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 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 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则: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的燃烧热是,则反应的
C.一定条件下,,则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lN2和1.5mlH2充分反应生成,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500℃、,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已知在120℃、下,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D.25℃、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分别取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是玻璃搅拌器,不能用铜丝代替
B.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中和反应生成1mlH2O反应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用测量过稀盐酸温度的温度计直接测量稀NaOH溶液温度
C.,的是确保稀盐酸完全反应
D.用稀醋酸代替稀盐酸,结果是不一样的
4.工业上可采用的方法来制取高纯度的CO和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图为计算机模拟的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为
B.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
C.该历程中,放热最多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D.
5.某温度下,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2.0mlX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in时Z的浓度大于
B.2 min时,加入,此时
C.3 min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D.5 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1.4 ml
6.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的影响因索,测得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
B.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D.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越小,的去除效果越好
7.在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g)和Y(g),发生反应,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实验②中,若6min时测得,则0~6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C.实验③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40%
D.实验④中,反应达到平衡时,
8.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其反应机理如图1,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测得有关产物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Pt-Rh合金的目的是提高反应的速率
B.氨的催化氧化最佳温度应控制在840℃左右
C.520℃时,的转化率为40%
D.840℃以上,可能发生了反应:
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时刻增大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a、b、c三点,只有b点达到平衡状态
10.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图所示投料,并在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Ⅲ中平衡常数相同
B.容器Ⅱ、Ⅲ中正反应速率始终相同
C.容器Ⅱ、Ⅲ中的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Ⅱ>Ⅲ
D.容器I中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11.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中、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忽略该过程中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已知:室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分别代表的变化
B.随的加入,的值不断减小
C.M点存在:
D.N点时,溶液的为9.26
12.已知是二元弱酸,常温下向其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测得溶液中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
B.常温下,的数量级为
C.b点溶液中,
D.溶液中,
13.一种获得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的NaOH溶液吸收,若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的电离常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后,则
B.若“吸收”后溶液pH=7,则
C.若“吸收”后,则溶液中
D.若“吸收”后溶液pH-5,则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为:
14.学过原电池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闭合电键K,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为原电池的负极
B.铁钉处的电极反应为
C.玻璃杯中由正极区域移向负极区域
D.正极收集0.01ml气体时,转移0.04ml电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5题12分,16题14分。17、18题16分,共58分。15.甲醇化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的氢化反应可生成,反应原理为。已知破坏1ml相关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①______
②反应中的活化能(正)______(填“”或“”)(逆),该反应应选择______(填“高温”或“低温”)高效催化剂。
③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状态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在密闭容器中充人和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a点时,v(正)______(填“”或“”)v(逆)
②若b点时,则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若要进一步提高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种)
(3)如上图为在室温条件下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应用于制备。电极a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来探究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溶液存在平衡: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橙色);(黄色);(绿色)
(1)ⅰ可证明反应正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ⅱ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______。
(3)ⅲ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继续实验
实验Ⅲ
①解释溶液变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溶液变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对于平衡:,若改变条件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达到新平衡的消耗速率等于的消耗速率
B.平衡常数K值可能不改变
C.达到新平衡后,溶液pH一定增大
D.再次达平衡前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17.回答下列问题。
I.和CO是常见的环境污染气体。
(1)对于反应来说,“”可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则第二步为________(写方程式)。已知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此推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Ⅱ.三氧化钼()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也是瓷轴药的颜料,该物质常使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通过一定条件来制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已知:
①
②
③
(2)则的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仅发生反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增加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②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若时充入一定量的,到反应再次达到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时间段t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图________。
(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l和1.5ml,若仅发生反应: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0~5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和,仅发生反应:。测得氧气的平衡转化率与起始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________(填“>”“”“III,故正确。D.如果I是恒容恒温状态,和Ⅱ是等效平衡,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I是绝热容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转化率降低,两者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错误。
11.答案:B
解析:B.随的加入,酸性逐渐减弱,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温度不变,不变,的值不断增大,B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由于是二元弱酸,故溶液中含R的粒子只有、,结合电荷守恒原理知A项正确;
由知,,结合时知,,B项正确;
由电荷守恒知b点溶液,因b点溶液中,故,C项正确;
属于强碱弱酸的正盐,溶液显碱性,D项错误;
故选D。
13.答案:A
14.答案:C
解析:A.铁活泼性比铜强,铁与醋酸反应,铜与醋酸不反应,则铜丝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铁钉处的电极反应为,故B错误;
C.根据原电池"同性相吸",则玻璃杯中由正极区域移向负极区域,故C正确;
D.根据,正极收集0.01ml气体时,转移0.02ml电子,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答案:(1);;低温;BC
(2);;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等其他合理答案
(3)负极;
16.答案:(1)放热
(2)KOH
(3)不能;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平衡会逆向移动,所以溶液橙色加深,不能说明是由于氢离子浓度的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的
(4)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更强
(5)加入的亚硫酸根结合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溶液变为黄色;
(6)BD
17.答案:(1);大于
(2)
(3)ab;
(4)005ml⋅L-1⋅min-1
(5)
18.答案:(1)
(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的消耗,溶液中减小,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不能,溶液中被还原为,无法通过调将与分离,达不到除铁的目的
(3)
(4)①;②开始时发生反应,微溶于水;再投入活性并搅拌等
解析:(1)含有2个价的氧原子和6个价的氧原子;“氧化除锰”工序用把、氧化为、,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和质量守恒可知,除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加入的消耗,溶液中减小,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若用调节,溶液中能被还原为,达不到除铁的目的。
(3)当调至3.2,。
(4)①,由图可知,当时,,,故。②开始时发生反应,微溶于水,故前溶液的变化很小;提高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再投入活性并搅拌等,或调节以上,升温会减小的溶解度,不一定会提高吸收率,不宜采用升温措施。
时间段/min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
0~2
0.20
0~4
0.15
0~6
0.10
实验序号
水样体积/
纳米铁质量/
水样初始
①
50
8
6
②
50
2
6
③
50
2
8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l
平衡时物质的量/ml
n(X)
n(Y)
n(M)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30
a
④
900
0.15
0.20
b
化学键
能量
745
436
463
351
409
物质
开始沉淀
1.9
6.8
6.2
完全沉淀
.2
8.3
8.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B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