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 课件+单元解读课件+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pptx
    • 课件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pptx
    • 原卷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 知识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docx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4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5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6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7页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8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4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5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6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7页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8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第3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1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2页
    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第3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完整版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完整版复习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人教部编版2024pptx、第一单元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人教部编版2024pptx、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第一单元单元知识清单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人教部编版2024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4页, 欢迎下载使用。
    3.字形易错(括号内为错别字)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之景美不胜收。朱自清笔下的春像花 ① 招展的小姑娘,春风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老舍笔下的冬温暖而晴朗,小山秀气,河水澄清,水藻仿佛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刘湛秋笔下的夏雨热烈而又粗 ② ,秋雨使人静 ③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liáng chéng  chǔ  B.liáng dēngzhùC.niàng chéngzhù D.niàngdēngchǔ
    【答案与解析】C 酝酿(niàng),澄清(chéng),贮蓄(zhù)。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支 ②旷 ③谧B.①枝 ②犷 ③谧C.①枝 ②旷 ③秘D.①支 ②犷 ③秘
    【答案与解析】B 作答本题,需要结合词义和语境。“支”可用作量词,用于队伍、歌曲、杆状的东西等。“枝”指枝子;用作量词时,用于带枝子的花朵。第①空指花的枝子,故选“枝”。“旷”指空而宽阔;心境开阔。“犷”指粗野。第②空形容夏雨粗豪、豪放,故选“犷”。“谧”指安宁,平静。“秘”指秘密;保守秘密。第③空形容秋雨使人安宁,故选“谧”。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春天,草木萌发,牧童liá亮的笛声应和着轻风流水传递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热烈又粗 guǎng的夏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应和( ) 贮蓄(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liá( )亮 粗guǎng( )
    【答案】(1) hè zhù (2)嘹 犷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着新衣、穿汉服,扶老携幼、呼朋引伴,成千上万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国宝。B. 参加比赛的女选手们个个花枝招展,十分引人注目。C. 下课了,同学们在体育委员的统一安排下争先恐后地来到操场上做操。D. 演奏现场,小提琴轻盈的节奏如清风徐来,转瞬之间又是咄咄逼人的狂放旋律。
    【答案与解析】C “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与“统一安排”相矛盾,可改为“井然有序”。
    • • •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四季中的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答案与解析】A 李白的号是“青莲居士”。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春》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B. 刘湛秋所写的《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C.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唐朝的马致远,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写了冬天济南的山、水等美景,表达了对济南山水的喜爱之情。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掌握文学常识和理解课文内容。C项有误,马致远是元朝人,而非“唐朝”。
    [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1.在朗读时,对需要强调的词语要加以重读,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停顿,用“V”标示;连接,用“Λ”标示。下列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牛背上Λ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B.真的,济南的人们Λ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C.这一圈小山Λ在冬天特别可爱,V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D.潮平Λ两岸Λ阔,风正Λ一帆Λ悬。
    分析比喻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考查形式】(1)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请自选角度赏析句子(含比喻的句子)。
    【答题技法】1.把握比喻的类型、特征,准确判断比喻句。 比喻有三种基本类型: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借喻(乙代甲)。无论哪种类型,赏析句子都要按照比喻句的赏析方法进行。2.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依据实际灵活作答。 运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不同的文体中,其表达效果的表述方式有差别。要注意区分是叙事性、描写性文章,还是议论类文章。
    【答题模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结合句意分析本体和喻体),表达了……的感情。
    分析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考查形式】(1)某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请简析某句(段)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法】1.是什么。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做出准确的判断。2.表现了什么。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中表现的内容。3.写出效果或情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形象地写出了……),并说明句子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物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景物的特点其实就是筛选与整合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这类题型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考查形式】①文章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②请结合文章第x段,说说某物具有哪些特点。
