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备课ppt课件,共29页。
大纲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cntents▶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 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 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1)2017年:【I】24 ·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北京】37 ·礼乐制度;【浙江】31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上海】 2 ·二里头文化;【江苏】1 ·青铜器。(2)2018年:【Ⅱ】24 · 商汤政权的合法性;【浙江】4 ·宗族制的特点;【浙江】 28 ·土地制度。(3)2019年:【1】24 ·王位继承制度;【Ⅲ】24 ·宗法制;【浙江】1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24 ·二里头文化;【天津】1 ·青铜冶炼业;【江苏】1.土地制度。(4)2020年:【Ⅲ】41.西周的政治制度; 【浙江】1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1 ·手工业(冶金业);【天津】1 ·土地制度;【海南】1 ·分封制。(5)2021年:【I】24 · 西周采邑制度;【广东】1 ·西周文化传播;【湖南】1 ·《诗经》每年基本上有一选择题考点,立意文明起源与家国情怀;重点考察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政治、经济与文化诸特征。《选必一》第1、5、8课部分内容;《选必二》第1、4、7、10课部分内容;《选必三》第1课部分内容。
父 明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 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 国家形态。——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国家是在一定社会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出现的。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打磨石器,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修建村落,逐渐稳定 不同地区各具特色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从满天星斗趋向于中原中心
(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 ,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尚未产生贫富分化,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共材料反映的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 同劳动、成果共享
新石器时代----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
新石器时代----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良渚古城遗址出土部分玉器(含复原嵌玉漆器) 良渚莫角山遗址浮选出的碳化稻米大量的精美玉器和稻米遗迹说明了 *生产力发展,农业发展,社会分工,为私有制的 什么问题? 出现提供了可能
新石器时代----以仰韶、良渚考古成果来看社会的变化况
墓地考古发现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社会发生什么变化?
私有制、阶级分化公共权力
54件(组)/墓约700件/组 13座墓葬
100 26件(组)/墓 件(组)/墓
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琮玉钺以及其上的神人兽面纹
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丧葬制度与随葬品
瑶山M7 反山M12最高等级
10件/墓189件 18座墓葬
3件/墓约198件 66座墓葬
约1100件/组 11座墓葬
363件/组 14座墓葬
贫富差距拉大 -> 阶级
剩余产品产生 ( 私有制产生)
把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拟人化,口口相传中成为了神话。
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背后反映出中华先民的价值观念——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自强不息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夏(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奴隶制国家。(2)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 ·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 ·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 益,而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 实令启自取之。”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表述?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商(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 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 定于殷。(2)政治:内外服制度(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甲骨文 1937年殷墟考古发掘情形地下之新材
商朝:中国信史的开端(有文字记载或实物论证的历史)
《史记 ·殷本纪》纸上之材料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商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大事必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 约有10万多片,所及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 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是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加强统治
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 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 周朝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 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西 周 分 封 形 势 图◎都城O 主要诸侯国周王室贵族召公封国燕
O 蓟北京西南功臣姜尚封国齐南公子伯禽封国鲁 营丘淄 博 东 北○曲阜O- 殷商贵族微子启封国宋
北武王弟康叔封国卫O绛 沫O城 东 南◎洛邑(陪都) 洛阳
犬 戎成王弟叔虞封国晋周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宗法制宗法制嫡长子大宗
联系: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四海之内皆 “光 耀 “国有国法,家有家 ”、“ 家 处置” “一人有罪,株连“传男不传_ “ 堂 — 谱---族田”、“ 任 人 唯 ” 、“一人得道, “ 君 , 臣 , 父 , 子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礼乐制 10
天子与贵族的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
低级的士干肉 高级的士
裂 《 丙 静 褒 蟹 辈周天子
称 鱼 干 肉 牲 肚 卿大夫
汾 ·彘水 姜 里● 否 衡常山華 山▲ 邑 ●許 穎
K 岐山▲邰 。豳秦周原溪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西周
申 蔡 。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4、夏商西周经济的发展
井田制私田 私田私田 公 田田 私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小雅 ·北山》私田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 · 酒诰》 ——《尚书 ·梓材》A 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B 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C 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D 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
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②青铜铸造发到(大量青铜器)①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
二、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思考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①神权色彩浓厚( 甲骨文、祭祀)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
随堂训练(2017 · 全国I 卷高考 ·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 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国家制度有以下特点: 一、君统宗法化;二、封国宗亲化。下列记载中,能对应说明两者的是(A )A.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姓不婚”“贵族内婚”C.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D.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分土建邦,子弟相沿”
宗法制的考察角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和联系,政治制度伦理化影响深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x、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十单元,人类从何而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演示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