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问题突破,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西湖雪景的?,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
两句带“雪”字的古诗句: 。
(二)字音突破
1.崇祯( )五年十二月
2.是日更( )定矣,余拏( )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
3.雾凇沆砀 ( )
4.有两人铺毡( )对坐
5.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
6.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
7.舟子喃喃( )曰
(三)重点字词整理
1.是日更定矣
2.余拏一小舟
3.拥毳衣炉火
4.雾凇沆砀
5.惟长堤一痕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8.客此
9.舟子喃喃曰
10.莫说相公痴
(四)补充字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重点问题突破
一、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二、赏析句子
(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话连用了三个“与”有什么效果?“上下一白”中的“一”字好在哪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三、本文在写景时按照怎样的顺序?运用了什么手法?
四、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西湖雪景的?
五、其他
1、赏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2、在雪后极寒的夜晚,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写出了什么?
3、张岱居然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晚上,独自一人去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4、“拉余同饮”中的“拉”字表现了什么内容?
5、问其姓氏,“客”却不答姓名答籍贯。是作者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
6、作者的“痴”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 “痴”含义?
7、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否矛盾?
8、文章以舟子的话结尾有何作用?
三、总结归纳
一、一词多义
(一)是
1.是日更定矣
2.是金陵人
(二)一
1.上下一白
2.长堤一痕
(三)更
1.更有痴似相公者
2.是日更定矣
(四)白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上下一白
(五)大
见余大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二、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古义: ;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 ;今义:跟“黑”相对的颜色。)
3.是日更定也(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
三、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2.是金陵人,客此
四、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金陵人(用“是”做判断动词,表判断。)
2.省略句
见余大喜(省略主语“他们”,指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人。)
3.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其他
积累写雪景的名句。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航,预习感知,课堂导学,课堂小结,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后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