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作者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试卷
命题人:赵露名师工作室 审题人:赵露名师工作室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重视内蕴,强调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美的体验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美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曲而深的境界,在中国艺术中有很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其核心意思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
宛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凤早,飘零君不知。”香味袅袅,荷影绰绰,曲岸凤荷响,其韵传出遥远。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宛曲的小径、澹荡的清池,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二十四诗品》有“委曲”一品。委就是曲,本意为曲折。曲的妙处,与直露无遗相对,委婉、曲折、深邃、悠远。从审美上说,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开朗,带来一种审美的惊奇感。曲线所关心的是那悠远的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后人将其概括为“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笔隐锋,波必三折”。意思是:没有一横是不回来的,没有一竖是不收缩的,一点之中一定会藏着暗锋,一捺之中含有很多折转。书法家就是一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就是要造成书法内部的冲突,通过形式内部的避让、呼应、映衬等,造成内在的冲突,形成一种张力。这就是“势”。含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书道之妙在于“藏”,反对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永宇八法作为运笔的法式,透露出中国美学的一大消息,就是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不滑落,不漂移,稳实,有力,内蕴,外表平静如无风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但在其深处则暗藏机锋,暗藏玄机,充满了力的旋涡。
当然,隐不等于晦,必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如坠五里云中,那不是很好的隐。隐是为了更好地露,勾起人更幽深更玄远的用思;藏是为了更好地显,显出那更丰富、更感人的世界。在艺术上,含蓄讲究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正如刘勰所说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材料二:
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古典文学重要的审美旨趣。在方寸之间、物象之外展现意义的深远阔大,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蕴丰富,从而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含蓄之美的标志性特征。
“含蓄之美”与古代诗词大多为短制有关,也与儒道文化博观约取相涉,一直贯穿于历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之中。“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深刻道理。司马迁评屈原“其文约,其辞微”,然而“其指极大”“见义远”。因此,“意不浅露,语不穷尽”成为文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成为津津乐道的写作态度。唐代诗歌的“含蓄”更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内心渲染淋漓尽致,场景动作细致入微,可谓是唐诗中含蓄的典范。含蓄之美也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评观。
宋代词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出:“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种“余味”“余意”自然需要通过天地万物的意、境、象等来营造,因而有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美学范畴。汉乐府《江南曲》用“鱼戏莲叶”描绘了一幅明亮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传达的却是青年男女爱恋欢情、嬉戏追逐的主题。唐代金昌绪《春怨》写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看似写闺情的“春怨”,实际上反映的是征战带给百姓的苦难,颇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痛和无奈,却又更胜一筹,其层层叠叠,举重若轻。
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极为简单的线条勾勒了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表达的却并非纯美的边地凤光,而是突出“都护在燕然”的奋勇杀敌、征人的边关冷月和诗人的孤寂惆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不只是一处水流湍急的岸边风景,而是安史之乱后诗人在滁州为官时的进仕和退隐的矛盾中,以水急舟横抒发顺其自然的心态。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诗人久久无法平静的深情,而字句之中不见“友情”,只见浩渺无穷、天水合一的虚实之境,真是含吐不露而境界无穷。
(摘编自周根红《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古典文学里的中华美学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的表达强调含忍,重视内蕴,不能因为太过直白明了而失去美感,美的表现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
B. 永字八法透露出含蓄蕴藉的中国美学传统,据此法式,书法家运笔既有“势”也要“藏”,形成张力,讲求韵味。
C. 隐不等于晦,处理好隐和露之间关系,隐显相宜,是为了勾起人更幽深玄远的用思,显出更丰富感人的世界。
D. “含蓄之美”与古代诗词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有关,文人们在创作时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丰富意蕴。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艺术讲求含蓄,除诗词、书法以外,其他诸如音乐、绘画、雕塑等样式也都有这一特征。
B. 含蓄之美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评观,因此文人们追求“意不浅露,语不穷尽”而不懈。
