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择正确得2分,共35小题,70分。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
A. 淀粉酶B. 胰岛素C. 性激素D. 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淀粉酶属于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性激素属于脂质,不属于蛋白质,C符合题意;
D、抗体属于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D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2. 下列化合物中,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
A. 淀粉酶B. 磷脂C. 纤维素D. 腺苷三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按照元素的含量不同,细胞中的元素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无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细胞的必需元素。不同的化合物元素组成有差别,磷脂、DNA、RNA含有C、H、O、N、P;糖类、脂肪、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有C、H、O;蛋白质主要含有C、H、O、N,一般还含有S。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详解】A、淀粉酶是蛋白质,主要含有C、H、O、N,A错误;
B、磷脂含有C、H、O、N、P,B错误;
C、纤维素是多糖,只含有C、H、O,C正确;
D、腺苷三磷酸是ATP,含有C、H、O、N、P,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Mg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
C. 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出现肌无力现象D. 无机盐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
(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
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离子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详解】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错误;
B、Mg2+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B错误;
C、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的现象,C错误;
D、无机盐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4. 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是因为( )
A. 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 活细胞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C. 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存在D. 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差不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详解】A、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A正确;
B、活细胞中水的含量最多,对应氧元素的含量最多,B错误;
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虽然都存在,但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错误;
D、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不同,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每个生物体都具由功能相关器官组成的系统
C. 一片森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D. 学校草坪上的所有蒲公英属于一个种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详解】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不具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B错误;
C、一片森林,既包括其中的生物,也包括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D、学校草坪上的所有蒲公英,是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属于一个种群,D正确。
故选B。
6. 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参与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④是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⑤是蛋白质。
【详解】A、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A正确;
B、②是蛋白质,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B错误;
C、③是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不具有识别功能,C错误;
D、④是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不具有识别功能,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叙述不属于所有细菌共同点的是( )
A. 都含有C、H、O、N、P、S等元素B. 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C. 都具有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D. 都同时含有DNA和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无染色质,有DNA和RN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所有细菌都含有C、H、O、N、P、S等元素,A不符合题意;
B、所有细菌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B不符合题意;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DNA,但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C符合题意;
D、所有的细菌都同时含有DNA和RNA,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三家单位联合攻关,终于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下图为牛胰岛素部分肽链放大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
B. 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是②④⑥⑧
C. 图中含有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D. 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部分肽链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中含有肽键。
【详解】A、根据图示肽链结构可知,图中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A正确;
B、图中有4个R基,序号是②④⑥⑧,B正确;
C、图中有3个肽键,含有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C正确;
D、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错误。
故选D。
9.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检测这些野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直接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B. 进行脂肪的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 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
D. 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剩余的斐林试剂可装入棕色瓶进行长期保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故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直接观察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B正确;
C、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氧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B液的浓度不同,故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虽然所用试剂种类相同,但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C错误;
D、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因此,还原糖检测结束后,不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D错误。
故选B。
10. 在探究某种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活性、pH分别属于( )
A.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B. 因变量和自变量C. 因变量和无关变量D. 自变量和因变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要研究的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详解】探究某种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重金属离子属于自变量,酶活性属于因变量,pH值属于无关变量,C正确。
故选C。
11. 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处存在少量DNA和RNA
B. ③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为酶的附着提供了位点
