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698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0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05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0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09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10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29746/0-172838947017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地理位置,位置南亚次大陆,二早期文明遗址,三发展历程,BC1500年,AD1世纪,四古印度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梵文史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什么流域?古代印度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些?古代印度文明成就有哪些?种姓制度的实质、内容、特点是什么?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教义是什么?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阅读课本和观察地图,思考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文明出现的流域。
流域:印度河流域(最早)恒河流域
阅读课本和观察地图,回答在印度河流域出现的早期文明遗址和时间。
时间:前23世纪——前18世纪
遗址: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BC23世纪-BC18世纪
阅读课本,归纳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BC324年-BC187年
外族侵扰大月氏建立贵霜帝国
出现早期文明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种姓制度
强盛时期孔雀王朝华氏城
阅读课本,归纳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阅读课本和观察图片,回答种姓制度是由什么人建立的和它的实质。
实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阅读课本和图片,种姓制度共分为几个等级?分别有什么职责和义务?
第二等级:掌管行政和军事权力(国王)
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被征服者,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不可接触者”——贱民
阅读课本和材料,归纳种姓制度有何特点。
材料: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特点:①各等级世代相袭。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依据课本的人物扫描,分析佛教的产生的背景。
背景: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阅读课本,归纳佛教的知识点。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获得下层人民的支持)忍耐顺从(获得上层统治者支持)
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概述佛教传播的路线。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以农业为主,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古埃及文明 约前3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前2300年
中国文明 约前3000年
环境:大河流域。 原因: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4.“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A.《荷马史诗》 B.雅典民主政治 C.金字塔 D.罗马大竞技场6.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A.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C.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7.人类最早的文明中,与“种姓制度”“佛教”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8.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知讲解,本节练习,课堂小结,新知导入,一自然环境,活动探究,摩亨佐·达罗遗址,掌握神权,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掌管祭祀,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舒舒服服能过好日子,埋头干活苦呀,被歧视凌辱,目的维护统治,公元前6世纪,→获得下层民众支持,→获得上层贵族支持,“黄金之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