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2024年10月7日上午10:20—11:35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B.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C. 小肠腔内的液体和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均属于人体内环境
D.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得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A错误;
B、心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CO2,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进入内环境,所以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正确;
C、小肠内的液体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内环境的酸碱缓冲物质在血浆中,而不是在食物中,D错误。
故选B。
2.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致死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的活动密切相关,与肾脏关系不大
B. 由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正常情况下其渗透压大于组织液和淋巴液
C. 呼吸性碱中毒往往表现为血浆pH高于正常值,此症状可能是过度通气引起的
D. 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一定是由人体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详解】A、肾脏可以排出一些无机盐,参与了内环境pH稳态的调节,如排出过多的NaHCO3,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组织液和淋巴液中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
C、过度通气会导致CO2排出较多,使内环境中H2CO3含量降低,血浆pH升高,C正确;
D、人体自身调节机制正常时,若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了人体调节限度,也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故选C
3. 当你在森林公园爬山时, 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B. 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正确;
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 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D错误。
故选D。
4.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铃声和食物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例说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B.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D.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可能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都是与生俱来的,但也有一些反射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形成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详解】A、据题意可知,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是在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A正确;
B、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狗出生就具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属于非条件反射,B正确;
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狗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强化会逐渐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故选D。
5. 将灵敏的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内表面和b处的外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予能引起兴奋的刺激,且ac=db,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d点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到c点,c点产生的兴奋也能传到d点
B.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同一个结构
C. 同时刺激c、d两点,a、b处同时兴奋,a、b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指针向右偏转
D. 当指针第二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原因是c点产生的兴奋传到b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兴奋只能由左侧神经元传向右侧神经元,由于ac=db,所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a、b处同时兴奋,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此时电流表会发生偏转。c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向右侧的神经元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由d刺激引起的兴奋则不能逆突触传递到左侧神经元,所以电流表会发生再次偏转。
【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递的,d点产生的兴奋不可以传到c点,c点产生的兴奋能传到d点,A错误;
B、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及其支配的的股四头肌,B错误;
C、据图可知,膝跳反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兴奋只能由左侧神经元传向右侧神经元,由于ac=db,同时刺激c、d两点,a、b处同时兴奋,此时a、b处均为外负内正,而图示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向右偏转,则a、b处兴奋时,指针应该向左偏转,C错误;
D、根据C项分析可知,图中a、b处同时兴奋时,电流表发生第一次偏转,而后当c处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b处时会引起第二次偏转,D正确。
故选D。
6. 图示反射弧传导兴奋的部分结构,a、b表示轴突末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
B. a、b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a、b通过突触传递的兴奋都能经细胞膜传递到Ⅰ处
D. 脑和脊髓中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一个神经元可以有多个轴突,所以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A正确;
B、若a、b来自不同细胞的轴突,分别作用于同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二者释放的递质不干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
C、a、b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传至至突触后膜,如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不能传递至I处,C错误;
D、脑和脊髓中都存在由多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即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D正确。
故选C。
7. 多巴胺(D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传递愉悦信息,因此被称作“快乐物质”。在正常的突触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相结合,从而被迅速地重吸收。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紧密结合,阻断多巴胺重吸收。吸毒者要维持突触后膜兴奋性,就必须继续使用更大剂量毒品,从而延长“愉悦感”时间。毒品对人危害巨大,应远离毒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A及其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DA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方式是扩散
C. 突触后膜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吸毒成瘾者需要加大吸食剂量维持“愉悦感”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的DA受体的数目减少及突触后膜对DA的敏感性下降有关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详解】A、多巴胺(D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本质不是蛋白质,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方式是扩散,B正确;
C、突触后膜完成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
D、可卡因可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紧密结合,阻断多巴胺重吸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增多,机体为了适应变化,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及对DA的敏感性下降,吸毒者要维持突触后膜兴奋性,就必须继续使用更大剂量毒品,D正确。
故选BD。
8. 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憋尿。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
B. 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形成排尿反射
C. 神经甲属于不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 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才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A错误;
B、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过程没有设计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可形成排尿反射,B错误;
C、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据图所示神经甲就是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因此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
D、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D。
9. 下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敲击Ⅱ处,小腿正常抬起,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B. 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受大脑控制
C. 在Ⅰ处施加适宜的电刺激,Ⅲ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
