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本试题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5分钟。
3.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 ①. 信息 ②. 振动
【解析】
【详解】[1]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2]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可知,发令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某九年级同学测得自己的质量为50___________,体温为36.8___________。(均填写物理量合适的单位)
【答案】 ①. kg ②. ℃
【解析】
【详解】[1]根据生活实际可知,同学测得自己的质量为50kg。
[2]根据生活实际可知,体温为36.8℃。
3. 生活中常用干电池作为___________,它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的原因。
【答案】 ①. 电源 ②. 电流
【解析】
【详解】[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包括发电机、电池等,它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
[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4. 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践行低碳生活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其中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的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___________中受力转动,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答案】 ①. 磁场 ②. 电
【解析】
【详解】[1][2]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线圈转动驱动汽车行驶,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其中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平衡力 ②. 竖直向下
【解析】
【详解】[1][2]演员站立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舞台对她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6. 如图所示,物块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在时间t内沿拉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则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___________,功率为___________。(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答案】 ①. Fs ②.
【解析】
【详解】[1]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乘积,故则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W=Fs
[2]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得
7. 如图所示,三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开关断开、开关掷到1,电流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当开关闭合、开关掷到2时,电流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1∶1 ②. 3∶2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当开关断开、开关掷到1,R2和R3串联,A1和A2测量串联电路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1∶1。
[2]当开关闭合、开关掷到2时,R1和R2串联,再与R3并联,A2测量通过R3的阻值,A1测量干路电流。三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则R1和R2所在的支路电阻与R3所在的支路电阻之比为2∶1,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R1和R2所在的支路电流与R3所在的支路电流之比为1∶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干路电流与R3在的支路电流之比为3∶2,故电流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3∶2。
8. 某同学用餐时发现从热汤中取出的金属勺很烫手,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这种内能改变的过程中,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说明能量在转移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性。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方向
【解析】
【详解】[1]用餐时发现从热汤中取出的金属勺很烫手,是热汤中的内能转移到金属勺,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这说明能量在转移过程中具有方向性。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 下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甲图中的物质状态变成乙图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
A. 凝固B. 熔化C. 液化D. 汽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这三个图可见:甲图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乙图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丙图分子排列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乙图的过程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物理量不是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是( )
A. 密度B. 比热容C. 质量D. 热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比值法定义法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A.密度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比热容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的乘积之比,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没有采用比值定义法,故C符合题意;
D.热值是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它创造了万米的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万米深海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不考虑海水密度及潜水器体积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C.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D.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万米深海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根据和可知,“奋斗者”号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深度变大,故“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分别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科学推断,最终决定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是( )
A. 电源正负极的接法B. 螺线管导线的环绕方向
C. 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D. 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图可知,最终决定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是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将滑片P向右移动,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AD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即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D.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因R0为定值电阻,据,得R0两端电压减小,因电源电压不变,故滑动变阻器电压增加。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展现了手工制瓷中的四道重要工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揉泥:泥团能被揉成一定的形状,是因为泥具有弹性
B. 拉坯: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晒坯:坯体在晒架上晾晒,坯体变干的过程需要吸热
D. 利坯:类似于用卷笔刀削铅笔,刀片与坯体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泥团被揉成一定的形状,发生了塑性形变,说明泥具有塑性,故A错误;
B.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泥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坯体在晒架上晾晒,使坯体内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过程,汽化需要吸热,故坯体变干的过程需要吸热,故C正确;
D.利坯时,刀片与坯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运动为滑动而不是滚动,故摩擦为滑动摩擦,故D错误。
故选BC。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共22分)
15.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24V,电阻R为20Ω。
(1)只闭合开关S,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
(2)同时闭合开关S、,若通过干路的电流为1.6A,求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的阻值。
【答案】(1)1.2A;(2)0.4A,60Ω
【解析】
【详解】解:(1)只闭合开关S,只有电阻R接入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2)同时闭合开关S、,电阻R和R2并联接入电路中,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电阻的阻值为
答:(1)只闭合开关S,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1.2A;
(2)同时闭合开关S、,若通过干路的电流为1.6A,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4A和电阻的阻值为60Ω。
16. 下图是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
(1)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多少?
(2)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5min,求电流所做的功;
(3)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若将该电热水壶接在额定电流为5A的接线板(插座)上使用,请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安全?