C. 姜夔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符合他所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的美学主张。
D. 李白诗中天水合一的虚实之境、含吐不露的境界,能够获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含蓄美。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宛曲”特点的一项是( )
A.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B.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D.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图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碑拓文字外表平静如无风水面,但其深处则暗藏机锋。
B. “君”字上面“尹”大,下面“口”小,制造矛盾,形成内在冲突。
C. 上半部分的“尹”,布局凸显其大,意在表现书法之“藏”。
D. 运笔时,笔画横的尾锋和撇的收笔,是书法形式内部的呼应。
5. 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之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1. A 2. C 3. A 4. C
5. ①宛曲:委婉、曲折、深邃、悠远。②言简意赅,节制凝练。(或答“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亦可)③物象之外意义深远阔大、含而不露的境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美的表现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错,张冠李戴,材料一第一段是“美的表现”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悠长的回味”是美的体验。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A.“也都有这一特征”错,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二、三两段讲中国诗词、书法讲求含蓄,并没有说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也讲求含蓄。
B.“含蓄之美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评观,因此文人们追求‘意不浅露,语不穷尽’而不懈”错,因果倒置。应是因为文人们不懈追求“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因此古典文论才会着重进行论述。
D.“能够获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含蓄美”错,材料二第四段说“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表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并不等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从“江南无所有”的现象到“聊赠一枝春”的深情,由形到意,委婉、曲折、悠远。
B.是直抒胸臆;
C.是客观叙事;
D.仅限于景物描写,并不曲折深邃;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C.“上半部分的‘尹’,布局凸显其大,意在表现书法之‘藏’”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书道之妙在于‘藏’,反对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观察图片可知,体现书法之“藏”的是小小的“口”字。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由材料一第二段中“委就是曲,本意为曲折。曲的妙处,与直露无遗相对,委婉、曲折、深邃、悠远”可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之美”体现在宛曲:委婉、曲折、深邃、悠远。
(2)由材料二第一段“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古典文学重要的审美旨趣”可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之美”体现在言简意赅,节制凝练。(或由材料二第四段说“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答“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亦可)
(3)由材料二第一段“在方寸之间、物象之外展现意义的深远阔大,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蕴丰富,从而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含蓄之美的标志性特征”可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之美”体现在物象之外意义深远阔大、含而不露的境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麦在上
加拉巫沙
①刈麦,极其辛劳,割一片,背一架,汗一路。看起来蓬蓬松松的,其实背夹上的燕麦早捆得结结实实,远看,不见人,成精似的,大垛大垛的浪。挨近了,垛下的人,挽着裤,腿肚子青筋暴跳,怀疑力是从那往上面窜的。
②燕麦到了家,还得等些时日,才能将籽实褪下来。务必选择艳阳天,晾晒了半日,该男人和连枷大显身手了。谜语“天上一声呼、地上一声嘣”难不住彝寨里的幼童,谜底是众人打燕麦的场景,“呼”和“嘣”是连枷抡起来的拟声词。在空中划过半圆的长枷重重地捶下来,打得麦秤翻两转,不敢再恋籽粒,以免捶个没完。女人呢,用筛子簸,再撮了燕麦从高处往下轻倾轻摇,嘴噘成圆形,“嘘嘘”呼风,麸和籽便向了两头。
③终于,享受过几顿索沫(燕麦炒面)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粗糙、黝黑的手变得细腻而光洁,女人的素颜似乎更润泽,美白美白的。以为是吃了索沫所致,但再放开吃一两回,舍不得了,恩宠般储存着。毕竟,细腻与美白,对劳苦人没啥用。同样舍不得的还有秸秤和麦麸,大冬天养畜生,可稳牛羊的膘。乡人是不知,古希腊皇室女子用燕麦籽泡澡,泡得娇皮嫩肉、香温玉软、柔媚可人;古罗马人拿青燕麦喂战马,喂得剽悍矫健、奋鬣扬蹄、疾驰如飞。
④不消吃进胃里,仅与麦秸和籽实打交道,足可焕发女子的魅力。粲然一笑。她们的美使男人骨头酥软。
⑤我爷爷乌嘎曲日是个硬汉,没有匍匐在女人怀里,却倒在了一捧索沫之下。弥留之际,他想喝一碗索沫水。时值1961年初冬的这天,我父亲几乎是飞着去的。瞎了一只眼睛的队长横在面前,任凭他怎么求情,也不愿从生产队仓库里借一捧索沫给他。队长的话傲慢无比,“牛出劳力,猫吃索沫,天理难容!”言外之意,我爷爷是猫,凭啥不劳而获?这索沫,想吃就吃么?我父亲次日再次飞奔,哀求队长,不借燕麦索沫也罢,咱能否借两斤豌豆,炒熟后磨成粉,冒充索沫,哄骗嘴巴。队长依旧横着,还差点揍了我父亲。
⑥天不灵,地不灵,队长更不灵。
⑦第三天黄昏,我爷爷咽下了生命里的最后一口气,终极的死,不值一碗索沫水。我父亲痛苦万状,恨不得用头去撞击山岩。事实上,以卵击石了,火葬场顶多再飘渺一缕青烟而已,一缕是我爷爷的,一缕是我父亲的。幸好,我父亲没把自己撞死,才有了我以及我今天的感悟:索沫在上,生命在下。
⑧爷爷不是遗嘱的遗嘱影响了我父亲一生。屋里每次祭祀,我妈拗不过他,要多祭一捧索沫。他说,这是他欠父亲的。而今快接近八十岁的我父亲整天吃两碗索沫,别的食物不沾一口。有时候迷糊,说刚才他又看见了我爷爷嗫嚅的样子。
⑨我问:“爷爷说啥?”
