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测试题
展开(14分)(23-24七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春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起来了,水( )起来了,太阳的脸( )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几,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材料二】
北国之春
孙立燕
①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少男,变得多姿、明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
②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
③“春风十里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
④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有删节)
1.(3分)请结合语境在选文空缺处填上适合的词语。
山 起来了,水 起来了,太阳的脸 起来了。
2.(4分)下面句中的哪些词语要重读?通过重读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3.(3分)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表达效果。请阅读两则材料中写春风的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4.(4分)朱自清笔下南国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孙立燕笔下北国的春天像什么呢?请发挥想象仿写一个比喻句来描绘。
(11分)(23-24七年级上·河南安阳·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过处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⑪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5.(3分)结合全文,补全相关人物的主要活动。
6.(4分)从修辞的角度给第⑥段中画线句做批注。
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
7.(4分)文章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与链接材料都写了雨中的村人,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
【链接材料】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之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16分)(23-24七年级·浙江宁波·期中)校文学社找到下面两篇文章要进行解读,正所谓“奇文共欣赏”,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插一张犁在田间……
路来森
①我固执地认为,春天里最质感的风景是:插一张犁在田间。
②当然,不止是一张犁,还会有一头牛,一头黄牛或者黑牛,甚至于毛色斑驳的“花牛”;自然,更不能没有扶犁的人,是一位老农,脸上布满了沟壑一样的皱纹,黄黑的肤色,恰如泥土的颜色。他的肩上,挂着一条长长的打牛鞭;他的身后,跟着他的婆娘,或者他那条心爱的家犬。
③他们,一起来到一块土地上。
④并不急于劳作。多年的习惯,总是先在地头“歇一会儿”。春阳烂漫地照着,身体慵懒得很。于是,男人先把犁耙插于地头,然后,脱掉身上厚厚的棉衣,坐在地头上。他从破衣袋里掏出烟包、烟袋,缓缓地装满一袋烟,点燃,吸着。缕缕的烟丝,在春阳下散逸着,像是昨夜酣梦的思绪。他抬头看看四周,进而把目光放远,望向远处。远处,是土地;更远处,是远山。土地,已经完全松软了,表层的土,布满了惺忪的纹理,细密的纹理间,仿佛正有丝丝的春气,在冒出。他笑了,他感受到了土地的温度;感受到了土地的某一种渴求;他知道,一张犁,会满足一块土地的渴求的。
⑤犬吠声,打破了田头的清寂。
⑥歇足了。老农站起了身,对着女人喊了一声:“干活吧。”
⑦于是,牛被套在了绳套上;女人,牵起了牛;男人,扶住了犁耙。男人把长鞭一挥,喊一声:“咿哩啊啦……”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声呐喊的意思,但那头牛是知道的;它一躬身,一用力,犁耙就在田地里,哗啦啦地前行了。
⑧牵牛的女人、牛、犁耙,还有扶犁的老农,共同构成一条直线,形成一道动感的风景。风景了上千年,风景成一幅画,风景成一首诗,风景成一段历史。
⑨老农,一边扶犁前行,一边还不时地俯身抓起一把新鲜的泥土,在掌心中揉搓一下,然后,看着泥土从指缝间缓缓淌下。有时,他会把手中的泥土,拿到鼻端用力嗅一下,他喜欢这种新鲜泥土的腥味,他知道,他的骨子里就流淌着这种味道。他的骨血,是和这种泥土的味道相融的;一把泥土,在他眼中,就是天,就是地,而他则是中间的那个“人”:天、地、人,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就叫“天人合一”。
⑩一段时间后,农人的身后,就是一片明哗哗的新鲜土地。泥土的腥味,漫溢着;春阳熠熠,新耕过的土地,是春天里最明媚的春光。
⑪又一段时间后,他累了,女人累了,牛儿累了,一张犁也累了。
⑫于是,他们停留在田头,休息。
⑬于是,一张犁,又插在了田间。
⑭一动不动,坚守着,静默着,静默成一尊千年的雕像,静默成一道永恒的风景。
⑮听,风在唱歌。
(选自《辽宁晚报,2017年3月20日》)
◆品味语言
8.(4分)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赏析其表达效果。
(1)缕缕的烟丝,在春阳下散逸着,像是昨夜酣梦的思绪。
(2)老农,一边扶犁前行,一边还不时地俯身抓起一把新鲜的泥土,在掌心中揉搓一下,然后,看着泥土从指缝间缓缓淌下。
◆取舍文段
9.(4分)下面一段文字出自上文④⑤两段之间,文学社的小斌认为应删去,小雪则主张保留,你的看法呢?
