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5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7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光滑黏稠,培养基,高温灭菌,适宜的温度,变量不唯一,紫外线的强度,不同意,能正常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一、观察菌落1.菌落的概念由___________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3.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分依据各种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菌落的形态、_____、颜色等各不相同。因此,菌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重要依据。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_______:提供有机物。(2)_________:杀死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3)_____后接种。①冷却的目的:防止高温将接种的细菌和真菌杀死。②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4)_____培养: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1)基本条件: 水分、___________和有机物等。(2)特定条件:有的必须在_____条件下生存,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有的则需要氧气,如醋酸菌;有的则有氧无氧均可生存,如酵母菌。3.分布特点: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辨一辨】正确认识菌落1.不同菌种形成的菌落的特征各不相同,同一菌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特征也有变化,但同一菌种在同一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特征一般是相同的。2.菌落不等于一堆细菌或真菌,因为一堆细菌或真菌中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典例微课【经典母题】某同学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的实验中,在①②两组琼脂培养基上均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在②组琼脂培养基上放上盐水浸过的纸片。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恒温培养时间B.盐水浸过的纸片不需要灭菌C.②组中乙菌落一定比①组的大D.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解析】据题表分析,①组和②组处理的不同为是否在琼脂培养基上覆盖盐水浸过的纸片,故实验的变量为是否在琼脂培养基上覆盖盐水浸过的纸片,A错误;盐水浸过的纸片需要灭菌,防止杂菌的污染,B错误;②组培养基含有较多的盐分,可能对菌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②组中乙菌落可能比①组的小,C错误;乙细菌能够在高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乙细菌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D正确。
    【点迷津】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虽然十分广泛,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如经过严格高温灭菌的培养皿中就不存在细菌和真菌。2.实验中不做处理的培养皿是对照组,在选定条件下进行处理的培养皿是实验组。3.在操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等落在培养基上,影响实验结果。
    1.某班的同学们进行了比较洗手前后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实验操作,恰当的是( )A.实验前可以在教室里任意地方敞开培养皿进行观察B.使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C.观察实验结果时,细菌的菌落大、呈绒毛状,具有多种颜色D.在统计菌落数量时,需要打开培养皿逐一计数
    【解析】实验前不能在教室里任意地方敞开培养皿进行观察,以防杂菌对实验造成干扰,A错误;使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相当于接种,B正确;观察实验结果时,真菌(不是细菌)的菌落大、呈绒毛状,具有多种颜色,C错误;在统计菌落数量时,不能打开培养皿逐一计数,否则空气中的细菌就有可能进入培养基,会对其造成污染,D错误。
    2.(2023·湛江质检)在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最不合理的是( )A.为什么冰箱中细菌、真菌繁殖很慢?B.什么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C.细菌和真菌最适宜在什么环境中生存?D.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解析】为什么冰箱中细菌、真菌繁殖很慢?这是探讨温度对细菌、真菌的影响,A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经高温灭菌的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B不符合题意。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另外,有些微生物需氧,而有些微生物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一般地说,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C不符合题意。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很广泛,无处不在。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D不符合题意。
    1.(2023·茂名质检)小西家放置时间较长的橘子发霉了(如图),橘子皮上的“霉”实际上是( )A.一个细菌B.一个霉菌C.真菌的菌落D.细菌的菌落【解析】橘子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等,其上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微生物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等,可见橘子皮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青霉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
    2.下列动作与接种无关的是( )A.打开培养皿的盖子,让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B.向配制的琼脂液体中加入牛肉汁做成培养基C.让环境中空气与培养基接触D.把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摁压一下【解析】“打开培养皿的盖子,让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让环境中空气与培养基接触”“把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摁压一下”,都属于接种;向配制的琼脂液体中加入牛肉汁做成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不属于接种,B符合题意。
    3.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和热泉中,都可以发现细菌和真菌的踪迹。这说明( )A.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不需要特定的条件B.细菌和真菌适合在极端环境中生活C.细菌和真菌起源于无机环境D.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细菌和真菌具有个体微小、芽孢和孢子可随空气流动、繁殖速度快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1.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被称为( )A.真菌B.细菌C.菌落D.菌痕【解析】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2.(2023·肇庆质检)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许多细菌或真菌堆积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B.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C.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大D.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解析】菌落是指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A错误。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可呈白、黄、红等不同颜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B正确,D错误。真菌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C错误。
