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01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02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8讲: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原卷版+解析),共18页。


    【学习目标 】
    掌握并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以及“之、于、而” 3个常用虚词
    理解作品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
    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互动探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峰,这段历史时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进而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思想流派,请连接下面的诸子流派与其对应的主张。
    墨家A:“仁政”治国,轻傜薄赋
    儒家B:“兼爱”、“非攻”,反对战争
    道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兵家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法家E:“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识精讲】
    一、第十课《劝学》
    【知识梳理】
    1.文学文化常识
    荀况,即荀子。生卒年不详,据清人注中《荀子年表》考证,其社会活动期约在前 289 年至前 288 年之间。况是其名,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年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文学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齐襄王时,游学于齐,三为祭酒,被谗,适楚,春申君任为兰陵令, 终老于此,葬之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反对天命鬼神,承认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体系。但其宇宙观仍有循环论的色彩,在认识论上夸大了“心”的作用。与孟子主张性善说相反,主张性恶说,虽也属唯心论的观点, 但目的是为了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并由此出发建立起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李斯和韩非是他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所著《荀子》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有较高的文
    学价值。传在《史记》卷七十四。
    2.12 个常用实词的意义。
    劝学(勉励、鼓励)
    学不可以已(学习)
    青,取之于蓝(靛青,一种染料)
    木直中绳(符合)
    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
    筋骨之强(坚硬)
    用心一也(因为)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 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取之于蓝:代词,代青水为之: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结构助词,的登高之博见: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前置的标志蛇鳝之穴:结构助词,的

