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品】部编版(2024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选自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九课《作息有规律》。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材内容包括作息时间表的制作、规律作息的好处、不规律作息的危害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作息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尝试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教材在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生活作息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对时间的概念较为模糊。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自律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作息不规律的现象,如晚睡晚起、饮食不定时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逐步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规律作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作息时间,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道德修养
1. 学生能够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律。
2. 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等。
责任意识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身体健康负有责任,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2. 学生能够在家庭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规律作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尝试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作息时间。
难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自律的重要性,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律。
2. 学生能够在家庭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按时完成作业、按时睡觉等。
3. 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作息时间表模板、图片、视频、PPT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设计意图
导入
1. 播放一段关于作息规律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你们每天都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的?”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
4. 展示一张作息时间表,介绍其作用。
5. 提问:“你们觉得作息规律重要吗?为什么?”
6. 引导学生讨论作息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7.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主题。
8. 板书课题:《作息有规律》。
1. 观看视频,思考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2. 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
3. 讨论作息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 积极参与讨论
2. 分享真实作息时间
3. 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通过视频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作息规律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授
活动一:认识作息时间表
1. 展示一张作息时间表,介绍其内容和作用。
2. 提问:“你们知道作息时间表有什么用吗?”
3. 引导学生讨论作息时间表的作用。
4.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时间表的重要性。
5. 展示一张作息时间表模板,介绍其制作方法。
6. 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8. 发放作息时间表模板,指导学生填写。
活动二:制定作息时间表
1.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作息时间表。
2.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作息时间合理吗?”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整作息时间,使其更加合理。
4.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时间表的灵活性。
5. 展示几张不同类型的作息时间表,介绍其特点。
6. 提问:“你们觉得哪种作息时间表更适合自己?”
7.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8.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调整作息时间表。
1. 观看作息时间表,理解其内容和作用。
2. 讨论作息时间表的作用。
3. 思考如何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4. 填写作息时间表模板。
5. 讨论如何调整作息时间,使其更加合理。
6.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7. 调整作息时间表。
1. 理解作息时间表的作用
2. 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 调整作息时间表
通过认识作息时间表和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并尝试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巩固
1. 展示几张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进行比较。
2. 提问:“你们觉得哪张作息时间表最合理?为什么?”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作息时间表的优缺点。
4.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
5. 展示一张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进行评价。
6. 提问:“你们觉得这张作息时间表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7. 引导学生提出改进建议。
8.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时间表的灵活性。
1. 比较不同作息时间表的优缺点。
2. 讨论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
3. 评价作息时间表,提出改进建议。
1. 比较作息时间表
2. 评价作息时间表
3. 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比较和评价作息时间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改进意识。
总结
1.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3.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4. 提问:“你们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5.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作息计划。
6.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作息计划的实施。
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作息时间。
8.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执行。
1.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 制定自己的作息计划。
3. 与家长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执行。
1. 总结学习内容
2. 制定作息计划
3. 坚持执行作息时间表
通过总结和制定作息计划,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业设计
作业一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执行。
作业二
观察自己一周的作息情况,记录每天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并与作息时间表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
板书设计
作息有规律
1. 作息时间表的作用
2. 作息时间表的制作方法
3. 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
4. 作息时间表的灵活性
5. 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6. 作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7. 作息习惯的养成
8. 作息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视频和提问,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作息规律的重要性。
2. 通过认识作息时间表和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并尝试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3. 通过比较和评价作息时间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改进意识。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制定作息时间表时,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指导。
2. 部分学生在讨论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引导。
3. 部分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第9课 作息有规律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024)第9课 作息有规律优质课教案,共16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024)第10课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餐桌礼仪,食品安全,实践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