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0* 往事依依/于漪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1.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作者对往事的怀念。2.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3.认识文学作品对人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于漪,女,1929年2月7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汉族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长,“人民教育家”获得者。 于漪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事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业推动全中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性改革于漪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17日,于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她主编了《中学语文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书,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部。
她已是90岁的耄拳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获评“人民教育家”颁奖词
1.“让生命与使命同行。2.“我甘愿做一块铺路石,让中青年老师踏’过去。“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3.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4.我不断地反思,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眼 花 缭 乱
心 旷 神 怡
谆(zhūn)谆谆教导淳(chún)淳朴
缭(liá )眼花缭乱嘹(liá )嘹亮瞭(lià )瞭望
( )梁山泊、湖泊( )停泊、漂泊
( )率领( )效率
徜徉·徘徊同:都有“慢慢走”的意思。异:①“徘徊”侧重于有心事而长时间地来回走,“徜徉”侧重于安闲自在地步行。 ②“徘徊”还有比喻义: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则无比喻义。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浩渺:水面辽阔无边。身历:亲身经历。雕镂:雕刻。历历:(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清楚楚的。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多指写古诗文)。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犹,还。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胜,尽;收:接收,领略。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
第一部分(1):运用对比,突出“几件事”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7):追忆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读《千家诗》、聆听朗诵等往事。
第三部分(8):篇末点题,再次强调回忆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1、默读全文, 事件典型是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找一找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结合给出的关键词语,说说它们又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完成下表。
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获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
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
[答题支架]审读题干注意“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等提示词,明确答题要求定范围根据题干信息回归原文,确定答题范围找关键找关键语句或词语,从主旨、主题等角度,揣摩人物行为的意图,分析其原因整理作答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注意语言简洁
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依依”?
“依依”有两个意思: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题目中的“依依”应是第②个意思,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2.找出文中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
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3.文章回忆了少年时代的哪几件往事?为什么这几件事“仍历历在目”?
(1)小时候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2)学生时代读《千家诗》(3)听国文老师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听国文老师讲《南归》(5)听老师的谆谆教导
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不仅在当时带给“我”很多乐趣,而且对于“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书,不仅启发了“我”的形象思维,也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还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4.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听国文课、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5、文中提到的几件往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
(1)看山水画——带来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
(2)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带来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
写专注凝视、徜徉画中之乐,表现了热爱大自然之情。
(3)读《千家诗》——获得美的享受,生活的乐趣
写浮想联翩、如历其境之乐,表现了好读书、善品味之趣。
写吟诵诗句、沉醉诗境之乐,表现了爱国、爱美、爱生活之情。
听《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听《南归》——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写朗诵诗词、深受感染之乐,表现了酷爱文学、关注时代的情思。
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5)听老师的谆谆教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对我们的启示:一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是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6、于漪老师的往事,对我们的读书、学习、成长有什么启发呢?
1、看山水画、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讲课,删去一部分行不行?颠倒次序可以吗?
不能删去。这三件事分别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角度来写,各有侧重。
这三件事之所以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说明它们在作者成长的道路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去掉,文章就显得单薄了。
这三件事的内涵是逐步丰富的。
2、第4段引用了许多诗句,这些诗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不能调换。因为它们是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来编排的,同前文相照应。如果随意调换,会使文章条理不清,显得杂乱。
3、第5段中的“雕镂”和“镌刻”在词典中都解释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同一个呢?谈谈你的理解。
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富于变化。二者表达的情感及程度不同。“雕镂”写出了老师的讲课对“我”的影响之深,让“我”永不忘记;“镌刻”则指“我”对诗歌的深刻印象。
4、.课文第5段写了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的情形。试结合文章内容,梳理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异同点。这样安排是否重复?有何作用?
都是抒情诗词,作者都是爱国诗人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动作
把深深的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都采用诵读法,都深入人心
不重复。虽然都是写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的情形,但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也不同,对同学们及“我”的影响更不一样。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学生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5、两位老师带给了作者很深的印象,分析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你更偏向于哪一位,为什么?
国文老师——“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师读书时沉浸、陶醉的情状,教学富有感情,朗读慷慨激昂,深深感染着我们。
代课的国文老师——“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神态描写)——“凝注”写出了老师教学的专注,富有深情。国文老师朗诵卓越,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
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6、为什么“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至今难以忘怀?
老师深情的朗诵使这几句诗令“我”深受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对这几句诗的深情朗诵,触发了“我”对新文学的兴趣,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
1、赏析以下句子,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句段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提示:从多角度如精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修辞手法、大量引用诗句增强形象性等去思考讨论)
(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2)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
(4)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3)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搜索枯肠”一词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反差,衬托文中写的这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雄伟险峻”“烟波浩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插图的景物描写,将山、水细致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了山的雄伟和水的广阔,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比作“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把读书的益智作用,形象地描绘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作者用优美的语句把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概括地描写出来,交代了孕育了《千家诗》中那些美妙的咏物诗的源头活水,赞美了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本文通过对童年及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燃灯”校长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 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人为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其中有一位名叫张桂梅的女教师。为了坚守“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从此改变了她们命运。张桂梅一直用自己生命在帮助这些孩子,即使自己遭受病痛折磨手上都贴满了膏药,忍着痛也要坚持下去一生无儿无女却被千百个孩子叫做“妈妈”用自己瘦弱的身躯诠释了,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的高洁品性。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踞固的追梦人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0* 往事依依/于漪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 往事依依/于漪教学ppt课件</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往事依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0* 往事依依/于漪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40507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 往事依依/于漪课文配套ppt课件</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0* 往事依依/于漪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405079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 往事依依/于漪教学演示课件ppt</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