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2、(4分)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的平方根是6B.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C.的立方根是D.8的立方根是2
3、(4分)甲、乙、丙三种糖果的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在一起销售,若要想销售收入保持不变,则售价大概应定为每千克( )
A.7元B.6.8元C.7.5元D.8.6元
4、(4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三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a<0B.﹣1<a≤0C.﹣1≤a≤0D.﹣1<a<0
5、(4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M(-1,2),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
A.y=B.y=-C.y=D.y=-
6、(4分)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为( )
A.48B.25C.24D.12
7、(4分)如图,已知线段AB=12,点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AM=BN=2,点P是线段MN上的动点,分别以线段AP、BP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PDC、正方形PBFE,点G、H分别是CD、EF的中点,点O是GH的中点,当P点从M点到N点运动过程中,OM+OB的最小值是( )
A.10B.12C.2 D.12
8、(4分)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为分解因式的是( )
A.x(x﹣y)=x2﹣xyB.x2+2xy+1=x(x+2y)+1
C.(y﹣1)(y+1)=y2﹣1D.x(x﹣3)+3(x﹣3)=(x+3)(x﹣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把(a-2)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其结果为____.
10、(4分)将直线平移后经过点(5,),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11、(4分)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分别作等边△ACD、△ABE、△BCF, 则下列结论:
①△EBF≌△DFC;
②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
③当AB=AC,∠BAC=1200时,四边形AEFD是正方形.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请写出正确结论的番号).
12、(4分)若,,则代数式__________.
13、(4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直线y=﹣3x+6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直线y=﹣3x+6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5、(8分)如图,在中,,D在边AC上,且.
如图1,填空______,______
如图2,若M为线段AC上的点,过M作直线于H,分别交直线AB、BC与点N、E.
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试写出线段AN、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6、(8分)在学校组织的“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分,分,分和分.年级组长张老师将班和班的成绩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
(1)在本次竞赛中,班级的人数有多少。
(2)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3)结合以上统计量,请你从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两条)
17、(10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A、C的坐标分别是(﹣4,6),(﹣1,4).
(1)请在图中的网格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请画出△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的△A1B1C1,并写出C1的坐标 ;
(3)请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 , 并写出点C2的坐标 .
18、(10分)某区在实施居民用水额定管理前,对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的50个家庭去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并将调查数据进行了如下整理:
4.7 2.1 3.1 2.3 5.2 2.8 7.3 4.3 4.8 6.7
4.5 5.1 6.5 8.9 2.2 4.5 3.2 3.2 4.5 3.5
3.5 3.5 3.6 4.9 3.7 3.8 5.6 5.5 5.9 6.2
5.7 3.9 4.0 4.0 7.0 3.7 9.5 4.2 6.4 3.5
4.5 4.5 4.6 5.4 5.6 6.6 5.8 4.5 6.2 7.5
(1)把上面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从直方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3)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60%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你觉得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多少?为什么?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在菱形中,,为中点,为对角线上一动点,连结和,则的值最小为_______.
20、(4分)方程x2=x的解是_____.
21、(4分)如图,正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正方形绕点旋转,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若,则的值是____.
22、(4分)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x1x2=_____.
23、(4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C=30°,AB=10,将△ABC沿C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若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20,则平移距离为_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x=+1 , y=-1 , 求x2+xy+y2的值.
25、(10分)计算:
(1).
(2)
26、(12分)某楼盘2018年2月份以每平方米10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炒房客的涌入,房价快速增长,到4月份该楼盘房价涨到了每平方米12100元.5月份开始政府再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步控制了房价的连涨趋势,到6月份该楼盘的房价为每平方米12000元.
(1)求3、4两月房价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
(2)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购房者开始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于一次性付清购房款的客户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8折销售;②不打折,总价优惠10000元,并送五年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每平方米每月1.5元,小颖家在6月份打算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该楼盘房子,她家该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导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若已知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易推导出另一组对边也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只有D符合条件.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D
【解析】
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
A、62的平方根是±6,此选项错误;
B、负数没有平方根,此选项错误;
C、(-1)2的立方根是1,此选项错误;
D、8的立方根是2,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的平方根是1;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1的立方根式1.
3、B
【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所有糖果的总钱数,再除以糖果的总质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售价应定为: (元);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而求6,7,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4、B
【解析】
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三个,确定出a的范围即可.
【详解】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三个,
∴这三个整数解为2、1、0,
则﹣1<a≤0,
故选:B.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本题的关键.
5、B
【解析】
函数经过一定点,将此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y=(k≠0),即可求得k的值.
【详解】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0).
∵该函数的图象过点M(−1,2),
∴2=,
得k=−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故选B.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步骤.
6、C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6和8,
∴它的面积=×6×8=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解,也可以利用底乘以高求解.
7、C
【解析】
作点M关于直线XY的对称点M′,连接BM′,与XY交于点O,由轴对称性质可知,此时OM+OB=BM′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值.
【详解】
解:作点M关于直线XY的对称点M′,连接BM′,与XY交于点O.O′O″⊥A于O″B.GL⊥AB于L,HT⊥AB于T.