女人,放下了肩头的农具:她不吸烟,但她闲不住。于是就四处寻觅,寻找一些野菜,比如荠菜、苦菜等,一棵棵地挖取,抖掉根部的泥土,装进随身带的一只布兜里。田头的树,已发出了嫩芽;不远处,几株桃花开得正旺,火一样燃烧着。女人,看看树,看看桃花。“面若桃花”,女人不再年轻,她摇摇头,脸上掠过一丝自嘲的落寞。……远处,有儿童在放风筝;空中,偶尔有几只鸟飞过,于是,那只家犬就叫了,汪汪汪……
◆赏析人物
10.(4分)文中“老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理解主题
11.(4分)有人说,“美”的真谛在于“真”,失去了“真”也就错过了“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12分)(23-24七年级·江西赣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的杏树
陈海强
①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着最后一箱子图书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我隐约看见有花枝在窗外浮动,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树。
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闹啊!我知道一场花事已经临近了。小杏树还是那么认真地遵守着与春天的约定,早早便在春风中呼唤着我的注意。春分之后,昼渐渐长了,夜渐渐短了,小杏树枝头的蓓蕾已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一连几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树下寻觅第一朵绽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
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摄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紧的事情。有几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误了时辰,就在夜里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随风而至,晨起后从树篱上捡起几朵杏花,放在手心端详,无需放大镜,花茎上毛茸茸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才看清,杏花像微缩的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个小提篮盛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
④或许,小杏树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株大柿子树。此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从大柳树上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露出近一米长的缝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来。维护树木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观察后决定将这段枝杈锯掉,以免哪天掉落伤人。工作人员发动电锯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电锯声中落下。那在空中立体舒展的枝叶如今平平地铺在地面上,竟然覆盖了整个草坪。小杏树头顶的天空豁然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儿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有段时间,我短暂地居家办公,便有了更多时间注意小杏树。我惊奇地发现,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瓣如雪片般坠落。有时候,我从小杏树下走过,看到小路上已经撒满落花,不禁担忧树上还能结几枚杏子。到了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了呢?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儿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与那些在风雨中折枝断杈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浇灌。有时,我也会顺带浇灌小杏树周围的树木和花草。因为,我渐渐明白了,小杏树的美,离不开周围一草一木的影响。