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评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测评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测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测证号、测评点、测评场号。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测评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1卷(共24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纶巾(guān)朴刀(pǔ)诓骗(kuāng)孜孜不倦(zī)
B.着意(zhuó)濡养(rú)征铎(duó)扭捏作态(niǔ)
C.中伤(zhòng)燎原(liá)绮户(yǐ)抑扬顿挫(yì)
D.矗立(chù)解元(xiè)拘泥(nì)朗朗上口(l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鲁钝 促狭 毛骨悚然 李代桃疆
B.糟蹋 聒燥 如雷贯耳 樯倾楫摧
C.恣睢 撺掇 山肴野簌 鸠占鹊巢
D.障壁 隔膜 与日俱增 心无旁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摩洛哥无疑是2022年世界杯最大的黑马,特别是球员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令球迷无不侧目而视。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部分海外媒体对南海问题的报道不能断章取义,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C.春节期间,人民公园热闹非凡,酷炫的灯光秀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相得益彰,让游客流连忘返。
D.专案组的刑侦专家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的新药研发进展非常显著,目前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B.一座城市想持续保有吸引力,需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城市特色,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C.开展入学检测,旨在以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
D.《熊出没·伴我“熊芯”》登陆春节档后,“熊出没”电影系列一直稳居票房前列。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曾指出,中国人的性格中,有着温良的秉性。而这种秉性,源于他们过着的一种精神生活。________________。
A.回顾历史长河,虽然书中没有指明“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但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
B.虽然书中没有指明“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但我们会发现,回顾历史长河,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
C.虽然书中没有指明“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但回顾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
D.回顾历史长河,“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书中虽然没有指明,但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萧铣据江陵。诏李靖同河间王李孝恭安辑,阅兵夔州。
时秋潦,涛濑注涨恶。铣以靖未能下,不设备。诸将亦请江平乃进,靖曰:“兵事以速为神。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孝恭从之。帅战舰两千余艘东下,拔其荆门、宜都二镇,进至夷陵。萧铣之罢兵营农也,才留宿卫数千人,闻唐兵至,大惧。仓卒征兵,皆在江岭之外,道途阻远,不能遽集,乃悉见兵出拒战。孝恭将击之,李靖止之曰:“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势不能久,不若且驻南岸,缓之一日,彼必分其兵,或留拒我,或归自守。兵分势弱,我乘其懈而击之,蔑不胜矣。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楚兵剽锐,未易当也!”
孝恭不从,留靖守营,自帅锐师出战,果败走,趣南岸。铣众委舟,收掠军资,人皆负重。靖见其众乱,纵兵奋击,大破之。乘胜直抵江陵,入其外郭,大获舟舰。李靖使孝恭尽散之江中。诸将皆曰:“破敌所获,当借其用,奈何弃以资敌?”靖曰:“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兵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窥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铣援兵见舟舰,果疑不进。
(节选自明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濑:急速的水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铣之罢兵营农也营:从事
B.不能遽集集:聚集
C.蔑不胜矣蔑:轻视
D.果败走,趣南岸趣:通“趋”,奔向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B.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c.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D.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孝恭率领两千余艘战舰向东面进发,攻下了荆门、宜都两座重镇,又进军至夷陵。
