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二十六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二十六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客观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B. 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5kg
C. 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8dmD. 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L
2.下列选项中形容声音的“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引吭高歌B. 高声喧哗C. 男高音歌唱家D. 广场的高音喇叭
3.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从c点到d点温度不变,是因为没有继续加热
B. 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
D. 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4.下列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
C. 阳光下树木的影
D.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5.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
B.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
C. 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为为焦距
D. 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6.如图,甲是水银气压计,乙是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
B. 将水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
C. 在使用水银气压计时,如果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上方继续有真空
D. 测同一气压时,水银气压计管内装酒精的液面高度与装水的液面高度相等管子足够长
7.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甲、乙相同容器中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液体的比热容与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
B. 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升高了相同温度
C. 加热时A的温度比B高,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
D. 如果两者温度都升高,它们将吸收相同的热量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ㅤ”,电流表量程为,电压表量程为,所用定值电阻为、、、四种。要完成所有实验,他应控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 )
A. 1V
B. 2V
C. 3V
D. 4V
10.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为定值电阻,电流表的量程为“”,电压表的量程为“”。小灯泡L标有“”字样,只闭合开关,将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消耗的功率、消耗的功率和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随电流的变化如图乙A、B、C三线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只闭合,电流表示数减小了,调整滑片位置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正中间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中A线为消耗的功率随电流的变化B.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C.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阻值为D. 整个电路电功率最大变化量为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装置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制成的
B. 图中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在零线上
C. 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用来制成电烤箱
D. 图闭合开关后,铁钉下端是电磁体N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
12.如图所示,停表的量程是______,读数为______s。
13.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4.人体发热时,常用“冰袋”和“退热贴”作为物理降温的工具。当接触人体后,“冰袋”中的冰块会______,“退热贴”凝胶中的水分会_____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15.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量杯的质量为______g,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
16.一个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所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所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N。
17.如图甲所示,旗杆顶端的装置属于______滑轮。如图乙,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这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__。
18.如图甲所示,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能。如图乙所示,在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会燃烧起来,该能量转化与热机的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一致。
19.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 V,小灯泡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W。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0.图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中。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A和B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______。
实验中应量取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A、B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图乙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
分析图丙可知,吸收相同热量,______液体升温更高;______液体更适合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两空均选填“A”或“B”
23.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请补充完整图甲电路图中剩余的部分。
实验中多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的电阻做完实验后,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拆下的电阻,然后将的电阻接入电路。
③接入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
本实验中控制不变的电压值应该不低于______ V,不高于______ V。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4.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会下沉:而过一会儿饺子会浮起来,为什么?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乙质量均为300g。A球体积为,A放在甲杯水中与放在乙杯某液体中,两细线受到的拉力均为1N,此时乙液体深度为10cm;剪断甲中的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100Pa;求:
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
乙液体的密度;
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26.小牛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当环境温度为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源电压是多少?
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环境温度是多少?
27.如图为某款水暖电热毯的简化电路图,其中R、、均为加热电阻。该电热毯具有“调温”和“恒温”两挡,开关接1为“调温”挡,功率变化范围为,开关接2为“恒温”挡,功率为33W。电热毯内装有1kg水。求:
电热毯在恒温挡时的电流;
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
若用最大功率加热,不计热损失,电热毯内水的温度由升高到所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的正常体温大约左右,故A错误;
B、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50g左右,故B错误;
C、课桌的高度约8dm,符合实际,故C正确;
D、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ml,故D错误。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男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广场的高音喇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综上分析,只有C选项与其他选项不同。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三个特征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物质从c点到d点是沸腾阶段,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A错误;
B、该物质从第开始熔化,第结束,熔点为,故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也可以处于固态,也可以是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
C、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晶体,晶体的熔点为,故C错误;
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在就沸腾了,而水的沸点为,此时会涨破温度计,无法读数,故D错误。
故选:B。
沸腾时的规律:液体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态。
本题通过图像考查了晶体熔化、沸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吸热、放热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答案】D
【解析】解:A、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筷子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有日月食、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及影子等;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
5.【答案】A
【解析】解:A、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A错误;
BC、图中物距大于像距,物大于像,此时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原理,故BC正确;
D、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A。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
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或幻灯机;
当时,不成像;
当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反射面的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人的眼睛,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物体。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以及反射现象,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AB把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由于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不变,故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故A正确;
