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教学设计
展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围绕“怎样辨别真假水果”的问题展开具体观察活动。在观察中,学生自觉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离不开人体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进而体会到各种感官各有不同的功能。
教材设计分三大部分:
第一,科学探究——怎样辨别真假水果。引导学生试着运用感官观察描述区别不同事物的特征。第二部分,应用与迁移——识别真假花,这是运用所学的感官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第三部分,阅读与新知——认识感官兄弟,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学情分析】
在体验单元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用眼睛观察事物特征。眼睛观察是否是万能的,恐怕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看、闻、摸、尝、听,这些观察方法学生并不陌生,他们都经历过,知道离不开眼、耳、鼻、舌、手这些器官,但学生没有意识到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感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眼耳鼻舌皮肤等五种感官,知道它们各有各的本领。
[科学思维]能利用感官把真假水果辨别出来,培养学生比较思维。
[探究实践]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辨别真假水果。
[态度责任]对物体的外在特征观察、探究感兴趣,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知道各有各的功能。
[难点]运用感官比较、区分、描述不同的事物特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1
1.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老师带来一篮子水果,请同学们挑选一个吧。
2.你们都挑选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水果了吗?
3.哦,原来这篮子水果有真有假。学生活动1
挑选水果
我的梨是假的,我的苹果是真的……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活动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
环节二:科学探究——辨别真假水果
教师活动2
(一)问题与猜想
1.面对这样有真有假的一篮子水果,你有什么问题?
2.想一想,怎样辨别真假水果?
3.谁的想法跟他们一样?
(1)闻一闻:真水果有香味,假水果没有
(2)看一看:假水果颜色均匀,真水果颜色有深有浅
(3)掂一掂:假水果比较轻,真水果比较重
(4)尝一尝:假水果不能品尝,真水果能品尝
教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不少。
(二)探究与结论
1.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一试,把真假水果分开。把假水果放到左边,真水果放到右边。
2.交流我们的试验结果。可以用这个句式来回答:
(1)句式:
这个____是假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句式:
这个____是真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表明,只用眼睛观察,能看出真假吗?
4.我们的判断正确吗?怎么验证。
教师讲解方法
①闻起来有塑料味的水果,肯定是假的
②能剥开皮的,肯定是真的;剥不开皮的,肯定是假的。
③能切开的水果肯定是真的。
(三)反思与评价
1.如果有人请教怎样辨别真假水果,你该怎么传授经验?
2.在辨别真假水果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活动2
怎样辨别真假水果?
思考交流
举手
试着把真假水果分开
这个梨是假的,因为拿起来很轻很轻。
这个葡萄是真的,因为捏着有些软。
不能。我们还要通过闻、摸等方法辨别。
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
真苹果有香味,假苹果没有
真葡萄摸起来有点软
真香蕉能剥皮
真梨能用刀切成两半
……
只用眼睛观察判断不准,还需要用手、鼻子来帮忙
活动意图说明:能正确利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去观察、区别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环节三:应用与迁移——识别真假花
教师活动3
提供一盆花。
这盆花是真的吗?很难看出来。怎么辨别它的真假?学生活动3
闻,有香味;摸,比较软;花瓣、花蕊能掰掉;手拿比较重。这样的花是真的。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环节四:阅读与新知——感官兄弟
教师活动4
1.看、摸、闻、听、尝,分别用到哪些器官?
2.找一找,这些器官在我们身体哪个地方?