B.萧铣的军队已被打散,仅留下几千守卫,听说唐军要到来,只好组织现有兵力抵抗。
C.李孝恭不听从李靖趁着敌军懈怠才进攻的建议,让李靖留守军营,自己率精锐出战。
D.李靖要将破敌所获的舟舰扔入江中,他认为这能给敌人的援军造成江陵已破的假象。
第II卷(共126分)
三、(25分)
9.把第1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楚兵剽锐,未易当也!(5分)
(2)破敌所获,当借其用,奈何弃以资敌?(5分)
10.阅读下面这两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雪
唐寅
竹间冻雨①密如麻,静听围炉夜煮茶。
嘈杂错疑蚕上叶,寒潮落尽蟹爬沙。
雪中望诸山②
袁中道
青莲花间白莲开,万簇千攒入眼来。
别有销魂清艳处,水边雪里看红梅。
【注】①冻雨:夹杂雪的雨。②诸山:指湘江西岸的衡山。这首诗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作者游湖南桃花源时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虽以雪为题,但有别于一般的咏物诗,诗人在此并未将雪作为托物言志的对象。
B.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对雪进行了描写,唐寅的诗侧重于听觉,而袁中道侧重于视觉。
C.唐诗写诗人在夜晚围炉煮茶,室内嘈杂的煮茶声音和室外簌簌的落雪声音相映成趣。
D.袁诗对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以青白红三种颜色搭配,充满了画面感。
(2)两首诗均以比喻写雪,表现了雪的不同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不同之处。(4分)
11.名篇名句默写。(8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突破时空的阻隔,表达对所有分离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9分)
12.弘毅中学九年级(7)班组织开展了“走进中医药”系列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查到的有关资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9分)
【材料一】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对单味中药饮片进行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后制成的供临床调剂使用的颗粒剂。同等数量的药材产出的颗粒剂有效利用率更高。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逐步建立,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间体-成品”的全过程均进行安全指标检验检测,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安全。中药,配方颗粒既保留了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具有中成药服用的方便之美,免煎易服。
【材料二】“调查小组”的同学们找到了2017年—2022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的相关信息并整理成了下面这张图表。
2
【材料三】《水浒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的代表,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北宋时期我国医学的发展,收获很多传统医学的知识,还能够从中了解中国的酒文化、传统节日文化等。除了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外,《水浒传》还蕴含了中国民族的侠义精神。例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劫法场石秀跳楼》《武松醉打蒋门神》等章节都体现了梁山英雄的侠义精神。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3分)
(2)请认真阅读【材料二】中的图表,从不同层面概括出三条结论。(3分)
(3)【材料三】中的章节按《水浒传》原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劫法场石秀跳楼》《武松醉打蒋门神》
B.《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武松醉打蒋门神》《劫法场石秀跳楼》
C.《宋公明私放晁天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武松醉打蒋门神》《劫法场石秀跳楼》
D.《宋公明私放晁天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劫法场石秀跳楼》《武松醉打蒋门神》
五、(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9分)
在长安公园看“海”
①西安城南的长安公园如一位刚刚新妆的少女,在千呼万唤中,羞答答地登场。
②时值庚子春夏之交,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草木却依然葱郁丰茂。这几日,友人发来公园的秀色图片,几番召唤,于是游园之想,便有些迫不及待了。住所距离公园较近,约二三里的路程。晨起,揣着些许兴奋一路南行。萧瑟的终南山在晨曦中已经生气蓬勃,青岚在眼。有风吹来,裹挟着秦川黄土的气息。
③长安公园据潏河东西横穿,纵横两千六百余亩。古之八水,长安占六。潏者,涌出声也。“渭泾沣涝潏滴沪灞”,《上林赋》所谓八川分流也。经过近些年的潏河治理和公园建设,此处容光焕发,呈现出另一番别致景象。
