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学案
物理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5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什么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知道什么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_和____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__________联系起来。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____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_________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知识点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玩滑梯是小孩非常喜欢的活动,如果滑梯的倾角为θ,一个小孩从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梯长度为L。
问题1 小孩在下滑过程中受哪些力的作用?
提示:小孩受重力、滑梯的支持力和滑梯的摩擦力作用。
问题2 如何计算小孩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提示: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下滑的加速度。
问题3 怎样求小孩滑到底端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
【典例1】 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BC的最大长度L=20.0 m,则斜坡上A、B两点间的距离应不超过多少?
[解析] (1)人和滑板在斜坡上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人和滑板在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f=ma1FN-mg cs θ=0,其中Ff=μFN联立解得人和滑板滑下的加速度大小为a1=g(sin θ-μcs θ)=2.0 m/s2。
[答案] (1)2.0 m/s2 (2)50.0 m
[母题变式]上例中,若人坐在滑板上从底端B处向斜坡上冲去,如果vB′=20 m/s,则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提示:设上坡时加速度大小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f=ma3,解得a3=g( sin θ+μcs θ )=10 m/s2,由vB′2=2a3x解得x=20 m。
规律方法 从受力分析确定运动情况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包括大小和方向)。(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求的运动学参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
[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质量m=15 kg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60 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动木箱(g取10 m/s2)。求:(1)3 s时木箱的速度大小。(2)木箱在2 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 (1)6 m/s (2)4 m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__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______________求出力。
知识点二 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为F1)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F1赛车可以在2.5 s内从0加速到100千米/小时,F1赛车比赛规则规定赛车和车手的总质量不可低于600 kg(可认为等于600 kg)。
问题1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加速度是多少。
问题2 若均不考虑车子运动时的阻力,F1赛车的牵引力为多少。
提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计算牵引力F=ma=6 660 N。
1.问题界定根据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的基本思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分析物体的受力,求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流程图如下:
【典例2】 一质量为m=2 kg 的滑块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在无外力F的情况下以加速度a=2.5 m/s2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于滑块,使滑块由静止开始在0~2 s 内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4 m。求:(g取10 m/s2)(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恒力F的大小。
规律方法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4)选择合适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和已知力求出待求的力。
[跟进训练]2.一质量为m=2 kg的滑块在倾角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在无外力F的情况下以加速度a=2.5 m/s2匀加速下滑。若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于滑块,如图所示,使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0~2 s时间内沿斜面向上运动的位移x=4 m。求:(g取10 m/s2)(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恒力F的大小。
1.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通过的位移是x。如果水平恒力变为2F,物体仍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通过的位移是( )A.x B.2x C.4x D.8x
应用迁移·随堂评估自测
2.如图所示,质量为m=3 k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t=2 s时间木块沿斜面上升4 m的距离,则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 m/s2)( )A.42 N B.6 N C.21 N D.36 N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华同学根据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设计了用机器人操作的磁力运输车(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上(如图乙所示),机器人用大小不变的电磁力F推动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滑块到达B点时机器人撤去电磁力F,小滑块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
机器人用速度传感器测量小滑块在ABC过程的瞬时速度大小并记录如下。求:
(1)机器人对小滑块作用力F的大小;(2)斜面的倾角α的大小。
[答案] (1)2 N (2)30°
4.某高速列车(如图)启动后的初始阶段,可视为在恒定的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该阶段列车组的牵引力为3.04×105 N,列车所受阻力为7.9×104 N,列车质量为4.5×105 kg,则列车从启动至速度达到60 km/h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m=4.5×105 kg,F=3.04×105 N,Ff=7.9×104 N,v0=0,vt=60 km/h=16.7 m/s。选定列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1.回顾第三章学习的力的知识,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1)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2)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力作用的相互性及是否有施力物体等确定力是否存在。(3)灵活利用整体法、隔离法确定研究对象,区分内力、外力。
2.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建立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为一个坐标轴的正方向,另一个坐标轴垂直于加速度方向。把力沿两个坐标轴分解,与正方向同向的力取正值,与正方向反向的力取负值。(2)单位制:求解时F、m、a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解题时写出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3.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确定方向: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外力的方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2)题目中求的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的力,一般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求解。(3)已知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先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力。
题组一 根据受力确定运动情况1.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 )A.小球先加速后匀速B.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C.小球一直在做减速运动D.小球先加速后减速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A [设小球受到的阻力为Ff=kv2,在刚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内阻力是从零增加,mg>Ff,向下做加速运动,下落过程中速度在增大,所以阻力在增大,当mg=Ff时,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再增大,故小球先加速后匀速,故A正确。]
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5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 0.75,该路段限速60 km/h,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以及是否超速的情况是( )A.速度为7.5 m/s,超速B.速度为15 m/s,不超速C.速度为15 m/s,超速D.速度为7.5 m/s,不超速
3.用30 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消失,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v=7.5 m/s,a=1.5 m/s2B.v=4.5 m/s,a=1.5 m/s2C.v=4.5 m/s,a=0D.v=7.5 m/s,a=0
4.(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0=10 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 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C.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题组二 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5.航母阻拦索是航母阻拦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舰载机在有限长度的航母甲板上的安全着舰。一舰载机的质量为2×104 kg,以速度216 km/h着舰的同时其尾钩钩住阻拦索,此后舰载机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90 m时速度为零,如图所示,某时刻两条阻拦索之间的夹角为74°,不计着舰过程中的其他阻力,cs 37°=0.8,此时阻拦索上的弹力为( )
A.2.5×105 NB.5×105 N C.6.5×106 N D.1.3×107 N
6.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所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 km/h,从踩下刹车闸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
7.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4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2 s内的位移为6 m;质量为 2.5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3 s内的位移为9 m。则F1与F2的比值为( )A.1∶3 B.3∶4 C.12∶5 D.9∶8
9.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的舰载机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即飞机依靠自身发动机从静止开始到滑跃起飞,滑跃仰角为θ。其起飞跑道可视为由长度L1=180 m的水平跑道和长度L2=20 m倾斜跑道两部分组成,水平跑道和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2 m,如图所示。已知质量m=2×104 kg 的舰载机的喷气发动机的总推力大小恒为F=1.2×105 N,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若飞机起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飞机重力的 0.15,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把飞机看成质点,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时间;(2)求飞机在倾斜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备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受力情况,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的规律,答案见解析,运动学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示范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运动学,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ppt课件,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