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主题提升课(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课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主题提升课(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课件+学案,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主题提升课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主题提升课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主题提升课(二)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题一 物理观念的生成让学生经历建构力等重要物理概念的过程,了解测量这些物理量的方法。能对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从物理学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自然与生活中的有关简单问题。【典例1】 为测量物体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外力F水平拉长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A和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相等,改变物体A上的砝码数可以改变物体A与木板间的正压力,每个砝码重为1 N,已知放上3个砝码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6 N,放上5个砝码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0 N,求:物体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及物体A的重力。(取g=10 N/kg)[解析] 设A物体的质量为mA,则当放3个砝码时,根据受力平衡F1=μ(mA+3m)g;放5个砝码时,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2=μ(mA+5m)g;联立解得μ=0.2,mAg=10 N。[答案] 0.2 10 N主题二 物理模型的构建在机械运动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模型建构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应根据“定杆、动杆” 模型、“死结、活结”模型的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是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的必要性。【典例2】 (多选)图甲中轻杆OA的A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OB水平;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重物。已知图甲中∠BOA=3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主题三 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体验生活中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多个角度创设情境,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进而学习定量描述生活中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法,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典例3】 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点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主题四 物理思想方法的建立通过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等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获取数据,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能表达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表二(1)在如图所示的相应坐标系中,根据表一、表二所给数据作出图像。(2)由图像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成_______;当F一定时,a与m成_______。见解析正比反比 见解析 [答案] (1)见解析 (2)正比 反比 (3)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