教师出示示意图
教师: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它们各有各的本领。学生活动4
眼、皮肤、鼻、耳、舌
两人互相指认物种器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认识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
【教学后记】
2.感官的本领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整个单元的起始,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个方面设计了感官观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观察活动,学习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各种感官的功能,并能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本课在科学探究部分设计5个活动环节:
一是“听一听,猜一猜”,了解耳朵的功能。二是“摸一摸,比一比”,了解皮肤的功能。三是“闻一闻,辨一辨”,了解鼻子的功能。四是“尝一尝,品一品”,了解舌头的功能。五是“看一看,说一说”,了解眼睛的功能。
应用与迁移部分,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用感官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再次体验感官的功能。阅读与新知部分,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了解皮肤更多功能。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不同感官观察事物特征,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感官各有不同的功能。但不同的感官到底具有怎样的不同功能,学生还是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去体验、归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的感官能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
[探究实践]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体会不同感官的功能。
[态度责任]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体会不同感官的功能。
[难点]能用感官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1
1.想一想,感官兄弟有哪几个?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学生活动1
眼、耳、鼻、舌、皮肤
感官兄弟都有什么本领?
活动意图说明:自然衔接过渡,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提出问题,悬念设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环节二:科学探究——感官兄弟的本领
教师活动2
一、探究与结论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播放音频,让学生睁着眼睛听,听到哪些声音?
2.再次播放同样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听到的声音和刚才一样吗
3.闭上眼睛听和睁着眼睛听有什么不同?
(二)摸一摸,比一比
1.提供实验器材:小狗熊、小汽车、排球、篮球、猕猴桃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用手观察这些物品特点。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递物品;一个蒙上眼睛,摸物品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3.表达交流
运用句式:我摸这个物品______________(特点),断定它是_________。
4.我们通过皮肤摸这些物品,能摸出它们哪些特征?
(三)闻一闻,辨一辨
1.提供实验器材:鲜花、陈醋、香油、臭豆腐、柠檬汁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用鼻子闻这些物品的气味。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个拿物品;一个蒙上眼睛,闻气味并猜测。
③猜对的放在一边,不对的放在另一边。
④轮流猜测,看谁猜对得多。
3.鼻子闻到了哪些气味?
(四)尝一尝,品一品
1.提供实验材料:大葱、杨梅、食盐、冰糖、苦瓜
2.讲解实验过程:
①首先观察物品有哪些。
②然后两人一组,一人拿食物喂另一人,说出食物的味道。
③轮流进行,看谁说得准。
④一人蒙上眼睛,重复上面的②③步骤
3.温馨提示
①得到老师的同意才能品尝。
②讲究卫生,是用自己的杯子、吸管等进行品尝。
4.我们品尝到了哪些味道?
(五)看一看,说一说
1.看一看,我们刚才摸的物品,它们还具有什么特点?
2.我们眼睛能观察到物体哪些特点?
二、反思与评价
1.感官兄弟分别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征?请连一连。
2.感官兄弟谁的本领更大?
教师:感官兄弟的本领都了不起,少了哪一个都不能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
学生活动2
闭上眼睛听,听得更仔细
两人一组,摸一摸,比一比
我摸这个物品毛茸茸的,软软的,断定它是小狗熊。
学生选择或填补
两人一组,闻一闻,比一比
学生选择或填补
两人一组,尝一尝,品一品
学生选择或填补
小熊是黄色的
排球比篮球小
……
学生选择或填补
连线并交流
回答
活动意图说明:在具体的观察过程,学生充分认识到五种感官的不同功能。
环节三:应用与迁移——走进小树林
教师活动3
跟随老师走进校园小树林,我们的感官会发现哪些更有趣的事物?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站排行走,不许大声喧哗。
②各小组到指定的地方观察,不许乱跑。
③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④观察后,一起到教室交流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活动3
小组活动
看见鸟妈妈在喂孩子,看见树干上有鸣蝉,看见花丛中有蝴蝶,看见枝头上有果实……
活动意图说明:把课堂利用五官观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深入体会感官作用。
环节四:阅读与新知——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教师活动4
阅读回答:
1.为什么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皮肤有哪些功能?学生活动4
皮肤包裹着我们全身。
能感知软硬,能感知冷热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学生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感觉器官,了解皮肤的更多功能。
【教学后记】