B、把水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由于外界大气压变小,故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故B正确;
C、在使用水银气压计时,如果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上方继续有真空,故C正确;
D、测同一气压时,水银气压计管内分别装酒精和水,则液体柱产生的压强相等,都等于大气压强,因为酒精的密度最小,所以由可知酒精的高度差最大,故D错误。
故选:D。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玻璃管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以及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大气压的测量值;
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出来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哪个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最大。
本题考查了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液体压强的计算、气压计的原理,综合性强,要求运用物理知识要灵活。
7.【答案】C
【解析】解: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
即;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物理中,功的大小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
深入理解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知,加热后,A升高的温度为,B升高的温度为,AB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根据可知,比热容的大小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则比热容之比为::3,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温度相同,但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B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故C错误;
D、A、B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可知,当两者温度都升高时,B的比热容大,故B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根据图象分析升高温度的关系;
根据加热时间判定吸热的多少;
根据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的综合应用,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相同加热器加热,则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9.【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串联分压可知,,当定值电阻最大和滑动变阻器都处于最大值时,即,时,可得,解得,即要完成所有实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至少为3V;
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故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能为4V,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通过串联分压可以得到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比值关系,通过,可得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值;再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范围确定电压表的示数。
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利用好串联电路特点是解题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将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接入的电阻越来越大,电路的总电阻越来越大,电流越来越小,
根据可知,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随电流的减小而减小且不是直线,因此为B线所示;
根据可知,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随电流的减小而减小且是直线,因此为A线所示;
消耗的功率随电流的变化为C线所示。故A错误;
由根据可得,灯泡的电阻为,
由图乙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的电流最小,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只闭合,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示数减小了,此时的电流为,且滑动变阻器在最大阻值处,则电源电压为……①
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正中间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电源电压为
……②
联合①②解得,;
只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零时,电路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流最大为3A,因此定值电阻的阻值
故BC错误;
D.因为电流表的量程为“”,故电路最大电流为3A,则,
当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串联时,电路的阻值最大,总功率最小,,
整个电路电功率最大变化量为,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电路连接,选择合适的功率公式,判断出功率与其对应的图像;
本题是欧姆定律应用及电功率计算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
11.【答案】D
【解析】解:图是验电器,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如果物体带电,验电器就会带上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故A错误;
B.图中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如果带电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金属外壳应该接在地线上,故B错误;
C.电烤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图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图闭合开关后,电流从铁钉下端流入,从铁钉上端流出,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铁钉下端是电磁体N极,故D正确。
故选:D。
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金属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烤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
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此题考查了验电器原理、安全用电原则、电流的磁效应与热效应、安培定则等,难度不大。
12.【答案】
【解析】解:
由图可知,小表盘内的最大数值为15,则量程为;
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指针所指时间在与之间且超过;大表盘分度值为,指针所指时间在处;故停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停表的小表盘代表分,大表盘代表秒,把两个表盘的读数相加,即为停表的示数。
本题考查时间的读数,关键是了解表盘的刻度规律和分度值。
13.【答案】信息 音色 响度
【解析】解: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车门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信息;音色;响度。
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响度和音色;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4.【答案】熔化;汽化。
【解析】解:当接触人体后,“冰袋”中的冰块会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为液态的水;
“退热贴”凝胶中的水分吸收热量,由液态汽化成为水蒸气。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是40g,烧杯质量为;
当液体体积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为80g,则液体质量,
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40;。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是40g,可以确定量杯质量;
选取某一组数据,即:某液体体积V时,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求出液体质量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量杯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能从图象中读出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计算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8 12 12
【解析】解:箱子受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8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2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2N。
故答案为:8;12;12。
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常见题目。
17.【答案】定 大小
【解析】解: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定滑轮,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10N,所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10N;
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
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定;;大小。
轴固定不变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此题考查了定滑轮的特点,记住定滑轮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答案】减小 机械 压缩
【解析】解:加热试管时,试管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随着水蒸气的温度逐渐升高,内能增大,最后气体会对木塞做功,把木塞冲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如图乙所示,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其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这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故答案为:减小;机械;压缩。
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就会减小;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结合实际情况考查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19.【答案】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压表测 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并且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由图乙知,①是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关系图线,②是灯泡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变化图线,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电流为,灯泡两端电压为1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8V,电源电压为,
此时灯泡的功率最小值为,
当电流表示数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2V,灯泡的额定电压,
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泡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
故答案为:9;。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根据图象可知电压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求出灯泡的功率,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求出电源电压;
当电流表示数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图象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求出灯泡两端电压,利用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并进一步求出灯泡功率的变化量。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两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关系是关键。
