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2024)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2024)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82页“认识方程和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三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
方程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1.在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并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2.认识方程的特征。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对应是三点:
知识点一: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知识点二: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知识点三:认识什么是方程。
在方程形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自己从图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式,启发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这种等量关系,最后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各个量组成等量关系式,从而轻松地完成方程的形式的教学。
在建立方程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各个量的意义,分析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从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
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稿纸、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
(1)出示一个天平,让学生说一说天平的工作原理。
(2)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小苹果,右边放一个大梨子。使天平平衡。
提问:这里天平平衡了,说明了什么?(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
追问: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两个量的关系。
板书:2个苹果的重量=一个梨子的重量。
再问:如果用χ表示一个苹果的重量,两个苹果的重量就用什么表示?如果梨子的重量为300克,那么这个等量关系式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2χ=300
(3)同学们写出的式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回答:式子里的χ表示一个苹果的重量,2χ表示两个苹果的重量;而两个苹果的重量与一个梨子的重量相等。
2.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写的等式里,含有一个未知数,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板书课题:方程
设计意图:用操作天平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到等量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形成等量关系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渗透了等式和未知数两个概念,为方程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一天,叔叔到城里买了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他买完了电器,高高兴兴地挑着往家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叔叔买的电器吧!
提问:同学们请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叔叔买的电视机重15千克,担子另一头的大米重20千克)
(2)你们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写出等式吗?
学生分析情境图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写出等式。
小组交流。各自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写出的等式。
反馈汇报:
板书:电扇重+15=20 20-15=电扇重 20-电扇重=15
(3)如果电扇重χ千克,你们还能写出等式吗?试一试。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写等式。
举手汇报自己写出的等式。
板书:χ+15=20 20-15=χ 20-χ=15
(4)质疑:想一想刚才写的等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等式有什么区别?
学生观察写出的等式,寻找这些等式的特点,寻找等式的区别之处。
指名汇报:今天学习的等式中含有未知数χ,而以前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找出数量关系得到等量关系,并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后面的方程的定义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
(2)6万元可以买多少张?
列出算式:6÷1.2=5(张)
(3)提问:你是根据要么等量关系写出这个算式的?
学生回答:因为“单价×数量=总价”,所以“总价÷单价=数量”。
追问:如果用y表示买的张数,1张1.2万元,y张是多少元?你能再写出等式吗?
汇报:y张是1.2y元,因为是用6万元买了y张,所以可以写出等式为1.2y=6。
3.揭示方程的定义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像χ+15=20 、1.2y=6……这样的等式,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说一说,在方程“1.2y=6”中,哪些是已知数?哪些是未知数?
(3)小结:在列方程的时候,已知数要列入方程中,未知数也要列入方程中,即未知数与已知数一样参与列式。
4.尝试练习
(1)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方程,你们能写出哪些不同的方程?请独自写一写。
(2)学生独立写方程,教师巡视。
(3)指名全班汇报。
对学生汇报中的错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要犯同样错误。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写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过程中,感知方程的特征,逐步理解方程概念的本质,揭示方程的定义。
(三)巩固新知:
1.完成82页“课堂活动”第1题。
(1)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每幅图中小动物的话,分析它们说得对不对。
(2)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后,和同伴交流,说清楚各自的想法。
(3)指名全班汇报。
2. 完成82页“课堂活动”第2题。
(1)请同学们审清每句话,分析各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
(2)学生寻找数量关系,并与同伴交流数量关系。
(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4)指名全班汇报,学生汇报预测:
3.完成82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1)先分析每一个等式,找出方程,再连线。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习题;1.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的括号里画“○”,不是方程的式子后面的括号里画“△”。
8+3x( ) 9+x>20( ) 8+3=11( ) 10x=0( )
2.看图列方程。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意找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
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森林公园有x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7936吨。
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
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x米,周长是38米。
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
答案:1.△△△○ 2.3x=39 4x+4.8=12
3.32x=7936 (12+x)×2=38
(五)课堂小结
你这节课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小结:1.认识了方程,知道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要看它是不是等式,二要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总结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复习巩固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的第2、3题。
2.列方程。
(1)x的3倍减去5等于13。
(2)比x小36的数是70。
(3)20加上x的4倍的和等于30。
(4)x的30.2倍是1.51。
3.看图列方程。
妈妈用去x元。
方程
答案:2.3x-5=13 x-36=70 20+4x=30 30.2x=1.51
3. X+12.5=5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方程的认知课,而对本节抽象的方程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充分动手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首先设置了用天平的工作原理,体会相等的关系,从而引出等量的关系,再通过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初步感知方程;然后又通过教材中的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再次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辨析关系,加深对方程的理解。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要求学生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含未知数的等式相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知方程的特点,形成方程的概念。
对方程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表面趋向本质的渐进过程。所以在学生了解方程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尝试练习、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方程是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是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是等量关系。
3. 认识方程
电扇重+15=20 20-15=电扇重 20-电扇重=15
χ+15=20 20-15=χ 20-χ=15
1.2y=6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认识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与重难点,教学设想和媒体环境构思,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评价反馈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