它们之间似乎相互竞争,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许,它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一草一木全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骛地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发生,三月蓓蕾初绽,四月花自凋零。这个过程,我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时,隔着朦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树焕然一新,似锦的繁花已经落尽,新叶正在风中闪亮。一位老人从小杏树下经过,正抬头张望新绽的叶芽。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杏树枝头风吹过的声响。我想,那正是万物生长的律动。
(选自2022年04月06日《人民日报》)
12.(4分)第⑥段写了杏花成为青杏的过程经历了许多生存困境或考验,请你结合后段文字简要概括三点。
13.(4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路见证小杏树成长的过程,图文记录,感受它的外形美,领悟其精神美。
B.小杏树与周围树木相比,瘦弱不堪,称呼它“小”是因为“我”对它有怜悯之情。
C.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细腻传神地写出枝头杏花含苞待放情态,带给读者无限想象。
D.本文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像小杏树这样努力成长的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美。
14.(4分)文章写到“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小杏树有哪些生存智慧?请结合内容分析。
(16分)(23-24七年级·河南平顶山·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里梨树情
杨剑横
①春意盎然的杭州西湖,梨花开满枝头,清香四溢。突然,我脑海中又闪现出四十年前家门前的那棵梨树。
②那时候,我才十几岁,我家院子里自然生长着一株梨树,梨树的高矮与我小时候差不多,我常常与玩伴玩耍时,稍不留神就把它撞得东倒西歪。遇上刮风下雨的时候,雨水淋湿了它的全身,歪来倒去的,雨过天晴后,树干还在泪流,觉得它怪可怜的。我们小时候因缺乏营养,长得瘦小。那小小的梨树,与我们同时代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也缺乏营养,长得弱小可怜。
③每年的冬天,我都会留意到这棵梨树枝干的粗细、肥瘦、树叶稀疏,来判断它是否要施肥,施什么样的肥,施多少肥。肥施足了,(1)它就像是一个低调的老农,默默地站在院子中央,不声不响,顶风冒雪,无怨无悔,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④随着花开花落,初夏悄然降临了。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妈妈会把被子、冬衣抱出来晒一晒。院子里的晾衣绳少,远不够用,我只好用麻绳一头绑在这棵梨树上,另一头绑在粗壮的黑桃树上,用来晒被子和一家人的衣物等。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被子里的棉花变得膨胀,松软开来,晚上盖在身上,嗅着阳光的味道,静静地进入梦乡。
⑤每天吃过晚饭,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都会聚在这棵梨树下纳凉、摆龙门阵,述说着趣事,谈论着农事、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梨树就像一个静默的听众,无声地把大家的所有心情都包容进去。
⑥日子如流水般静静地淌过,当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来到时,我发现这棵梨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了,那一颗颗果实像小灯笼挂满枝头。我迫不及待地蹦跳着先把低处的果子摘下来尝尝,如果运气不佳,摘的果子还没完全熟透,会咬得我一口酸水;如是熟透的,则是鲜甜香脆,汁水满嘴。
