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7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7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7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8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8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8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17770/0-172803545189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说课ppt课件,共14页。
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 本诗体裁。2.通过自由朗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悟 情感。3.品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感悟作者求贤若渴 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活动任务一学习任务: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介绍本诗体裁学习方法: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本诗体裁学习时间:5分钟检测与评价:点号抢答。介绍完整,语言准确,大声、大胆、大方加1分。目标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本诗体裁。
· 曹操(155—220) ,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或“魏晋风骨”。·2.题解“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 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 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 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 而言的。长歌是热烈奔放的,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微吟低回, 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活动任务二学习任务:朗读诗歌,体会感情。学习方法:自主诵读5分钟。学习时间:5分钟检测与评价:点号抢答。读音正确、声音洪亮,有感 情地诵读加1分。目标2:观看朗诵视频,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悟情感。
活动任务三学习任务1:《短歌行》中多处诗句运用典故,各有什么用意?试举例简要分析。学习方法:小组交流5分钟。学习时间:5分钟检测与评价:抢答。回答有条理,语言较完整,大声、大 胆、大方,加1分;认真倾听,补充完善,加1分。目标3:品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感悟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解析: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诗人招 纳贤才的热情。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明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曹操以周公自比,意在说明自己也 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般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贤 才都诚心归顺。
学习任务2:如何理解《短歌行》中的“忧”?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时间:10分钟检测与评价:随机抽取小组,小组派代表回 答。回答有有理有据,大声、大胆、大方加 1分。
目标3:品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感悟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解析:①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 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②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 ·郑风 ·子衿》中的原句,恰当地表现出诗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 得而日夜沉吟的情态,感情真挚。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则 描写主宾欢宴的情景,表达对贤才的礼遇。③功业未成之“忧”。曹操此时一统天下的大业未成,他之所以 如此渴慕贤才,也是因为要成就大业须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 曹操最后还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 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学习任务3:作为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处处透露着他的英雄气概。结合《短歌行》 一诗,谈谈你对曹操英雄主义的认识。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时间:3分钟检测与评价:点号抢答。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悟,大声、大胆、大方加1分。目标3:品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感悟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总结: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本诗体 裁。2.通过自由朗读,有感情地 朗诵诗歌,初步感悟情感。3.品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感悟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 统一天下的雄心。
曹操字孟徳,东汉时期著名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 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感情基调:慷慨悲壮情感: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 感慨用典、比喻、引用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 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 其停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B. 枉用相存存:存在,保存C. 契阔谈燕 燕:同“宴”,宴饮D. 去日苦多 去:逝去的2.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C.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3.下列关于《短歌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运用了“青衿”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思贤若 渴的心情。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句中暗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 事”之意,为天下贤士不愿归顺自己而感到遗憾。C.诗歌起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总领整首诗悲伤哀婉的消 极情调。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句从全文看,虽蕴含作者感慨人生苦短之意,但又有渴望一统 天下,招揽贤才的自得。
4.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 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 · 小雅 ·鹿鸣》,原诗 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 ·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 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 ·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 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 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5.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盛大的筵席上,作者“对酒当歌”,生发出“人生几何”的咏叹。B. 作者将时光比喻为“朝露”,表达了人生苦短、韶华易失的感慨。C. 诗人借酒浇愁,让读者体会到低落的、不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D. “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介绍,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建安风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所忧为何,全诗着眼点,慷慨激昂,短魏歌,●曹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