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共27页。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自学指导1 (4分钟)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探究实践中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完成探究实践的讨论题4、什么是稳态?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 境(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细胞代谢会产生碳酸、乳酸等许多酸性物质,人和动物吃 的食物代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 内环境,生物体内环境的pH如何变化?
探 究 实 减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原理: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₄2-/H₂ PO₄-) 能使 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 缓冲液。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 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探究口实减 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方法步骤:1、绘制如图所示的实验记录表格。
探 究 实 减 模 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2、测自来水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 杯中,测试并记录起始pH。一次加一滴0. 1ml/L 的HCI ( 或 NaOH), 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试并记录一次pH,直到加入30滴 为止。3、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记 录结果。4、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步骤,记 录结果。5、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 标,绘制不同实验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pH变化曲线。
橡 究 9 实 减 模 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实验结果:
在磷酸缓冲液中滴加酸或碱的滴数
探 究 实 减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 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主要位于血浆中),其中最重要的是 HCO₃-/H₂CO₃,其 次还有HPO₄2-/H₂PO₄-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 内。内环境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吗?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同一人的体温一日内有变化,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尽管环境气温 波动较大,但健康人的腋窝温度始终变化不大。
体温: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如此,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以及渗透 压等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化学成 分和理化性质(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稳 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自学指导2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2、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联系?如何治疗尿毒症?3、对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完成思考讨论5、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什么?6、在不同层次上稳态概念的发展如何?
三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联系?如何治疗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形成尿液不足一→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出现组织水肿,形成尿毒症←—含氮废物在体内堆积方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
3、对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怒考 ·讨松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1、你有过发高热的经历吗?谈谈高热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 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 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持续高热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出现脑损伤,如智 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 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 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人体会出现疲倦、全身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3、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 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 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 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炎炎夏季,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人,最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即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严重中暑会使体温超过40 ℃,病死率比较高。
5、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什么?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 种物质和条件。(1)正常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能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2) 适宜的温度和pH 等能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2、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在不同层次上稳态概念的发展如何?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1)分子水平: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等。例如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 在着稳态。如果这个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会变成癌细胞。 正常人体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如果它们的分泌紊乱,人体血糖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2)细胞水平: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3)器官水平: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 液的稳态等。(4)群体水平: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也存在稳态等。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整理背诵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当堂训练课本P12, 扩展应用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C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
2.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C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C.血液中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D.血液中H₂CO₃和HCO₃-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血液中的pH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共19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