⑦当所有果实都到了成熟时,爷爷会安排一个孙儿爬上树,把一颗颗都摘下来。然后反复挑选。那些有虫眼、黑疤的小梨,装在小筐里,当大家晚上聚在一起时,竟然把梨分给大家尝鲜。但“梨”与“离”是谐音,“分梨”就成了“分离”的代名词,总是让人心中不爽。所以每人吃一整个,不允许割开来分吃。爷爷会把又大又甜、长相好的放在家里藏起来,用稻草严严实实地盖住,一个个数数,记在本子上,等到赶场天,去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⑧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天空飘落着绵绵细雨,路有点滑,我跟随在爷爷的身后,去集市上卖梨。出发前,(2)爷爷装好梨放在背篼里,还用旧麻布一层层隔开,怕把梨碰坏了,卖不出去好价钱,背篼上面还用一层簸箕盖上,一来遮盖住阳光,二来可以打开摆放梨儿。我爷孙俩赶了七八里的小路,终于到了集市上,找一个人多的显眼的地方,把背篼放下,找个熟人借了一个木板凳,把梨儿一个个摆放整齐,把一杆小木秤放在旁边,等待买主上门。爷爷给我拿了一块钱,叫我去买吃的,我兴高采烈地跑去大街上玩。把钱藏在衣服口袋里,过一会儿用手摸一下,看还在不在。我玩了半天,肚子有点饥饿了,走到食堂店旁边,嗅到一阵阵肉包子的味道,垂涎欲滴,急忙去口袋掏钱时,却始终摸不到,急得我满头大汗。把衣服脱下来一看,不知是谁,用刀片划了一大口子,这才明白,小偷把我的钱偷了。我不敢向爷爷说,只好饿肚子了。我假装若无其事,走到爷爷面前,看见爷爷在数钱,一元的、一角的、一分的票子,反反复复地数,脸上露出了笑容。爷爷问我买什么吃的,我点点头回答说,吃的包子与馒头。
⑨我问,爷爷,你吃了没有?爷爷笑呵呵点头,吃了一个火烧馍,很香,还要一碗白开水喝了,肚子饱了。爷爷说:“孙子,我们去买点盐、油、醋和猪肉,一家人好久没打牙祭了!今天卖了十多块钱,很不错!”爷爷那种满足开心的样子,让我难忘。
⑩今天想起来,爷爷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他老人家还在天堂里卖梨买肉吃吗?肯定还会笑得合不拢嘴!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3年第9期有删改)
15.(4分)文章以“梨树”为线索,叙述了“我”和梨树之间的故事。请试着以此为依据梳理本文内容,补写在下面横线上。
小时候,“我”和梨树都长得弱小可怜—→ ① ,“我”都会留意梨树—→最热的季节,——→ ② —→果实成熟时,③ —→赶场天—→ ④
16.(4分)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品析文中画线句子。
(1)它就像是一个低调的老农,默默地站在院子中央,不声不响,顶风冒雪,无怨无悔,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从修辞的角度)
(2)爷爷装好梨放在背篼里,还用旧麻布一层层隔开,怕把梨碰坏了,卖不出去好价钱,背篼上面还用一层簸箕盖上,一来遮盖住阳光,二来可以打开摆放梨儿。(从描写的角度)
17.(4分)第⑧段中写到:“我不敢向爷爷说,只好饿肚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18.(4分)结合文章标题《故里梨树情》,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16分)(23-24七年级上·甘肃张掖·阶段练习)阅读《大豆摇铃》,完成下面小题。
大豆摇铃
佚名
①有时候,会在梦中听到童年里那熟悉的声音,西风长长地拂过,大地上便响起了密集的声音,像无数根手指极快地弹着纸片。清脆又略带一点点钝感的声音,随着风的疾缓,如波浪般起伏。
②在家乡的土地上,那个年代,种植得最多的庄稼,除了玉米,就是大豆。我们叫黄豆,儿时所说的大豆,却是菜园里另一种东西。在生长的过程中,在满地的庄稼里,黄豆是最低调的。它不像玉米那样直直,也不像谷子那般纤纤,更不像高粱那么亭亭,但是它们很和睦,虽然长到最后也没有一米,却是枝叶交错,不分彼此,渐渐地挽成一片。
③我们时常奔走追逐于田地里,隐藏,寻找,欢笑,却极少踏进黄豆地。因为枝叶密集,行走困难,也不利于躲藏,而高高密密的玉米地和青纱帐,却是极佳的去处。渐渐地,对黄豆越来越熟视无睹,在未来的某一天,忽然想不起黄豆开花时的样子。问母亲,母亲的话如一阵柔柔的风,吹散了笼罩在旧时光上的迷雾,我又看到了那些花儿。
④黄豆花儿也低调,不张扬,很小,三五朵挤在一处,雪白或淡紫。黄豆花儿类似于一种女子,乍看之下平凡,细看,看得时间越长越好看。像一只小小的蝶儿立在那儿,翅膀竖起并拢,在微风里轻颤。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平凡的花儿在大地上默默地开谢。就像邻家的那个女孩,每天放鹅,割草,采野菜,偶尔笑,或者辫梢上系一根红红的头绳,没人注意到。
⑤当黄豆结荚的时候,便生动了许多。一嘟噜儿一串儿,碧绿碧绿,还不丰盈,怯怯地聚在一起,悄悄地张望着这个人间。当它们熟悉了大地上的风和阳光,昼与夜,便迅速地成熟起来,走过青涩的时光,身躯渐渐饱满。
⑥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便开始幸福了。摘些青黄豆回来,带荚煮,熟后剥开荚,小小的豆粒碧意盈盈,清香无比。更多的时候,没有耐心去剥。我们拿起一个豆荚,捏着一端放进嘴里,一挤,用牙一撸,几个豆粒便出来了,大嚼,口齿留香。后来搬进城里,才知道这种吃法,叫煮毛豆。