⑩他答:“说啥子嘛,还不是喊,要吃索沫。”
⑪假想的时空里,祖孙三代齐聚一堂,索沫身上背负的道德和情义够沉重的了,彝人扛得起所有,却捧不动索沫之轻。所以,听闻大凉山深处哪里的索沫最好,我都心无旁骛,设法一袋袋弄给我父母,让他俩的晚年,肠胃与索沫作伴,贡品与祭祀匹配。我爷爷之灵爱怎么吃,全权由我父亲说了算;我读高中时才作古的奶奶,其亡灵要不要吃,则由我母亲凭意念来判定。
⑫满屋子的老话,隔着实实虚虚的两个空间,活人的言语毕恭毕敬,绝不冒犯。
⑬穷尽的是,贯穿岁月的吃法过于单调和乏味,要么调稀的、要么揉团的、再要么小块小块掐来煮,囫囵下肚。在饮食方面,我坦承,包括我双亲在内的整个族群都粗犷、粗放和粗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向来不知烹饪的精致和细软。
⑭饭食的文化属性,彝人尽可能地去赋予,像索沫,它远远超越了味蕾和肠胃的扁平概念,以文化的崇高煜煜于彝人的精神之巅。但是,没有文化属性的那些饭食为啥不往细处走呢?这是否牵扯到民族性格的大大咧咧?我想,对于任何族群而言,凡事马虎,抓大放小,绝对不是辩证的传承。
⑮我听过一曲率真、耿直的彝族高腔,大意为:
梦中的表妹
咱俩私奔吧
奔向旷野、密林或高山
我已备足索沫
还有你喜爱的糖果
咱俩随心地吃
咱俩率性地爱
⑯高腔悠扬,痴男怨女,可怜风月,相思急迫。爱情汹涌、激昂、澎湃之时,树叶作衣穿也暖,沙粒当饭吃也饱,粉身碎骨浑不怕,更何况还有索沫和糖果呢!索沫真好呀,又一次妥帖了爱的罗曼蒂克。然而,人们对索沫的烹饪,依旧局限于大大咧咧的范畴。连最具创造力的爱情,也未能研制出花样的索沫,别的,还能强求吗?
⑰如果说,来之不易的索沫是一种力量的象征,那么,这种力量一定是正义的。爱恨、是非、曲直、褒贬,自有一杆秤称着公心和公信。生生世世,族群与索沫是宿命,是前定。像信仰,长在山上的燕麦其实就长在彝人的心里。亘古以来,彝人放下过所有,唯独不能放下不负苍天的燕麦和索沫。燕麦在上,索沫在上,高高在上。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一架,汗一路”“青筋暴跳”等语句体现出燕麦采收的艰辛与不易,这就是索沫被“恩宠般储存着”的原因。
B. “彝人扛得起所有,却捧不动索沫之轻”,前者指彝人能面对生命的困难,后者则暗示索沫承载的道德与情义。
C. 乌嘎曲日在死前对一碗索沫水的渴求,让他的死亡与索沫产生联系,这一细节反映出索沫对彝人的重要意义。
D. 爷爷死后,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祖孙三代齐聚一堂的假想时空,这是没能实现爷爷生前愿望的遗憾心理的折射。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描写打燕麦,引用了地方谜语,同时用“呼”“嘣”描写打燕麦的声音,具有地方色彩,温和朴实之中蕴含深厚的人情味。
B. 写“古希腊皇室女子用燕麦籽泡澡”“古罗马人拿青燕麦喂战马”,与彝人吃索沫后获得的效果相呼应,强化了燕麦的神奇特点。
C. 瞎眼队长拒绝借给父亲索沫和豌豆以及他傲慢无比的话语,共同展现了瞎眼队长秉公办事的形象,意在凸显索沫至高无上的地位。
D. 文章表面上写了彝人对索沫的吃法“单调”“乏味”,写对索沫的做法“大大咧咧”,实际上是对彝人民族性格的表达,神形一致。
8. 文章在写彝人对燕麦的烹饪时,为什么在⑮⑯段插入了彝族高腔的内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9. 作者说:“我希望读者可以通过一株燕麦去了解一个山地民族。”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 A 7. C
8. ①高腔唱出彝人的精神世界。彝人在爱情中“随心地吃”索沫,与他们对索沫随性的烹饪方式在精神上是一致的。②高腔展现彝人豪迈磊落和坦荡的性格特征。③彝族高腔拓宽了索沫的内涵,在食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彝人对爱情的美好想象。
9. ①燕麦是彝人重要且珍贵的食物。②对燕麦的烹饪反映着彝人的民族性格。燕麦是简单粗糙的,族群也是简单豪迈的。③燕麦是彝人的信仰,承载着彝人的道德、情义、正义和文化。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燕麦采收的艰辛与不易,这就是索沫被‘恩宠般储存着’的原因”错,归因不全,根据后文,索沫被“恩宠般储存着”不仅因为采摘的艰辛,也因为当时人人挨饿的社会背景以及索沫对彝人珍贵的意义。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共同展现了瞎眼队长秉公办事的形象”错,话语傲慢并不能展现独眼队长秉公办事的形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彝族高腔中“我已备足索沫,还有你喜爱的糖果,咱俩随心地吃,咱俩率性地爱”唱出了彝人“率性的爱”,也唱出彝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在爱情里“随心地吃”索沫。上文说“贯穿岁月的吃法过于单调和乏味,要么调稀的、要么揉团的、再要么小块小块掐来煮,囫囵下肚”分析,所谓“随心地吃”是指彝人对索沫的烹饪方式是随性的。这种随性的吃法和他们精神上的率性是一致的。
塑造人物上,彝族高腔中唱词“梦中的表妹,咱俩私奔吧……我已备足索沫……咱俩随心地吃,咱俩率性地爱”,率真、耿直地唱出了彝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备足索沫,随心地吃,率性地爱,展现了彝人豪迈、磊落和坦荡的性格特征。