    取之于蓝:介词,从青于蓝:介词,比 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

    ①表转折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 而见者远
    而闻者彰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②表递进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表并列
    知明而行无过蟹六跪而二螯
    ④表修饰终日而思跂 而 望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⑤表因果 而神明自得
    ⑥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例题精讲】
    例 1.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简单)
    ①金就砺则利( )()
    ②吾尝跂而望矣( )
    ③故不积跬步( )
    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⑤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⑥虽有槁暴( )()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
    ⑧骐骥一跃()
    ⑨而致千里()
    ⑩假舆马者()
    ⑪风雨兴焉( )()
    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⑬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巩固练习】
    为下列各句划线字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简单)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 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中等)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6)蟹六跪而二螯( )
    二、第六单元练习
    【知识梳理】
    1.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第一篇就是
    《劝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学习。在《劝学》里,荀子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2.分析结构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用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第一段先从后天人的力量和作用上,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进步,论证“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说明君子的智慧、禀赋并非不同于一般人,而是他们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借助学习来提高自己,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第三段又从学习态度上,说明只要善于积累,持之以恒,就必有成就,进一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
    3.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开头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君子曰”中的“君子”并非实指,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这个中心论点包括了三方面的意 思:其一是学习有重要意义,其二是学习有重要作用,所以“不可以已”;其三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 法,也要求“不可以已”。下文从这三方面加以论述。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接着又用“木直中绳为轮”的比喻,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最后以“故”联系上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事例,推论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段总论学习的重要性。作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得到的。这一点,直到今天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二段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正面阐述和“跂而望”,“不如登髙之博见”的形象设喻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又用“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 可以有很大进步。最后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同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从而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荀子的“君子生非异也”的观点同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的观点针锋相对这是很大的进步。
    第三段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达到所谓“神明自得”的地步。文章又用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既要长期逐渐积 累,那就学要坚持不懈,所以文章紧接着举出四个比喻,用对比的方式,说明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知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 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两例对比,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学习再难也不怕,否则再易也学不成。长期逐渐积累还需要专一。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设喻,正反对照,进而说明在学习上尽管
    主、客观条件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问题,提出了三点:要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
    【例题精讲】
    例 1.探究本文的思路结构。(中等)
    第一段:文章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 ”后,论述 。 第二段:论述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第三段:论述 。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 ,二是
    ,三是 。
    【巩固练习】
    1.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中等)
    《锦帆集》序
    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① 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②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③。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④ 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⑤,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 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⑥;吴王用之,红妹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 者,兹集乎?[3]夫君齿最少,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诶。[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掞藻见奇有如是耶?
    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①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②昕夕:朝暮。③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废阁:废弃搁置。④摅:抒发。⑤裒次: 搜集编排。梓:刊印。⑥两部鞭箠:喻上级部门的责令督促。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 分)
    矣B.乎C.焉D.耳
    下列对“锦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文章以锦帆历史起笔,寄寓物是人非,引出下文。
    B.锦帆是袁君任职之所,袁君因此而充满自豪之情。
    C.袁君以锦帆为书名,意在寄托对世事沧桑的感慨。D.作者祝愿袁君此书与锦帆之水一样能够永久流传。
    下面的句子是第③段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2 分)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A.[1]B.[2]C.[3]D.[4]
    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自嘲自叹表达赞美袁君之情,语调诙谐而又曲折有致。B.以自己“不能有所题咏撰著”对比袁君“有所题味撰著”。 C.以自己治所不能借文章得以传扬对比锦帆“托兹集以传”。D.以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与如今西施为袁君捧砚作对比。25.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说理的逻辑性。(4 分)
    【课堂检测】
    1.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3 分)(中等)
    送蔡元振序曾巩
    ①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口尽相得口!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 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①举其政,亦势然也议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 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己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②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 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③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③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释】①从事:州郡长官之僚属。②义:同“宜”,适宜。③懋:勤奋。
    21.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岂哉 B.况……乎C.其…邪D.庸……乎22.下列对第①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以古今对比手法,突出当今“从事”不自主的处境B.“议者”所持之论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原其势” C.“从事”举政是其职责所在,无所谓“立异”“侵官”
    D.以连续的追问,强调“从事”应该欢喜地承担责任。
    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做简要分析。(4 分)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做“从事”尚且如此,担任朝廷要职后会更不堪。B.担任公卿大夫者也如“从事”一般不以政事为务。C.做“从事”与公卿大夫,都应该主动担负其责任。D.担任公卿大夫于朝,承担着高于“从事”的职责。
    本文对时弊的针砭非常尖锐,语言表达上却体现出“平和”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 分)
    2.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困难)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① 柳宗元
    ①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②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②是山崒③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来朝,势若星 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④也。然以壤接荒服⑤,俗参夷徼⑥,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③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作我攸宇⑦,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 以极万类,揽不盈掌。
    ④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口,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 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注】①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时,其二兄柳宽亦任职邕州(现今南宁)。②欂(bó)栌节棁(tuō) 欂栌,斗拱。棁,梁上的短柱。③崒(zú):险峻。④裔:边远的地方。⑤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⑥徼(jiǎ):边界。⑦攸宇:安适的房屋。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3 分)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 分)
    可填入第④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 分)
    A.也B.耳C.矣D.者
    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柳宗元的二兄因为实施了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B.本段写景简练传神,可与第②段的“以为叹”相呼应。 C.本段文字体现了山川之美与士子俊逸相得益彰的情趣。D.本段文字看出柳宗元的二兄不留恋官场而纵情于山水。26.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 分)
    【要点回顾】
    课堂错题收集整理
    第08讲 第六单元重点篇目《劝学》预习及练习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以及“之、于、而” 3个常用虚词
    理解作品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
    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互动探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峰,这段历史时期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进而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思想流派,请连接下面的诸子流派与其对应的主张。
    墨家A:“仁政”治国,轻傜薄赋
    儒家B:“兼爱”、“非攻”,反对战争
    道家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兵家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法家E:“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识精讲】
    一、第十课《劝学》
    【知识梳理】
    1.文学文化常识
    荀况,即荀子。生卒年不详,据清人注中《荀子年表》考证,其社会活动期约在前 289 年至前 288 年之间。况是其名,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年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文学家。赵国(今山西安泽)人。齐襄王时,游学于齐,三为祭酒,被谗,适楚,春申君任为兰陵令, 终老于此,葬之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反对天命鬼神,承认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体系。但其宇宙观仍有循环论的色彩,在认识论上夸大了“心”的作用。与孟子主张性善说相反,主张性恶说,虽也属唯心论的观点, 但目的是为了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并由此出发建立起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李斯和韩非是他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所著《荀子》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有较高的文
    学价值。传在《史记》卷七十四。
    2.12 个常用实词的意义。
    劝学(勉励、鼓励)
    学不可以已(学习)
    青,取之于蓝(靛青,一种染料)
    木直中绳(符合)
    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成功)
    筋骨之强(坚硬)
    用心一也(因为)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 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取之于蓝:代词,代青水为之:代词,代冰
    须臾之所学:结构助词,的登高之博见: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代词,代雕刻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前置的标志蛇鳝之穴:结构助词,的

