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一、积累和运用(23分)
走入十月的长江园,我眼前忽然一亮【甲】满树层层叠叠的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悄围上了一圈儿花边儿一样的黄色。在满树银杏叶依然是绿色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悄悄地【乙】镶着金边儿,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静静依傍在众多的绿蝴蝶中,仿佛在yùn niàng着一个梦。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zhùxù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个小小的浪花,那么小——不注意还真看不到呢---却那么欢快地,涌动出了初秋的姿容,真是养不胜收。就是这么十几片,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恨不得再过几天,就要形成波涛,形成巨浪,汹涌在这秋的季节里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逗号 【乙】逗号 B.【甲】冒号 【乙】顿号
C.【甲】逗号 【乙】顿号 D.【甲】冒号 【乙】逗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边连成的曲线”的情态。它既有浪花一样的动态美,又有小孩子般的欢快,在初秋时分展现出自己独有的美丽。所以,读这一句时要活泼欢快。
B.文段中加点的成语“美不胜收”使用正确。
C.“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zhùxù着绿色的海洋里”,句中“曲线”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海洋里”的“里”是表示方位的名词。
D.爸爸为爷爷的七十大寿定制了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祝令尊大人健康长寿”。句中“令尊”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用在这里很恰当。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水何澹澹, (2)海日生残夜,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色,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 ”小景大景相互映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5.长江七年级正在进行“懂礼识仪”活动,你也积极参与。(6分)
(1)《艺术人生》主持人在采访毛岸青之子毛新宇时说:“不久前,毛岸青先生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就是这个看似平常的开场白,却引发了一场“家父风波”。节目播出后,有媒体对这个细节提出质疑,并在相关报道中称此为“严重口误”。你觉得主持人的话错在哪里?(3分)
(2)学校准备在阅览室立上告示牌,提醒大家保持阅览室的安静,请你帮忙设计一条告示语。(3分)
二、阅读理解(共6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6-7题。(7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碧洞驿晓思
唐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①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注]①楚国:指作者的旧乡吴中。
请展开想象,描绘《碧涧驿晓思》这首诗后两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7.两首诗都有“ ”和“月”这两个意象,但抒发的情感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1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奕①作剡令②,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④,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⑤欲放去邪?”遂遣之。 (甲、乙两文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版)
[注]①谢奕:谢安长兄,字无奕。②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④念:同情,怜悯。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8.解释下面的加点字。(4分)
①俄而雪骤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而犹未已 ④奕于是改容曰
9.选出下面四个选项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B.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
D.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C.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
10.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阿奴欲放去邪?
请结合两文的具体内容谈谈谢安和谢奕这两兄弟的关系如何。(5分)
(三)名著阅读,完成12~14题。(9分)
12.《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题材)。(2分)
13.请依次写出三个选段所涉及的三本书分是( )( )( ),(3分)
14.请在上表选段中的书目中任选一本,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篇目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的。(4分)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要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四)阅读《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完成15~17题。(12分)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ㅤ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5.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16.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3分)
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句子)
17.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18.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五)阅读贾平凹的《冬景》,完成19~21题。(17分)
①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②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萧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便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③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④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类,驴类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作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⑤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⑥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⑦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奶奶,电线肿了。”
⑧“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⑨“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只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⑩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质量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⑪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摇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然,五谷就不接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⑫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
⑬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脱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⑭“我在作诗。”他说。“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⑮“你在干什么?” “看绿。”
⑯“绿在哪儿?” “绿在树枝上。”
⑰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还看到什么吗?”“太阳,太阳的红光。”
⑱“下雪天没有太阳的。”“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
⑲他叫起来了:“你这么喜欢冬天?!“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⑳“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不,是分号。”
㉑“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㉒“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㉓“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㉔“孕妇?!”“不是孕育着春天吗?”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㉕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有删改)
19.文中先后描写了三幅冬景,生动展现了北方山村在茫茫白雪中的情致。请仿照示例给另外两幅画面命名。(4分)
示例:画面一:郊外闲冬图
画面二: 画面三:
20.小语和小文都很喜欢这篇文章,便一起朗读起来。读到“你这么喜欢冬天?!”这句话时,两人将重音放在了“你”上,并且在“你”后进行了停顿,但是总觉得读得不对劲,请你帮帮他们,给出更合适的包含停连、重音、语调的朗读方案。(4分)
21.读完文章,小语和小文又一起赏析了贾平凹传神的语言。(7分)
小语:“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明明是冷的感觉,却用了①的修辞手法,把冷跟热的感觉相比,将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1分)
小文:还有这句,“奶奶,电线肿了。”这里的“肿”用得可真妙。② .(3分)
小语:贾平凹很喜欢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在第③节和第④节里多次使用。如③, 这两种景物,一动一静,相映成趣。(1分)
小文:是的,很多作家都喜欢。《春》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春雨图”里:④ 也是一动一静。(1分)这些作家还喜欢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贾平凹在本文中就借冬日里物的状态、人的活动和感受,如⑤ (1分)展现了冬的寒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小语:看来想把景物描写好,这几个方法缺一不可啊!
