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论语》简介,作者简介,知识拓展,课文探究,合作探究,课堂总结,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论语》以及孔子的常识,反复诵读,背诵课文。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 "至圣",孟子为 "亚圣"。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的成书是集大成之作。其作书时间跨度达一千八百年,作者先后有孔子及其弟子、子思、孟子及其弟子和程子、朱熹。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理解作者观点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
    1.“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诱惑或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4.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论别人好与坏,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这十二章语录主要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九字翻译法,名作状按时,同“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动作名水,能忍受,爱好喜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出自十二章的成语,全文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优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优质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成语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