3.水果分享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分感官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物体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本课以班级组织水果联欢会为情境,提出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带水果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和描述活动。为了增加观察、描述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还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即让学生向水果的主人提出一些有关水果特征信息的问题,再根据这些信息猜出是哪一种水果。这个活动将提问、观察及描述物体特征综合在一起,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各项特征的能力,并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到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什么时需要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物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感官有哪些,知道感官各有各的功能,并且也学会用不同的感官单独观察事物的特征。不过在观察中,学生会发现,只用一种感官观察并不能全面认识事物,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才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综合利用多种感官的功能,了解保护感官方法。
[科学思维]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事物特征。
[探究实践]能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多方面观察描述的事物特征。
[态度责任]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成果,树立保护感官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事物特征。
[难点]树立保护感官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1
1.同学们带来哪些水果?拿出来展示一下吧。
2.大家带来的水果真多啊!一定很好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大家探讨?学生活动1
学生课前至少准备一个水果
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
活动意图说明:门见山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科学兴趣,激发急切求知欲望。
环节二:科学探究——分享水果
教师活动2
(一)探究与结论
1.一串香蕉,如果选择一种感官观察,你会怎么做?(出示实物)
使用句式:
我会选择______,发现香蕉___________。
2.当我们选择一种感官观察时,只能观察到香蕉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如果我们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会怎么样?
教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
3.听故事:盲人摸象(播放视频)
盲人是用哪种感官摸象的?有什么不足?
4.快快行动起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的水果吧!
观察记录
5.做游戏:猜水果
(1)小组对抗:
①每组4人。
②第一组,每人从不同感官角度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
③第二组,针对某种水果特征意义回答。
④第二组,根据第一组的特征描述,猜测是哪种水果。
⑤两组轮流进行。
(2)分享水果,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二)反思与评价
我们观察到水果哪些特征?给他们涂上颜色吧。
学生活动2
我会选择眼,发现香蕉黄黄的、长长的。
我会选择舌,发现香蕉吃起来有点甜。
我会选择鼻,发现香蕉闻着有点香。
我会选择皮肤,发现香蕉摸上去很光滑,捏一下有点软。
既能看到香蕉颜色、形状,又能闻到气味。……
盲人是用手摸象的,只能认识大象某部分特征,不能全面认识大象。
观察描述自己的水果,并做记录
组际间进行
描述的特征越多,越容易猜中是哪种水果。
结合自己的观察涂颜色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体会多种感官的综合观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
环节三:应用与迁移——制作水果拼盘
教师活动3
1.任务
把不同颜色、味道的水果切成不同形状制作水果拼盘。
2.材料超市:多种水果、盘子、水果刀、牙签
3.温馨提示:使用刀具要注意安全!
4.制作方法
教师讲解水果椰子树的制作方法。
①剥好的两个香蕉分别去掉头和尾,摆放在盘子中央,切成一块一块的。
②香蕉底部放上橘子瓣,顶部放上切好的瓜瓣。
5.任选一个,动手做做。
学生活动3
小组内完成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利用感官功能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阅读与新知《保护感官很重要》
教师活动4
感觉器官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
(1)怎么保护眼睛
(2)怎么保护鼻子
(3)怎么保护耳朵
(4)怎么保护舌头学生活动4
①过亮过暗要提防 ②读写姿势要正确 ③电视手机要少看 ④适时休息看远方
①远离刺激气味 ②不用力擤鼻
③不随意抠鼻孔
①保持耳道干燥 ② 不随意掏耳道
③不长时间戴耳机④遇到巨响捂紧耳朵
①不明物体不要品尝
② 不要吃过热食品
③不要随意咬舌头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知道怎样保护感官,树立健康意识。
【教学后记】
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体验单元 画蚂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564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体验单元 画蚂蚁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1 辨别真假水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564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辨别真假水果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2 感官的本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大象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a href="/kx/tb_c405640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2 感官的本领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