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金乡县数学九上开学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金乡县数学九上开学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可以是( )
A.0B.1C.2D.3
2、(4分)年一季度,华为某销公营收入比年同期增长,年第一季度营收入比年同期增长,年和年第一季度营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则可列方程( )
A.B.
C.D.
3、(4分)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4、(4分)小华所在的九年级一班共有50名学生,一次体检测量了全班学生的身高,由此求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5米,而小华的身高是1.66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5米是该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水平
B.班上比小华高的学生人数不会超过25人
C.这组身高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65米
D.这组身高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65米
5、(4分)某学习小组7名同学在一学期里阅读课外书籍的册数分别是:14,12,13,12,17,18,16,则这组数据中位数是( )
A.12 B.13 C.14 D.17
6、(4分)如图, OABC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0,0),(2,0),(,1),则点B的坐标是( )
A.(1,2)B.(,2)C.(,1)D.(3,1)
7、(4分)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1C.x≠1D.x=1
8、(4分)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
10、(4分)定义运算ab=a2﹣2ab,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
①25=﹣16;
②是无理数;
③方程xy=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④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1、(4分)如图,矩形中,,延长交于点,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_________.
12、(4分)如图,当时, 有最大值;当时,随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3、(4分)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Rt△ABC中,∠C=90°,以AC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CD,点E为AB的中点,连结DE
(1)证明DE∥CB;
(2)探索AC与AB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
15、(8分)求证: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16、(8分)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求证:OE=OF.
17、(10分)如图,Rt△OA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点O与原点重合,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A和OC是方程x−(3+)x+3=0的两根(OA>OC),∠CAO=30°,将Rt△OAC折叠,使OC边落在AC边上,点O与点D重合,折痕为CE.
(1)求点D的坐标;
(2)设点M为直线CE上的一点,过点M作AC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N,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M、N、D.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10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AOAB)且AO、A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个根,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B:AC=1:2.
(1)求A、C两点的坐标;
(2)若点M从C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连接AM,设△ABM的面积为S,点M的运动时间为t,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点P是y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AE=EF=FA.下列结论:①△ABE≌△ADF;②CE=CF;③∠AEB=75°;④BE+DF=EF;⑤S△ABE+S△ADF=S△CEF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只填写序号).
20、(4分)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5,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_
21、(4分)在一次函数y=(k﹣3)x+2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_____.
22、(4分)化简分式:=_____.
23、(4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B是等边三角形,AB=4,则□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请根据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乙两班的优秀率;
(2)求出甲、乙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
(3)根据(1)(2)的计算结果,请你判定甲班与乙班的比赛名次.
25、(10分)判断代数式的值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1)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DHF=∠DEF.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出,从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都随的增大而减小,
,
解得,则m可以是0.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时,都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都随的增大而增大.
2、D
【解析】
利用两种方法算出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因所得结果是一致的,进而得出等式即可.
【详解】
解:如果2017年第一季度收入为a,则根据题意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a(1+22%)(1+30%),设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又可得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为:,此2种方式结果一样,可得:
a(1+22%)(1+30%)=,即,
故选择:D.
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为: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
3、B
【解析】
先把m当作已知条件求出x的值,再根据x的值是负数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解:∵1x-m=1+x,
∴x=,
∵关于x的方程1x-m=1+x的解是负数,
∴<0,
解得m<-1.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B
【解析】
根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
A、1.65米是该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水平,正确;
B、因为小华的身高是1.66米,不是中位数,所以班上比小华高的学生人数不会超过25人错误;
C、这组身高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65米,正确;
D、这组身高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65米,正确.
故选B.
5、C
【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从小到大排列:12,12,13,14,16,17,18,
∵14排在中间,
∴中位数是1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有奇数个,那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中间位置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一组数据有偶数个,那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C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CDO≌△BEA,得出CD=BE,OD=AE,再由已知条件计算得出BE,OE的长度即可.
【详解】
解:过点C作CD⊥OA于点D,过点B作BE⊥OA于点E,
∴∠CDO=∠BEA=90°,
∵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OC=AB,OC∥AB,
∴∠COD=∠BAE
∴在△CDO与△BEA中,
CO=AB,∠COD=∠BAE,∠CDO=∠BEA=90°,
∴△CDO≌△BEA(AAS),
∴CD=BE,OD=AE,
又∵O,A,C的坐标分别是(0,0),(2,0),(,1)
∴OD=,CD=1,OA=2,
∴BE=CD=1,AE=OD=,
∴OE=2+=,
∴点B坐标为:(,1),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C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有x-1≠0,
解得x≠1;
故选C.
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8、D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四个汉字中只有“善”字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先对原式进行化简,然后代入a,b的值计算即可.
【详解】
,
.
,
,
∴原式= ,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是解题的关键.