⑦西风渐起,悄悄地把大地染上不同的色彩。黄豆也轻轻地换了装,不再绿意盎然,特别是那些豆荚,开始泛黄泛褐,就像泥上的颜色。用手一捏,豆粒已经有了韧性,也长到了最大。再过些日子,颜色便越发深浓了,而且也干了许多。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总是偷偷地连秧割下来一些,在荒僻无人处堆成一小堆,点燃,看火旺旺地着起来。待火熄之后,在灰烬里翻找那些烧熟了的豆子,吃得满嘴满脸的黑。这是最好吃的时候,等到收割了之后,豆粒干得差不多了,烧豆子的人就多起来,豆子却远没有此时好吃。
⑧秋天渐深的时候,黄豆便一改前两个季节的低调沉默。此时的它们,豆荚和豆粒都已经干爽得像最纯真的笑。在浩荡的金风里,豆粒欢快地碰撞着豆荚,摇响一片喜悦。大地上都是它们的声音,而别的庄稼都已经垂着头沉默了,它们没有弯腰,却依然收获满满,且载歌载舞。我们站在田畔,看着那些声浪起伏着四处游走,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黄豆地上轻轻地抚过。我们也会摘下一串豆荚,摇动着回到村里,伴着一路细细碎碎的声音。
⑨祖祖辈辈传下来一个词,摇铃,竟然充满诗意。我摇着那一小串铃铛进了院子,立刻便吸引了所有禽畜的目光。我看见邻家的女孩,正在院子里跟着弟弟学习写字,辫梢依然系着一根红头绳,也在风里轻轻地摇着。
⑩黄豆收割以后,大地上便简洁了许多,黄豆地里只余一排排整齐的豆茬,镰刀斜斜地掠过后,留下一排排细细的尖。我们拿着四股叉或者二齿子,提着土篮子,去刨挖那些豆茬。有风吹过时,耳畔似乎还响着黄豆摇铃的余音。偶尔一只田鼠,在不远处匆匆奔过,东跑西窜地捡拾遗落的豆粒。豆茬带回去晾干后,交到学校班级,这是我们整个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⑪长长的西风吹过长长的岁月,那一片摇铃之声,依然不时地在心底起伏,遥远而又亲近。远得隔山隔水,故土苍茫,近得入心入梦,闻之泪下。
(有删改)
19.(4分)阅读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将“我”儿时的趣事填写完整。
(1)黄豆结荚时,“我们”摘青黄豆回家煮着吃,味道难忘。
(2)豆荚颜色越发深浓时, 。
(3)黄豆干爽时, 。
(4)黄豆收割后,“我们”刨挖豆茬,晾干后将豆茬交到学校班级做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20.(4分)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个,按照括号内的要求,进行赏析。
(1)一嘟噜儿一串儿,碧绿碧绿,还不丰盈,怯怯地聚在一起,悄悄地张望着这个人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我们拿起一个豆荚,捏着一端放进嘴里,一挤,用牙一撸,几个豆粒便出来了,大嚼,口齿留香。(分析加点的词语)
选句
赏析
21.(4分)本文有多处照应,请找出前文与第⑨段画波浪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其好处。
22.(4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20分)(23-24七年级辽宁葫芦岛·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六月雪
①我们艰难地走了一夜,直到天亮还没有到达山腰。前面传来休息的命令。我们在道旁停下来,吃了点炒面,又继续前进。
②越向上走,山势越陡,小道儿几乎要笔立起来了。山路虽然由前面的部队作了一番修补;但是骡马走起来,仍然相当不便。道旁绝壁上悬着的石块,若不注意撞到了就有砸破脑袋的危险。山涧里的水,湍急地向下倾泻着,溅起几尺高的白沫子,发出哗哗的吼声,真叫人胆寒。
③将近中午,我们才爬上半山腰。刚一拐弯,便见到两座高山,好像要紧紧地偎依在一起似的,把小道夹在中间。两边石壁上伸出几棵葱绿的青松,路旁青嫩的小草刚长了两寸高,几棵黄色的小花骄傲地随着温和的山风摆动。这里完全是一片春天的景色。而背阴的地方,微风徐来,凉爽宜人,又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使人完全忘记了当时正是夏天。
④又往上走了两个小时,就好像进入了冬天。白皑皑的积雪,越来越厚,道路滑溜溜的,行动更困难了。走在我后面的一个贵州籍同志,由于年岁大,身体弱,越走越喘,越走越吃力了。我顺手去接他的枪,副班长也赶上来要帮他拿背包,可是他说什么也不肯,还是艰难地支撑着身子前进。
⑤再向上走去,好几层雪冻在一起,差不多有两尺多厚。雪底下的水还是在哗哗地流着。山势更加陡峭,道路更加崎岖狭窄,要是一步走不稳______下去,那就再没办法______上来。草鞋早就被雪水浸透了,十个脚趾冻得又麻又木,深一脚浅一脚的,也不知道是冷是热。
⑥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了。胸口上好像压着千斤重担,透不过气来,走几步就得喘半天。我后面那位贵州籍的同志,额头上汗直流,看样子连往前爬的劲都没有了。不得已,就坐下来。指导员忙抢到他的身旁,像慈祥的老妈妈一样,把他的手架在自己的肩上,慢慢地把他扶起来,耐心地对他说:“同志!再坚持一会儿,过了雪山就是胜利!在这里,说什么也不能停呀!”