D. 图中存在4个突触或类似突触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
【详解】A、Ⅱ是感受器,所以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该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A正确;
B、Ⅳ是脊髓中控制膝跳反射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其活动可能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控制,B正确;
C、Ⅰ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在Ⅰ处施加适宜的电刺激,Ⅲ处可检测到的电位变化,表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即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C正确;
D、神经肌肉细胞接头处为突触结构,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图中存在5个突触或类似突触结构,三个位于神经中枢内,两个为神经-肌肉接头,D错误。
故选D。
10. 研究发现,海马体在短时记忆的巩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将恐惧的记忆传递给杏仁核(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时记忆与海马体中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恐惧的记忆都是感觉性记忆,会迅速消退
C. 抑郁症的产生可能与杏仁核受损有关
D. 记忆和情绪均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时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A错误;
B、感觉性记忆转瞬即逝,海马体能够将恐惧的记忆传递给杏仁核,说明恐惧的记忆不都是感觉性记忆,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杏仁核的功能是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所以抑郁症的产生可能与杏仁核受损有关,C正确;
D、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 第一级记忆中的部分信息经反复运用、强化可转化为第二级记忆
C. 你正在专心作答试卷,书写过程中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H区和W区
D. 若抑郁持续两周以上,则应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是否患有抑郁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学习、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通过反复运用(复习),信息便在第一级记忆中作相应的循环,从而延长了信息在第一级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就使信息更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中,B正确;
C、你专心做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C错误;
D、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一般抑郁不超过两周,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则应咨询精神心理科医生以确定否患有抑郁症,D正确。
故选C。
12. 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体液包括①②③④
B. 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③→①→②
C. ③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
D.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含有尿素和尿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图,分析可知①是组织液,②是细胞内液,③是血浆,④中的液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的一部分,不属于体液。
【详解】A、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如果图中④位于膀胱中的尿液,则不属于体液,A错误;
B、氧气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③血浆→①组织液→②细胞内液,B正确;
C、③是血浆,血浆中含有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C正确;
D、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含有尿素、尿酸、水和无机盐等,D正确。
故选A。
13. 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时,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B. 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
C. 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兴奋由B传到D,因为有突触,所以存在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A正确。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相应活动,但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是反射活动,B错误。
C、刺激皮肤细胞A时,电流计两端会有两次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因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递,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正确。
D、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外正内负的状态,D正确。
故选B
【点睛】
14.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的电位为动作电位,此时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为a→b
C. 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内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t1~t2,t3~t4电位的前后变化都主要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
【详解】A、X受刺激时,a点b点都会产生兴奋,故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由于两根电极都在膜外,电表测的不是动作电位,A错误;
B、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膜外为b→a,B错误;
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错误;
D、t1~t2,t3~t4电位的前半段变化主要是Na+内流,后半段变化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D正确。
故选D。
15. 如图是某同学在体检抽血时缩手反射弧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表示三个神经元,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若该同学在抽血时没有缩手,是因为缩手反射受到了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C. 若该同学咬紧牙关仍发生了缩手,说明C神经元的Na+内流可能大于Cl-内流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会引起C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详解】A、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因此需要能量但是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若该同学在抽血时没有缩手,说明缩手反射受到了更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缩手反射仍发生说明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强度要大于来自大脑皮层,因此C神经元钠离子内流大于氯离子内流,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来自大脑皮层的兴奋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不一定引起C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16. 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眼睛看准篮筐位置,经脑分析处理信息,传出信号给手臂完成精准投篮,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篮球运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发生时,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 躲避对手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 精准投篮过程存在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 传球、躲闪等动作只需要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区参与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在体内或者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详解】A、在体内或者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反射发生时,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A错误;
B、躲避对手进攻时,主要通过眼睛、肢体接触等获取信息,然后大脑皮层通过感觉神经获取信息,通过躯体运动神经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B错误;
C、精准投篮过程过程中,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C正确;
D、传球、躲闪等动作需要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区参与调节,还需要脊髓、小脑等中枢参与,D错误。
故选C。
17. 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 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D.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和眼睛,否则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A正确;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否则不同实验材料混合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与自来水相比,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pH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的情况很接近,因此,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C正确;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D错误。
故选D。
18. 下图是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传入神经元
B.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已知乙是神经中枢,则甲、丙中,一个是感受器、一个是效应器,A和B中,一个是传入神经、另一个是传出神经。