20.【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解析】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告诉入射光线做出折射光线;也可以利用折射光线做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1.【答案】解: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
【解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22.【答案】秒表 吸热相同 质量 温度计升高的示数 39 B A
【解析】解:
由图乙知,要记录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故要用到秒表;
根据转换法,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A和B两种液体在相等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因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质量相同的A和B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根据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由图乙可知,零刻度在下方,是零上温度,每个小格代表,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由图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B的温度升高的快,则B的吸热能力弱,A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根据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故A做冷却液更好。
故答案为:秒表;吸热相同;质量;温度计升高的示数;;;A。
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温度计的读数:首先找出零刻度确定零上还是零下,再读数。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及比热容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3.【答案】反比 断开开关
【解析】解: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压保持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看看电流怎样变化,由此可知,实验器材有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由此可知,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乙可知,当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保持不变,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做完的实验后,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端,用的定值电阻替换的定值电阻,由此可知,要断开开关;
③更换电阻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与定值电阻为实验时的电压相同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由图乙可知,定值电阻为实验时,其两端的电压为,所以用的定值电阻更换的定值电阻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仍然为,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由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当电路中的电流为1A时,定值电阻接时,其两端的电压,所控制的电压不能超过5V,若控制电压超过5V,当接的定值电阻时,会损坏滑动变阻器;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定值电阻接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最小电流,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此时所控制的电压为,当控制电压小于时,接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所控制的电压。所以所控制的电压最小不能小于,最大不能超过5V。
故答案为:电路补画如图所示;
①反比;②断开开关;③;
;5。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压保持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看看电流怎样变化,由此可知,实验器材有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根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可画出电路图;
①由图乙可知,当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结论;
②做完的实验后,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端,用的定值电阻替换的定值电阻,由此可得出结论;
③更换电阻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与前一次实验时的电压相同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由此可得出结论;
由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1A,当定值电阻接时,根据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所控制的电压不能超过U,若控制电压超过U,接的定值电阻时,会损坏滑动变阻器;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定值电阻接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最小电流,根据可求出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此时所控制的电压为,当控制电压小于时,接的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所控制的电压。由此可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探究,其中计算所控制的电压的最大和最小值是解本题的难点。
24.【答案】答: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入水中时,由于饺子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过一会儿,由于饺子受热后内部空气膨胀,饺子的体积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所以饺子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它会浮起来.
【解析】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最终是由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水饺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原因.
此题通过煮水饺的过程及现象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是由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
25.【答案】解:如图甲所示,A浸没在水中,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
;
如图甲所示,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可得,A的重力为:
;
如图乙所示,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得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
根据可得乙液体的密度为:
根据可得,A的质量为:
根据可得,A的密度为:
;
小于水的密度,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剪断甲中的细线后,A会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水面会下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100Pa,假设水面下降的高度为,根据可得,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
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A受到的浮力为:
可得,容器的底面积为:
;
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为:
;
根据和可得,液体的重力为:
;
容器的重力为:
;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
;
根据可得,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
答: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5N;
乙液体的密度为;
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900Pa。
【解析】如图甲所示,A浸没在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A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
如图甲所示,根据算出A的重力;如图乙所示,对A受力分析,根据算出A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乙液体的密度;
根据题意可知,根据算出A的质量,根据算出A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较,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出剪断甲中的细线后A的浮沉情况,根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100Pa,假设水面下降的高度为,根据可得水面下降的高度;
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时A受到的浮力,根据算出容器的底面积;
根据减去A物体的体积算出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
根据和可得液体的重力;
根据算出容器的重力;
由算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力,根据算出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26.【答案】解: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
由电路图可知,与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当环境温度为时,电路中的电流:,
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电路中电流;
电路中的总电阻,
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
由图乙可知环境的最高温度为。
答: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
当环境温度为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源电压是6V;
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环境温度是。
【解析】根据图乙读出环境温度为时对应的的阻值;
由电路图可知,与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根据电压表示数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总电阻,根据串联电阻规律计算的大小,对照图像得出温度。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7.【答案】解:由可得,电热毯在恒温挡时的电流:
;
由图可知,当开关接1,滑片在最右端,电路中只有接入电路,为调温挡最大功率,
由可得,;
当开关接1时,滑片在最左端,可变电阻R达到最大值,R与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为,由可得,,
所以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
水吸收的热量:,
因为不计热损失,所以消耗的电能:,
由可得,电热毯内水的温度由升高到所用的时间:
。
答:电热毯在恒温挡时的电流为;
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
电热毯内水的温度由升高到所用的时间为。
【解析】由公式变形可求得电热毯在恒温挡时的电流;
由图可知,当开关接1,滑片在最右端,只有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可知,功率最大,据此求出的阻值;当开关接1时,滑片在最左端,R与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利用求出R、的串联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R的最大阻值;
由可求得水吸收的热量,不计热损失,,由公式变形可求得所用的时间。
本题是一道电热综合题,主要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公式、吸热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正确分析不同状态下的电路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十六中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7,甘肃省武威二十六中校联考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共20页。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