④自北门进入,越过石拱桥,远远便眺见公园内一片蓝色水域。站在水域之上,放眼向西而望,水天一色,灏溔无尽。对于我们奔驰在黄土地上的西北人来说,水决然是神圣的。《道德经》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们喜欢水的宽博与包容,渴望水的至善与润泽。《孟子·离娄》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宇宙的起源是水。”水本身是液体,结冰为固体,沸腾又为气体,这似乎说明了万物的状态。
⑤此时此刻站在潏水边,你尽可放下压力,然后清理思绪,让自己的想象不断升腾飞扬,飞向那海天相接的地方。此时的潏河恍然如海,海天涌动,波光闪烁。碧色的巨浪,相互推搡着、欢笑着,前赴后继。潮水不停吟唱,冲洗着洁白的沙滩。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碧水和蓝天已没有明显的界线。那是一帧干净明丽的画面,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一丝拐角,心慢慢因安静而蓬松,随之不断扩大、舒展开来,融化于这无涯的大海里。此刻不知心是海,还是海是心。心已变成了空空的海,人也变成了空空的海。
⑥你还可以把想象提前一两千年。
⑦长袂宽氅,两三同伴,乘一叶扁舟,在海面之上畅游,抚琴而吟,扣舷而歌,如当年苏子之于赤壁,去看那时的明月江河。水在时间的隧道里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看似千年的时空化为此时此刻此地,万物成为一体,似乎都在变化,也都似乎没有发生变化。
⑧当然,你也可以如徐霞客一样,骑上青驴,带上书童和那个桥边的姑娘,绕水徐行,翻山涉谷,悠然自得,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想,做一个无忧无虑奔走天涯的漂游者。
⑨木玄虚在《海赋》里说:大海以天地为容器,包罗苍天之奥秘,囊括大地之区域。大海是神仙的住宅,大概也是圣人的住所。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天地大海是松弛的,那时人们的心也是松弛的。想见古人读书而心里空虚干净,不盛杂物,没有数字网络信息的充斥和干扰,这如同大海,把心宇的一切渣滓都淘尽澄淀干净,空荡荡的,不着一物。此刻思虑穿越了时空,在这个交叉点,抽神到这公园“海”的僻静之处,想古人是我,我亦是古人,倒有了几分海风逐浪、倦鸟归林的心情心境。
⑩沿着园里潏河水面徐行,有榭台建于水上。潏水与南山相呼应,青山绿水间透出一股灵气。水面上一群白鹅正在嬉戏,它们有的三五成群潜入水中,然后猛地冒出来,用翅膀拍打水花,洗涤白羽;有的在静止中正发呆,似一尊雕塑,抑或是陷入了沉思;有的成双结对吟唱着,说说笑笑。
⑪一群锦鲤在较浅的水岸汇聚,肥硕密集,大口吞食着撒入水中的饵料,在碧水的背景里,鱼群更显鲜艳耀目。那些小鲫鱼灵巧地摆着细尾,警惕地观望着,伺机而动。蜻蜓在岸边频频地点水,寻觅着小荷的尖角,准备停靠歇息。太阳渐渐升起来,人愈加显少。鱼潜入深水避热,白鹅钻入阴凉。
⑫无风,水面平展如镜,又恰似一块巨大无瑕的碧玉。没有船艇打扰,潏水更加幽深静谧。此刻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在长安公园可以看“海”。
(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将长安公园比作少女,形象地写出了长安公园的美丽,“千呼万唤”流露出作者对长安公园的期待之情。
B.文章多处引用古代典籍,既使全文古朴典雅,暗合长安公园所处环境的厚重历史,也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C.第⑤段写到“此刻不知心是海,还是海是心”,说明水天浑然一体的潏河,能够抚慰人的心灵,让人宁静平和。
D.第9段写作者向往古人“没有数字网络信息的充斥和干扰”,表明他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其有排斥之感。
14.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4分)
15.作者看“海”时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16.题好一半文,本文题目取得极好。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在何处。(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3分)
中国戏曲闪耀世界舞台
傅谨
①人类的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是文明发展主要的动力之一。中国戏曲因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成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从伏尔泰根据马约瑟翻译本改编元杂剧《赵氏孤儿》为始,中国戏曲逐渐为西方所了解,但舞台艺术形态的戏曲演出进入西方还要迟至一个多世纪后。大约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陆续有戏曲班社在海外华人聚集地演出。这些演出并未在华人之外的观众中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即使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已有数百年历史,但自觉主动地向世界展示、让中国戏曲真正代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传播,则是以梅兰芳1930年访问美国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逐渐遍及五大洲。