【详解】A、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A,则A为传出神经元,A错误;
B、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A,则A为传出神经元,B正确;
C、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局部电流可以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B,则A为传入神经元,C正确;
D、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说明局部电流不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B,则A为传出神经元,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64分。
19. 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面是某女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______中。
(2)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数值一般用于检测 ______(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女子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
(3)根据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数值,可以判定该女子可能患______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_______。
(4)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原因是_______。
【答案】(1)动态平衡
(2) ①. 肝脏 ②. 肾脏
(3) ①. 糖尿 ②. 排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
(4)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
【解析】
【分析】由表格结果可知: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的参考范围内,而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超过了参考范围。
【小问1详解】
化验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小问2详解】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内。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数值一般用于检测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推测该女子肾脏(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水盐平衡的失调。
【小问3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女子的血清葡萄糖超过了参考范围,可能患有糖尿病;血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所以为了除进食引起血糖升高的干扰,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
【小问4详解】
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因为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而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
20. 当一侧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信息传入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该肢体出现缩回反应,表现为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称为屈肌反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屈肌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至少有_____个。其中的感受器是指______效应器是指______。
(3)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至_______会形成痛觉,该过程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
(4)屈肌反射是人和动物最原始的防御反射,其意义是_______。
【答案】(1)神经元##神经细胞
(2) ①. 非条件 ②. 2##二##两 ③. 神经元的感觉(传入)神经末梢 ④.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3) ①. 大脑皮层 ②. 不属于 ③. 该过程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
(4)避免机体受到进一步伤害,具有保护意义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小问1详解】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小问2详解】
屈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该过程没有经过大脑皮层作用,故属于非条件反射;当一侧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信息传入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该肢体出现缩回反应,表现为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称为屈肌反射,由于该过程中涉及屈肌和伸肌,故至少需要2个反射弧;感受器是神经元的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指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小问3详解】
大脑皮层是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
【小问4详解】
屈肌反射是人和动物最原始的防御反射,可以避免机体受到进一步伤害,具有保护意义。
21. 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表示动作电位, 图4为在神经纤维上分别取3个电位差测量点,电表的电极分别位于测量点的细胞膜外侧和内侧,FE=FG,均为5cm。请回答问题:
(1)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填字母)。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
(2)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膜外K+的浓度。图3中C点时膜外Na+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膜内Na+浓度,BC段Na+内流的方式为_____。
(3)图4中,刺激F点后,F点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兴奋在FE、FG段传导的时间依次为t1、t2,两者的大小关系是t1_____(填“=”“<”或“>”)t2.
(4)若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_。
【答案】(1) ①. abc ②.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 ①. 大于 ②. 大于 ③. 协助扩散
(3) ①.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②. =
(4)丙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根据图1中神经节可以判断A是感受器,B及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图2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三者共同构成突触。
【小问1详解】
图2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突触小泡,e是神经递质,a、b、c三者共同构成突触;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小问2详解】
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所以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K+的浓度大于膜外K+的浓度;图3中C点时产生了动作电位,膜外Na+浓度仍然大于膜内Na+浓度,BC段Na+内流需要钠离子通道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故BC段Na+内流的方式为为协助扩散。
【小问3详解】
图2中,受刺激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后,F点处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状态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兴奋在FE、FG段传导的时间依次为t1、t2,两者的大小是t1=t2,因为FE=FG,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等距传导,所用时间相同。
【小问4详解】
甲图中虚线的峰值降低,可能是Na+内流量减少造成的;乙图中虚线没有波动,可能是Na+内流受阻造成的;丙图中虚线表示形成动作电位后无法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是K+外流受阻造成的;顶图中虚线表示膜两侧的电位差进一步变大,可能是Cl-内流造成的,综上,丙图符合题意。
22. 淄博烧烤是淄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留有独立小炉纯炭有烟烧烤的烹调方式。先在炭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再配上辣椒等调料,辣椒素是红辣椒的活性成分。人体某些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辣椒素受体TRPV1(Ca2+离子通道受体),会被辣椒素或43℃以上的高温激活引起“痛觉”,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为探究被辣椒素或炎热条件激活引起“痛觉”的原因,研究者作出下列假设:
(1)假设此类型个体辣椒素受体基因被激活,使其产生“痛觉”,其作用机理如下:①是神经元的______(A.树突B.轴突)结构。吃辣椒时,辣椒素与受体TRPV1结合后因为_______使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形式传至神经末梢,后传至_______产生“热痛感”。
(2)吃辣椒同时喝热饮会_______(填“加重”“减轻”或“不影响”)。
(3)据图分析,吃辣椒时人们往往脸红出汗、心跳加快,通过______(“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引起心跳加快,据题其中脸红还与_______的释放增加有关。
【答案】(1) ①. A ②. Ca2+内流 ③. 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④. 大脑皮层
(2) 加重 (3) ①. 交感 ②. 神经肽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①分支多而短,是神经元的树突结构(故选A);吃辣椒时,辣椒素与受体TRPV1结合使Ca2+内流,进而产生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进而产生兴奋;根据图示可知,兴奋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传至神经末梢,后传至大脑皮层(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产生“热痛感”。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当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会产生“热痛感”,温度上升也会促进TRPV1对钙离子的转运过程,因此,吃辣椒同时喝热饮会“加重”“热痛感”。
【小问3详解】
吃辣椒时人们脸红出汗、心跳加快,主要原因是通过交感神经活动引起心跳加快;其中脸红还与神经肽的释放增加有关,因为神经肽能引发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增强,进而使皮肤血管中血流量增加。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