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化学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38432/0-17286161481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化学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238432/0-17286161482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微观探究离子键的形成,微观探究共价键的形成,课堂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化学键
教科书
必修一教材
教学目标
1.以典型物质为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2.能用电子式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表征。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构型。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与分析物质。
教学过程
引入:目前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而由这些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有1亿多种。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形成了如此丰富的物质呢?
任务一 微观探究离子键的形成。
观看氯化钠的导电性实验视频,为什么固态氯化钠中的Na+,Cl-无法自由移动?
活动1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 分析NaCl的形成
问题1 Na+与Cl-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2 Na+与Cl-相互靠近的原因?
能一直靠近吗?
问题3 什么时候稳定呢?
观察Na+与Cl-核间距与能量图,思考上述分析是否合理?
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和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完成宏观实验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视角转换。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通过问题引导分析氯化钠中的相互作用,搭建学生思考问题的支架,降低认知负荷。提供证据,深化学生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认识,深入理解离子键爱你的形成。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和“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活动2 利用化学用语 表征NaCl的形成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观察原子的电子式,分析电子式书写规则
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
学习评价1 MgCl2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建构书写电子式的方法,通过电子式呈现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展示化学语言的魅力。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认识模型,体现化学学科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化学学科教与学的有效办法。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和“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活动3 通过分析NaCl的形成 揭示离子键的本质
学习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后,请同学们从成键微粒,成键本质,成键元素三方面分析离子键。
学习评价2 请解释NaCl固体不能导电,熔融的NaCl能导电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电子式分析氯化钠形成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离子键的内涵。通过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模型认知、宏微结合、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
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有没有离子键呢?液态氯化氢不导电,说明不存在离子键。氯化氢的分解温度有3000摄氏度,非常高,说明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存在不是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学习的电子式来分析。
设计意图:结合离子键的形成,对比分析,口头表达,检验知识类比迁移的能力,尝试证据推理,构建模型认知。
任务二 微观探究共价键的形成。
活动1 结合氢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分析HCl的形成
像HCl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作用力叫做共价键。
学习评价1 用电子式分析Cl2分子的形成
设计意图:以H、Cl原子的结构特点,用电子式分析HCl的形成,引出共价键的概念。让学生分析用电子式分析氯气的形成,深刻理解共价键形成本质。
活动2 通过分析HCl、Cl2的形成,揭示共价键的本质
类比离子键,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共价键。
成键微粒是原子,成键本质是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当然,也有例外,如氯化铝是氯原子与铝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学习评价2 判断碳与稀有气体中是否有共价键?
设计意图:类比离子键,概括出共价键的内涵,揭示其本质。通过学习评价2的分析,深刻感受共价键的形成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学习评价3 书写H2 、CH4、H2O、CO2 、N2 的电子式
对比观察5个物质的电子式,可以发现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电子式中的1对共用电子对可以用1根小横线表示,该化学用语叫做结构式。
结构式比电子式更加简洁。从电子式,结构式中看出,共价键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电子式与结构式都表示的是平面的,分子是否都是平面的?
分子式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的,通过现代实验手段可以测定某些分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与分析电子式的书写,学会用电子式来表征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感受形成的电子对对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关。知道结构式中键的含义,了解共价键的分类。知道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活动3 深入探究,初步认识共价键的分类
请从共用电子对的角度分析H2中的原子不显电性,而HCl中,H显+1价 ,而Cl显-1价的原因
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是相同的,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氢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氢原子为0价。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的吸电子能力比氢要强,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偏向氯原子。因此,氢原子显正1,氯原子显负1.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加深对共价键的理解,让学生理解共用电子对偏移,理解共价分子中元素化合物的正、负及数值的含义,丰富共价键的类型。
任务三 课堂提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审核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审核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反思docx、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年审核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评价docx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