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中学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中学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E为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上一点,BE=BC,P为 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 Q,PR⊥BE于 R,则 PQ+PR的值为( )
A.B.C.D.
2、(4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AC=12,菱形ABCD的面积为96,则OH的长等于( )
A.6B.5C.4D.3
3、(4分)在中,,,高,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42B.32C.42或32D.37或33
4、(4分)已知一组数据1,2,3,,它们的平均数是2,则这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
A.1B.2C.3D.
5、(4分)我国古代用勾、股和弦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数学家邹元治利用该图证明了勾股定理,现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9,小正方形面积为5,则每个直角三角形中勾与股的差的平方为( )
A.4B.3C.2D.1
6、(4分)将长度为3cm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再向右平移8cm,所得线段的长是
A.3cmB.8cmC.10cmD.无法确定
7、(4分)如图,取一张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纸片,将它对折两次后得到一张小长方形纸片,若要使小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相似,则原长方形纸片的边应满足的条件是( )
A.B.C.D.
8、(4分)如图,在RtΔABC中,∠C=90°,BC=6,AC=8,则AB的长度为( )
A.7B.8C.9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
10、(4分)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15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_____.
11、(4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k,,则化简得___________.
12、(4分)已知一组数据0,1,2,2,x,3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
13、(4分)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若抛物线上,它与轴交于,与轴交于、,是抛物线上、之间的一点,
(1)当时,求抛物线的方程,并求出当面积最大时的的横坐标.
(2)当时,求抛物线的方程及的坐标,并求当面积最大时的横坐标.
(3)根据(1)、(2)推断的横坐标与的横坐标有何关系?
15、(8分)学完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第六章《一次函数》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BC=4,AB=2,点E为AD的中点,BD和CE相交于点P.求△BPC的面积.
小明同学应用所学知识,顺利地解决了此题,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建立适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图中一些点的坐标.根据“一次函数”的知识求出点的坐标,从而可求得△BPC的面积.
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解决这道思考题.
16、(8分)如图1,正方形中,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第一象限.动点在正方形的边上,从点出发沿匀速运动,同时动点以相同速度在轴上运动,当点运动到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点的横坐标(单位长度)关于运动时间(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正方形边长_____________,正方形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2)点开始运动时的坐标为__________,点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单位长度/秒;
(3)当点运动时,点到轴的距离为,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4)当点运动时,过点分别作轴,轴,垂足分别为点、,且点位于点下方,与能否相似,若能,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7、(10分)为迎接购物节,某网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运动鞋,甲种运动鞋每双的进价比乙种运动鞋每双的进价多60元,用30000元购进甲种运动鞋的数量与用21000元购进乙种运动鞋的数量相同.
(1)求甲、乙两种运动鞋的进价(用列分式方程的方法解答):
(2)该网店老板计划购进这两种运动鞋共200双,且甲种运动鞋的进货数量不少于乙种运动鞋数量的,甲种运动鞋每双售价为350元,乙种运动鞋每双售价为300元.设甲种运动鞋的进货量为m双,销售完甲、乙两种运动鞋的总利润为w元,求w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总利润的最大值.
18、(10分)(1)计算:
(2)若,,求的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试,两班的平均分、方差分别为甲=82分,乙=82分,S甲2=245分,S乙2=90分,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______班(填“甲”或“乙”)。
20、(4分)对于点P(a,b),点Q(c,d),如果a﹣b=c﹣d,那么点P与点Q就叫作等差点.例如:点P(4,2),点Q(﹣1,﹣3),因4﹣2=1﹣(﹣3)=2,则点P与点Q就是等差点.如图在矩形GHMN中,点H(2,3),点N(﹣2,﹣3),MN⊥y轴,HM⊥x轴,点P是直线y=x+b上的任意一点(点P不在矩形的边上),若矩形GHMN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P是等差点,则b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1、(4分)若函数y=(a-3)x|a|-2+2a+1是一次函数,则a=.