    【答题技法】首先,判断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其次,找出描写的是哪些景物。最后,看这些景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若有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则筛选出即可;若没有这类词语,则需从描写景物的句子中提取中心词来改造、组合、变换、选用,使之成为全面、简练且符合要求的答案。注意:“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前者要求回答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后者要答的是景物描写的技巧(手法)。
    [2023陕西西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与春为邻李军怀 ①能够触摸到春的筋骨,有着令人慌张的气息。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红梅粉色的花一树怒放。
    ②几天前,米粒大小的花在黢黑干瘦的枝条上探头探脑地张望春天,羞羞答答的模样,仿佛少女在寻找自己的恋人,青涩的情愫唯恐被人知道似的。
    ③不见一片叶子,一树繁花妖娆妩媚,美艳绝伦。丝丝缕缕的幽香沁人心脾,清清浅浅,浅浅悠悠,我仿佛能听到花的呼吸,那么轻,那么匀。
    ④夜里的雨,润物无声。草醒了,花醒了,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泥土的味,混合着草的香,花的味,一同氤氲在早晨的空气中。这是大地吐故纳新的呼吸。皇天后土在春雨的滋润下,一夜酣睡醒来,酣畅地打着呵欠。我仿佛看到它们胸腔在一起一伏。暖暖的气息唤醒了花草的梦、鸟的梦,它们一起在一个清晨醒来。
    ⑤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叽叽喳喳。它们在谈论着食物、雨水、春天和爱情。它们在地上蹦蹦跳跳,欢欣鼓舞。原来,它们心中也居住着一个春天。
    ⑥阳光晴好,湖面上闪着点点金光。柔若无骨的春风撩拨着水,涟漪泛起。水中央的几只水鸟,叫不出名字,结伴嬉水,水流向东,浩浩荡荡。远处的秦岭青如眉黛,近处的湖水清清凉凉。天上闲云朵朵,耳边鸟鸣啁啾。好一个新的春天,活色生香在眼前,不是画卷,胜似画卷。柳树早已站成湖岸边的新娘,长发飘飘,婀娜多姿,万种风情。湖水做了照妆之镜,明镜映娇娘,怎一个美了得。
    ⑦田园上,起身的麦苗做了绿毯,铺天盖地,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尽情渲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显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田间地头春耕的人星星点点,麦田锄草的,挑野菜的,种树的……人勤春早,他们才是春天最美的风景。
    ⑧天上的风筝多了起来,花花绿绿的彩带装扮着天空。风筝越升越高,那些“蜈蚣”“老鹰”“青蛙”等越发活灵活现,天空生动、热闹了起来。地上的人牵着线走,目光被高高飘扬的风筝牵着,欣喜的心放飞着,飘向远方……
    ⑨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大自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人处其中,无不被明媚的春景所感染、鼓舞。我常会从破土而出的嫩芽中感受到新生的力量,从枝头绽放的花朵中体悟到生命的蓬勃和美丽,从一岁一季的枯荣兴衰中感知季节的轮回和生活的甘苦……
    ⑩我常想,人人都喜爱春天,大概是因为春天一切都在生长,而生长就意味着希望、收获。大自然竭尽全力地展现着它的色、味、形之美,而谁又能拒绝得了美呢?我们自然不自然地被这自然之美吸引着、熏陶着、引领着。我们与春为邻、与春同居、与春同行,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奋斗的力量。
    ⑪这新生的春天,这新生的希望,这新生的美好,渐行渐深。(有删改)
    1.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的不同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颜色鲜艳,活灵活现(每空1分,共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①处,根据第⑤段内容可概括为“啄食谈论,欢欣鼓舞”;②处,根据第⑥段内容可概括为“湖面泛光,涟漪泛起”;③处,根据第⑦段内容可概括为“绿满天地,人勤春早”;④处,根据第⑧段内容可概括为“颜色鲜艳,活灵活现”。
    2.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
    (1)远处的秦岭青如眉黛,近处的湖水清清凉凉。天上闲云朵朵,耳边鸟鸣啁啾。(从多感官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动视觉、触觉和听觉,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2分)
    【解析】 第(1)题,“远处的秦岭青如眉黛”“近处的湖水清清凉凉”“天上闲云朵朵”从视觉、触觉角度进行描写,“耳边鸟鸣啁啾”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句子调动多种感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湖水做了照妆之镜,明镜映娇娘,怎一个美了得。(从修辞手法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湖水明净、柳条柔美多姿的情态,表达出作者对春景的喜爱和赞美。(2分)
    【解析】 第(2)题,句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湖水比作镜子,并赋予柳树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湖水明净、柳条柔美多姿的情态,表达出作者对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班里要举办朗诵会,请你为下面的句子标注恰当的重读和停顿。(重读用“·”标注,较短的停顿用“|”标注,较长的停顿用“∧”标注)(2分)这 新 生 的 春 天, 这 新 生 的 希 望, 这 新 生 的 美 好, 渐 行 渐 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新生的|春天,这新生的|希望,这新生的|美好,渐行|渐深。(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的能力。作答此题,首先细读语句,把握其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情感来体会应重读的词语和应停顿的地方。这句话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因此,应重读“春天”“希望”“美好”;同时,根据本句词组的语法特点,三个“新生的”后均应有较短的停顿,“渐行”和“渐深”中间应有较短的停顿。
    4.【回归教材】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与春为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揭示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章以“春”为线索,描绘春天红梅花开,以及春天的雨、麻雀、湖水、田园、风筝等景物及其不同的特点。C.文中运用大量的叠词,如“丝丝缕缕”“蹦蹦跳跳”“清清凉凉”“花花绿绿”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D.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对春天特有景色进行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法有误。文章标题“与春为邻”,把“春天”人格化,把它当作作者的邻居,赋予它人的情态,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答案】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景物特点,1分;“感觉”与景物特点对应,1分。共2分)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答案】①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是暮春。②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③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3分)
    【答案】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诗句展现的情景,1分;象征意义;1分;对偶的精妙,1分。共3分)
    4.《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2分)
    【答案】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意思对即可。2分)

    相关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阅读综合实践授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主题演讲比赛,方法技巧指点迷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背景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析B润湿,害怕担心,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人教部编版2024pptx、第二单元检测卷原卷版docx、第二单元检测卷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