C. 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中有线粒体
D. ②处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判断:①为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之间的位置,②为线粒体基质,③为线粒体内膜。
【详解】A、②为线粒体基质,其中存在少量DNA和 RNA,A正确;
B、③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为酶的附着提供了位点,B正确;
C、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②为线粒体基质,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相应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12. 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④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腺苷,对应于ATP中的“A”B. ③代表磷酸基团,⑤代表特殊化学键
C. ②含有C、H、O、N、P五种元素D. ATP供能时④最易断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①是腺嘌呤,②是核糖,③是磷酸基团,④是普通磷酸键,⑤是特殊化学键。
【详解】A、图中①是腺嘌呤,而ATP中的“A”表示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A错误;
B、③代表磷酸基团,⑤代表特殊化学键,远离A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B正确;
C、②是核糖,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
D、ATP供能时远离A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D错误。
故选B。
13.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 4、9、4、1B. 4、8、5、1C. 5、8、4、1D. 5、9、4、1
【答案】D
【解析】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还有一个氢和一个R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简式是:C2H4O2NR, 由题意可知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所以谷氨酸的分子简式是:C5H9O4N,故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5、9、4、1,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 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c的产物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C. 图2说明高尔基体膜在分泌蛋白的过程前后的膜面积没有变化
D. 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结合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可知,右斜线、左斜线、空白柱状图分别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膜面积变化。
【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1中的a、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
B、图1物质X代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最多有21种, 内质网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再经过c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B错误;
C、图2显示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内质网膜的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整个过程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C正确;
D、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的,图2 所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15. 人的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是由胃腺细胞、肠腺细胞和胰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有关这三种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 最适pH和最适温度相同
C. 都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D. 可以催化同一种蛋白质的水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
【详解】A、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A正确;
B、不同的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不相同,B错误;
C 、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是胞外酶,细胞外均可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
D、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是蛋白酶,可以催化同一种蛋白质水解,D正确;
故选B。
16.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中心体,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 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③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D. ④是内质网,有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②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④为内质网。
【详解】A、洋葱是高等植物,其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含①中心体,A错误;
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③是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
D、④是内质网,其中附着核糖体的为粗面内质网,没有附着核糖体的为光面内质网,D正确。
故选A。
17.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⑤的连通,体现了生物膜结构的直接联系
B. ②为核孔,可实现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C. ③与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D. ④被破坏,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内质网,②是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是核膜。
【详解】A、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体现了生物膜结构的直接联系,A正确;
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主要运输大分子物质,核孔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B正确;
C、③是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C错误;
D、④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如被破坏,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D正确。
故选C。
18. 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细胞的边界,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结构②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
D. 细胞膜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
【详解】A、结构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联系,A正确;
B、结构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
C、膜的功能主要是蛋白质决定,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蛋白质有关,C正确;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19.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活的黑藻叶肉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态。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藻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 图示叶肉细胞中,a处浓度大于b处
C. 叶肉细胞失水时,b处浓度逐渐增大
D. 叶肉细胞吸水时,水分子在a、b间双向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黑藻叶片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正确;
B、图示叶肉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开,此时细胞有可能处于渗透平衡、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复原,故a、b处浓度大小可能为a>b、a=b或a<b,B错误;
C、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b处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C正确;
D、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是扩散进细胞的水分子数目多于扩散出细胞的水分子数,D正确。
故选B。
20.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
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糖类的耗氧量更少,产能更少,生成水更多
【答案】CD
【解析】