22、(4分)若是正整数,则整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正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C点在轴上,A点在轴上,D(0,0),B(3,4),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点B落在AD边上的G处,E、F分别在BC、AB边上且F(1,4).
(1)求G点坐标
(2)求直线EF解析式
(3)点N在坐标轴上,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10分)如图,将矩形沿折叠,使点恰好落在边的中点上,点落在处,交于点.若,,求线段的长.
26、(12分)某校团委积极响应南充市“书香天府万卷南充”全民阅读活动,号召全校学生积极捐献图书共建“书香校园”.八(1)班40名同学都捐献了图书,全班40名同学共捐图书320册.班长统计了全班捐书情况如表:
(1)分别求出该班级捐献7册图书和8册图书的人数;
(2)请算出捐书册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其中哪些统计量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连接BP,设点C到BE的距离为h,然后根据S△BCE=S△BCP+S△BEP求出h=PQ+PR,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h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BP,设点C到BE的距离为h,
则S△BCE=S△BCP+S△BEP,
即BE•h=BC•PQ+BE•PR,
∵BE=BC,
∴h=PQ+PR,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h=2×.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PQ+PR等于点C到BE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由菱形的面积和对角线AC的长度可求出BD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长,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出∠AOD=9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DA,AC⊥BD,
∵菱形ABCD的面积为96,
∴AC•BD=96,
∴BD=16,
∴AD==10,
∵∠AOD=90°,H为AD边中点,
∴OH=AD=1.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C
【解析】
在Rt△AB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D的长度,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的长度,由BC=BD+CD或BC=BD-CD可求出BC的长度,再将三角形三边长度相加即可得出△ABC的周长.
【详解】
在Rt△ABD中,,
在Rt△ACD中,,
∴BC=BD+CD=14或BC=BD-CD=4,
∴C△ABC=AB+BC+AC=15+14+13=42或C△ABC=AB+BC+AC=15+4+13=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周长,利用勾股定理结合图形求出BC边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在解本题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以防遗漏.
4、D
【解析】
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出n的值,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数据 1,2,3,n的平均数是2,
∴(1+2+3+n)÷4=2,
∴n=2,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故选择:D.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5、D
【解析】
设勾为x,股为y,根据面积求出xy=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2+y2=5,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x﹣y即可.
【详解】
设勾为x,股为y(x<y),
∵大正方形面积为9,小正方形面积为5,
∴4×xy+5=9,
∴xy=2,
∵x2+y2=5,
∴y﹣x====1,
(x﹣y)2=1,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能根据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算式xy=2和x2+y2=5是解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
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可直接求得结果.
【详解】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故线段的长度不变,长度是3cm,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7、B
【解析】
由题图可知:得对折两次后得到的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宽为,然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由题图可知:得对折两次后得到的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宽为,
∵小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相似,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列比例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D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在Rt△ABC中,∠C=90°,BC=6,AC=8,
∴AB==10,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36
【解析】
连接AC,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B及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AD及C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三角形ACD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的面积.
【详解】
连接AC,如图所示:
∵∠B=90°,
∴△ABC为直角三角形,
又∵AB=3,BC=4,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5,
又∵CD=12,AD=13,
∴AD=13=169,CD+AC=12+5=144+25=169,
∴CD+AC=AD,
∴△ACD为直角三角形,∠ACD=90°,
则S四边形ABCD=S△ABC+S△ACD= AB⋅BC+AC⋅CD=×3×4+×5×12=36,
故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6
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10、1
【解析】
∵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
∴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5%﹣35%=40%,
∴若该校共有学生15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1500×40%=1(人),
故答案为1.
11、11-3k.
【解析】
求出k的范围,化简二次根式得出|k-6|-|2k-5|,根据绝对值性质得出6-k-(2k-5),求出即可.
【详解】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k、,
∴-<k<+,
∴3<k<4,
=-|2k-5|,
=6-k-(2k-5),
=-3k+11,
=11-3k,
故答案为:11-3k.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二次根式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12、.