②当下,中国戏曲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还有着提升空间。通过艺术的方式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既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戏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③中国戏曲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对外交流传播,需要从“奇观化”误区中走出来。中国戏曲表演集唱念做打于一体,既有文戏又有武戏,既有《三岔口》《秋江》之类主要通过形体动作传达剧情的剧目,更有大量深具人文内涵和情感深度的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担心中国戏曲的汉语表达会成为交流障碍,或认为完整的大型剧目尤其是文戏难以抓住观众,武戏、折子戏及类似“变脸”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演往往成为首选。这些剧目固然便于国外观众接受,但局限性也较明显——表演更注重技巧性,不足以充分体现中国戏曲的艺术价值。事实上,那些以表现人物命运为核心的故事,能够在千百年来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流传,就是其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的有力证明。因此,我们的戏剧应该着眼于人文精神的传递,要让演出聚焦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中国故事的表达。我们对中国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魅力应有足够自信。
④我们既应对中国戏曲具有的人类共同价值有足够的自信,但又必须看到,这种异于其他民族的戏剧表达,也确实增加了交流与传播的难度。偶尔欣赏中国戏曲的观众或许会因其独特的艺术形态而惊艳,但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动,体会其精妙与魅力,则需要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在经常性地接触和欣赏中积累艺术经验。浙江婺剧团连续7年在新加坡演出,在当地培养了大批资深戏迷。文化交流与传播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方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有意识且主动向世界介绍、推广中国戏曲,取得很大成效。不过,只有中国戏曲成为世界各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能够接纳并喜爱的艺术欣赏对象,才能事半功倍,而这恰恰需要商业演出。在文学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要我看”和“我要看”的最终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梅兰芳的多次出访,尤其是他三赴日本和1930年访问美国都是典型的商业演出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些演出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票房,更重要的是借助中国戏曲千百年的丰厚积淀,令世界对中国和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更丰富的认识和深切的理解。中国戏曲集文学、音乐和表演为一体,在故事叙述、情感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拥有许多可以感动世界、令世人陶醉的优秀剧目,商业演出前景无限。
1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伏尔泰改编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让西方开始了解中国戏曲的舞台艺术形态,开启了中国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大门。
B.文章第一段既点明了中国戏曲能成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载体的原因,也介绍了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历程。
C.在海外演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武戏、折子戏等,其优点是便于观众接受,缺点是不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的艺术价值。
D.如要对中国戏曲产生深刻的理解与感动,体会其精妙与魅力,则需要观众在经常性地接触和欣赏中积累艺术经验。
18.文章两次谈到梅兰芳出访,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19.如何让中国戏曲在世界舞台更加闪耀?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6分)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的身体就依赖光并不懈地追求光,以确保茁壮成长;也是从那一天起,我们的内心也渴求有持续不断的光注入,以确保生活晴朗。
请以“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3年2月8日上午9:00—11:30】
2022-2023学年上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
九年级语文答案
1.B(A朴刀pō C绮户qǐ D解元jiè)
2.D(A李代桃僵B聒噪C山肴野蔌)
3.A(侧目而视:意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或又怕又愤恨;断章取义:章,指诗歌的段落,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只截取一段或一句话的意思;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4.B(A.成分残缺,“成为”缺主语;C.语意重复,“旨在”与“以……为目的”重复;D.中途易辙、语序不当)
5.C
6.C(蔑:无)
7.A
8.B(“萧铣的军队已被打散”错)
9.(1)现在如果紧逼,敌兵一定合力拼死一战。楚兵强悍勇猛,是不容易抵挡的。
(“急”“并力”“剽锐”“当”各1分,大意1分)
(2)打败敌人所缴获的东西,应当借来自己使用,为何要白白弃置用来资助敌人呢?