由轴对称性质可知,此时OM+OB=BM′最小(O′O″= (GL+HT)=6),
在Rt△BMM′中,MM′=2O′O″=2×6=12,BM=10,
由勾股定理得:BM′= =2,
∴OM+OB的最小值为2,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将多项式和的形式化为整式积的形式,判断即可.
【详解】
解:A、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A错误;B、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B错误;C、是整式的乘法,故C错误;D、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故D正确;故选:D.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2-a>0,解得a<2,即a-2<0,因此可知(a-2)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后可得(a-2)=.
故答案为-.
10、y=2x-1
【解析】
根据平移不改变k的值可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然后将点(5,1)代入即可得出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详解】
解: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
把(5,1)代入直线解析式得1=2×5+b,
解得 b=-1.
所以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
故答案为:y=2x-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掌握直线y=kx+b(k≠0)平移时k的值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11、①②.
【解析】
试题分析:∵△ABE、△BCF为等边三角形,∴AB=BE=AE,BC=CF=FB,∠ABE=∠CBF=60°,∴∠ABE﹣∠ABF=∠FBC﹣∠ABF,即∠CBA=∠FBE,在△ABC和△EBF中,∵AB=EB,∠CBA=∠FBE,BC=BF,∴△ABC≌△EBF(SAS),选项①正确;
∴EF=AC,又∵△ADC为等边三角形,∴CD=AD=AC,∴EF=AD,同理可得AE=DF,∴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选项②正确;
若AB=AC,∠BAC=120°,则有AE=AD,∠EAD=120°,此时AEFD为菱形,选项③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4.正方形的判定.
12、20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解:
故答案为:20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计算是解题关键.
13、
【解析】
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3)2-4×(-2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3)2-4×(-2k)<0,解得.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根的判别式和解不等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A(2,0),B(0,1);(2)1.
【解析】
试题分析:(1)分别令x=0、y=0求解即可得到与坐标轴的交点;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1)当x=0时,y=﹣3x+1=1,
当y=0时,0=﹣3x+1,x=2.
所以A(2,0),B(0,1);
(2)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ABO=×2×1=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15、(1)36,72;(2)①证明见解析;②CD=AN+CE,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ABC,△BCD,△ABD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A=∠DBC=∠ABC=∠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解;
(2)①通过“角边角”证明△BNH≌△BEH,可得BN=BE,即可得证;
②根据题意可得AN=AB﹣BN=AC﹣BE,CE=BE﹣BC,CD=AC﹣AD=AC﹣BD=AC﹣BC,则可得CD=AN+CE.
【详解】
解:(1)∵BD=BC,
∴∠BDC=∠C,
∵AB=AC,
∴∠ABC=∠C,
∴∠A=∠DBC,
∵AD=BD,
∴∠A=∠DBA,
∴∠A=∠DBA=∠DBC=∠ABC=∠C,
∵∠A+∠ABC+∠C=5∠A=180°,
∴∠A=36°,∠C=72°;
故答案为36,72;
(2)①∵∠A=∠ABD=36°,∠B=∠C=72°,
∴∠ABD=∠CBD=36°,
∵BH⊥EN,
∴∠BHN=∠EHB=90°,
在△BNH与△BEH中,
,
∴△BNH≌△BEH(ASA),
∴BN=BE,
∴△BNE是等腰三角形;
②CD=AN+CE,理由:由①知,BN=BE,
∵AB=AC,
∴AN=AB﹣BN=AC﹣BE,
∵CE=BE﹣BC,
∴AN+BE=AC﹣BC,
∵CD=AC﹣AD=AC﹣BD=AC﹣BC,
∴CD=AN+CE.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
16、(1)9人;(2)见解析;(3)略.
【解析】
(1)根据一班的成绩统计可知一共有25人,因为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用总人数乘以C级以上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结合一共有25人,即可得出答案.
(3)分别从级及以上人数和众数的角度分析那个班成绩最好即可.
【详解】
解:(1)班有人,人.
所以班C级人数有9人
(2)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3)从级及以上人数条看,班的人数多于班人数,此时班的成绩好些
从众数的角度看,班的众数高于班众数,此时802班的成绩差一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7、 (1)见解析;(2)见解析; (5,4) ;(3)见解析; (1,-4).
【解析】
(1)根据A、C两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
(2)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1B1C1′,然后写出点C1坐标;
(3)分别作出点A、B、C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2、B2、C2,连接A2、B2、C2即可得到△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2B2C2,然后写出点C2坐标.
【详解】
解:(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如图,△A1B1C1为所作;点C1的坐标为(5,4) ;
(3)如图,△A2B2C2为所作;点C2的坐标为(1,-4).
故答案为:(1)见解析;(2)见解析; (5,4) ;(3)见解析; (1,-4).
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及平移变换,熟知图形经过旋转及平移后与原图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18、(1)见解析;(2)答案不唯一;(3)我觉得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5吨
【解析】
(1)根据题中给出的50个数据,从中分别找出5.0<x≤6.5与 6.5<x≤8.0 的个数,进行划记,得到对应的频数,进而完成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从直方图可以看出:居民月平均用水量大部分在2.0至6.5之间;居民月平均用水量在3.5<x≤5.0范围内的最多,有19户;
居民月均用水量在8.0<x≤9.5范围内的最少,只有2户等.
