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3.2讲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
    • 讲义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1页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2页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第3页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1页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2页
    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2讲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第3.2讲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3-2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vaprizatin),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liquefactin)。

    沸腾和蒸发: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汽化和蒸发。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达到沸点时才能沸腾。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降低温度(降温)和压缩体积(加压)。

    【典例探究1】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冰箱往外冒“白气”, 冰箱往外冒的“ 白气”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液化形成的 D.汽化形成的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白气不是气,液化小水滴”。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C
    【大招快解】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C。
    【典例探究2】如图所示,图像 a、b、c、d是相同实验装置在不同情况下水沸 腾时的图像,关于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a 和b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仅水面气压不同 B.由a 和c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仅水面气压不同
    C.由c和d 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仅水的质量不同 D.由b和d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仅水的质量不同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质量看倾斜,沸点看高低”。
    水沸腾图像中出现两条图线,做对比的时候,可以通过倾斜程度判断水的质量,倾斜程度大,水的质量小,图像水平线高,水的沸点高。
    【答案】A
    【大招快解】质量看倾斜,a、b图线的倾斜程度一样,所以质量一样;d 图线的倾斜角度最小,质量最大;a、b 质量最小;则质量大小关系是 d>c>a=b。沸点看高低,b的沸点最高,也是外部大气压最大; a 、c 的沸点相同,气压相同;d的沸点最低,气压最小。故答案为A。
    知识点2: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sublimatin),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depsitin)。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典例探究1】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雾露白气是液化,霜雪冰花是凝华”。
    在判断物态变化类型时,液化和凝华现象考查较多。常考的液化现象有:雾(云雾、晨雾)、露(露水、珠)、白气(夏天冰糕冒白气、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常考的凝华现象有:霜、雪、冰花。
    【答案】C
    【大招快解】根据大招的前半句“雾露白气是液化”可知,A、B都是液化,故 AB错误根据大招后半句“霜雪冰花是凝华”可知,C、D都是凝华,故 C正确,D 错误。故选C。
    【典例探究2】寒冷的冬天,青青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青青发现厨房的窗玻璃上出现了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一侧?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高温伴霜珠”。
    当发生物态变化时,若有霜或露珠产生,则产生位置为高温一侧。
    【答案】寒冷的冬天,室内相对室外比较热,故水珠产生在窗玻璃的内侧。
    【大招快解】寒冷的冬天,室内相对室外比较热,故水珠产生在窗玻璃的内侧。
    【典例探究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雾必流,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吸热容易生气”。
    当遇到物态变化吸放热辨析的问题时,可以使用本大招。“容”谐音同“熔”,表示熔化;“生”谐音同“升”,表示升华;“气”谐音同“汽”,表示汽化;“吸热容易生气”,可联想记忆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升华、汽化,而剩余的凝固、凝华、液化则为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
    【答案】B
    【大招快解】题中A中的物态变化显然是凝固;根据大招“雾露白气是液化,霜雪冰花是凝华”,可以判断 B中物态变化为液化,C 中物态变化为液化,D 中物态变化为凝华。再根据大招“吸热容易生气”联想记忆可知,熔化、升华、汽化为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而剩余的凝固、凝华、液化则为放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故答案为B。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液化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2.(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3.(2023·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在肉上撒了一些盐,肉很快就“解冻”了,同时观察到盛肉的碗上出现了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肉表面结霜是凝固现象B.冻肉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C.撒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D.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湿手被吹干B. 冰袋中的冰变成水
    C. 樟脑丸消失D. 口中呼出的“白气”
    5.(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6.(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滴水成冰B.气凝结霜C.冰雪消融D.浓雾消散
    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D. 雾凇结成
    二、实验题
    9.(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B?( )
    (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后,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
    10.(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图示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 现象,此过程需要 ;
    (3)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你观察到烧杯中水的现象是 。
    三、填空题
    1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热棒是碗口粗细的铁棒,高出地面约2m,在路基下还埋有5m,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 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沉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

    12.(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小帅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安装烧杯和温度计时应先确定两者中 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图乙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子盖严D.将马路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2.(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B.水的温度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水的表面积
    3.(2023·湖南岳阳·校联考二模)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小琴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上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2023·河北邯郸·统考三模)如图是制霜的两种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
    B.制霜的过程中,冰和干冰都吸收热量
    C.冰中加盐是为了提高冰的熔点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
    6.(2023·湖北黄冈·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国画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7.(2023·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部分器材,安装甲装置时应先调整 (A/B)的高度,A、B两同学分别在两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其中剪裁合适的是 (A/B)同学。

    8.(2023·广东清远·统考二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按图甲安装器材,小明用同一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汇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时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前6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先后两次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关于m1、m2的大小关系是m1 m2。
    9.(2023·广东·统考模拟预测)佛山市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所示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在提取“地瓜酒”的过程中,能把酒从酒料中分离出料,利用的是不同物体间 的不同,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小锅中的冷水的作用是使酒蒸气 。(填物态变化)

    10.(2023·天津和平·统考三模)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铁化如水”是一种 现象;如图,清晨,路边蜻蜓和小草上结有露珠属于 现象。(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1.(2023·甘肃白银·统考二模)春末夏初,当暖湿气流来袭时,若打开房门,屋里的地板常会出现“出汗”现象,这是大气中水蒸气的 现象。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这是碘的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12.(2023·辽宁沈阳·沈阳市第七中学校考模拟预测)A、B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a、b所示。图 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A、B两组同学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实验中A小组所用的水比B小组所用的水 (选填“多”或“少”);
    (3)在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和“白气”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①冰、②霜、③露、④雪);
    (4)某组同学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收集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开始时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C. 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板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1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某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 ℃;
    (3)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 ;
    (4)小王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丙所示,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在此实验中,固态碘没有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原因是 (已知碘的熔点是 113.5℃,碘的沸点是 184.4℃)。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相关学案

    第18.1讲 电能 电功【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18.1讲 电能 电功【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18-1讲电能电功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18-1讲电能电功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1讲 电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16.1讲 电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16-1讲电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16-1讲电压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4.1讲 热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14.1讲 热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文件包含第14-1讲热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第14-1讲热机教材为纲·探题源-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