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
展开前情回顾1.人体的细胞生活在哪里?2. 内环境主要包括?3.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什么?4. 内环境的重要意义是?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如果发生较大 的波动,细胞还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吗?2.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活动会使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动荡吗?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指标,转氨 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肝脏发生炎症,转氨酶即从肝 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 病变可引起转氮酶升高—肝 炎。
肌 酐与 尿 素 氮是衡量 肾功能的指标,当肾功能 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 能排出,以致大量尿素和 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尿毒 症。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 血糖浓度的 一 项指标,对 于诊断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 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 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称 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与 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尤其 是两者都增高的,患冠心 病的危险性更大。
(1)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2)内环境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 范围,这说明什么?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差别?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
喝苹果醋或吃小苏打药片后,血浆的pH将如何变化?
科学家发现: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 度上中和酸或碱。如:人体内的缓冲物质主要有: 碳酸氢钠(NaHCO₃)/ 碳 酸(H₂CO₃) 、 磷酸氢二钠(Na₂HPO₄) / 磷酸二氢 钠 (NaH₂PO₄) 等 。
生物材料+酸或碱液---pH的变化: pH 基本不变 缓冲液+ 酸或碱液----pH的变化:pH 基本不变 自 来 水 +酸或碱液------pH 的变化:pH 变化很大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 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 从而 说明生物体pH 相对稳定的机制。
· 1、分组编号加材料· 2、加酸实验 清洗-测初始pH-加酸溶液-搅拌后测pH... ·3、加碱实验 清洗-测初始pH-加碱溶液-搅拌后测pH... ·4、观察记录结果
滴加 处理的滴数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关曲线图: pH
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相关曲线图:
滴加 处理的滴数
生物材料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来维持pH 值的稳定。
自来水不具有缓冲作用; 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 生物材料也有缓冲作用。
碳酸氢乳酸CO₂H₂O
红 细 胞 置于 蒸 馏 水 中 H₂00 红 细最 碧逐破 裂 缩
红 细 胞 置 于 H₂O 高 渗 溶 液中红细胞皱
1.输液的时候为什么要输入生理盐水?2.为什么会出现“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的现象?结论: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
一 、稳态的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相对稳定的状态 叫做稳态。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即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的状态。
各种营养物质、代谢 产物、激素等的含量
含过多溶质和水分的血液透析液供给装置血液血液血液
透析液透析液透析液透析液透析液有用的物质留在血液中
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O 各种中小分子溶质血液透析原理示意
子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透析后的血液通过病人的静脉血管回到病人的体内。①使用后的透析液成分与使用前相比, 主要增加了尿素等 代谢废物。② 血液透析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尿毒症 患者内环境的稳 态
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输出到透析仪,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透 析液(一种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血液中的水分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呼吸系统肺泡表面潮湿且伸缩性很大, 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循环系统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人体各器官、系统协 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 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图 1-4)。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 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 调。例如,肾脏是形成尿液 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
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未被吸收的物质 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
▲图1-4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食物、水和无机盐 O₂
肾小球是血管球。 参与形成原尿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2.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中暑”说明外界环境 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 关系?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病从本质上说是内环境稳态失调,而看病则是 借助药物等外界因素帮助身体恢复内环境的稳态。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三、稳态的重要意义有些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 升高等高原反应症状,这可能是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正常的血糖水 平和血含氧量 是供给机体所 需能量的重要 保障。
健康饮水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 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水较多地渗入 细胞,造成肿胀,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严重时出现疲倦、 周身不适、恶心、厌食、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受 损。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 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的基本条件
分子水平:基因表达、激素分泌、酶活性的稳态细胞水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器官水平: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个体水平:人体内环境稳态宏观水平:种群数量的稳态i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
稳态: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a>,共19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ppt课件</a>,共2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学课件ppt</a>,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