文中说“高腔悠扬,痴男怨女,可怜风月,相思急迫。爱情汹涌、激昂、澎湃之时,树叶作衣穿也暖,沙粒当饭吃也饱,粉身碎骨浑不怕……索沫真好呀,又一次妥帖了爱的罗曼蒂克”,彝族高腔中的索沫与爱情相联系,使之不仅仅是食物,还与彝人精神生活——美好爱情相联系,这就拓宽了索沫的内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彝人享受过几顿索沫后,就舍不得再吃了,恩宠般储存着。在特殊的年代,爷爷临死前,想吃索沫的心愿都未能实现。可见,燕麦是彝人重要且珍贵的食物。
彝人吃索沫的方法过于单调和乏味,调稀的、揉团的、小块小块掐着煮。从饮食方面,显示了整个彝族都粗犷、粗放和粗糙,燕麦的烹饪方式反映了大大咧咧彝人的民族性格。燕麦是简单粗糙的,但是在的彝族高腔中,索沫和美好的爱情相联系,反映了彝人的精神生活是率性、耿直的,其族群也是简单、豪迈的。
文中说彝人高腔悠扬,爱情汹涌;彝人尽可能地去赋予饭食的文化属性,像索沫,以文化的崇高煜煜于彝人的精神之巅;文末说索沫是正义的力量的象征。“族群与索沫是宿命,是前定。像信仰,长在山上的燕麦其实就长在彝人的心里”,可见,燕麦是彝人的信仰,承载着彝人的道德、情义、正义和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谓太子曰:“李世绩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世绩受诏,不至家而去。有顷,上崩。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九月,乙卯,以李世勣为左仆射。
它日,李世绩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许敬宗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昭仪令左右以闻。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
(节选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以利为恩者,见利而无不可为。故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亲之田庐为恩者也;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友之能信者,必其不以友之车裘为恩者也。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信于友,利尽而去之若驰;利在他人,则弃君亲、背然诺,不旋踵矣,此必然之券也。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饵其臣,贞士不以利结其友。
太宗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与之无恩,我死,汝用为仆射,以亲任之。”是已明知世绩之唯利是怀,一夺予之间而相形以成恩怨,其为无赖之小人,灼然见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长孙无忌之勋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贞可托也,世绩何能为者?高祖不察而许为纯臣,太宗不决而托以国政。利在高宗,则为高宗用;利在武氏,则为武氏用。唯世绩之视利以为归,而操利以笼之,早已为世绩所窥见,以益歆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谓其才智有余,任之以边陲,锢之于叠州可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许敬宗宣A言于朝曰B田舍翁多C收十斛麦尚D欲易妇E况天子欲立F一后G何豫诸人H事而妄生异议乎!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俟,指等待,与《诗经·静女》的“俟我于城隅”的“俟”字的意义相同。
B. 戊午,是以干支纪年,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戊申”用法不同。
C. 以为,指认为,与《论语》中的“仁以为己任”的“以为”的意义不同。
D. 已,指停止,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中的“已”字的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世绩才智卓绝,唐太宗担心太子不能让他敬服,因此决定贬斥李世绩,吩咐太子在自己死后视李世绩对被降职的态度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B. 李世绩被降职为叠州都督后并未徘徊犹豫,而是径直赴任从而避免了杀身之祸。太子即位后任命其为左仆射,后又询问其对立后一事的意见。
C. 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与李世绩对此持不同意见,后李世绩的“家事”之说和许敬宗的田舍翁易妇的类比,坚定了高宗的决心。
D. 王夫之从孝亲、忠君和信友的角度强调把利益当作恩德的人会见利忘义,因此明君不用利益来引诱大臣,而太宗对李世绩的处置并不恰当。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禄为恩者也。
(2)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
14. 王夫之为何认为李世绩是不可依托之人?
