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37139/0-17285713149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37139/0-17285713149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37139/0-1728571315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命题人:高三化学备课组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使用到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亚运莲花尊”莲花盆的青瓷B.火炬“薪火”外壳的铝合金
C.棒垒球馆顶棚的聚四氟乙烯薄膜D.亚运村衣橱内的由麦秸秆制成的衣架
2.下列事实不能直接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是( )
A.化合物ICl中I为+1价B.第一电离能:N>O
C.硬度:金刚石>石墨D.热稳定性:
3.下列制备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合理的是( )
A.制:
B.制:
C.制NaOH:海水溶液
D.制Mg:海水溶液
4.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 ml 和1 ml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的分子数为
B.用石灰乳完全吸收2 ml 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C.在常温常压下,44 g 与混合物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一定为
D.反应中,生成2 ml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
②的溶液中:、、、
③水电离出的ml/L的溶液中:、、、
④加入Al能放出的溶液中:、、、、
⑤的溶液中:、、、、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⑤D.③⑤
6.胆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B.中的的键角小于中的的键角
C.中氧原子的VSEPR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
D.胆矾中的与、与的作用力分别为配位键和氢键
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稀处理银镜反应后试管内壁的Ag:
B.在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尾气中浓度:
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D.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
8.下表提供的试剂,用如图所示装置(忽略尾气处理装置),能制备相应气体的是( )
9.硅是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和镁粉模拟工业制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电负性:Si
A.Ⅰ中引燃时用镁条,利用了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Ⅱ中主要反应有:、
C.为防止自燃,Ⅱ需隔绝空气
D.过程中含硅元素的物质只体现氧化性
10.用电石(主要成分为,含CaS和等)制取乙炔时,常用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反应为:①
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aS、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不能依据反应①比较硫酸与氢硫酸的酸性强弱
C.反应②中每24 ml 氧化11 ml
D.用酸性溶液验证乙炔还原性时,、有干扰
11.①~⑥是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原子的半径是与它同主族的原子中最小
B.②的氧化物中只含离子键
C.③与⑥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非金属性④>⑤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
13.我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实现和反应得到,部分微粒转化过程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吸收热量
B.过程③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结合过程③,过程④的方程式为:
D.整个过程中制得1 m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 ml
14.实验小组探究浓度对溶液与溶液反应的影响。实验如下:
c(AgNO₃)¹c(FeSO₄)/ml•L⁻¹
已知:①
②取ⅰ~ⅳ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浓盐酸均产生白色沉淀;滴加溶液均产生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析ⅰ中数据可知:
B.ⅱ中沉淀加适量浓氨水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本实验中反应物浓度增大,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比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更大
D.取ⅲ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以作为为可逆反应的证据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2分)
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和高铁酸钾()等。
(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常温下为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水溶液呈深黄绿色,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以和HCl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备的反应为:。
①冰水浴的作用是______。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将水溶液滴加到KI溶液中,溶液变棕黄;再向其中加入适量,振荡、静置,观察到______,证明具有氧化性。
(3)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转化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c.d.
