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学案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4.培养怀疑精神,培养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重点)
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及语言特点。(难点)
【学习过程】
预习案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学习案
第一课时
活动一:望文生疑·识词语
读读写写
EQ \* jc0 \* hps10 \(\s\up 9(chénɡ),程)EQ \* jc0 \* hps10 \(\s\up 9(yí),颐) EQ \* jc0 \* hps10 \(\s\up 9(pì),譬)EQ \* jc0 \* hps10 \(\s\up 9(rú),如) EQ \* jc0 \* hps10 \(\s\up 9(bù),步)EQ \* jc0 \* hps10 \(\s\up 9(zhòu),骤) EQ \* jc0 \* hps10 \(\s\up 9(mánɡ),盲)EQ \* jc0 \* hps10 \(\s\up 9(cónɡ),从)
EQ \* jc0 \* hps10 \(\s\up 9(lǎn),懒)EQ \* jc0 \* hps10 \(\s\up 9(duò),惰) EQ \* jc0 \* hps10 \(\s\up 9(shú),塾)EQ \* jc0 \* hps10 \(\s\up 9(shī),师) EQ \* jc0 \* hps10 \(\s\up 9(dà),大)EQ \* jc0 \* hps10 \(\s\up 9(rú),儒) EQ \* jc0 \* hps10 \(\s\up 9(liú),流)EQ \* jc0 \* hps10 \(\s\up 9(sú),俗)
EQ \* jc0 \* hps10 \(\s\up 9(tínɡ),停)EQ \* jc0 \* hps10 \(\s\up 9(zhì),滞) EQ \* jc0 \* hps10 \(\s\up 9(xū),虚)EQ \* jc0 \* hps10 \(\s\up 9(wànɡ),妄) EQ \* jc0 \* hps10 \(\s\up 9(biàn),辨)EQ \* jc0 \* hps10 \(\s\up 9(bié),别) EQ \* jc0 \* hps10 \(\s\up 9(zhé),折)EQ \* jc0 \* hps10 \(\s\up 9(kòu),扣)
EQ \* jc0 \* hps10 \(\s\up 9(fǔ),腐)EQ \* jc0 \* hps10 \(\s\up 9(cǎ),草)EQ \* jc0 \* hps10 \(\s\up 9(wéi),为)EQ \* jc0 \* hps10 \(\s\up 9(yínɡ),萤) EQ \* jc0 \* hps10 \(\s\up 9(ɡù),顾)EQ \* jc0 \* hps10 \(\s\up 9(jié),颉)EQ \* jc0 \* hps10 \(\s\up 9(ɡānɡ),刚) EQ \* jc0 \* hps10 \(\s\up 9(bù),不)EQ \* jc0 \* hps10 \(\s\up 9(ɡōnɡ),攻)EQ \* jc0 \* hps10 \(\s\up 9(zì),自)EQ \* jc0 \* hps10 \(\s\up 9(pò),破)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墨守: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论或学说)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词语释义
活动二:读文解疑·寻论点
鲁迅先生是如何驳斥对方的观点的?请再读文章,为文章划分层次。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文章的标题是《怀疑与学问》,那么文章的内容可能也从这两方面入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初读课文,为文章划分层次
作者是如何去论证中心论点的呢,为什么说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为文章划分层次。
①引用名言,提出论点(第1-2段)
②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3-5段)
③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第10段)
3.初读课文,说一说怀疑精神的内涵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活动三:品文释疑·明思路
1.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开篇引用两位理学家的名言,并单独成段,精辟有力,干脆利落,点明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中心论点,又作为论据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
2.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做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论证做学问要质疑,接着阐述什么是怀疑精神,并强调它是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最后具体阐述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要分三步走。
3.第4段和第5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是否可以删掉其中一段?
不可以。第4段写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5段则阐述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观点。第4 段侧重讲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讲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若删掉其中一段,本文的论述就不全面了。
4.读课文第三部分,说说作者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然后,举例论证,论证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最后,正反两方面总结,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5.再读课文,说说你对于两个分论点的理解
课文对“怀疑精神”重要性的论述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其中,“消极”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不同阶段,前者交代“怀疑”对吸纳已有知识和做学问的作用,后者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结合,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课堂总结:从消极到积极,从现成到未来,从吸收到创造,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前所未有的大爆发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时时、事事都持有怀疑的精神,如此,才能在治学方面取得真正的成绩。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拿出作业本,尝试画出《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看哪位同学画得又消极
吸收
现成
好又快。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创造
未来
积极
治学必须
有怀疑精神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活动一:读文化疑·明方法
1.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分析论据类型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
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 事实论据
听说“腐草为萤”……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道理论据
2.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分析论证方法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举例论证。举了国难危急时期的口头传言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证明了口头传说不一定可靠,事实的真实性需要自己亲身调查。更有说服力。
②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
③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书是何时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举例论证。对中国古代“三皇五帝”的说法进行追问,对“腐草为萤”的说法进行质疑,强调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道理论证。引用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论证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道理论证。从反面说理,说明没有怀疑的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的道理,加强了说服力。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道理论证。从正面说理,阐明“怀疑”是“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原因。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举例论证。举戴震的事例,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加强了文章说服力。
= 8 \* GB3 \* MERGEFORMAT ⑧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笛卡尔的名言及事例,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加强了文章说服力。
活动二:赏文析疑·品语言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试比较分析以下两个句子,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原文: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
改文:做学问也是这样,要紧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
“最”表程度,文中强调自己亲见事实对于学问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2.读下面一段话,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①“一切”是否过于绝对?
②四个“常常”是否能换顺序?
③连用三个“新的”有何作用?
①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②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③三个“新的”强调了在经过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步骤后,会产生新的发明、理论、作风等,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文化创新史上的重要作用。
活动三:说文论疑·谈感受
【示例】顾颉刚先生以生活中常见的“传言”入手,列举学习、治学过程中的精彩事例,引用名人名言,向我们充分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观点。确实如此,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在治学过程中都秉承着怀疑精神,不轻易相信固有的结论,总是要自己验证了才算踏实,甚至会自己推翻自己的结论。迈入初三的我们,正是生于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繁复的信息纷至沓来,对于所接触到的各类信息,我们更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怀疑的精神去甄别信息,以思索的行动去筛选信息,以辨别的方式去求证信息,如此才能做到不盲从、不迷信。
课堂小结
课程的最后,老师希望回到最初的问题。维C可以有效治疗感冒吗?从月球可以看到中国的长城吗?公牛会被红色激怒?我相信学习了这一课的你不会轻易地回答老师“是”或者“不是”,而是会去积极地思索,小心地求证。
顾颉刚先生为我们上了生动而又重要的一课。在学业上,只有我们一直保有怀疑精神,才能不断地去钻研、去探究,去验证已有的结论,去缔造新的学说;在生活中,只有我们一直保有怀疑精神,才不会被各种信息所累,成为负载信息的容器,最终被其挟持了生活与思想。
但是,同学们,怀疑精神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那么,从现在开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棵带有“怀疑精神”的种子,勤思考,多辨别,总有一天,那棵小小的种子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带着我们一起走向学问或生活的高峰。
反思案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9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三顾茅庐学案设计</a>,文件包含第24课《三顾茅庐》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第24课《三顾茅庐》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改写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7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写作 学习改写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写作学习改写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9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范进中举导学案</a>,文件包含23范进中举导学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23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