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第1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第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能达成预期目的的是, 铁的一种硫化物的晶胞如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亳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r:52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瓷中的艺术瑰宝,利用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某“唐三彩陶瓷残片”和“现代陶瓷碎片”的釉料中部分成分及含量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现代陶瓷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B. 唐三彩烧制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C. X射线衍射实验可用于鉴定陶瓷类文物的真伪
    D. 唐三彩的绚丽色彩与釉料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有关
    2. 工业生产需综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绿色环保等多种因素。工业生产下列物质时,对应的转化过程符合要求的是
    A. AB. BC. CD. D
    3.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小于
    B. 由甲醛和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
    C. 常温下,的溶液中含数目为
    D. 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4. 下列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反应的相应表达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新制氯水:
    B. 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溶液时,阳极上的反应:
    C. 向新制的(溶液过量)中加入乙醛溶液后加热:
    D. 加热碳酸钠溶液:
    5. 下列实验能达成预期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6. 某解热镇痛药主要化学成分(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式为B. 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C. 含酯基和酰胺基两种官能团D. 最多消耗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8. 羟基氧化铁吸附并氧化,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反应机理为:,其中含有,分子的空间结构像一顶皇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O>S
    B. 沸点:
    C. 当中时,反应中有的作还原剂
    D. 中铁离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9. 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2,4,6-三硝基甲苯(TNT)。三氟甲苯()与浓反应可生成邻硝基三氟甲苯()和间硝基三氟甲苯(),该反应历程中生成两种中间体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中间体1、2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 反应历程中苯环的大键没有发生变化
    C. 中间体1是由进攻的邻位碳而形成的
    D. 比更易使苯环上的间位氢原子活化
    10. 铁的一种硫化物的晶胞如下图。已知晶胞的边长为n p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中,x为1B. ef的距离为
    C. 位于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D. 该晶体的密度为
    11. 一种全锰电池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为
    B. 理论上,每转移,两个电极质量改变相差
    C. 溶液的浓度始终保持不变
    D. 若更换为阳离子交换膜,会造成Mn电极的腐蚀
    12.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基态原子核外s轨道电子数等于p轨道电子数。仅Z为金属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W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X、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X>YB. 简单离子半径:Y>Z
    C. 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 X、W形成的化合物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
    13. 已知: 。不同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进料比充入和,测得体系达平衡时的(,为体系初始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体系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b、c点,的转化率相等
    C. 时,若,则平衡常数
    D. a、b点,a点对应的的物质的量分数更大
    14. 向溶液中滴入氨水至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氨水过程中,测得与铜元素相关微粒的分布系数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比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形成配位键的能力:
    B. 时,
    C. 时,
    D. 的平衡常数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8分。
    15. 环己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为,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一定条件下易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
    制备环己酮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试剂。将固体(过量)溶于盛有水的烧杯中,沿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橙色逐渐变深,冷却至0℃以下备用。
    ②添加试剂。向烧瓶内加入环己醇(密度为),再加入步骤①所配试剂,振摇,使其充分混合。
    ③控温反应。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随着反应进行,当温度上升至55℃时,立即用水浴冷却,控制温度在55~60℃。约后,温度开始下降,移去水浴,再放置,溶液呈墨绿色。
    ④分离提纯。按图示安装蒸馏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省略),向墨绿色溶液中加入水和几粒沸石,在95℃时收集到馏分。向所得馏分中加入食盐固体,充分振荡后,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静置,分液。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制得纯净的环己酮。
    ⑤称量产品。称量制得的环己酮质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向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后,溶液橙色逐渐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仪器X名称为___________。
    (3)环己醇被溶液氧化时,还原产物为(墨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④,蒸馏前向“墨绿色溶液”中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蒸馏时,冷凝水应从b口通入,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步骤④,将馏分转入分液漏斗前,向馏分中加入食盐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计算环己酮的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为提高环己酮的产率,工业上常在步骤③“再放置”后,加入少量晶体,作用是___________。
    16. 单质As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及医疗设备等领域。一种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Au、Ag等]中回收单质As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压氯化酸浸”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常压氯化酸浸”前,应将阳极泥、浓、浓、、等混合,进行“浆化”(研磨与搅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
    (2)“常压氯化酸浸”时,需不断通入空气,目的是:①充分溶解Cu并减少的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将氧化生成更易溶于水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酸浸渣”中除含Au、Ag外,还含有___________。
    (3)“常压氯化酸浸”时,为保证As的浸出率,需调节反应溶液的酸度和初始的浓度至一定值。因此,工业生产时,需加入一定浓度的浓、浓和准确称量的。控制溶液的酸度一定时,测得As的浸出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最佳初始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_。工业生产时,若加入的浓和过多,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
    (4)“选择性还原”时,加入可使中的As被选择性还原为单质As,若氧化产物为,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砷化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体中As原子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晶胞中As原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的个数为___________。
    17. 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再用制备的还原生成化工原料,可实现化工生产的节能减排。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光催化分解水制的原理如图。
    已知:可见光在催化剂表面可产生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空穴。
    (1)光催化分解水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
    (2)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在反应过程中体现了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Ⅱ.工业上用和制备的原理如下:


    (3)反应的___________。
    (4)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不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时,发生的反应以___________(填“反应①”或“反应②”)为主,分析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5)其他条件相同时,转化率或选择性(生成的物质的量与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20℃时,的产率为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制备的温度为200~280℃,原因是___________。
    18. 阿扑西林是世界上第一个注射用氨基酸型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其某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条件略去)。
    已知:RNH2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2)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B→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G→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K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设计E→G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新制的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路线以丙醛、、为原料合成___________ (其他无机原料任选)。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级高三第一次统一监测
    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亳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r:52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加入浓硫酸后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2)(直形)冷凝管 (3)33
    (4) ①. 防止液体暴沸 ②. 冷凝水从b口进入的原因是热蒸气与冷凝水流向相反,热交换充分,冷凝效果更好
    (5)增大了水溶液的密度,同时降低环己酮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环己酮的分离
    (6)82.6% (7)除去剩余的,减少环己酮被氧化
    【16题答案】
    【答案】(1)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
    (2) ①. ②. ③.
    (3) ①. 溶液的酸度、初始的浓度都会影响As的浸出率,需严格调控溶液的酸度和的浓度 ②. 继续增大溶液的酸度和质量浓度,既对As的浸出率没有实质性影响,又增大对设备的腐蚀程度
    (4)
    (5) ①. 4 ②. 8
    【17题答案】
    【答案】(1)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最后以化学能储存起来
    (2) ①. ②. 氧化性
    (3)
    (4) ①. ②. 随温度升高归于一条,证明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③. 只有反应②为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以反应②为主
    (5) ①. 4.3% ②. 温度过低转化率较小,温度过高选择性较小;或者在200~280℃时,转化率较大,选择性较高
    【18题答案】
    【答案】(1)甲胺 (2)羧基、氨基
    (3)取代反应 (4)+→+
    (5) ①. ②. 保护氨基
    (6) ①. 12 ②.
    (7)唐三彩陶瓷残片
    2805
    034
    10.81
    0.08
    46.56
    现代陶瓷碎片
    29.74
    0.40
    4.22
    0.05
    51.42
    选项
    物质
    转化过程
    A
    溶液
    B
    C
    Al
    铝土矿
    D
    黄铁矿
    实验
    目的
    A.制备银氨溶液
    B.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
    实验
    目的
    C.铁制镀件电镀铜
    D.制备乙酸乙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气体,溶液变浑浊
    酸性:苯酚

    相关试卷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冠醚因分子结构形如皇冠而得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共7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