【解析】
已知数据0,1,2,2,x,3的平均数是2,
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可得(0+1+2+2+x+3)÷6=2,
解得x=4,
再根据方差的公式可得,
这组数据的方差= [(2﹣0)2+(2﹣1)2+(2﹣2)2+(2﹣2)2+(2﹣4)2+(2﹣3)2]=.
13、
【解析】
设解析式为y=kx,再把(3,−6)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算出k的值,进而得到解析式.
【详解】
解:设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6),
∴−6=3k,
解得k=−2,
∴y=−2x.
故答案是:y=−2x.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掌握凡是函数图象经过的点,必能满足解析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2)-2;(3)的横坐标等于的横坐标的一半
【解析】
(1)将k=4代入化成交点式,然后将C(0,4)代入确定a的值,求得B点坐标,连接OP;设,即可求出△BCP的面积表达式,然后求最值即可.
(2)设,将代入得,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令y=0,求出直线BC所在的直线方程;过作平行于轴,交直线于,设、,求出△BCP的面积表达式,然后求最值即可.
(3)由(1)(2)的解答过程,进行推断即可.
【详解】
解:(1)时,
由交点式得,
代入得,
∴,
∵k=4
∴B点坐标;
连,设,
时,最大值为8,
∴的横坐标为2时有最大值.
(2)当时,,
设,
代入得,
∴.
令求得,
易求直线方程为,
过作平行于轴交直线于,
设、,
面积最大值为8,
此时P的横坐标为-2.
(3)根据(1)(2)得,面积最大时的横坐标等于的横坐标的一半.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确定△BPC面积的表达式.
15、见解析
【解析】
解:如图,以为原点,为轴,为轴建立坐标系,
∵,,为长方形,
∴,,,
∵为中点,
∴,
直线过,,
∴的表达式为.
设表达式为,
将,和,代入得:
,
解得:,
∴表达式为,
联立,解得:,
∴,
.
16、(3)30,(35.2);(2)(3,0),3;(3)d= t﹣5;(5)t的值为3s或 s或 s.
【解析】
(3)过点B作BH⊥y轴于点H,CF⊥HB交HB的延长线于点F交x轴于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2)根据题意,易得Q(3,0),结合P、Q得运动方向、轨迹,分析可得答案;
(3)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3中,当0<t≤30时,作PN⊥x轴于N,交HF于K.②如图3﹣2中,当30<t≤20时,作PN⊥x轴于N,交HF于K.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5)①如图5﹣3中,当点P在线段AB上时,有两种情形.②如图5﹣2中,当点P在线段BC上时,只有满足时,△APM∽△PON,利用(3)中结论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3)过点B作BH⊥y轴于点H,CF⊥HB交HB的延长线于点F交x轴于G.
∵∠ABC=90°=∠AHB=∠BFC
∴∠ABH+∠CBF=90°,∠ABH+∠BAH=90°,
∴∠BAH=∠CBF,∵AB=BC,
∴△ABH≌△BCF.
∴BH=CF=8,AH=BF=3.
∴AB==30,HF=35,
∴OG=FH=35,CG=8+5=2.
∴所求C点的坐标为(35,2).
故答案为30,(35,2)
(2)根据题意,易得Q(3,0),
点P运动速度每秒钟3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3,0),3.
(3)①如图3﹣3中,当0<t≤30时,作PN⊥x轴于N,交HF于K.
易知四边形OHKN是矩形,可得OH=KN=5,
∵PK∥AH,
∴,
∴,
∴PK=(30﹣t),
∴d=PK+KN=﹣t+30.
②如图3﹣2中,当30<t≤20时,作PN⊥x轴于N,交HF于K.
同法可得PK=(t﹣30),
∴d=PK+KN=t﹣5.
(5)①如图5﹣3中,当点P在线段AB上时,有两种情形:
当时,△APM与△OPN相似,可得,
解得t=3.
当时,△APM与△OPN相似,可得,
解得t=.