【答案】(1)1500W;(2);(3)不安全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500W。
(2)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500W,电热水壶正常工作5min,电流所做的功为
(3)根据题意可知,该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为
由于该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大于接线板(插座)的额定电流5A,所以该电热水壶接在接线板(插座)上不安全。
答:(1)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500W;
(2)电热水壶正常工作5min,电流所做的功为;
(3)不安全。
17.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忽略不计)底面积为,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kg的水。一实心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质量为0.6kg,体积为。g取10N/kg,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受到的重力;
(3)木块受到的浮力;
(4)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1);(2);(3);(4)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木块的密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3)根据题意可知,实心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浮力为
(4)根据可知,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答:(1)木块的密度为;
(2)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3)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8.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g。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图___________。
②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2所示,应先对其进行___________。
③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分别如图4甲、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V。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多次实验。
⑤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
【答案】 ①. 6.0 ②. 0.2 ③. ④. 指针调零 ⑤. 0.5 ⑥. 2.5
【解析】
【详解】(1)[1][2]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1.0g,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2)①[3]根据实验原理可知,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②[4]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2所示,指针没有归零,应先对其进行指针调零。
③[5]根据图3甲可知,电流表接入电路为小量程,其分度值为0.02A,则其读数为0.5A。
[6]根据图3乙可知,电压表接入电路为小量程,其分度值为0.01V,则其读数为2.5V。
19. 以下是某同学“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报告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 ①. ②. 42.40 ③. 42.40 ④. 19.70 ⑤. > ⑥. 变速 ⑦. 大
【解析】
【详解】(1)[1]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实验原理为。
(2)[2]该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SAB读数为42.40cm。
(3)[3] [4]
(4)[5] [6]从上一问中得出,故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变速运动。
(6) [7]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小球运动时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小球动能过大,从桌面掉落时伤人。
20. 某同学的爷爷跟着电视节目学习太极拳时,因教练面向观众授课,爷爷总是把左右动作做反。在该同学的建议下,爷爷向后转身,面对墙上镜中的电视画面学习,有效地矫正了动作。为了帮助爷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证据】
(1)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___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一枚棋子作为物放在镜前两格处,取另一枚棋子在镜后移动,直到它与物的像完全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此时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
(3)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_____关系。
(4)请你在虚线框内设计记录上述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___________
(5)下图为两枚叠放的棋子,将其放在镜前,取数量适当的棋子叠放在镜后并移动位置,直到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记录此时镜前与镜后棋子的数量。
(6)改变叠放的棋子数量,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结果如表二:
表二
【解释】
(1)根据表二,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数量___________,且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借助方格纸可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
【交流】分享完上述实验过程后,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与爷爷面对面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___________手。通过实验和游戏,爷爷明白了用镜子矫正动作的原因。
【答案】 ①. 垂直 ②. 距离 ③. 见解析 ④. 相等 ⑤. 垂直 ⑥. 右
【解析】
【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用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3)[2]实验中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4)[3]根据实验要求和过程,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如下表所示
【解释】(1)[4]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数量相等。(2)[5]根据方格纸可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交流】[6]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右手。
21. 图甲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某同学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该同学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
【证据】该同学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如图乙所示,悬点O到小球重心的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三:
表三
【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___________。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交流】
(1)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①下列物理量的测量也可采用类似方法的是___________;
A.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B.一支铅笔的长度
C.一个苹果的质量 D.一杯水的温度
②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___________。
(3)该同学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合理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___________。(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
【答案】 ①. 夹角 ②. 长 ③. 刻度尺 ④. 秒表 ⑤. A ⑥. 误差 ⑦. 长
【解析】
【详解】[1]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摆下时的角度相同,改变摆长,故用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
[2]由表格数据可知,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长。
(1)[3][4]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需要控制摆下时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长,测量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故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刻度尺和秒表。
(2)①[5]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该方法为累计法。
A.物理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很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很难直接测量,故可以先测量一整本书的厚度,再除以纸张的数量,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累计法,故A符合题意;
B.一支铅笔的长度较长,可以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苹果的质量较大,可以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杯水温度通常在0℃~100℃之间,可以直接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6]由于所测量的物体小于分度值,直接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误差。
(3)[7]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的重心位置比站着的重心位置更低,即坐着时的摆长更长,摆长越长,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故坐着时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长。电热水壶
容量
2.3L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500W
实验目的
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小球、水平桌面、刻度尺、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1)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下图是根据频闪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记录的小球运动轨迹,频闪照相机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2)分别测出小球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记录这三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
(3)分别计算小球通过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实验结论
(1)小球在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真题(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物理]2023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物理试题试卷(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物理2023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真题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物理2023年江西省中考真题真题物理试题原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真题—江西省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