(4)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多功能净水剂,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性能为一体。实验室制备的方法如下:在冰水浴中,向KClO和KOH的混合溶液中少量多次加入硝酸铁,并不断搅拌。
①上述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絮凝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16.(9分)
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硫代硫酸根()可看作是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
(1)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比较S原子和O原子的电负性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的空间结构是______。
(4)同位素示踪实验可证实中两个S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实验过程为
过程ⅱ中,断裂的只有硫硫键,若过程ⅰ所用试剂是和,过程ⅱ含硫产物是______。
(5)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a nm、b nm、c nm,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的个数为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的摩尔质量______g·ml(1nmcm,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6)浸金时,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分别判断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17.(12分)
研究人员对和Fe粉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进行研究。
已知:ⅰ.某工厂排放的含氮废水中总氮mg⋅L,含有硝态氮mg⋅L、氨氮mg⋅L。
ⅱ.本实验中在时,脱除硝态氮(转化为)效果较强。
ⅲ.和Fe粉均可以脱除硝态氮,本实验中二者均为过量。
(1)和Fe粉在去除废水中硝态氮的过程中表现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研究在的含氮废水中发生反应的情况,实验结果如图1。
①根据图1,写出“实验组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组二”实验时发现,降低溶液pH更有利于的去除,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脱除的含氮废水中硝态氮,单独加入或同时加入与Fe粉的实验结果如图2和图3。
①根据图2,前15min内脱除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2和图3,20~60 min内体系中生成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检验处理后的废水中存在:取一定量废水蒸发浓缩,______(补充操作和现象)。
18.(13分)含钛高炉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MgO、CaO、、、FeO和金属Fe等,对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Ⅰ.一种含钛高炉渣提钛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不溶于水、稀酸和碱溶液;②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1)盐酸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磁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b.若将流程A部分与流程B部分互换顺序,最终得到的滤渣成分相同
c.若将流程A部分与流程B部分互换顺序,理论上氢氧化钠用量不变
Ⅱ.含钛高炉渣中金属Fe含量的测定:
ⅰ.配制金属Fe浸取液: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和邻菲罗啉(抑制水解)溶于水,加入乙酸和乙酸铵混合溶液调,此时铁的化合物不溶解。
ⅱ.取g粉碎后的含钛高炉渣,加入足量金属Fe浸取液,室温下浸取1h。
ⅲ.过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转移至盛有过量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
ⅳ.将反应后的溶液煮沸至冒大气泡并继续微沸10min。
ⅴ.冷却,用浓度为c ml·L的抗坏血酸()标准液滴定,消耗抗坏血酸标准液V mL。
已知:①酸性条件下,(未配平)
②(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
(4)步骤ⅱ中浸取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步骤ⅲ中加入过量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该含钛高炉渣中金属Fe的质量分数=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7)下列两种情况均会对“金属Fe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造成偏差:
情况一:配制金属Fe浸取液时,溶液pH等于2
情况二:未进行步骤ⅳ,直接用抗坏血酸标准液滴定
①情况一的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②情况二的测定结果偏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19.(12分)探究铁在某浓度和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难溶于水,溶于水。
(1)用85配制100 mL 1.0 ml·L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
(2)实验Ⅱ中铁钉表面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探究停止产生气泡的原因。
提出假设:铁钉表面形成了含有+3分价铁的氧化膜将铁钉覆盖。
甲同学进行实验Ⅲ,得出假设成立的结论。
实验Ⅲ:将洗净的实验Ⅰ中无气泡产生时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加入滴有KSCN溶液的稀,振荡,静置,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认为实验Ⅲ无法证实假设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乙同学通过改进实验证实了假设成立。
(4)铁钉表面突然产生大量气泡的可能原因是迅速被氧化形成氧化膜,使聚集在铁钉表面的脱离铁钉表面。
①实验Ⅳ证实了形成氧化膜过程中产生。
实验Ⅳ:______(填操作),滴入少量溶液后,立即测定pH,pH迅速降低。
②形成氧化膜(以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实验Ⅰ中周而往复的现象与铁钉表面氧化膜的生成和溶解密切相关,从反应的速率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选项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实验目的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饱和食盐水
制备并收集氯气
B.
浓硫酸
亚硫酸钠
浓硫酸
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硫
C.
稀硫酸
粗锌
浓硫酸
制备并收集氢气
D.
稀硝酸
铜粉
浓硫酸
制备并收集一氧化氮
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主要化合价
+1
+1
+2
-2
-1
-1、+7
原子半径/nm
0.152
0.186
0.160
0.074
0.071
0.099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比较Mg、Al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
编号
试剂
沉淀物质的量之比
试剂X
试剂Y
/ml·L
/ml·L
ⅰ
0.04
0.04
a
ⅱ
0.1
0.1
0.15
ⅲ
0.5
0.5
0.19
ⅳ
1.0
1.0
0.26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将除去氧化膜的铁钉置于烧杯中,加入30 mL 1.0 ml·L和3 mL 30%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突然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停止产生气泡;
一段时间后再产生大量气泡,再停止,出现周而往复的现象。过程中,溶液保持澄清。
Ⅱ
将与实验Ⅰ相同的铁钉放入烧杯中,加入30 mL 1.0 ml·L和3 mL 。
片刻后铁钉表面持续产生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0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8页。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备的流程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