【答案】10. BEG
11. B 12. C
13. (1)能够忠诚于君主的臣子,必定不会把君王赐予的爵禄当作恩德。
(2)但却委任他去辅佐柔弱的嗣君,不也很愚蠢吗!
14. ①唯利是图之人容易见利忘义,叛主背亲弃友。
②太宗已知李世绩是唯利是图之人,会因官职升降对君王产生感激或怨恨之情,这样的人不该被委以国之重任。
③太宗用利益笼络李世绩的心思已被其窥知,这会让李世绩更加贪利,于国不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许敬宗在朝中扬言道:“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着要换个老婆呢,何况天子要立皇后?人们又何必管那么多事而乱发不同意见呢?”
“曰”代指人物说话,故在B处断开。
“况”有递进之意,故在E处断开。
“何”引导疑问句,故在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与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等我死后。/(美女)在城角的一边等我。
B.“戊午,是以干支纪年”错误,戊午在文中是用于纪日。句意:戊午日。/戊申这一天是月底。
C.正确。后者为“以(之)为”的省略,意思是把……作为。句意:褚遂良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以。/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D.正确。句意:那么事情就应该停止吗?/学习不可以停止。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后李世勣的家事之说和许敬宗的田舍翁易妇的类比,坚定了高宗的决心”错误,李世勣的“家世”之说后,“上意遂决”。许敬宗的话对高宗产生的影响不得而知。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臣之能忠者”,定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能忠之臣;“以……为”,把……当作。
(2)“相”,辅佐;“不亦……乎”,固定句式,不也……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①从原文“怀利以孝于亲、忠于君、信于友,利尽而去之若驰;利在他人,则弃君亲、背然诺,不旋踵矣,此必然之券也”来看,唯利是图之人容易见利忘义,叛主背亲弃友。
②从原文“是已明知世绩之唯利是怀,一夺予之间而相形以成恩怨,其为无赖之小人,灼然见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来看,太宗已知李世绩是唯利是图之人,会因官职升降对君王产生感激或怨恨之情,这样的人不该被委以国之重任。
③从原文“唯世绩之视利以为归,而操利以笼之,早已为世绩所窥见,以益歆于利”来看,太宗用利益笼络李世绩的心思已被其窥知,这会让李世绩更加贪利,于国不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宗对太子说:“李世绩才智卓绝,然而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不能够顺服你。我现在将他降职,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以后可再重用他为仆射,亲近信任他;如果他犹豫回头观望,应当杀掉他。”五月,戊午日,(太宗)任命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李世勤接受诏令后,没有回家就前去上任。过了不久,太宗驾崩。六月,甲戌日初一,高宗即位。九月,乙卯日,(高宗)任命李世绩为左仆射。
某天,李世绩进宫觐见,高宗问他说:“朕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固执己见认为不可以。褚遂良既是顾命大臣,那么事情就应该停止吗?”李世绩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又何必去问外人呢!”高宗立后的主意于是定了下来。许敬宗在朝中扬言道:“庄稼汉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着要换个老婆呢,何况天子要立皇后?人们又何必管那么多事而乱发不同意见呢?”武昭仪让身边的人将此话讲给高宗听。庚午日,高宗将褚遂良贬为潭州都督。
材料二:
把利益当作恩德的人,见到有利可图就没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了。所以能够孝顺父母的子女,必定不会把父母提供的土地房屋等财产当作他们对自己的恩德;能够忠诚于君主的臣子,必定不会把君王赐予的爵禄当作恩德;能够诚信对待朋友的人,必定不会把朋友赠予的车马裘服当作恩德。怀着图利之心去孝敬父母、忠于君王、诚信待友,利益一旦消耗完这些人就会像驾车一样快速离开;如果别人那里能提供利益,那他们会背弃君王和父母、违背诺言毫不犹豫,这是必然的。所以慈父不用利益来蓄养他的儿子,明君不以利益来引诱他的大臣,正直忠贞之士不以利益来结交朋友。
唐太宗将李世绩贬为叠州都督,而告诫高宗说:“你对他没有恩情,我死后,你任命他为仆射,来亲近信任他。”太宗这分明是早已明知李世绩唯利是图,一贬官一升官,就会对君王产生感激或怨恨之情,他是个无赖小人,这是清晰可见的;但却委任他去辅佐柔弱的嗣君,不也很愚蠢吗!长孙无忌作为元勋重臣兼外戚是可以依赖的,褚遂良忠诚正直是值得托付的,李世绩能做些什么呢?唐高祖不能明察而轻率赞许他是纯臣,太宗犹豫不决而将国政托付给他。利益在高宗那里,则李世绩为高宗所用;利益在武则天那里,则为武则天所用。正因为李世绩一心只贪图利益,而太宗操持利益来笼络他,这一点早就被李世绩所窥测到,因而他变得更加贪图利益。他对高宗说废王立武是“家事”那句话,使得社稷最终倾覆在武则天手中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说李世绩才智卓绝,把边陲重任交给他,把他禁锢在叠州就可以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寄秦觏①
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②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③。