②如图5﹣2中,当点P在线段BC上时,只有满足时,△APM∽△PON,
可得:∠OPN=∠PAM=∠AOP,
∵PM⊥OA,
∴AM=OM=PN=5,
由(3)②可知:5=t﹣5,
解得t=.
综上所述,拇指条件的t的值为3s或s或s.
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需要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7、(1)甲、乙两种运动鞋的进价分别为200元/双、140元/双;(2)w与m的函数关系式是w=﹣10m+32000,总利润的最大值是31500元.
【解析】
(1)根据用30000元购进甲种运动鞋的数量与用21000元购进乙种运动鞋的数量相同,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式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意,可以得到w与m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甲种运动鞋的进货数量不少于乙种运动鞋数量的,可以得到m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w的最大值.
【详解】
解:(1)设甲种运动鞋的价格是每双x元,则乙种运动鞋每双价格是(x﹣60)元,
,
解得,x=200,
经检验,x=2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x﹣60=140,
答:甲、乙两种运动鞋的进价分别为200元/双、140元/双;
(2)由题意可得,
w=(350﹣200)m+(300﹣140)×(200﹣m)=﹣10m+32000,
∵甲种运动鞋的进货数量不少于乙种运动鞋数量的,
∴m≥(200﹣m),
解得,m≥50,
∴当m=50时,w取得最大值,此时w=31500,
答:w与m的函数关系式是w=﹣10m+32000,总利润的最大值是31500元.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18、(1)1;(2).
【解析】
(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化简及零指数幂的性质依次计算后,再合并即可求解;(2)先计算出a+b=-1,ab=,再把化为,最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
(1)
=
=1;
(2)∵,,
∴a+b=+()=-1,ab=()×()=,
∴=.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乙
【解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对S甲2和S乙2比大小,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两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甲=82分,乙=82分,S甲2=245分,S乙2=90分
∴S甲2>S乙2
∴成绩较为整齐的是乙.故答案是乙.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即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学生们掌握此定义即可.
20、﹣1<b<1
【解析】
由题意,G(-2,3),M(2,-3),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y=x+b与矩形MNGH有两个交点时,矩形GHMN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P是等差点,求出直线经过点G或M时的b的值即可判断.
【详解】
解:由题意,G(-2,3),M(2,-3),
根据等差点的定义可知,当直线y=x+b与矩形MNGH有两个交点时,矩形GHMN的边上存在两个点与点P是等差点,
当直线y=x+b经过点G(-2,3)时,b=1,
当直线y=x+b经过点M(2,-3)时,b=-1,
∴满足条件的b的范围为:-1<b<1.
故答案为:-1<b<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21、-1.
【解析】
∵函数y=(a-1)x|a|-2+2a+1是一次函数,
∴a=±1,
又∵a≠1,
∴a=-1.
22、1.
【解析】
是正整数,则1n一定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即可求出n的最小值.
【详解】
解:∵是正整数,
∴1n一定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整数n的最小值为1.
故答案是: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理解是正整数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23、540
【解析】
过正五边形五个顶点,可以画三条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
∴正五边形的内角和=3180=540°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G(0,4-);(2);(3).
【解析】
1(1)由F(1,4),B(3,4),得出AF=1,BF=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GF=BF=2,在Rt△AG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那么OG=OA-AG=4-,于是G(0,4-);
(2)先在Rt△AGF中,由 ,得出∠AFG=60°,再由折叠的性质得出∠GFE=∠BFE=60°,解Rt△BFE,求出BE=BF tan60°=2,那么CE=4-2,E(3,4-2).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x+b,将E(3,4-2),F(1,4)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EF的解析.(3)因为M、N均为动点,只有F、G已经确定,所以可从此入手,结合图形,按照FG为一边,N点在x轴上;FG为一边,N点在y轴上;FG为对角线的思路,顺序探究可能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位置与形状之后,利用平行四边形及平移的性质求得M点的坐标.