【分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动物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A正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三者都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B正确;
C、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糖类分子中氧原子比例较高,氢的含量低,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产能更少,生成水更少,D错误。
故选CD。
21. 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除C肽后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箭头表示切点,数字表示其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转变成的胰岛素分子中含有49个肽键
B. 胰岛素分子至少含2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丧失
D. 切除过程需水参与,水中的氢参与氨基和羧基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一分子胰岛素原切去C肽转变成一分子胰岛素的示意图,由图知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其中一条含有21个氨基酸,另一条含有30个氨基酸。
【详解】A、胰岛素分子共含有21+30=51个氨基酸,其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合成过程中共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49个,A正确;
B、胰岛素分子由2条肽链构成,其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2个、至少含有的羧基数=肽链数=2个,B正确;
C、沸水浴时会破坏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从而使胰岛素分子丧失生物活性,但该过程中胰岛素中的肽键结构稳定、没有断裂,C错误;
D、切除过程和脱水缩合正好相反,需要断开肽键,故需水参与,水中的氢参与氨基和羧基形成,D正确。
故选C。
22.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RNA只分布在细胞质
B. 病毒只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C. 与RNA相比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RNA
【答案】A
【解析】
【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
2、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
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A错误;
B、病毒只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如噬菌体只含DNA一种核酸、HIV只含RNA一种核酸,B正确;
C、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故与RNA相比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C正确;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RNA,D正确。
故选A。
23.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达到渗透平衡时,m将( )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等于0
【答案】B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透吸水: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活动叫做渗透吸水。
【详解】图中显示,渗透平衡时,漏斗内液面上升,据此可推测,实验开始时,漏斗内水分子的相对浓度偏低,漏斗外水分子的相对含量梯度偏高,即实验开始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漏斗中的蔗糖浓度增大了,因此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增加,m变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4. ATP快速荧光检测仪是利用“荧光素一荧光素酶体系”与ATP发生反应产生荧光,可用来估测食物上微生物的残留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是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C. 检测过程中,ATP中的特殊化学键会发生断裂
D. 检测时荧光强度与食物上微生物残留量呈正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微生物越多,提供的ATP就越多,荧光强度越强。
【详解】A、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ATP是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
B、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会产生ATP,但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
C、检测过程中,ATP特殊化学键会发生断裂从而提供能量,所以ATP中的特殊化学键会发生断裂,C正确;
D、微生物越多,提供的ATP就越多,荧光强度越强,所以检测时荧光强度与食物上微生物残留量呈正相关,D正确。
故选B。
25. 在水环境中磷脂分子可自发形成如图1、图2所示结构,称为脂质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膨胀
B. 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相同
C. 图示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D. 应用如图2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
【答案】A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磷脂分子的特点是一个亲水基团的头和两个疏水基团的尾,所以磷脂的双分子层在水中的分布是亲水基团和水接触,疏水基团远离水。
【详解】A、磷脂分子是可以流动,所以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一定程度上会膨胀,A正确;
B、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质膜不相同,质膜上还有蛋白质和糖类,B错误;
C、磷脂分子不具有识别的功能,C错误;
D、应用如图1所示的脂质体储存脂肪颗粒,图2磷脂分子亲水头部位于内部,不能储存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A。
26. 下图为人体成熟红细胞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B.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时消耗ATP
C. 载体蛋白在运输葡萄糖的过程中空间构象会发生改变
D. 图示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分子、离子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吐和胞吞,胞吐和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图中人体成熟红细胞运输葡萄糖分子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A、图示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为协助扩散,A错误;
B、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C、据图可知,载体蛋白在运输葡萄糖的过程中空间构象会发生改变,C正确;
D、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因此图示载体蛋白不能运输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27. 如图表示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上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示意图,其中Na+对应颗粒的多少反映出浓度的高低情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运蛋白1和2运输H+的方式不同,前者为协助扩散,后者为主动运输
B. Na+经转运蛋白1和2发生的运输过程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C. 转运蛋白在运输H2O时,一定会发生构象的改变
D. 将H+运出根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其载体蛋白还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种类型,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构部位相适应的分子和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详解】A、液泡内的pH低于细胞质基质,说明液泡内氢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质基质中的氢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运输到细胞外,说明细胞外氢离子浓度高,据此可知转运蛋白1和2顺浓度运输H⁺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A错误;
B、据图可知,Na+经转运蛋白1和2发生运输时都是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H+势能,为主动运输,B错误;
C、水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运输H2O的转运蛋白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构象不发生变化,C错误;
D、据图可知,H⁺运出根细胞需要ATP水解功能,为主动运输,将H⁺运出根细胞的载体蛋白具有水解ATP的功能,即酶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8. 以下关于蛋白质计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4种氨基酸(每种数量不限)构成的一条四肽,该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最多可达44种
B. 氨基酸形成一个环状多肽比形成一条链状多肽要多脱去一个水分子
C. 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
D. 某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m-n个肽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1、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