    取之于蓝:介词,从青于蓝:介词,比 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

    ①表转折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 而见者远
    而闻者彰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②表递进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表并列
    知明而行无过蟹六跪而二螯
    ④表修饰终日而思跂 而 望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⑤表因果 而神明自得
    ⑥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例题精讲】
    例 1.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简单)
    ①金就砺则利( )()
    ②吾尝跂而望矣( )
    ③故不积跬步( )
    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⑤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⑥虽有槁暴( )()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
    ⑧骐骥一跃()
    ⑨而致千里()
    ⑩假舆马者()
    ⑪风雨兴焉( )()
    ⑫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⑬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答案】
    ①就砺:就,动,靠近接近;砺:磨刀石;
    ②跂:提起后脚跟站着;
    ③跬步: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
    ④已:停止;
    ⑤中:符合;以(之)为,把它制成;
    ⑥虽:即使;槁:枯槁
    ⑦参:验,检查;省:省察;乎:相当于“于”;
    ⑧骐骥:骏马;
    ⑨致:到达;
    ⑩假:借助,凭借;
    ⑪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
    ⑫驽: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⑬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
    【巩固练习】
    为下列各句划线字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简单)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答案】(1)C(2)A(3)B(4)C(5)D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 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中等)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6)蟹六跪而二螯( )
    【答案】
    (1)c
    (2)b
    (3)f
    (4)d
    (5)f
    (6)a
    二、第六单元练习
    【知识梳理】
    1.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所以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第一篇就是
    《劝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学习。在《劝学》里,荀子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2.分析结构特点。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在论证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用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第一段先从后天人的力量和作用上,说明学习可以使人进步,论证“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说明君子的智慧、禀赋并非不同于一般人,而是他们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借助学习来提高自己,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第三段又从学习态度上,说明只要善于积累,持之以恒,就必有成就,进一步论证了“学不可以已”。
    3.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开头以“君子”的名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君子曰”中的“君子”并非实指,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这个中心论点包括了三方面的意 思:其一是学习有重要意义,其二是学习有重要作用,所以“不可以已”;其三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 法,也要求“不可以已”。下文从这三方面加以论述。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接着又用“木直中绳为轮”的比喻,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最后以“故”联系上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事例,推论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段总论学习的重要性。作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得到的。这一点,直到今天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二段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的正面阐述和“跂而望”,“不如登髙之博见”的形象设喻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又用“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 可以有很大进步。最后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同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从而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荀子的“君子生非异也”的观点同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的观点针锋相对这是很大的进步。
    第三段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达到所谓“神明自得”的地步。文章又用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既要长期逐渐积 累,那就学要坚持不懈,所以文章紧接着举出四个比喻,用对比的方式,说明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骐骥”、“驽马”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知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 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两例对比,说明了只要坚持不懈,学习再难也不怕,否则再易也学不成。长期逐渐积累还需要专一。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设喻,正反对照,进而说明在学习上尽管
    主、客观条件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就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问题,提出了三点:要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
    【例题精讲】
    例 1.探究本文的思路结构。(中等)
    第一段:文章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 ”后,论述 。 第二段:论述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第三段:论述 。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 ,二是
    ,三是 。
    【答案】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重要性)学习的作用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善于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巩固练习】
    1.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中等)
    《锦帆集》序
    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① 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②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③。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④ 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⑤,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 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⑥;吴王用之,红妹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 者,兹集乎?[3]夫君齿最少,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诶。[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掞藻见奇有如是耶?
