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行香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目标展示,课堂活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秦观及词作的创作背景。
2.诵读词作,理解分析其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
3.把握词作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简要赏析词作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
4.培养热爱农村风光的情感,明确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新农村。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析其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
2.简要赏析这首词的写作(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简要赏析这首词的写作(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约3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哪位同学记得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其三》?请来背一背吧。
学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穿越时空,一起走进秦观的《行香子》,去欣赏古朴乡村最美的春光。
二、目标展示(约2分钟)
1.了解作者秦观及词作的创作背景。
2.深情诵读词作,理解分析词作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展现的画面。
3.把握词作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简要赏析词作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
4.培养热爱农村风光的情感,明确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新农村。
三、课堂活动(约37分钟)
【课堂展示一】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hán)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张耒(lěi)、晁(chá)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此词大约写作于其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这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课堂展示二】诵读正音,理解文本。
哪个同学来展示一下? 先诵读正音。
同学读,了解词的大意,弄清字的读音。
强调重点字的读法:陂(bēi) 徜徉(cháng yáng) 飏(yáng)。
请跟着配乐一起齐读一下,读出节奏(多四字句、三字句,句式较短,节奏欢快)。自由快读,进一步熟悉词的内容。
下面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文本:请结合注释和助读部分翻译理解全词。
【课堂展示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上阕写什么,下阕写什么?请大家讨论思考一下,在脑海中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然后请同学来概括作答。
上片,静态小园春光,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
下片,动态山岗春光,主要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
【课堂展示四】探讨主题,体会情理。
请大家欣赏由本词创作的歌曲,进一步想象词作描绘的美景并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探讨一下这首词作的主题。好,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探讨的结果?
这诗词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展现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课堂展示五】赏析借鉴,分享感悟。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语言有何特色?请同学们来分享你的赏析和感悟。
(一)表现手法:
1、动静结合:
2、白描手法:
3、寓情于景:
(二)语言特色:
通俗易懂,朴素自然。
用词准确。
句式整齐,格调轻快。
四、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通过《行香子(树绕村庄)》我们感受到了春光里的古朴乡村是那么的美。如今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正在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乡村生活将成为人人向往的田园印象。告别城市的喧嚣,独自走在乡村的小道上,感受山间清爽的风,田野里淡淡的稻香,欣赏引入眼帘的一抹金黄。如此惬意闲适的乡村生活,正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五、作业布置(1分钟)
你渴望怎样的乡村景致或生活?你打算如何助力乡村发展呢?请写写你的感想和打算,字数200字左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行香子公开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赏析,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庭中有奇树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首》,九首》有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庭中有奇树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