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共2节)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241382/0-17286580165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共2节)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241382/0-17286580166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共2节)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241382/0-17286580166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6章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章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5章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课标引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辅助,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章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第1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新教材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中的重要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通过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内容结构:
1.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将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两个新细胞。
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二、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的基础上,观察和描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同时,通过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概述细胞分化的概念,说出细胞分化的结果。
3. 识别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说出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尝试制作植物细胞分裂和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关注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2.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结果。
3. 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
(二)教学难点
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 细胞分化的机制。
五、教学辅助
1. 多媒体课件,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模型材料,如橡皮泥、卡纸等,用于学生制作模型。
3. 显微镜、植物组织切片、动物组织切片等实验器材,用于观察组织细胞。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展示一株幼苗生长为一棵大树的图片,提问:幼苗是如何长成大树的?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生物体生长现象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2. 播放一段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的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细胞分裂和分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胞分裂
1. 细胞分裂的概念
讲解: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生物体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设计意图:明确细胞分裂的概念,让学生对细胞分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1)展示植物细胞分裂的动画,逐步讲解分裂过程: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加倍,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
细胞质分成两份,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植物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2)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再次描述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图片的结合,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让学生描述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染色体要先复制加倍?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成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这样可以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维持了生物体遗传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1)展示动物细胞分裂的动画,讲解分裂过程: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染色体复制加倍后均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
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将细胞质分成两份,一个动物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2)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点,让学生填写表格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小组活动:模拟细胞分裂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 8人。
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彩色卡纸(代表细胞的不同部分)、剪刀、胶水等材料。
要求小组合作,用卡纸制作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型,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细胞的不同结构,如细胞核、染色体、细胞质、细胞膜等,模拟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
小组展示并讲解他们制作的模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分裂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和讲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细胞分化
1. 细胞分化的概念
讲解: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明确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2. 细胞分化的结果
(1)展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的动画,讲解: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结果,如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举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分化的结果,加深对细胞分化概念的理解。
3. 组织的概念
讲解: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设计意图:明确组织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
4. 植物的主要组织
(1)展示植物不同组织的图片,如根尖分生组织、叶片表皮保护组织、果肉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茎中的机械组织等,分别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如植物的表皮等。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叶肉、果肉等。
输导组织: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细胞壁增厚,对植物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如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等。
(2)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植物主要组织的分布和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认识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其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片叶子,你觉得你身体里有哪些组织?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角色扮演,以叶子的身份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不同组织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协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不同组织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知识运用能力。
5. 动物的基本组织
(1)展示动物不同组织的图片,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分别讲解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如脑、脊髓等。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2)让学生观察人体组织切片(如上皮组织切片、肌肉组织切片等),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观察切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动物的基本组织及其细胞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动物的各种组织在人体中的分布和作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组织进行讨论,如肌肉组织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等。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补充,强调组织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动物组织功能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结果、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
2. 请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并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系统,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五)课堂练习
1. 出示一些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
(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先______后______,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______。
(3)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______的能力。
(4)简述动物肌肉组织的功能。
2. 学生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同桌互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我检查能力。
第2节 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是新教材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首先以植物体为例,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阐述了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如根由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组成。接着详细讲述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其功能,以及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对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材指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复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然后以人体为例,介绍了不同组织如何构成器官,多个器官又如何进一步构成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它不仅是对细胞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生态系统等知识奠定基础,在整个初中生物学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二、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够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和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识别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 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图片、实物等,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尝试对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进行归纳总结,培养逻辑思维和综合归纳能力。
3.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培养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 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体会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辅助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
2. 植物和动物的器官实物,如鲜花、水果、动物内脏等。
3. 制作植物和动物细胞及组织模型的材料,如橡皮泥、卡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棵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和一只动物图片(如猫),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像这样的多细胞生物,它们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的呢?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组成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直观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导入新课。
2.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提问: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类型,这些细胞是如何进一步构成生物体的呢?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让学生明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结构层次形成的基础。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展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如向日葵),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2)讲解: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3)师生互动:
教师拿出一些植物器官的实物,如胡萝卜(根)、芹菜茎、菠菜叶、苹果(果实)、玉米粒(种子)等,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其所属器官类型。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根、茎、叶主要负责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和制造营养,为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后代有关,花通过传粉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可以萌发成新的植株,所以是生殖器官。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观察和互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加深对器官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植物的主要组织
(1)展示植物不同组织的图片,如根尖分生组织、叶片表皮保护组织、叶肉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等,讲解每种组织的细胞特点和功能。
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如植物的表皮等。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叶肉、果肉等。
输导组织: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
(2)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植物组织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组织的分布和作用。
(3)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你能在我们刚才观察的植物器官实物中找到不同的组织吗?例如,在一片叶子中,哪些部分属于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学生分组讨论,并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等实物,找出不同组织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例如,叶子的表皮是保护组织,叶肉是营养组织,叶脉中有输导组织等。不同组织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器官的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讲解、阅读教材和实物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在器官中的分布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讲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六大器官共同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2)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物的组织
(1)展示动物不同组织的图片,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讲解每种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如脑、脊髓等。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2)让学生观察人体组织切片(如上皮组织切片、肌肉组织切片等),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3)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不同组织的功能吗?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如我们运动时肌肉组织在收缩舒张,皮肤受伤时上皮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等。
教师总结:动物体的各种组织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相互协作,维持着动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讲解、观察切片和师生互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及其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2. 动物的器官
(1)展示人体的一些器官图片,如心脏、肺、肝脏、胃、肾脏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器官的名称。
(2)讲解: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同时还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它具有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功能。
(3)师生互动: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一些其他的动物器官及其主要组织构成和功能。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并补充,强调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不同组织在器官中协同工作,实现器官的特定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让学生了解动物器官的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组织与器官关系的理解。
3. 动物的系统
(1)展示人体八大系统的图片,介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体内的物质。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如垂体、甲状腺、胰岛等,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组成,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繁殖后代。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持、保护和运动。
(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吗?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3)师生互动:
教师举例说明,如人在跑步时,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循环系统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肌肉组织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运动系统协调身体的运动,同时神经系统调节各个系统的活动,使身体能够适应运动的需要。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生活实例中各个系统的协同工作情况,并在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动物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系统的功能异常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介绍和师生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深刻体会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4.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讲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多个系统相互协调配合,构成完整的动物体。
(2)让学生对比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差异,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四)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生物学观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练习
1. 出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如:
(1)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 )、( );生殖器官有( )、( )、( )。
(2)植物的主要组织包括( )、( )、( )、( )、( )。
(3)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 )、( )、( )、( )。
(4)简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5)举例说明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2. 学生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比较项目
植物细胞分裂
动物细胞分裂
相同点
细胞核分裂方式相同,染色体先复制加倍,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细胞核分裂方式相同,染色体先复制加倍,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不同点
细胞质分裂时,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细胞质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比较项目
植物体
动物体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有无系统
无
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4章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具体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第2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教学设计,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章 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建议,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