[注]①秦觏:作者的年轻朋友,秦观的弟弟,此时仍客寓京师,作者在还乡赴任道中以诗寄友。②沙步:水边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③落乌纱:用东晋孟嘉“九日落帽”事。孟嘉是大将军桓温的参军,重阳节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帽他却没有察觉,桓温命人写文章嘲弄他,孟嘉当即写文回敬,从容应对,风度翩翩。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诗人傍晚登岸所见,景象明朗,再由“丛祠”和“暮鸦”引出重阳节。
B. 颔联着一“欺”字,暗寓自己尚未尽兴却已不堪酒力,主客体反说,感慨深沉。
C. 颈联转入寄友的题旨,诗人登高,怀想远方与自己遭际相似的友人,真挚动人。
D. 尾联用典,点明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一定能效法古人写出佳作,从而名扬天下。
16. “向老逢辰意有加”中的“意”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欣慰。作者回乡赴任,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如急风骤雨之后天气晴朗,慰藉满心。②自我感伤。自己多年客居他乡,为生计奔走,白发早生的悲伤。③借“九日落帽”的典故,表达对朋友年轻才俊的赞美及瞻望其前程的慰勉、期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点明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一定能效法古人写出佳作,从而名扬天下”错误,尾联的意思是这样一位天下闻名的“淮海少年”,逢此佳节不可能无所创作。诗人巧妙用典,说明自己虽已渐向老境,然而逢此佳节,仍兴致勃勃,何况有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他要结伴登高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欣慰。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诗人由苏轼、傅尧俞等人推荐,以布衣充任徐州教授。徐州是诗人的家乡。还乡赴任道中,恰逢重阳佳节,想到那数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流离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心中充满欣慰。这种心境可以从“疾风回雨水明霞”中体会出来。傍晚时分,一阵急风将雨吹散,晚霞映照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景色明丽,暗示诗人亲情愉快。
②自我感伤。此刻正逢重阳节,人逢佳节,诗人很高兴,喝了不少酒。但他“九日清尊欺白发”,尚未尽兴却已不堪酒力。这年诗人才三十五岁,却说“白发”,这是因为“发短愁催白”(《除夜对酒赠少章》),在“十年为客负黄花”的窘迫潦倒生涯之中,诗人为前途渺茫而发愁,为生活无着而发愁,早就愁白了头。眼前欢乐的节日气氛,使他回忆起不久前的流离生活。那时,为了生计而奔走他乡,寄人篱下,重阳佳节没有心思赏花喝酒,白白辜负了黄花。借助颔联抒发了自己多年客居他乡,为生计奔走,白发早生的悲伤;
③接着,诗人抒发自己对秦觏的怀念之情和慰勉之意。“无地落乌纱”用典极佳。这一句是用东晋孟嘉事,孟嘉是大将军桓温的参军,重阳节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帽,桓温命孙盛写文章嘲弄他,孟嘉又写一文回敬,都写得很好。作者巧妙地用此典故,说明自己虽已渐向老境,然而逢此佳节,仍兴致勃勃,何况有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之士;他要结伴登高,写出优秀的诗篇来。对朋友的赞美之情、慰勉之意、期望之心,全都凝聚在此联之中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教化作用,并将其与家庭伦理、国家治理密切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明自己归隐田园后,即使只是在园中漫步也自得其乐,阻隔外界也不以为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并据此指出,司马光指责变法造成“侵官”“生事”“征利”等问题名实不符。
【答案】 ①. 迩之事父 ②. 远之事君 ③. 园日涉以成趣 ④. 门虽设而常关 ⑤. 名实已明 ⑥. 而天下之理得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迩”“已”“矣”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居移上了高处,名叫北门坡,从小晒台上可望见北门门楼上用虞世南体写的望京楼三个字。住屋前面是个大敞坪,敞坪一角有杂树一林。日常无人踏足,这里的生命们却也探寻着自己的乐趣和意义,与( )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加利树瘦而长,翠色带银的叶子,在微风中荡摇,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圆头长尾的松鼠,在树枝间惊窜跳跃。这些小生物好像把身体当成了一个球,在空中抛来抛去,似乎在这种抛掷中能够得到一种快乐。间或稍微休息一下,它们会 ① ,仿佛在观察刚刚的行为有没有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
敞坪中妇人孩子虽多,对这件事却似乎都 ② 了,谁也不曾特意将头抬起来看看,毕竟昆明到处是松鼠,这样的场景时刻都在发生。他是三月前由沅陵独自坐了二十四天的公路汽车,来到昆明的。住到这里来近于凑巧,因为凑巧反而不会令人觉得稀奇了。妇人多受雇于附近一个小小织袜厂,终日在敞坪中摇纺车纺棉纱。孩子们无所事事,便在敞坪中追逐吵闹,拾捡碎瓦小石子打狗玩。敞坪四面是路,时常有无家狗在树林中垃圾堆边寻东觅西,鼻子贴地各处闻嗅,一见孩子们蹲下,似乎感到了危险,于是 ③ ,向坪角一端跑去。有时只露出一个头来,两眼很温和地看着孩子们,像是要说:“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不成吗?”
