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检测卷合辑
-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卷 试卷 0 次下载
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卷,共10页。
第二单元过关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孕育(yùn) 褶皱(zhě) 农谚(yàn) 哺乳动物(fǔ)B.瑕疵(xiá) 譬如(pì) 和煦(xù) 差强人意(chā)C.缄默(xián) 劫难(jié) 雾霭(ǎi) 草长莺飞(zhǎng)D.潮汐(cháo) 羹匙(shí) 繁衍(yǎn) 风雪载途(zài)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B.南宁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3.下列句中加点的“暖”与例句中的“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暖心交警为车祸受伤者撑伞,感动山城。A.“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的我说。B.百花村社区举行包粽子比赛,为“情系端午”活动暖场。C.重庆90后暖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D.今年五月,汽车市场回暖明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C.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D.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1)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 )(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B.《恐龙无处不有》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C.《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动物的观念。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7.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图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5分)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B.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D.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9.农忙季节到来,人们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请你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题目。(8分)(1)【关注时令】上面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某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4分)(2)【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农田,父母利用农闲去了临近城市务工,根据你从上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下图本地区天气预报信息,以晓华的身份给他们发送一条提醒信息。(4分)二、阅读探究(3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5分)入 直①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②坐赐茶。归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注释】①入直:入宫值班。诗人时任右丞相。②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③玉堂:指翰林院。10.本诗写得简约、真挚。“敕使传宣”“________”“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________”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11.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3.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14.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5.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第④⑤两段简要概括。(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5分)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柳静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因体弱多病、基因突变而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就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选自《知识窗》,有删改)17.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3分)18.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分)19.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1)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 )(2分)(2)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2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4分)[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三、写作(50分)21.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且看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匀分给了地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答案: 第二单元过关卷一、1.B 点拨:A项“哺”应读bǔ,C项“缄”应读jiān,D项“匙”应读chí。2.B 点拨:“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用在这里不合语境。3.C 点拨:例句中的“暖”指细心体贴,C项中的“暖”含义与例句相同。A项中的“暖”指使……变暖;B项中的“暖”指使气氛活跃;D项中的“暖”指向好的方面发展。4.D 点拨:A项两面对一面,可在“做出”前加“能否”;B项缺少主语,可删去“使得”;C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状况”。5.(1)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2)作比较 (3)打比方 列数字6.D 点拨:《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事理说明文。7.示例:交易开始之后,买家将钱汇给支付宝,然后支付宝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且买家收货并通知支付宝之后,支付宝将钱付给卖家,此次交易成功。点拨:根据图中文字和箭头走向,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方向明确,语句衔接自然。8.A 点拨:流落荒岛二十八年的是“鲁滨逊”。9.(1)夏季时分,布谷声声,小麦成熟,丰收过后便要插秧。 点拨:这道题不仅考查语言组织能力,还要求同学们对农业种植及物候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题弄清楚三幅图片的时间关系,直接描述出来即可。(2)爸爸妈妈,家里小麦已经成熟,近三天天气还不错(三天后天气有变),适合收割,你们回来吗?点拨:根据初一至初四的天气情况,以及小麦收割对天气的要求,不难想到晓华希望父母在天气晴朗时回来收割麦子。二、(一)10.坐赐茶 清不寐 心绪起伏、难以入眠 点拨: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从诗歌中所写的事物、景象或直抒胸臆的慨叹出发,通过分析事物、景象的特征,或找出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诗中第二、三句“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都是直叙其事,“清不寐”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受到皇帝召见后心绪起伏、难以入眠的激动心情。11.示例:(诗人心潮起伏、难以入眠)透过纱窗,看到弯弯的新月爬上半空,正照在庭院那丛紫薇花上,给紫薇花披上一层如梦般的轻纱。 点拨:本题考查描述画面。解答本题,应具体描写诗句中所写的事物、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并暗用紫薇省典故,写得含蓄而有味。(二)12.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3.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14.不能。如果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箱龟冬眠时的实际情况。“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5.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具体说明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16.①冬眠由遗传基因决定;②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③有一种猴子能冬眠;④人类与猴子基因相似性很高。(三)17.①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②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③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18.作比较,列数字。通过对斯科特礁和罗利沙洲的比较,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19.(1)“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缓慢,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清道夫”原指清扫马路的工人,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清扫大型海洋腐烂动物尸体,净化海洋环境的作用。20.狼捕杀鹿遏制了鹿的大量繁殖对森林的破坏;并且狼捕杀的多数是病鹿,从而避免了传染病在鹿群中传播,让鹿群能健康地繁殖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说明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三、21.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材料中提示了“立春”“惊蛰”“春分”三词的内涵,写作时要抓住题目的内涵,这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如题目为“立春”,则要突现人、事、人生的转折或新旧事物的交替;如以“惊蛰”为题,则要表现唤醒、督促、棒喝给予人生的意义;如以“春分”为题,则可围绕“公正”展开文章。但无论以哪一个为题,都要将题目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可以在开头阐释,也可以在结尾加以点拨,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与内容。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