(“破”“借”“奈何”“资”各1分,大意1分)
10.(1)C(“室内嘈杂的煮茶声音”错)
(2)①唐诗将雪落之声比作是蚕食桑叶的声音,以嘈杂错乱之声体现雪之大。
②袁诗将雪比作白莲,将群山比作青莲,以此突出雪的美丽脱俗。
(每点2分,共4分)
11.(1)玉盘珍羞直万钱(2)怀旧空吟闻笛赋(3)静影沉璧(4)雾凇沆砀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每句1分,共8分)
12.(1)①有效利用率高;②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安全;③免煎易服,更加方便。
(每点1分,共3分)
(2)①主营业务收入不稳定;②利润总额相对稳定;③利润率之前相对稳定,在2022急转为负值。(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
可,共3分)
(3)B
13.D(“表明他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其有排斥之感”错)
1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潏河比作海?突出了潏河河面的宽阔(1分),写此时海天涌动,波光闪烁,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赋予浪以人的动作,写浪花相互推搡着、欢笑着,前赴后继,突出波浪的奔涌和灵动(1分),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和陶醉之感(1分)
(划线处各1分,2处情感共1分,共4分)
15.①感悟到水的神圣;②感悟到岁月永恒;③感悟到古人的悠闲自得;④感悟到万物的自由闲适。(5)内心的宁静淡泊。(每点2分,适当地结合原文,答出3点即给6分)
16,①公园看“海”有悖认知,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精准地突显了潏河的宽阔和包容的特点;③蕴含了作者看“海”的激动之情;④交代了地点和事件。(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6分)
17.A(“了解中国戏曲的舞台艺术形态”错)
18.①第一次强调中国戏曲真正代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传播的时间;
②第二次证明商业演出利于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每点2分,适当地结合原文,共4分)
19.①戏曲演出要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表达中国故事;②要有耐力,久久为功,让国外观众能够感受戏曲魅力;3重视商业演出这一方式在戏曲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每点2分,适当地结合原文,共6分)
参考译文:
萧铣占据江陵,皇帝诏命李靖同河间王李孝恭率兵征讨,并在夔州集结兵力。
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江水高涨,波涛汹涌。萧铣认为李靖不可能顺江而下,因此不设防备,而唐军的将领也都请求等潮水退后再进攻。李靖说:“用兵讲求的是兵贵神速,现在我军刚集合,萧铣还未获得情报,若是趁着江涨突袭进攻,正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他们仓促之间集合的军队,没有能力抵御我们的攻击,我军必能擒获敌人。”李孝恭听从了他的意见,率领战舰两千多艘东下,果然攻下荆门、宜都二镇,进兵到夷陵。这时萧铣已经解散了军队,令兵士正在务农,仅留下几千人守卫,听说唐兵到来,大为恐惧,仓促间征兵,兵士却都在长江以外或山区之中,路途艰险遥远,不能立即聚集,只好组织现有兵力出兵抵抗。李孝恭想继续进攻,李靖阻止说:“他们是为救援而来,没有既定的作战计划,势必不能久战,我军不如暂时在南岸驻扎,等待一天,敌军必会分兵部署。有的留下抵抗,有的回营自守。兵力一分散,势力自然就衰弱,我军趁敌军势弱松懈时进攻,没有不取胜的。现在如果紧逼,敌兵一定合力拼死一战。楚兵强悍勇猛,是不容易抵挡的。”
李孝恭不听劝阻,留下李靖守营,亲自率精锐部队出击,果然战败,退守南岸。萧铣的部众丢弃战船,抢夺唐军的军需用品,人人背负重物。李靖见敌兵阵势纷乱,立即下令攻击,大败敌兵,乘胜直抵江陵城下,并攻占了外城,获得了大批战船。李靖要李孝恭将战船抛之江中,任其流向下游,诸将都说:“这是打败敌人所缴获的,应当善加利用,为何要白白弃置,反而资助敌人呢?”李靖说:“萧铣的地盘,南出岭南,东到洞庭湖。我们孤军深入敌境,若攻城不下,他们援军从四方集合,我军里外受敌,进退两难,即使有战船又有什么用?现在丢弃战船,使它沿江而下,援军看见这些战船,一定会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贸然进兵,并不断派遣间谍窥探军情,这一拖延可能就是十多天。这期间我军一定可以攻下敌城了。”萧铣的援兵看见散置江面的舟船,果然心生怀疑,不敢进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