2、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A、多肽的种类与多肽含有的氨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由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4种氨基酸(每种数量不限)构成的一条四肽,该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最多可达44种,A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形成一个环状多肽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B正确;
C、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形成九个肽键,一个八肽分子形成七个肽键,多两个肽键,C错误;
D、某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由于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氨基酸分子-肽链数,则该蛋白质至少有肽键的个数是m-n,D正确。
故选C。
29. 2022年10月1日,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全职回国工作,她的研究成果“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解决了困扰科学家50年的问题。人体细胞中与合成转运蛋白GLUT1无关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据题意可知,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属于膜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加工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与合成转运蛋白GLUT1有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0. 刘畊宏的全民健身操《本草纲目》火爆全网,减脂瘦身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布在内脏器官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 脂肪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3)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
B、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含有的能量多,所以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正确;
C、磷脂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D、胆固醇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D。
31. 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基质都含有核糖体
B. 两者扩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C. 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D. 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和叶绿体;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能氧化分解有机物,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基质中可含有核糖体,A正确;
B、线粒体以内膜向内凹折形成嵴扩大膜面积,叶绿体是类囊体薄膜堆叠成基粒扩大膜面积,B错误;
C、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D正确。
故选B。
32.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生物膜能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C.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结构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其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B正确;
C、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
D、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对蛋白质的初步加工以及与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后,均会形成囊泡,通过囊泡结构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
故选C。
33. 人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B. 胃腺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参与胃蛋白酶的分泌
C. 睾丸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直接参与雄性激素的合成
D. 精子尾部含丰富的线粒体,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1、内质网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为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则参与细胞壁形成。
【详解】A、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形成较多的突触结构,进而有利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A正确;
B、胃腺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分泌蛋白,而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胃腺细胞中含丰富的高尔基体,B正确;
C、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几乎所有的脂类物质都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雄性激素是由睾丸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且其化学本质是脂类物质,故睾丸细胞中内质网含量较多,C错误;
D、精子尾部线粒体多,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因此能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较多的能量,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D正确。
故选C。
34.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1所示,图2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甲细胞器和丙细胞器中的核酸种类相同
B. 图1中的丙细胞器对应图2中的细胞器⑤,它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 图2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有①③⑤
D. 图1中的乙细胞器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1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叶绿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图2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
【详解】A、图1中的甲是线粒体或叶绿体,丙是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一种核酸 一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A错误;
B、图1中的丙细胞器和图2中的⑤都是核糖体,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B正确;
C、核糖体不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C错误;
D、由题图可知,乙细胞器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属于具膜细胞器,中心体无生物膜,且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D错误。
故选B。
35. 下图甲、乙、丙是利用洋葱外表皮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同一临时装片在三次显微镜下观察依次看到的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 图甲中,细胞间的白亮区域是质壁分离形成的空隙
C. 与甲相比,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液泡颜色深
D. 质壁分离复原到丙细胞状态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失水后才能与细胞壁分离,A正确;
B、图甲中,细胞间的白亮区域是外界溶液,是原生质层失水形成的,B错误;
C、与甲相比,乙细胞质壁分离更明显,说明乙的细胞液浓度高,失去的水更多液泡颜色深,C正确;
D、对于活细胞来说,水分子进出细胞时刻存在,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0分。
36. 同学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一组镜头如下图1所示,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情形如图2所示。
(1)视野中图像最暗的组合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
____________(物镜/目镜),以防止镜头触及装片。
(2)图2视野中最可能是气泡的是
____________,要看清楚A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
____________方移动。
(3)如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乙为
____________个
【答案】(1) ①. ②③ ②. 物镜
(2) ①. B ②. 上
(3)9
【解析】
【分析】图1中①和②为目镜,③和④为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图2为视野中看到的相应情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小问1详解】