⑦“我自己还能走!”那个同志轻轻地推开指导员的手,激动地说了一句,又摇摇晃晃地走起来。
⑧下午三点钟我们到达了山顶。大家多么高兴啊!
⑨忽然西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迅速挨着山头压过来。接着暴雨挟着冰雹,劈头盖脸地打来。不一会儿,又变成了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我们身上的单军衣浸透了,有的地方还结了一层薄冰。冷风一吹,把大家冻得上牙直打下牙。指导员和连长忙着叫大家打开被子,披在身上。
⑩风好像故意和我们闹别扭似的,越刮越大。我们的脚陷在一尺多深的雪里,费老大劲才能拔出来。被子被风吹得鼓起来,像船上的帆蓬,拖得我们来回直晃荡。我们几个人就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
⑪这时指导员自言自语地说:“______。这简直比蜀道还难!”后边的小通信员不知把这句话听成个啥,就接着说:“指导员,我们不是已经上天了吗?咱们的脚早就站在云彩上面啦!”
⑫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23.(4分)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正确的词句填空。。
(1)下列动词依次填入第⑤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掉 攀 B.溜 登 C.滑 爬 D.踩 走
(2)下列诗词填入第⑪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
24.(4分)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25.(4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6.(4分)文章结尾第⑪段中小通信员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7.(4分)“六月雪”是一种自然景象,文章以此作标题好在哪里?(要求至少写出三点)
(15分)(23-24七年级上·江西上饶·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菊花开
李佩红
①季节刚翻过一座山,走进冬的萧瑟。树木仍沉醉在秋天的梦境中,梁水已结了一层薄冰,几片黄叶像几尾金鱼在清浅的冰下缓游。
②应朋友邀请,我去她家赏菊。朋友的小院不大,夏天种的蔬果,全都不见踪影。万物萧瑟,唯有两株中国菊攀上疏篱,扶持而开,绛紫微红的颜色,细而凹的花瓣,像倒扣的微型帆船,层层叠叠拢向花心。一花一世界,这些小帆船像是为蚂蚁出门探宝准备的,一团一团的热烈是为落魄诗人准备的,而那伸展出去的花,像孩子们的手臂,砸开初冬凛冽的凝固,让暗香浮动。朋友说今早气温低,花瓣儿都冻硬了,午后温度升上来,花就缓过来了。我惊讶摄氏零下三四度的低温,菊花竞没有冻死,轻轻地抚摸花瓣儿,冰凉、软如丝绒。菊花不克制、不忍耐,它把自己当成子弹射出去,洞穿一个冰冷的季节。
③从前我是见识过各种菊花的,偏这株普通的中国菊触到我的内心,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菊花,清晰地在脑海中开放。
④一次是在湖南,途经一山区服务站,见半坡上铺着一簇簇野菊花,明艳艳的黄,妩媚中透着野性,像一群赶集去参加婚礼的农家女子,交头接耳,嬉笑玩闹,顿时觉得日子热气腾腾的。
⑤另一次是在爬武夷山途中,只见峭壁的缝隙里,独独绽着一朵黄菊,前面是深不可测的激流,后方是铜墙铁壁似的断崖,而它就这么孤零零地,傲然站在那里,“人比黄花瘦”,却有一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概。
⑥还有一次是在开封公园举办的大型菊花展上,十几万盆菊花被展览者精心设计安排摆放,花团锦簇,一片盛世繁华。我向来是悲观主义,最不忍见这繁花盛景撒展时的凄凉,一如送别。花还是要野性的好,风雨飘摇中,依山依石依木而开,于萧瑟中潋滟。
⑦只是我个人的体会而已,花还是花,当开则开,该谢便谢。但是,却有几株花与我有很深的联系,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一个符号。
⑧母亲从前爱养花,记得有一年,两盆菊花到秋天就开花了,一盆浅粉,一盆淡黄,花虽只有几朵,倒也别致。母亲有些沮丧,一度想把它们扔掉,因父亲病重,母亲顾不上。父亲去世的那年深秋,两盆菊花一夜之间全部开放,异常繁茂,拼尽全力似的,一色的月白,白得不近人情。没几天,久病的父亲去世了。等我们埋葬了父亲,那两盆花突然萎谢了。伤心欲绝的母亲不依不饶,把花枝剪得粉身碎骨,连盆一起扔了出去,从此再不种菊花。都说花的颜色与气味有关,那菊花在我家嗅到了什么气味儿,商量好了似地集体变色。我只能解释为花也是有思想的。
