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讲义(湘教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讲义(湘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讲义(湘教版),共4页。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知识速记清单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核心知识脉络单元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自然资源概况1.什么是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含义: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自然资源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经济属性”——必须能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亦对人类“有用”。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自然资源的种类: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森林、水、气候等;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岩石和化石燃料等。(2)自然资源的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不能随意浪费污染。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节约使用,合理利用。知识点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三级行政区划1.“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2.类型齐全类型及全中国各类土地资源总量中草地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3.区域差异明显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识点三中国的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2)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3)一个地区径流量的大小主要由降水量决定,降水量多的地方,河流径流量大。中国的径流带主要包括: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缺水带.(4)中国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兴建水利工程解决措施:兴修水库工程。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影响。4.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速记点拨知识点四中国的海洋资源1.丰富的海洋资源(1)我国适宜发展海洋生物的有利条件: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跨三个温度带;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3)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被称为我国的“天然鱼仓”。(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盐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我国的海盐80%集中在北方盐区。原因:北方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2.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的严峻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原因: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大量污染物带到海洋中,赤潮频频发生,还是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中国海洋污染物的80%来自陆地,包括污水排放、大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过度捕捞。(3)保护“蓝色国土”采取的措施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禁止过渡捕捞,伏季休渔,加大执法力度。(4)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石油污染。类型主要分布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分布零散。林地天然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人工东南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区域差异自然原因东部季风区北方地区土地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以旱地为主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平原广阔,耕地多,但气温略低,降水偏少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非季风区西北地区以草地和荒漠为主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青藏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类型存在现象采取措施耕地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土地管理法》、切实保护耕地;是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林地乱砍滥发《森林法》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草地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原法》规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人工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