目镜无螺纹(①和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放大倍数更大),物镜有螺纹(③和④,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③放大倍数更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图像最暗的组合是②③,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止镜头触及装片,导致镜头损坏。
【小问2详解】
图2中B中心位置透明,最可能是气泡,显微镜下,物象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虚像,所以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A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往上方移动。
【小问3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如甲、乙两图分别为10×物镜和10×目镜下的观察结果,若将物镜换为40×,则在原基础上又放大了4倍,乙视野中能观察到144/(4×4)=9个细胞。
37. 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因发现mRNA修饰、为制备mRNA疫苗提供理论基础的两位科学家。mRNA疫苗是将含特定信息的RNA分子经特殊载体递送入人体细胞,在细胞内产生相应抗原蛋白的新型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mRNA是一种RNA分子,图1是RNA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即图1中___(填字母)所示结构。
(2)在组成成分上,与DNA相比,RNA特有的物质有___(填名称)。
(3)图2是某抗原蛋白的部分肽链,该片段由___种氨基酸通过[ ]___(填数字和化学键)连接而成,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___。据图推测,该条抗原肽链中至少含___个氨基。
(4)R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含有的元素是___。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有___。
a.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成的多聚体,构成细胞的基本框架
b.D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能储存生物遗传信息,但RNA的不能
c.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的不同
d.生物大分子都具有多样性,都与其单体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有关
【答案】37. ①. 核糖核苷酸 ②. e 38. 尿嘧啶和核糖
39. ①. 5##五 ②. ②肽键 ③. 羧基##-COOH ④. 2
40. ①. C、H、O ②. bcd
【解析】
【分析】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小问1详解】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基团组成的,对应图1中的e。
【小问2详解】
在组成成分上,与DNA相比,RNA特有的物质有: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有U(尿嘧啶)。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图2中共有6个氨基酸,有2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 均为-CH2-OH,其余各不相同,故是由5种氨基酸通过②肽键连接而成;脱去的水分子中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COOH);据图推测,该条抗原肽链中至少含2个氨基(-NH2)。
【小问4详解】
R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含C、H、O元素)、蛋白质(含C、H、O、N等)和核酸(含C、H、O、N和P),故都含有的元素是C、H、O。
a、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成的多聚体,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构成细胞的基本框架,a正确;
b、一些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其RNA核苷酸排列顺序能储存生物遗传信息,b错误;
c、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氨基酸没有空间结构,c错误;
d、生物大分子都有多样性,但淀粉和纤维素与其单体葡萄糖的排列顺序无关,d错误。
故选bcd。
38.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烟草花叶病毒与其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
(2)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
(3)为研究各种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利用___方法将细胞器分离。
(4)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若该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细胞,则图中不该存在的结构是[ ]___。
(5)衣藻与该细胞相比,还会含有___,其功能与___有关。
【答案】38. 没有细胞结构
39. ①. 纤维素和果胶 ②. 5高尔基体
40. 差速离心 41. ①. 14液泡 ②. 4叶绿体
42. ①. 中心体 ②. 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其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壁;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染色质;8是核膜;9是核液;10是核孔;11是线粒体;12是内质网;13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14是液泡。
【小问1详解】
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题图是植物细胞,故病毒与植物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小问2详解】
图中2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5高尔基体。
【小问3详解】
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小问4详解】
西瓜红色果肉细胞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14液泡中;洋葱根尖细胞不含4叶绿体。
【小问5详解】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衣藻是低等植物细胞,衣藻与该细胞(高等植物)相比,还会含有中心体,其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α-淀粉酶的最适pH,设计了相关实验(所有溶液均用蒸馏水配制),主要包含如下操作:
①取12支试管,分别标为1-12号,各加入1ml0.1%α-淀粉酶溶液;
②室温条件下保持10min;
③向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1mlpH值1、2、3、4、5、6的HCl溶液,8-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1mlpH为8、9、10、11、12的NaOH溶液;
⑤从各试管中取出0.5ml溶液,同时滴加碘液进行观察,对比颜色变化。
(1)请对上述实验操作进行合理排序;①→___,其中7号试管应加入___。本实验的无关变量请列举两个___。为了使结果更精准,每支试管中还可以加入等量的pH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缓冲液。
(2)加入碘液后,各试管溶液显色结果如下(“+”表示变蓝“-”表示不变蓝),小组同学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和进一步探究:
甲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酸会催化淀粉水解,强碱会干扰碘液与淀粉的蓝色反应。欲探究酸碱因素是否对本实验造成了干扰,该同学做了如下补充实验:另取12支试管,各试管中除了___外,其余操作与第(1)小题中保持一致。如果观察到各试管显色结果相同且均变蓝色,说明本实验中酸碱因素没有干扰实验结果。
乙同学想要确认1、2、3、12号试管中的酶是否失活,于是向1、2、3号试管中各加入适量NaOH溶液,向12号试管中加入适量HCl溶液,继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次取样检验,如果观察到显色结果均为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这些试管中的α-淀粉酶已经失活,失活的原因是过酸或过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丙同学认为,4-11号试管中酶的活性应该是不同的,但各组的实验结果却没有差别,原因可能是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即便活性不同,也均能在10min内将试管中的淀粉完全水解,为了验证其想法,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措施可以是缩短反应时间,或者___(填“升高”或“降低”)酶浓度,或者增加___等。
【答案】39. ①. ④→③→②→⑤ ②. 1ml蒸馏水 ③. 反应时间;淀粉溶液浓度;酶浓度等 ④. 不同的
40. ①. 均不加α—淀粉酶溶液 ②. 变蓝 ③. 降低 ④. 淀粉浓度(或用量)
【解析】
【分析】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小问1详解】
先加酶,再加不同pH的溶液(④),向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等量)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③),室温条件下保持10min使其反应(②),最后再加碘液进行检测(⑤);7号试管应加入1mL蒸馏水,以营造中性环境;无关变量是指除自变量外能影响到实验的量,如反应时间;淀粉溶液浓度;酶浓度等;pH缓冲液可以维持溶液的pH,有利于检测不同pH下酶的活性。
【小问2详解】
欲探究酸碱因素是否对本实验造成了干扰,各试管不加酶,以确保只有酸碱度一种变量;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淀粉遇碘变蓝,若淀粉酶失活,则显色结果为蓝色;过酸或过碱条件下可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非常高,即便活性不同,也均能在10min内将试管中的淀粉完全水解;要进一步比较不同pH值下酶的活性(现较接近),可以降低酶浓度或者增加淀粉用量,以使酶的活性差别更明显。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显色结果
+
+
+
-
-
-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40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