10、
【解析】
先认真审题.理解新运算,根据新运算展开,求出后再判断即可.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①25=22-2×2×5=-16,故①正确;
②21=22-2×2×1=0,所以是有理数,故②错误;
③xy=x2-2xy=0,是二元二次方程,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③正确;
④不等式组变形为,解得<x<,故④正确.
故的答案为:①③④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涉及了开方运算,方程的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等,解此题的关键是能理解新运算的意义,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11、
【解析】
通过四边形ABCD是矩形以及,得到△FEM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到KM,NK,KE的值,进而得到NE的值,再利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得到BN,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设NE交AD于点K,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BC=90°,
∴∠MFE=∠FCB,∠FME=∠EBC
∵,
∴△BCE为等边三角形,
∴∠BEC=∠ECB=∠EBC=60°,
∵∠FEM=∠BEC,
∴∠FEM=∠MFE=∠FME=60°,
∴△FEM是等边三角形,FM=FE=EM=2,
∵EN⊥BE,
∴∠NEM=∠NEB=90°,
∴∠NKA=∠MKE=30°,
∴KM=2EM=4,NK=2AN=6,
∴在Rt△KME中,KE=,
∴NE=NK+KE=6+,
∵∠ABC=90°,
∴∠ABE=30°,
∴BN=2NE=12+,
∴BE=,
∴BC=BE=,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矩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2、增大
【解析】
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当时,有最大值;
∴函数图像开口向下,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解题.
13、1
【解析】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解集求其非正整数解.
【详解】
解:∵,
∴,
∴正整数解是: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注意,系数化为1时要考虑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见解析
(2)当或AB=2AC时,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
(1)首先连接C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AB=AE,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D,然后证明△ADE≌△CDE,进而得到∠ADE=∠CDE=30°,再有∠DCB=150°可证明DE∥CB.
(2)当或AB=2AC时,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若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则DC∥BE,∠DCB+∠B=180°进而得到∠B=30°,再根据三角函数可推出答案.
【详解】
解:(1)证明:连结CE,
∵点E为Rt△ACB的斜边AB的中点,
∴CE=AB=AE.
∵△ACD是等边三角形,∴AD=CD.
在△ADE与△CDE中,,
∴△ADE≌△CDE(SSS)
∴∠ADE=∠CDE=30°
∵∠DCB=150°
∴∠EDC+∠DCB=180°
∴DE∥CB
(2)∵∠DCB=150°,若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则DC∥BE,∠DCB+∠B=180°.
∴∠B=30°.
在Rt△ACB中,sinB=,即sin30°=
∴或AB=2AC.
∴当或AB=2AC时,四边形DCBE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5、见解析.
【解析】
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2,再利用SAS证明△ABC≌△CDA,则有∠3=∠4,进一步得出AD∥BC,最后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
【详解】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接AC,如图所示:
∵AB∥CD,
∴∠1=∠2,
在△ABC和△CDA中,
,
∴△ABC≌△CDA(SAS),
∴∠3=∠4,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和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见解析
【解析】
欲证明OE=OF,只要证明△AOE≌△COF(AAS)即可.
【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AE⊥BD于点E,CF⊥BD于点F,
∴∠AEO=∠CFO=90°,
在△AOE和△COF中,
,
∴△AOE≌△COF(AAS),
∴OE=OF.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1)D(,);(2)M(− ,);
【解析】
(1)由折纸可以知道CD=OC,从而求出AD,作DF⊥OA于F解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D点的坐标.
(2)存在满足条件的M点,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以求出M点对应的坐标.
【详解】
(1) 解方程x−(3+)x+3=0得:
x =,x=3
∵OA>OC
∴OA=3,OC=;
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
AC= =2,
由轴对称得:CO=CD=,作DF⊥OA于F,
∴AD=,作DF⊥OA,且∠CAO=30°,
∴DF=,由勾股定理得:
AF= ,
∴OF=,∴OF=AF
∴D(,);
(2)∵MN∥AC,
∠NMF=∠ADF,∠FNM=∠FAD
∵OF=AF
∴△ADF≌△NMF(AAS),
∴MF=DF=,NF=AF=,
∴M (,− ),作MG⊥OA,
∵四边形MCDN和四边形CNMD是平行四边形
∴MC=ND,ND=CM∴MC=CM
∴GO=OF=,OE=1
∴GE= ,
∴EOC△∽△EGM
∴
∴ 解得:
MG= ,
∴M(− ,)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D然后作辅助线.
18、(1)A(1,0),C(-3,0);(2) (3)存在,点Q的坐标为(-1,0),(1,2),(1,-2),(1,).
【解析】
(1)根据方程求出AO、AB的长,再由AB:AC=1:2求出OC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2)分点M在CB上时,点M在CB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讨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分AQ=AB,BQ=BA,BQ=AQ三种情况讨论可求点Q的坐标.
