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27909/0-172835866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27909/0-17283586695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27909/0-17283586696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教案第二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如何写新闻评论,共7页。
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时评(新闻评论)写作指导【对标教材】 关注现实,拥抱生活,是近年来高考改革语文命题的特点之一。随着高考命题导向功能的强大,高考作文越来越呈现关注时事的趋势。时评文本身具备立意深刻、选材鲜活、短小精悍的特征。于是,时评文也越来越走俏,越来越被阅卷老师青睐。本单元课文就是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单元学习任务要求我们高一起步就学写时评,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把这种文体练好、写好。一、概念时评是一种对时事进行评论的文章。它往往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上至国家大事,小至凡人琐事,都可以有感而发,作出评论。它既可以是对先进的新生的事物赞颂、褒扬,也可以是对落后丑恶现象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二、特点1.针对性:针对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2.时效性:必须迅速及时。3.生动性: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形式灵活, 论述通俗生动,吸收时尚的话语。三、例文引路技能报国 奋斗有我央视网消息: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天,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大国工匠的后备军,在新时代书写着更加生动精彩的工匠故事。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邹彬的创新工作室总是聚集着很多年轻人,大家相互交流,研究解决工程质量管控难题,改进并推广新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95后”的邹彬出生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十五岁时就到工地上学砌墙。帮前辈们打下手的时候,邹彬会仔细观察和琢磨他们的手法,再私下里自己尝试,如果墙砌得不好,他就待在那里反复练习。 在大多数人眼里,砌墙是项枯燥无趣的工作,虽然是按件计费,但邹彬却始终在跟每一块砖头较劲。邹彬说这是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我砌的墙灰浆不饱满,质量不达标,以后会漏水、开裂。换位思考,我要买到这个房子,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每一面墙我都要把它做好,让别人住得安心一点。 2015年,邹彬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一举获得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凭着一把砌刀,邹彬从一个工地“小砌匠”登上了国际赛事的领奖台,后来又光荣地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从小技术到大工艺,从小认真到大成就,时代赋予了技能人才展示自我的机遇,他们也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不到30岁的郑兴已经在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工程的航天器焊接任务中挑起大梁;“90后”工程师胡洋带领团队实现了大飞机机身数字化装配零的突破,效率提高百倍,精度达到毫米级;2017年,年仅28岁的陈行行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首位特聘技师,领办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在他身边,2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许多青年职工成为科研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起破解了一道道难题,也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对职业和技能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和心中信念的执着,一点一滴汇聚起中国工匠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孜孜追求。这是中国技能闪耀世界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国始终勇往直前、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关键力量。三、写作时评的基本要求1.题目要能吸引眼球。时评的标题,要观点鲜明,形象生动,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本质。或高度概括话题,或一针见血点明议论中心、提出见解。如例文中的题目:技能报国 奋斗有我常见方法有:(1) 提问法 :把人们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为读者设置悬念。如《安排就业能不能“优先下一代”?》(2)反问法 :用一个表判断的句子点明中心论点,如《“裸体阅读”应赶紧刹车》 《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述评》《“清华保安”不宜被标签化消费》(3) 判断法 :用反诘的语气将批驳的事实或要评论的问题提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格言能 “震撼”贪官?》《募捐箱何时能装满爱心?》2.观点集中、明确。选准切入点,切忌面面俱到;要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但要注意言之成理,不能偏激、片面。3.行文注意层次,逻辑关系鲜明。 4.要注意文采。要善于化繁为简,形象化解读复杂道理。四、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1.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补充说明:时评中新闻材料的引用需注意——(1)根据你选择的立意角度提炼、概括主要信息,而非全抄; (2)必须在开头或头一两段引用材料,而非在中间将其作为例子使用; (3)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就事论事,即便是举例论证后也要根据新闻材料进行分析,不能撇开新闻材料自言自语。