    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①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②昕夕:朝暮。③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废阁:废弃搁置。④摅:抒发。⑤裒次: 搜集编排。梓:刊印。⑥两部鞭箠:喻上级部门的责令督促。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 分)
    矣B.乎C.焉D.耳
    下列对“锦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文章以锦帆历史起笔,寄寓物是人非,引出下文。
    锦帆是袁君任职之所,袁君因此而充满自豪之情。C.袁君以锦帆为书名,意在寄托对世事沧桑的感慨。D.作者祝愿袁君此书与锦帆之水一样能够永久流传。
    下面的句子是第③段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2 分)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A.[1]B.[2]C.[3]D.[4]
    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自嘲自叹表达赞美袁君之情,语调诙谐而又曲折有致。B.以自己“不能有所题咏撰著”对比袁君“有所题味撰著”。 C.以自己治所不能借文章得以传扬对比锦帆“托兹集以传”。D.以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与如今西施为袁君捧砚作对比。25.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说理的逻辑性。(4 分)
    【答案】
    21.B(1 分)
    22.C(3 分)
    23.B(2 分)
    24.D(3 分)
    首先,以吴王之乐与吴令之苦作对比,突出苦乐悬殊之大;接着,笔锋一转、人生与苦乐都是有限 的,而只有自然山水是无尽的,以自然山水来消解人生苦乐的差异;最后进一步推断,有限的人生中, 能够与无限的自然山水同样不朽的大概只有文章了。以文章不朽弥合人生与自然的矛盾。三层意思层层深入,论述文学创作的意义。(4 分。三个层次各 1 分,最后概括逻辑关系 1 分)
    【课堂检测】
    1.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3 分)(中等)
    送蔡元振序曾巩
    ①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口尽相得口!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 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①举其政,亦势然也议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 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己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②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 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③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③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释】①从事:州郡长官之僚属。②义:同“宜”,适宜。③懋:勤奋。
    21.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岂哉 B.况……乎C.其…邪D.庸……乎22.下列对第①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以古今对比手法,突出当今“从事”不自主的处境B.“议者”所持之论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原其势” C.“从事”举政是其职责所在,无所谓“立异”“侵官”
    D.以连续的追问,强调“从事”应该欢喜地承担责任。
    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请做简要分析。(4 分)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做“从事”尚且如此,担任朝廷要职后会更不堪。B.担任公卿大夫者也如“从事”一般不以政事为务。C.做“从事”与公卿大夫,都应该主动担负其责任。D.担任公卿大夫于朝,承担着高于“从事”的职责。
    本文对时弊的针砭非常尖锐,语言表达上却体现出“平和”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21.A
    22.D
    23. 第一段通过古今对比论证“从事”参与一州一郡的政事是其在尽的职责,不能维上是以,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论述基础上,阐述当今从事们不能自认其责的现状,要么为太守是以,要么空发牢骚,并进一步提出甚至在朝堂上的官员也是如此,从而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朝的执政者。
    评分说明:第一段论述概括 1 分;第二段叙述概括 1 分,层次推进分析 2 分
    24.B
    25.本文批评了宋朝管理不能用于任事情=,尽职尽责地风气,以及从事与州守不能相融相恰的弊端,针砭时弊,态度尖锐。但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力求平和,如文章多用虚词调节语气,起到了舒缓情感的作用;再如在关键处多用反问句,如“可乎不可也”“其孰为异耶”均比单纯的以正面用肯定预期来表达更舒缓,另外,用语委婉,如“不尔者几邪”,在含蓄的表达中包含着对当朝吏治的鲜明批判态度。
    评分说明:针砭时弊内容概括 2 分;结合内容分析 2 分。
    2.阅读下文,完成 22-26 题。(12 分)(困难)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① 柳宗元
    ①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②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②是山崒③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来朝,势若星 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④也。然以壤接荒服⑤,俗参夷徼⑥,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③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作我攸宇⑦,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 以极万类,揽不盈掌。
    ④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口,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 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注】①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时,其二兄柳宽亦任职邕州(现今南宁)。②欂(bó)栌节棁(tuō) 欂栌,斗拱。棁,梁上的短柱。③崒(zú):险峻。④裔:边远的地方。⑤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⑥徼(jiǎ):边界。⑦攸宇:安适的房屋。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3 分)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 分)
    可填入第④段方框中的虚词是()(1 分)
    A.也B.耳C.矣D.者
    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柳宗元的二兄因为实施了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B.本段写景简练传神,可与第②段的“以为叹”相呼应。 C.本段文字体现了山川之美与士子俊逸相得益彰的情趣。D.本段文字看出柳宗元的二兄不留恋官场而纵情于山水。26.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 分)
    【答案】
    22.(3 分)说明建亭的时间、地点以及亭子的简朴特点。(时间、地点和简朴各 1 分)
    23.(3 分)画线句以长短句的形式(以四言为主),用拟人的手法(1 分)生动地描写了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 分),为下文登探者抒发感叹做铺垫。(1 分)(句式和手法写到一点就给 1 分)
    24.(1 分)C
    25.(2 分)D
    26.(3 分)本文通过叙写茅草亭建造的起因、经过、简朴特点(1 分),描绘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以及率友
    登山的乐趣(1 分),赞美了柳宗元二兄的德政,同时表达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观点(或为自己能使马退山彰名而欣慰。(1 分)
    【要点回顾】
    课堂错题收集整理
    相关试卷

    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统编版新高一语文暑假精品课程第07讲: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阅读指导及练习(原卷版+解析),共33页。

    第08讲 文言实词初高中衔接基础冲关练(原卷版+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这是一份第08讲 文言实词初高中衔接基础冲关练(原卷版+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文件包含第08讲文言实词初高中衔接基础冲关练原卷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第08讲文言实词初高中衔接基础冲关练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语句补写(原卷版+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 这是一份第05讲 语句补写(原卷版+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文件包含第05讲语句补写原卷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第05讲语句补写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