    3.小明将一瓶喝了一半的饮料忘在了温暖的阳台上,一段时间后打扫卫生时发现该饮料的液面上漂浮着一团团绒毛状、絮状的物质,该物质最可能为( )A.细菌B.病毒C.霉菌D.酵母菌【解析】喝了一半的饮料忘在了温暖的阳台上,非常符合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真菌的菌落比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所以发现该饮料的液面上漂浮着一团团绒毛状、絮状的物质,该物质最可能为霉菌。
    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 )①配制培养基   ②接种   ③恒温培养   ④高温灭菌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解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实验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造成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故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①配制培养基→④高温灭菌→②接种→③恒温培养。
    5.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 ℃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 )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盐水、醋有杀菌作用,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微生物数量较少,A、B错误;未煮过的牛肉汁里面的细菌、真菌较多,营养物质丰富,细菌、真菌繁殖较快,因此微生物最多,C正确;煮过的牛肉汁经过高温杀菌,里面的细菌、真菌数量较少,繁殖较慢,因此微生物数量较少,D错误。
    6.(2023·清远质检)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几处菌落,A处较小且光滑,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可能只是一个细菌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D.B处可能是由一个霉菌形成的
    【解析】菌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图中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故A为细菌的菌落,A处有两个菌落,A错误、B正确;图中B处为黑色,菌落较大,呈绒毛状,故B为真菌的菌落,C正确;B处只有一个真菌的菌落,可能是由一个霉菌形成的,D正确。
    7.(2023·深圳期末)把水果箱中快要腐烂的水果挑拣出来。下列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的相关环节,与上述操作原理相反的是( )A.制作培养基B.接种C.高温灭菌D.恒温培养【解析】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中,把少量的目标菌种转移到培养基的过程称为接种,而本题中的操作与此原理是相反的。
    8.在下面列出的四种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最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B.真空的罐头食品中C.流通的货币上D.刚煮熟的食物上【解析】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由于盐分多,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A不符合题意;真空的罐头食品中,由于空气少,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流通的货币由于接触的人多,细菌、真菌就多,又因货币上粘有汗液,有机物稍多,有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真菌较多,C符合题意;刚煮熟的食物上,由于经过高温处理,细菌和真菌被杀死,D不符合题意。
    9.为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将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按表中甲、乙、丙三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1)通过甲与乙的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从甲与乙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设计的丙组实验与___组实验形成对照,那么丙组中的条件①是_____。(3)甲组和丙组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4)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和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解析】(1)甲装置将干燥环境中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乙装置将潮湿环境中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唯一不同的是水分,所以该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结果是甲组不发霉,乙组发霉,可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则实验变量为温度。应设置丙组实验与乙组实验形成对照。乙组将潮湿环境中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丙组应将潮湿环境中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寒冷(低温)的环境里。(3)甲组和丙组不能成为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有水分和温度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4)从上述探究实验可以看出,干燥和低温环境下的面包片不容易坏,因此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
    10.(实验探究)阳光能杀菌吗?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准备9个培养皿,加入培养基。彻底杀菌后,各加入1 mL含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液。待各个培养皿获得数量大致相同的细菌后,将这9个培养皿分成三组,置于下表所设置的三种环境中。3小时后,结果如下:
    注:“+”表示细菌的相对量。
    (1)在实验前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为一组对照实验时,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综合A、B两组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小组得出细菌的生长需要阴暗环境的结论,他们是通过对比__组和__组数据得出的。综合题表数据,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_______。因为B组的结果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细菌___________。(4)勤晒被褥有益于身体健康,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其他细菌干扰实验,保证变量唯一性
    紫外线能杀死细菌(或阳光中能杀菌的是紫外线)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死被
    褥里的细菌,有益于人体健康
    (但只有少量紫外线照射)

    相关课件

    初中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考讨论,配制培养基,冷却制备平板,高温灭菌,科学洗手健康生活,分布广泛无处不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观察菌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pptx、培养基制作mp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mp4、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mp4、空间站回收水微生物检测mp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