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示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先进行整体构思再习作。列提纲有助于学生梳理习作内容,理清习作思路,表达更加有条理。
材料分析
1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示儿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乃”,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示儿》这首诗,理解字词,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3.借助注释、资料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导语:同学们,说到“爱国情怀”,你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的形象?(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出示屈原、陆游、戚继光、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等人物的画像。)看来,同学们对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从没忘怀。是的,作为中国人,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祖国,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最永恒的情感,是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将要穿越到南宋那个国土失守、朝廷苟安的时代,去听听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叮嘱。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古诗,进入古诗意境。
3.教师板书“示儿”,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并提出问题。
明确:“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儿”,儿子。组合起来就是“把(写的诗)拿出来给儿子看”的意思。
思考: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诗给儿子看的呢?告诉了儿子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介绍《示儿》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1)教师指名介绍作者,检测预习情况。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是我国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陆游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2)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诗,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教师提出交流要求。
要求:①读准字音,识记生字。②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交流。
3.教师检查预习及交流情况,重点解决生字识记、书写及词语的理解问题。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识记、书写生字。(边读边在课桌上写,读准,写准。)(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在班上交流,教师适时纠正。
4.学生熟读全诗。
(1)运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听音频、看视频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注意读好停顿、节奏。
(2)学生尝试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3)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意讨论、交流朗读的语气及情感。
明确:朗读节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语气及情感:《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所以要以愤慨、悲伤的语气缓缓地读,要读出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并用简笔画画出来。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诵读了诗歌,体会到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现在,我们不妨拿起笔,把诗人病危时将儿子喊到病床前诉说遗愿的情景描绘出来。
2.同桌交流简笔画的创意,展示简笔画。
3.教师选出较好的简笔画展示,引导探究。
(1)陆游病危时的情景怎样?他临终前最牵挂的是什么?(病入膏肓、气息微弱;九州同。)
(2)陆游为什么而悲?(中原没有收复,祖国没有统一。)
(3)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是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看到这幅画,你觉得陆游是怎样嘱咐自己的儿子的?(吃力地,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5)陆游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自己的儿子,他为什么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出于对国家的热爱。)
4.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采用第一人称说说画面内容。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理解首句,想象情景。
(1)结合写作背景和画面内容,说说陆游去世前的情景、气氛。
示例:1210年1月的一天,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烛光昏黄,全家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已经85岁的陆游躺在床上,气若游丝。
(2)这时的陆游对死亡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此时的陆游豁达地认识到“死去元知万事空”。
思考:①“万事空”体现了陆游什么样的生死观?(陆游面对生死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再无牵挂。)
②对“死”极其豁达的陆游面对死亡真的是“万事皆空”,无话可说吗?(不是。)
③这句诗中的哪个词为下面的诗句做了铺垫,并且暗示诗人还有话要叮嘱?(“元知”。)
2.理解第二句,体会情感。
过渡:是什么事让诗人陆游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句诗。
(1)学生多读几遍诗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这句诗中的哪个词能作为全诗的诗眼?(悲。)(课件出示。)
3.理解后两句,明确愿望。
过渡:这深沉的爱国情真是让人感动。虽然陆游对南宋朝廷和军队苟且偷安非常愤慨,可他依然对南宋朝廷和军队——“王师”充满希望。
(1)陆游在临终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齐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学生答: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呢?(学生答:王师。)
(3)我们可以从哪句诗中看出陆游对“王师”的期望?(学生齐读:“王师北定中原日。”)
(4)怎样理解“北定中原”的意蕴?(①表明陆游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统一祖国。他最牵挂的是祖国的统一,最渴望的是平定中原。②表明陆游虽然看不惯王师醉生梦死,但坚信王师一定会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统一祖国。③表明陆游一生都坚持抗金,几十年来矢志不渝,至死也不绝望。)
(5)“王师北定中原日”是陆游对“王师”的期望,那他对家人有什么期望?(学生齐读:“家祭无忘告乃翁。”)
(6)从诗人的期望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平定中原的消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
4.教师小结。
小结:这首诗作为一份遗嘱,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话语是千头万绪的。而诗人却不说别的家常话,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只叮嘱儿子们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告诉他。这是难能可贵的。全诗字字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表现了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古诗三首
《示儿》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题临安邸》痛斥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花天酒地的荒诞生活,表达了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己亥杂诗》叙述了诗人对变革社会的热切渴望,表达了诗人振兴国家的愿望。
掌握诗歌断句的方法,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2课时
少年中国说
(节选)
文章赞颂了中国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
学会给文言文断句,把课文读通读顺;把握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了解象征手法,体会象征意义;受到爱国思想的鼓舞。
2课时
圆明园的
毁灭
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象和被毁灭的过程,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抓住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激发爱国情感。
2课时
小岛
文章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讲述了将军登上小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现了我国海防战士不畏艰苦、守卫祖国海疆的爱国深情。
了解战士们不畏艰苦在岛上种菜的事迹,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能复述课文。
1课时
习
作
二十年后的
家乡
写想象作文,展现二十年后家乡的面貌。
合理大胆地想象,巧妙运用对比的写法展现家乡的变化。
2课时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掌握朗读技巧。
做到朗读时能读出课文蕴含的充沛感情;区分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并会恰当运用;区分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并能正确运用。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学会运用顿号和逗号。
书写提示
书写诗歌训练,注意笔画、结构方面的细节。
日积月累
积累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重点)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重难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第一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示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诗歌,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课堂延伸,文化积累,作业设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示儿第一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领悟情感,总结诗篇,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