那个在晒台上拍手的人,眼光已离开尤加利树,向天空凝眸了。这也就是生物之一种——人,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他的想象或情感,目前正在不可见的一种树枝间攀援跳跃,同样略带一点惊惶,一点不安,在时间上转移,由彼到此,始终不息。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的”与文中加点的“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B. 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C. 我将深味这非人家的浓黑的悲哀。
D. 破铜烂铁的,黑子捡来一大筐。
20.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适合添加在文中括号内的是( )
A.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 刚地无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C.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D.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答案】18. ①东张西望;②习以为常;③望风而逃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后文说松鼠仿佛在观察刚刚的行为有没有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向四周查看,可填“东张西望”。东张西望:形容向四周寻找查看或观察动静的样子。
②后文妇人孩子“谁也不曾特意将头抬起来看看”指经常如此,已经习惯了,可填“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常常如此成了习惯,就当作应该的事情了。
③结合上下文语境“一见孩子们蹲下,似乎感到了危险”“向坪角一端跑去”,此处指狗被孩子们吓跑了,可填“望风而逃”。望风而逃: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就吓跑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的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的“的”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A.“的”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B.“的”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C.“的”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D.“的”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语境“日常无人踏足”,指无人欣赏;“这里的生命们却也探寻着自己的乐趣和意义”,展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A.“花自落”和“鸟空啼”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无人欣赏的沧桑感,不符合语境。
B.硬是无人了解此意,不能忍受落花掉落的惆怅,只与“无人欣赏”语意接近。
C.写的是寒风凛冽的深林之中,即使无人欣赏也能够自己散发芬芳,与语境提示的信息较为接近。
D.“落花寂寂”“无人独倚门”是孤独寂寥之感,不符合语境。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度加工食品”又叫“超加工食品”,其定义是“食物成分的工业配方包括调味料、色素、乳化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但几乎不含全天然食物的产品”。换句话说,超加工食品就是通过将天然食物分解成糖、脂肪和纤维等成分,然后将这些物质进行化学转化和工业组装, ① 。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3万名美国女性12年间的饮食习惯和抑郁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从极值上看,相较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少的参与者而言, ② ,患抑郁症风险增加49%。超加工食品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是人工甜味剂,与抑郁症的发作更是息息相关。此外, ③ 。根据2022年的一项研究,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的热量中有超过20%来自超加工食品,那么他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会增加28%左右,长此以往,将会引发痴呆。
工业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止于上文提到的超加工食品的危害——极端加工会使食物更软、更香,容易让人沉迷于味觉体验中,助长暴饮暴食;超加工食品有可能被包装渗出或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污染,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被取代,导致对维持人体健康和平衡都很重要的肠道菌群被扰乱,肥胖问题因而伴生……这些危害都在提醒着人们要学会反思:是否是所有的工业发展,都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流畅准确,不超过75个字。
【答案】21. ①再重新制成产品的食品
②摄入量最多的参与者
③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导致痴呆症
22. 虽然工业发展带来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鉴于超加工食品不仅助长暴饮暴食,还增加食品安全风险、伴生肥胖等问题,人们还是要反思其弊端。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是在给“超加工食品”下定义时拟写的临近的属概念,核心词不变,仍是“食品”,前面是这种“食品”产生的过程,临近的属概念的修饰短语要表现最终结果,体现出“过度加工”,故可填“再重新制成产品的食品”。
②处,与前面“摄入量最少的参与者”相对,相应位置词语替换为反义词,故可填“摄入量最多的参与者”。