【详解】
解:(1)∵F(1,4),B(3,4),
∴AF=1,BF=2,
由折叠的性质得:GF=BF=2,
在Rt△AGF中,由勾股定理得,
∵B(3,4),
∴OA=4,
∴OG=4-,
∴G(0,4-);
(2)在Rt△AGF中,
∵ ,
∴∠AFG=60°,由折叠的性质得知:∠GFE=∠BFE=60°,
在Rt△BFE中,
∵BE=BFtan60°=2,
.CE=4-2,
.E(3,4-2).
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x+b,
∵E(3,4-2),F(1,4),
∴ 解得
∴ ;
(3)若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分如下四种情况:
①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x轴上,GFMN为平行四边形,如图1所示.
过点G作EF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N1,再过点N:作GF的平行线,交EF于点M,得平行四边形GFM1N1.
∵GN1∥EF,直线EF的解析式为
∴直线GN1的解析式为,
当y=0时, .
∵GFM1N1是平行四边形,且G(0,4-),F(1,4),N1( ,0),
∴M,( ,);
②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x轴上,GFNM为平行四边形,如图2所示.
∵GFN2M2为平行四边形,
∴GN₂与FM2互相平分.
∴G(0,4-),N2点纵坐标为0
∴GN:中点的纵坐标为 ,
设GN₂中点的坐标为(x,).
∵GN2中点与FM2中点重合,
∴
∴x=
∵.GN2的中点的坐标为(),
.∴N2点的坐标为(,0).
∵GFN2M2为平行四边形,且G(0,4-),F(1,4),N2(,0),
∴M2();
③FG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N点在y轴上,GFNM为平行四边形,如图3所示.
∵GFN3M3为平行四边形,.
∴GN3与FM3互相平分.
∵G(0,4-),N2点横坐标为0,
.∴GN3中点的横坐标为0,
∴F与M3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M3的横坐标为-1,
当x=-1时,y=,
∴M3(-1,4+2);
④FG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GMFN为平行四边形,如图4所示.
过点G作EF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N4,连结N4与GF的中点并延长,交EF于点M。,得平行四边形GM4FN4
∵G(0,4-),F(1,4),
∴FG中点坐标为(),
∵M4N4的中点与FG的中点重合,且N4的纵坐标为0,
.∴M4的纵坐标为8-.
5-45解方程 ,得
∴M4().
综上所述,直线EF上存在点M,使以M,N,F,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此时M点坐标为: 。
本题是一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到的考点包括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轴对称、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对解题能力要求较高.难点在于第(3)问,这是一个存在性问题,注意平行四边形有四种可能的情形,需要一一分析并求解,避免遗漏.
25、.
【解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F,再根据△AMC′∽△BC′F求出AM即可.
【详解】
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FC=FC′,∠C=∠FC′M=90°,
设BF=x,则FC=FC′=9-x,
∵BF2+BC′2=FC′2,
∴x2+32=(9-x)2,
解得:x=4,即BF=4,
∵∠FC′M=90°,
∴∠AC′M+∠BC′F=90°,
又∵∠BFC′+BC′F=90°,
∴∠AC′M=∠BFC′,
∵∠A=∠B=90°,
∴△AMC′∽△BC′F,
,
∵BC′=AC′=3,
∴AM=.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发现△AMC′∽△BC′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1)1,3;(2)8,1,1,平均数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情况,,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全班40名同学和共捐图书320册这两个相等关系,设捐献7册的人数为x,捐献8册的人数为y,就可以列出方程组解决.
(2)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然后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
【详解】
解:(1)设捐款7册的x人,捐款8册的y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答:捐款7册的1人,捐款8册的3人;
(2)平均数为:320÷40=8,
∵40个数据的中间是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为:(1+1)÷2=1,
众数是1.
因为平均数8受两个50的影响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册数的一般情况.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根据题意得出正确等量关系式是解题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册数
4
5
6
7
8
50
人数
6
8
15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九上数学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中学数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