2.议——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如:析材料,找原因、揭本质、挖根源、论影响(危害)3.联——紧扣(联现实或历史、社会同类现象做进一步说理或提出办法)4.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五、范文示例: 在岗位上来一场“长跑”如何?【提问法拟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最近,中科院院士、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退休的消息刷了屏,微博上有数万评论和转发,网友们纷纷向他致敬,愿他长寿。【引:开篇引出要评议的话题——吴老退休,网友致敬。】 致敬,敬的首先是医术。吴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医学成就业内公认。他现年97岁,从医70余年,救治1.6万肝胆病人,他培养的学生,也已成为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议:紧承上文,就“网友致敬”的角度,展开议论。本段从第一个角度“医术”分析,段首句为观点句。】 更让人敬重的是仁心。从很多报道中都可以看到,吴老心中,患者的分量极重。面对一些颇有难度的大手术时,有人劝他,万一出事,名誉可就毁了!他不这么想,为了救病人,“名誉算什么,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把救治病人的天职放在个人名利之前。获了大奖后,也有人劝他功成身退,他同样不以为然。他有一句话掷地有声:“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继续展开议论。本段从第二个角度“仁心”分析,段首句为观点句。两个角度之间形成递进关系。】 像吴老这样的责任心和高技能,哪行哪业不需要?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就要有敬业心,要时刻想着,我要为服务对象负责任,不是随便干干就算了,也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是当成事业来干,还是当成实现个人小算盘的工具,结果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只有敬业,才能精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钻研、去克服困难。【联1:联系现实,有所延伸。从评论吴老的责任心与高技能,联系到各行各业的“敬业心”。段首的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章思路清晰。】 一时敬业,或许容易;难的是一辈子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一点,吴老也做出了生动的演示。因为在手术时长期持刀,吴孟超的右手食指关节已经弯曲变形;就在退休前,每周还至少3台手术……像吴老这样的专精者还有很多,后来者在追赶时常有这样的感叹:天赋比我们好,又比我们下功夫;我们睡到8点起床,人家6点起,到8点已经把前沿期刊浏览一遍了,而且还长期雷打不动!人家不成功,谁成功?【联2:本段有“议”有“联”,议的是吴孟超一辈子不懈怠的精神,联的是其他的“专精者”和“后来者”。】 “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是模范人物事迹介绍中常见的关键词。其实,坚持有这样一个规律:越坚持,越利于坚持;越放纵,越通向放纵。比如做长跑训练,每天都坚持跑完一定距离,一开始极难坚持,可当腿部肌肉形成记忆,它就会适应,只要不超限度,再跑起来,往往愉悦便生,一旦形成越跑越爱跑的局面,就会更利于坚持。【联3:本段继续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对“坚持”的重要性做了总结。】 各自的岗位上,我们也可以开始这样的“长跑”,既成就个人,也奉献社会,这才是向吴老的责任心和敬业情最好的致敬。【结:总结全文,照应开篇,回扣标题。】时评中新闻材料的引用必须注意的事项1、根据你选择的立意角度提炼、概括主要信息,而非全抄;2、必须在开头或头一两段引用材料,而非在中间将其作为例子使用;3、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就事论事,即便是举例论证后也要根据新闻材料进行分析,不能撇开新闻材料自言自语。七 、时评的要点1.新闻材料的引用是否得当(简明扼要、抓住重点)。2.分析是否透彻、深刻:分析由果溯因,揭示根源;由因推果,预测趋向;从现象到本质; 立足社会,关注现实,反映时代。3.论证过程在就事论事之余,是否能借助其他材料如名言、事例进行阐述,而非一味泛泛而谈。4.最后是否又回到新闻材料。5.见解是否独到。6.语言是否活泼生动,有否运用反问、比喻等修辞。八、区分时评文和一般议论文时评文: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一般议论文:缘事发挥、谈古论今、并列对照七、课后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作文错1个字,扣1分,而且上不封顶,但是重复的不计”,这一点已明确写入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近两天两天举行的全省“推进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上,雅礼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邓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们,从现在开始,请留意你的笔,每写错1个字,在高考中的代价就是1分,而这1分的价值,很可能关乎你的一生。”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全面理解材料,阐述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片段示例】【例1】一字一分总关情 语文考的就应该是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作文错一字扣一分完全应该,这个规定对规范学生的写作有警示作用,也是对当今忽视汉字书写风气的纠正。毕竟,一篇通篇错别字的作文能算好作文吗?一个不能正确写出常用汉字的高三学生语文能算过关吗? 【例2】 “扣分”值吗? 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扣分过严将影响考生成绩;作文注重的是语言、修辞的美,错别字无伤大雅;考场作文时间仓促,考生作文出现错字可以原谅;重视错别字不仅体现在考场上,在生活中也应该规范用字。 【例3】扣分是最后的杀手锏吗? 作文错一字扣一分,看似苛刻,实属无奈。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深深根植于该民族的语言文字中,中华民族的血脉也就流淌在这些方方正正的文字当中。写规范的汉字,既是语言学习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甚至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需要。当错别字、“火星文”风行网络甚至学生作文当中时,高考这一规定实属不得不为之举。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