③处,根据前文可知,要填写“超加工食品”的危害,从下文可知是“会引发痴呆”,故可填“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导致痴呆症”。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选用句式的能力。
第一步,筛选表达观点的词句:第一句“工业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句中的关键词“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助长暴饮暴食”“增加食品安全风险”“肥胖问题因而伴生”,第三句中的关键词“提醒着人们要学会反思”。
第二步,使用表达“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虽然……但是”,把以上信息整合,不超过规定字数。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语言的广泛流行,究竟是让人的表达更丰富还是更匮乏?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浪沙淘尽始到金
网络新词,是人们在网络的语境及媒介下,创造出的一套表意符号体系,有传播广、迭代快、简短而表意强烈的特点,却也让很多网民患上了“文字失语症”。
网络新词表达效率高、认同广,符合网络语境的需求。网络集结了大批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人,他们可以依靠网络用语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迅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打开交流的契机。同时,网络新词有大量缩写、谐音,表意生动、词汇简短,适合于网络语境下碎片化、追求效率的阅读方式,在网络这一多变的语境中,紧随时代而生,迭代极快。
然而久食其赐,人们也被网络新词洗脑塑造,丧失表达甚至感受能力,陷入“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网络失语症。网络新词高效表达的背后是对感受粗暴的归类和标签化:一切正向赞赏的情感都可归为“绝绝子”,愤懑不解恼恨皆可归作“乌鱼子”……在享受高效表达的同时,语言品质却也随着自身惰性的拉扯而下坠、失重;在习惯于粗浅、娱乐化的表达之后,人们失去了细腻、严肃的表达能力,语言对自身感受的传达失去了精准度,从而患上文字失语症。更有甚者,已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在读完《活着》后,不感动于生命的苦难与坚忍,而只因其悲惨结局愤然差评——他们失去了感受细腻的能力,只能在模糊的失焦镜头中对事物粗暴分类。
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网络新词也是一股为语言注入活力的力量。在低俗化娱乐化表达横行的当下,我们固然怀念曾经风雅的语言,怀念“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昂扬、“欲买桂花同载酒”的惆怅、“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恍惚,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其内核中精准的表达和细致入微的感受力,而其形式上的高雅实则有一部分来自时间上的隔膜和“士”的阶级属性。语言的通俗化在力求打破知识文化垄断的当今,有利于传播的必要意义。而在网络用语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内卷”“躺平”,这样深刻反映时代,表意生动明确的词语渐渐被严肃语境吸收、接纳,为语言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囧”这样符合汉语象形文字特征的词,用其生动独特的新意象“尴尬”引人会心一笑。
语言是一条不断流变的河流,不断有新的支流注入又在时间的作用下淘去泥沙继续向前奔流。掬起经淘洗后的金砾,我们欣然享受,但也请不要因厌弃此刻的泥沙而拒绝新流的注入——它们是语言活力注入的必然副产物,请接受它,并耐心地淘洗它。
在这个全新、纷杂、多变的语境中,在网络上使用新词无可厚非,亦是适应时代的应然之举,但有识之士也须时刻谨记自己作为语言的使用者,亦是塑造者的担当与责任:保有严肃语境,保有逻辑与细腻,保有深刻思考的自觉,保护语言不至失重与低俗。
惟愿新流常注入,浪沙淘尽终得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给出一个话题,网络语言的广泛流行究竟是让人的表达更丰富还是更匮乏?要求考生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一方面,网络语言让人的表达更丰富,它更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活泼简洁,个性化强,更直接反映人的各种情绪。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有利于培养人们开放包容的心态。另一方面,网络用语让人的表达更匮乏,失去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网言网语不仅仅退化了我们的语言,也钝化着我们的思维,使人懒于遣词造句,也疏于关注语法逻辑,造成了思维惰性,导致网生代“语言匮乏”和“语言失语症”的产生。网络语言缺乏文化内涵,让语言表达更苍白,大大制约了语言文化的创造力。考生可以结合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综合考量,辩证分析,让议论更有深度,更有理性。
写作时,考生应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即肯定网络语言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可以促进词汇的更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折射出人们的精神气质等。但同时也应看到过度使用网络词汇的危害。比如网络语言的滥用会导致“失语症”等现象,给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新华词典》自出版后更新了十二版,引进了如“二维码”“初心”“点赞”等新词语,紧跟时代潮流,反映时代变迁。也可以列举当下社会存在的滥用网络热词现象,譬如人们习惯用“杠精”来形容发表反对意见的人,容易带给人心态上的负面影响,从而将论证指向滥用网络词语的危害,引发读者反思,使论证立足现实,更为深远。
立意:
1.网络语言丰富人的语言表达。
2.网络用语让人的表达更匮乏。
3.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恰当进行人际交流。
4.兼收网络热词,更新文化血脉。
5.辩证看待网络用语,正确取舍赢得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原卷版docx、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