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情质量检测(一)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学情质量检测(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某一原始人类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称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这一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B.郧县人C.蓝田人D.北京人
2.如图是“北京人复原头像”,你认为考古工作者制作出这一头像的主要依据是( )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B.北京人遗址中的各类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3.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判断,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米饭的先民位于(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余姚
4.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期的良渚古城遗址亦是如此。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B.原始农业兴起C.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D.出现了贫富分化
5.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出土了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多组高等级建筑,反映了良渚社会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墓葬群出土随葬品的差异也说明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这表明五千年前的中国( )
A.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B.华夏民族形成
C.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出现D.部落间战争频繁
6.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御雨”的战争,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联合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B.涿鹿C.阪泉D.巨鹿
7.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祭拜黄帝和炎帝是因为他们( )
A.制定刑法,设置监狱B.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爱戴
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8.“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举贤禅让B.传子世袭C.征战功绩D.部落势力
9.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其丰富的文化遗址印证了( )
A.远古传说的科学性B.华夏族的形成C.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D.殷商王朝的兴衰
10.“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商汤灭夏B.盘庚迁都C.周武王灭商D.犬戎攻陷镐京
1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
A.原因B.内容C.结果D.影响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老师针对某一时期的政权更迭,在课堂上制作了以下年代尺,请写出④处应填的内容( )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国人暴动”D.西周灭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放着,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1)根据材料一、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制作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山顶洞人制作的工具比北京人制作的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3)根据材料二、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多处灰烬都是成堆放着”说明了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是怎样用火“对付自然”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距今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根据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建筑?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屋?
(2)根据材料二、归纳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之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西周时期国王称天子,全天下土地归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诸侯在自己领地还可以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严密的统治网络。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朝代?该事件的发生,从制度的更替来说有何标志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受封的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他们的化石在云南省元谋县被发现。这与题目描述“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某一原始人类”以及“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完全吻合,A项正确;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排除B项;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排除C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详解】据题干“北京人复原头像”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制作这一头像需要的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项正确;周口店的自然环境与北京人的人体特征无关,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中的各类石器只能反映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不能为考古工作者制作北京人复原头像提供依据,排除B项;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是想象出来的,不能为考古工作者制作北京人复原头像提供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D项正确;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陕西半坡村发现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墓葬的随葬品存在显著差别,氏族成员之间地位不平等,这表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D项正确,排除C项;山顶洞人已有爱美意识,排除A项;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的饲养、聚落的形成以及磨制石器的发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5.【答案】C
【详解】据题干“良渚社会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和所学知识可知,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反映了社会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随葬品差异说明社会分化明显,可见形成了早期国家的形态,C项正确;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华夏民族的形成是在传说中的五六千年前的部落联盟时期,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战争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炎帝部落部落和黄帝结成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B项正确;发生在牧野的战役是武王伐纣的关键战役,排除A项;阪泉之战是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的战役,排除C项;巨鹿之战是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C项正确;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的是夏朝,这表明夏朝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国家形态,排除A项;治水有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并最终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是大禹,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8.【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君主),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尧有子九人,但见舜比较贤德,想让舜继承位子,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A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征战功绩、部落势力都不是选拔首领的制度,排除CD项。故选A项。
9.【答案】C
【详解】据题干“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C项正确;属于夏王朝文明的二里头遗址不能反映远古传说,排除A项;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氏族联盟的建立、部落的融合、王朝的兴衰以及政权的统一等多个阶段,仅仅反映夏朝文明的二里头遗址无法反映出华夏族的形成,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文明,与殷商王朝的兴衰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C
【详解】据题干“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和商军在牧野展开了决战,大获全胜,商朝灭亡,反映的事件是周武王灭商,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没有提到夏朝,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没有提到迁都,排除B项;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题干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确立了分封制,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A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内容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也需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结果是加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使西周达到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指分封制不仅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上的年代尺④处信息“公元前7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D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排除A项;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排除B项;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打制方法。
(2)山顶洞人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3)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详解】(1)方法:据材料一“图一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其使用的石器是打制而成。
(2)进步:据材料一“图二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并结合所学可知,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仍旧属于旧石器时代,但山顶洞人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3)说明:据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放着,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可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做法:据材料二“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据材料“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火可以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14.【答案】(1)图一:干栏式建筑,图二:半地穴式房屋。图一:河姆渡人,图二:半坡人。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详解】(1)建筑: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一可知,图一下有一层栅栏支撑起房屋,很明显是干栏式建筑,图二上为茅草,下面看起来有一部分深入地下,很明显是半地穴式房屋。
居民:根据所学可知,干栏式房屋可以很好地防潮,是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很好地保暖,是黄河流域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的“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可知,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可知,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还包括: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15.【答案】(1)夏朝。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分封制。权力:管理封地,征收赋税。义务: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
【详解】(1)朝代、意义:根据材料一“禹死后,‘启即天子之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夏朝。该事件的发生,从制度的更替来说,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制度:根据材料二“中国西周时期国王称天子,全天下土地归天子所有,受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诸侯在自己领地还可以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严密的统治网络”,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
权力和义务:根据材料二“受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可知管理封地,征收赋税;由“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命令,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可知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因此“受封的诸侯”的权力是管理封地,征收赋税;义务是朝见天子,交纳贡物,服从调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学情质量检测(一)(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八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学情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历史学情检测模拟试题(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