22.贾平凹的散文往往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表达深邃的哲思。文章最后一段的“奇景”之说寄寓了作者哪些思考?(4分)
三、写作(65 分,含书写 5 分)
三、作文(共65分)
23、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七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考场号_____
号______________
长江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错题再练(一)
(时间:13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宋苏杰)
一、积累和运用(23分)
1.(4分)
2( )(2分)
3( )(3分)
4.(8分)(1) (2) (3)
(4) (5) , 。
(6) ,
5.(6分)
(1) (3分)
(3分)
二、阅读理解(共62分)
(一)(7分)
(3分)
7.(4分)“ ”
(二)(15分)
8.(4分)
①骤 ②因 ③已 ④容
9.()(2分)
10.(4分)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阿奴欲放去邪?
(5分)
(三)(9分)
12.( ), (题材)。(2分)
13.( )( )( )(3分)
14.(4分)
(四)(12分)
15.(3分)
(3分)
17.(3分)
18.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五)(17分)
19.(4分)
画面二: 画面三:
(4分)
21.(7分)
①的修辞手法(1分)② .(3分)③ (1分)④ (1分)⑤ (1分)
22.(4分)
三、写作(65 分,含书写 5 分)
三、作文(共65分)
23、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座位号
座位号
座位号
2024-2025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错题再练答案
酝酿 贮蓄
D
D
默写略
4(1)“家父”指的是自己的父亲,而主持人是称呼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应该以“令尊”来称呼。
4(2)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6.月儿落下,杜鹃鸟也不再啼叫,只见庭院里开满了 满树的山杏花。
7. 子规 李诗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之情;温诗抒发了对家乡(楚地)的思念之情。
8. ①急②趁、乘③停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容貌、仪容
9.B
10.②你想要把他放走吗?
11关系很好(1分).甲文中,谢太傅把子侄辈聚集在一起,与他们畅聊,其中就有谢奕的女儿谢道韫,谢安尤其赞赏谢道韫的才华,可见他们一家人相处和谐,兄弟间感情很好。(2分)乙文中,谢奕原本在惩罚犯了错的老人,一直到老人醉了都不肯停手。可见他心肠比较刚硬,但谢安这个弟弟为老人求情。谢奕立刻放缓脸色,并听从弟弟的建议,把老人放走了,可见他非常疼爱弟弟。
略
《山海经 》《鉴略》《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的教育观是“尊天性,贵自然”,反对扭曲和残害。如《五猖会》中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作者反对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因为深受其害,所以对自己的孩子采用的是顺其自然、尊重喜好的教育。
15.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带“我”看戏,给“我”讲戏;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
16.动作描写 ,写出外公放钱时的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
17.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也会显现出来。
18.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9.农村喜雪图 ;雪中对话图
20.朗读方案:你这么/喜欢冬天?!(“么”字后停顿,“这么”两字重读,“喜欢冬天”连读并且语调上扬)
理由:这句话是想表达对“雪柱”喜欢冬天的惊奇与不可思议,强调对方喜欢冬天的程度,所以“这么”重读,在其后进行短暂停顿。又因为句末是问号感叹号,所以“喜欢冬天”要连该并且语调上扬,读出种不可置信又惊叹的感情。
21.①比喻;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得写出了电线被雪覆盖后变粗的形态,也写出了孩子的童真童趣,表达了小孩对大雪到来的喜爱与惊奇;③“狗的叫声与封冻的小鱼”/毛驴的奔跑与主人的不动不响;④傍晚时候,乡下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和雨里静默着的房屋,同样是一动一静;⑤被冻固在河里的小船、冰封的鱼、扫叶人僵硬的手,碰到树枝原地吸溜打转。
22.①冬天庄严而又静穆,它不是生命的衰落或停止,而是在积蓄力量,孕育新生。作者眼中的冬景美不胜收,让人热爱。②心灵的热爱,思考的力量,感悟的魅力使得人在这样的冬景中成为奇景。
选段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段三
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
600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
江苏省启东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启东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