【详解】
(1)x23x20,
(x-1)(x-2)=0,
∴x1=1,x2=2,
∴AO=1,AB=2,
∴A(1,0), ,
∵AB:AC=1:2,
∴AC=2AB=4,
∴OC=AC-OA=4-1=3,
∴C(-3,0).
(2) ∵,
∴,
∵,
∴,
∴△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
由题意得:CM=t,BC=,
当点M在CB上时, ,
②当点M在CB延长线上时, (t>).
综上,.
(3)存在,
①当AB是菱形的边时,如图所示,
在菱形AP1Q1B中,Q1O=AO=1,∴ Q1(-1,0),
在菱形ABP2Q2中,AQ2=AB=2,∴Q2(1,2),
在菱形ABP3Q3中,AQ3=AB=2,∴Q3(1,-2);
②当AB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如图所示,
设菱形的边长为x,则在Rt△AP4O中,
,
解得x=,
∴Q4(1,).
综上,平面内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为(-1,0),(1,2),(1,-2),(1,).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过程中注意分类讨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①②③⑤
【解析】
AD=AB,AE=AF,∠B=∠D,△ABE≌△ADF, ①正确,
BE=DF, CE=CF, ②正确,
∠EFC=∠CEF=45°,
AE=EF=FA,∠AFE=60°,
∠AEB=75°. ③正确.
设FC=1,EF=,勾股定理知,DF=,AD=,
S△ABE+S△ADF=2=.
S△CEF=. ⑤正确.无法判断圈四的正确性,
①②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0、1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
当腰为2时,2+2<1,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1时,2+1>1,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是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21、k<3
【解析】
试题解析:∵一次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解得,
故答案是:k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2、-
【解析】
将分子变形为﹣(x﹣y),再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x﹣y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约分,由约分的概念可知,要首先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乘积的形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并约去,注意不要忽视数字系数的约分.
23、16
【解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求出OA=OB=AB,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AC=BD,根据矩形的判定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求出AC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
∵△AO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4,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2OA,BD=2OB,
∴AC=BD,
∴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AB=4,AC=2OA=8,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
∴▱ABCD的面积是:AB×BC=4×4=16.
此题考查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C长.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1)甲班;乙班;(2)甲班的中位数是98,方差是75.2,乙班的中位数是100,方差是35.6(3)乙班名列第1名,甲班名列第2名
【解析】
(1)根据优秀率=优秀人数除以总人数计算,即可求出甲、乙两班优秀率;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解;
(3)优秀率高,中位数高的班级成绩较好,方差较低的班级成绩较稳定,所以选择优秀率,中位数高方差较低的班级.
【详解】
解:(1)甲班优秀率是
乙班优秀率是
(2)甲班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为:90,96,98,100,116,
中间的数据为98,所以甲班的中位数是98,
甲班的平均数为(90+96+98+100+116)÷5=100
所以其方差为:;
乙班成绩按从小到大排序为:92,95,100,105,108
中间的数据为100,所以甲班的中位数是100,
甲班的平均数为(92+95+100+105+108)÷5=100
所以其方差为:;
所以甲班的中位数是98,方差是75.2,
乙班的中位数是100,方差是35.6
(3)∵甲班的优秀率低于乙班,甲班的中位数小于乙班,
∴乙班比赛成绩好于甲班,
又∵甲班方差大于乙班,
∴乙班成绩比甲班稳定,
∴乙班名列第1名,甲班名列第2名.
本题考查统计表, 中位数, 方差.通过对统计表进行分析,能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不能,理由见解析
【解析】
先将原代数式化简,再令化简后的结果等于-1,解出a的值,由结合分式存在的意义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原式= .
当 =−1时,解得:a=0,
∵(a+1)(a−1)a≠0,即a≠±1,a≠0,
∴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1.
此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26、(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EF∥AB,DE∥A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即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DEF=∠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H=AD,FH=AF,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AH=∠DHA,∠FAH=∠FHA,然后求出∠DHF=∠BAC,等量代换即可得到∠DHF=∠DEF.
试题解析:证明:(1)∵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DE、EF都是△ABC的中位线.
∴EF∥AB,DE∥AC,∴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DEF=∠BAC.
∵D,F分别是AB,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DH=AD,FH=AF.
∴∠DAH=∠DHA,∠FAH=∠FHA.
∵∠DAH+∠FAH=∠BAC,∠DHA+∠FHA=∠DHF,
∴∠DHF=∠BAC.∴∠DHF=∠DEF.
考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总分
甲班
90
100
96
116
98
500
乙班
100
95
108
92
105
5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济宁金乡县联考九上数学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菏泽单县联考数学九上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山东省德州地区数学九上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