⑨菊花是母亲的疼,是我们内心的伤。好在时间淡化了一切。今天突然忆起,那两盆雪白的枝繁叶茂的花仍在大脑里盘根错节,如父亲定格在中年的那张脸。
⑩还是放下沉重的话题吧,说点轻松的。
⑪冬天,北方雪锁大地,人们喜欢在暖屋里喝红茶,暖胃暖身。南方不一样,南方潮湿,易升内火。所以南方人喜欢喝绿茶,也喝清香宜人的甘菊。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看着一朵萎靡的菊花在水中缓慢打开,逐渐丰满。待到茶水酿成微黄色,再小杯呷饮,幸福的香气沁入心脾。
⑫其实,赏菊也好喝茶也好,苦难也罢幸福也罢,都是一种生活体验。一个人来到世上体验完了全部过程,也就该走了。人的生与死,对苍茫宇宙并无任何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人对美的感知,美对人的精神的愉悦和鼓舞。
⑬生命中遇到的美,如同信仰,让人回首往事,不至于涕泗长流,一声叹息。
28.(3分)文中说:“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菊花,清晰地在脑海中开放。”请依次写出“我”记忆深处所遇到的菊花开。
①( )——②( )——③( )母亲养的菊花开又败——喝菊花茶,菊花在水中打开。
29.(4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菊花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对菊花的见闻与感悟,脉络清晰。
B.文章的②一⑥段记叙了自己的几次赏菊体验,展现了菊花不一样的美。
C.因父亲的去世,菊花在我们一家的心里留下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创伤。
D.文中的菊花都与生命有关。
30.(4分)联系上下文赏析句子。
一花一世界,这些小帆船像是为蚂蚁出门探宝准备的,一团一团的热烈是为落魄诗人准备的,而那伸展出去的花,像孩子们的手臂,砸开初冬凛冽的凝固,让暗香浮动。
31.(4分)文章最后两段读来让人颇有触动,请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春风
内容
品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作者先把春风吹面的感觉比作“① ”,从触觉角度写出了其温暖、轻柔的特点,还调动了嗅觉、听觉,用“卖弄”“唱”的这些动词,以② 的修辞方法写鸟鸣声,突出了春风带给人多感官的美好体验。
“春风十里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
作者在与南国春风的对比中,③ 。
人物
主要活动
孩子们
① ;放风筝
邻家大伯
②
女主人
③
村民
在雨中“沐浴”
初中语文13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405080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3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精练</a>,文件包含第13课《纪念白求恩》分层练习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13课《纪念白求恩》分层练习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阅读综合实践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第六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第六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3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阅读综合实践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阅读综合实践分层作业教师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阅读综合实践分层作业学生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