(3)根据共有50个家庭,要使60%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即要使30户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而11+19=30,故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5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1)5.0<x≤6.5共有13个,则频数是13,
6.5<x≤8.0共有5个,则频数是5,
填表如下:
如图:
(2)从直方图可以看出:①居民月平均用水量大部分在2.0至6.5之间;②居民月平均用水量在3.5<x≤5.0范围内的最多,有19户;
③居民月均用水量在8.0<x≤9.5范围内的最少,只有2户等.
(3)因为在2.0至5.0之间的用户数为11+19=30,而30÷50=0.6,所以要使60%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我觉得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5吨.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的能力及利用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
【解析】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点E′和E关于BD对称.则连接AE′交BD于点P,P即为所求作的点.PE+PA的最小值即为AE′的长.
【详解】
作点E′和E关于BD对称.则连接AE′交BD于点P,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4,E为AD中点,
∴点E′是CD的中点,
∴DE′=DC=×4=2,AE′⊥DC,
∴AE′=.
故答案为2.
此题考查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20、x1=0,x2=1
【解析】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
解:x2=x,
移项得:x2﹣x=0,
分解因式得:x(x﹣1)=0,
可得x=0或x﹣1=0,
解得:x1=0,x2=1.
故答案为:x1=0,x2=1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21、
【解析】
如图,设EF交AB于M,EH交BC于N,PF交EH于O,作PT⊥AD于T交BC于R.首先证明∠CPB=90°,求出DT,PT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设EF交AB于M,EH交BC于N,PF交EH于O,作PT⊥AD于T交BC于R.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AE=EB,∠EAM=∠EBN=45°,
∵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MEN=∠AEB=90°,
∴∠AEM=∠BEN,
∴△AEM≌△BEN(ASA),
∴AM=BN,EM=EN,∠AME=∠BNE,
∵AB=BC,EF=EH,
∴FM=NH,BM=CN,
∵∠FMB=∠AME,∠CNH=∠BNE,
∴∠FMB=∠CNH,
∴△FMB≌△HNC(SAS),
∴∠MFB=∠NHC,
∵∠EFO+∠EOF=90°,∠EOF=∠POH,
∴∠POH+∠PHO=90°,
∴∠OPH=∠BPC=90°,
∵∠DBP=75°,∠DBC=45°,
∴∠CBP=30°,
∵BC=AB=2,
∴PB=BC•cs30°=,PR=PB=,RC=PR•tan30°=,
∵∠RTD=∠TDC=∠DCR=90°,
∴四边形TDCR是矩形,
∴TD=CR=,TR=CD=AB=2,
在Rt△PDT中,PD2=DT2+PT2=,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变换,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2、-3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解答.
【详解】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1,x1x2=﹣2
∴x1+x2+x1x2=﹣3
故答案为﹣3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23、1
【解析】
先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C,再根据平移的性质得AD=BE,ADBE,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BE的方程,则可计算出BE=1,即得平移距离.
【详解】
解:在Rt△ABC中,∵∠ABC=30°,
∴AC=AB=5,
∵△ABC沿CB向右平移得到△DEF,
∴AD=BE,ADBE,
∴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ED的面积等于20,
∴AC•BE=20,即5BE=20,
∴BE=1,即平移距离等于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7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平方差公式求出x+y、xy,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所求的代数式变形,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x=+1 , y=-1 ,
∴x+y=(+1)+(-1)=2,
xy=(+1)(-1)=1,
∴x2+xy+y2 = x2+2xy+-xy=-xy=-1=7.
故答案为:7.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5、 (1)3-2+2;(2)2.
【解析】
(1)先算负整数指数幂,0次幂,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再进一步合并即可;
(2)利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把二次根式化简,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详解】
(1)解:原式=4-1-2+2
=3-2+2.
(2)解:原式=2+1-3+2
=2.
此题考查实数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化简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1)3、4两月房价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10%;(2)选择第一种方案更优惠.
【解析】
(1)设3、4两月房价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2月份及4月份该楼盘房价,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两种优惠方案,分别求出选择两种方案优惠总额,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设3、4两月房价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10000(1+x)2=12100,
解得:x1=0.1=10%,x2=﹣2.1(舍去).
答:3、4两月房价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10%.
(2)选择第一种优惠总额=100×12000×(1﹣0.98)=24000(元),
选择第二种优惠总额=100×1.5×12×5+10000=19000(元).
∵24000>19000,
∴选择第一种方案更优惠.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分别求出选择两种方案优惠总额.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成绩
班级
平均数(分)
中位数 (分)
众数 (分)
B级及以上人数
班
班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级及以上人数
班
87.6
90
18
班
87.6
100
分组
划记
频数
2.0<x≤3.5
正正一
11
3.5<x≤5.0
19
5.0<x≤6.5
13
6.5<x≤8.0
正
5
8.0<x≤9.5
2
合计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查桥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经典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桃溪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