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第1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第2页
    第13课 都云作者痴 痴中有深情——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链接材料,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欣赏西湖的雪景,学习白描手法和写景、叙事、抒情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文人雅趣,体会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与家国之思。
    【重点难点】
    1.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2.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的文人雅趣,体会作者心中的亡国之痛与家国之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诗歌诵读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导入新课
    柳宗元用凝练的笔触勾勒了大雪过后,千山万径中人鸟绝迹的寒江独钓图。诗中的天地万籁俱寂,一尘不染,而渔翁却在孤独地垂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是写雪景的文章,明末清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起领略作者笔下的景致与其中的情味。
    二、知识积累
    1.湖心亭简介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西湖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传世。《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明亡后,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不问世事。作为明代遗民,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他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的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三、活动一:诵读湖心亭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朗读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
    崇祯(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余挐一小舟(ná)
    毳衣炉火(cuì) 雾凇(sōng) 沆砀(hànɡ dànɡ)
    长堤一痕(dī) 余舟一芥(jiè) 铺毡对坐(zhān)
    更有此人(gèng) 强饮(qiǎng) 喃喃(nán)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朗读展示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活动二:译读湖心亭
    1.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
    附全文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童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湖中哪能还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2.感知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请分别概括。
    明确:
    第一段:湖心亭看雪景
    第二段:湖心亭遇佳客
    五、课堂总结
    1.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 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
    客此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是 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是金陵人(动词,表判断)
    一 上下一白(副词,全、都)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更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动词,消失)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极)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省略句:
    见余,大喜曰(“见”前面省略了主语“两人”)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并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翻译词句
    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余拏一小舟(撑(船))
    雾凇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上下一白(副词,全、都)
    焉得更有此人(副词,还) 余强饮三大白(竭力,尽力)
    是金陵人(动词,表判断) 及下船(等到)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
    2.导入新课
    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西湖;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夏天里妖娆妩媚的西湖。
    诗人们常常在春天、夏天游赏西湖,其景生机盎然,鲜艳明媚。明末清初的张岱他却特立独行,在雪天独自游玩西湖,他为何在冬雪天独自前往?为何不择一晴日,携友而行?晚明嘉兴人汪珂玉曰:“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雪湖之美,尽在张岱《湖心亭看雪》。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湖心亭看雪》,去感受雪天西湖的美丽。
    二、活动一:释“痴”义
    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痴的意思是痴迷、着迷,因执着于某事而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表现出与常人有异。
    三、活动二:说“痴”行
    1.读第一段,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句子分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视听角度写:不寻常的天气——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无声,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是日更定更定。
    从时间角度写:不寻常的时间——时间很晚。
    独往湖心亭看雪。
    从人物角度写:不寻常的行踪——孤身一人。
    2.张岱,居然在这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里,有不寻常的行踪,独自一人去看雪,你能从他 “痴迷”的行为中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明确: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率性而为、不随流俗
    四、活动三:赏“痴”景
    过渡:在大雪纷飞的晚上,作者不是沉浸于梦乡之中,而是前往西湖的湖心亭看雪,作者为什么如此痴迷西湖雪天的景色呢?
    1.寻读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并用四字短语归纳特点。
    (1)湖中人鸟声俱绝——万籁俱寂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水天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天地相融
    2.比读
    (1)比较下面原句和改句,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第一组:
    【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改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明确:“天与云与山与水”由高及低,去掉逗号,更突出天云山水连为一体,上下一色,辽阔宏大。
    第二组:
    【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明确:
    “痕”字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点”字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芥”字写出扁舟极轻极巧,“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准确,视野由远及近,物品由大到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句中大与小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人如沧海一粟的悲凉。
    如果换成“条”“座”“艘”“个”四个寻常的量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明确:
    《记承天寺夜游》用了比喻和明暗对比的方法,将月色比作积水,将竹柏影比作藻荇写出了月光的澄澈,月光之明和影之暗形成对比,塑造了一个明亮通透,富有动感的世界。
    《湖心亭看雪》并没有运用各种手法来描绘雪景,而是用一系列数量词呈现雪后西湖夜晚的景物,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描绘出一个静美空灵、超凡脱俗的雪夜。
    这种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修饰的方法即是白描。
    写作方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是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手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
    白描手法写出了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烘托了游子的乡思,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
    小结:作者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擅用用精要的文字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景物的神韵。
    3.悟读
    张岱痴迷雪景,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链接材料】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张岱《一卷冰雪文·序》
    译文: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但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
    明确: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所以寒夜赏雪,正是张岱“冰雪人格”的体现,表现了他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一面。
    五、活动四:悟“痴”情
    1.文中舟子称张岱“痴”,他的“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总结:痴行——痴景——痴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显示出张岱痴情山水的真性情。
    2.“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讨论。
    【链接材料】
    张岱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本文是作者离开当年居住的西湖至少15年后的梦中追忆,“湖心亭看雪”事件在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后入山著书;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7年。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怀念故国的情怀。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定其为国都。
    明确:张岱的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对故国的思念等复杂的感情,在贫困衰败中固守一份对故国的“痴心”“痴情”,也许他惦记得更多的是亭中人和他心灵相通的情致和故国之思。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同为痴人,都是在大雪三日后来赏雪,金陵客的痴和张岱的痴有什么不同?
    明确:
    金陵客有朋友相伴、有童子伺候;而张岱没带家人、没带朋友,独自一人去湖心亭看雪。由此可见,张岱的痴是孤傲不群的。
    金陵客看雪带了洒,他们一边喝洒聊天,一边随意看雪;而张岱看雪没有带酒,他完全跟雪景融为一体。由此可见张岱的痴是超凡脱俗的。
    金陵客来西湖只是做客,游玩后就回南京;而张岱 一生有20多年住在西湖,西湖就是他的故乡。由此可见,张岱的痴是一往情深的。
    小结:作者与文中“金陵人”看似同类实则不同。张岱不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还痴迷于高雅脱俗的冰雪人格,更痴迷于故土故国的深深思念。
    4.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明确:
    不矛盾。
    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却一切杂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
    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独”字充分展示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遗世独立、不随俗流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
    5.张岱《自题小像》有云:“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辞。联系课文,你觉得张岱的《自题小像》中包含了他怎样的深意?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通过自我嘲讽和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忠臣角色的无奈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六、课堂总结
    怎一个“痴”字了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时年已经五十岁的张岱只身一人,西湖赏雪。他以白描画雪景,他以淡笔写浓情。无论是开篇的“崇祯五年十二月”还是结尾的“金陵人”,作者张岱那难以言喻的苦闷之情和故国之思都跃然于纸上,我们也领悟到了他孤高自赏、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七、布置作业
    1.搜集并整理描写西湖的诗句。
    2.比较阅读:《湖心亭看雪》和《江雪》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雾凇沆砀
    看雪景 天云山水 痴景
    湖上影子 冰雪人格
    金陵客此 故国之思
    遇佳客 二人对坐 痴情
    拉余同饮词语
    例句
    古义
    今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加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竭力,尽力
    勉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与“黑”相对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
    白描
    清高自赏淡淡愁绪
    《江雪》
    烘托
    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学习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