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3404/0-17287155147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3404/0-17287155147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1.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3404/0-17287155148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教科版(2024)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2024)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5
学习
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2)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3)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重点
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难点
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作为疫情防控指导员、宣传员、年逾七旬的赵必谦,每天沿着崎岖的山路用喇叭向大山里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信息。大山里的村民能听到他的喊话吗?为什么?
明确:
能。因为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向四面八方传播。
2、舞台上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观众为什么只看见前面的领舞者,却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演员?
明确:
那是因为领舞者发出的光进入观众的眼睛,身后的其他舞蹈演员发出的光被领舞者遮挡住了,无法进入观众的眼睛。
3、光线遇到遮挡物后会不会像声音一样绕道而行?
【情景设计】
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
实验表明:我们只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4、导入
由此可见,光不会像声音一样,向四面八方传播。光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
回答
实验
总结
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来引发学生思考,光和声音的传播到底有哪些不同。
讲授新课
一、猜测
我们经常看到照射到物体上的情景,但却看不到光是怎么照射到物体上的。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
引导学生猜测交流,强调说出猜测的依据。
预测:
猜想1:光是曲线传播的。
依据1:声音就是曲线传播的。
猜想2:光是直线传播的。
依据2:光线是一束一束的。
二、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四张矩形卡纸、手电筒、四个能直立的夹子。
2、注意事项
最好选择聚光手电筒。
3、实验思路
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
③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④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⑤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4、实验设计注意事项
①小孔的位置、大小要一致
②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黑暗的环境中操作
④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5、实验步骤
①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②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6、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做3次;
(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
(3)小组合作完成。
7、实验活动记录
打开活动手册,边试验边做好实验记录。
8、实验交流
(1)我们发现
光直接穿过小孔时,在纸屏上能看到光斑;移动中间一张卡片,在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
(2)光的传播
光沿着直线传播。
【注意】
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9、考考你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面那一种情况可以看到烛光?
明确:
A能看到烛光,B看不到烛光。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研讨
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
①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了吗?
②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明确:
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人身上发出的光被障碍物遮挡,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看不见。
3、影子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关系?
明确: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另一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四、合作探究:光线打靶游戏
①将手电筒的光分别从A、B、C孔射入,观察几号靶能被照亮
②记录实验现象,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③如果光从一个孔射入,如何能够照射到所有的靶位?
五、课堂练习
1、我们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时,验证的内容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2、枪械的短距离射击有一个诀窍,就是当眼睛可以看到“照门”、“准星”、“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扣动扳机,子弹就可以准确击中目标。这是运用了以下哪个科学原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3、不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想法是( )
A.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B.舞厅里射灯发出的光
C.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4、下列例子不能用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 如果太阳光通过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形成圆形光斑。( )
(2)皮影戏和手影游戏都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
(3)光是以波浪线的形式传播。( )
(4)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不同。( )
(5)我们在幕前能看到站在幕后的人。( )
六、作业布置
我们还能用哪些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动手试试。
猜测,说依据
实验
记录
交流
判断
讨论
练习
实验
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教科书上介绍得很清楚,且操作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操作的能力。交流实验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及规范操作。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验证实验,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真正乐趣。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记录要真实、完整。记录表需要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验和记录,这是培养学生记录能力和记录习惯的重要手段。
学生交流汇报,进一步得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在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学生能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总结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多角度实验光是直线传播的。
检测课堂知识掌握情况
培养善于思考动手实验习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与声音的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方式不同,培养了我们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结课堂
板书
光 直线传播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2.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