
    新高考Ⅱ卷
    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概括事件原因
    2020
    新高考Ⅰ卷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
    概括人物行为原因、结果
    新高考Ⅱ卷
    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
    概括人物行为原因
    关键点
    作用或意图
    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功过和精神
    传记往往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说明人物的主要贡献和过错。我们只要能够抓住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正确认识人物的功过是非,品评人物的精神品质
    抓次要人物——从侧面了解主要人物
    看看作品除了写传主外,还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对刻画传主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抓记述人物的方法——领会人物的心理精神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作品记述人物的具体方法手段,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初步鉴赏的目的
    关注点
    阅读目的
    辨题识体,明确写作目的
    “论”是论断事理;“议”与“辩”,侧重于反驳、辩驳、辩论;“原”,是推本求源;“说”多着眼于说明、申释;“解”则偏重于解释疑难。文题,通常会表明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和表明的体裁,去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阅读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在通读全文时,在理解掌握文句的前提下,得先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如2017北京卷的《秦废封建》节选,文中论及的话题是秦废分封诸侯的制度是优还是劣,作者借柳宗元的话表明了观点: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把握结构,理清逻辑思路
    对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我们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
    相关试卷

    第18讲 高考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高考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8讲高考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18讲高考文言文阅读综合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第17讲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练习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突破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19 突破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括人物事迹或形象特点,探寻事件原因,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写作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7讲 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