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4387/0-17287271613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4387/0-17287271614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244387/0-1728727161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教科版(2024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科学观念
- 让学生认识到校园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 了解植物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提供氧气、美化环境、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
2. 科学思维
-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 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3. 探究实践
-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看、摸、闻等)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观察,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进行辅助观察。
- 让学生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如通过绘画、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植物的特征。
4. 态度责任
- 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植物的情感。
- 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校园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观察并识别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 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1. 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校园植物的图片、校园植物分布地图、放大镜、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校园植物图片,问同学们:“你们在校园里见过这些植物吗?”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校园里见到的植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校园里的植物。
(二)认识校园植物
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植物分布地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分布位置。
2. 教师选择几种常见的植物,如桂花树、柳树、月季花等,向学生详细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包括叶子的形状、颜色、花朵的颜色、形状等)。
3. 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并用手触摸植物的叶子、茎等部位,感受其质地。
(三)观察校园植物的方法
1. 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介绍科学观察植物的方法:
- 用眼睛看,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 用手摸,感受植物的质地,如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 用鼻子闻,闻一闻植物是否有气味。
- 还可以使用工具,如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3. 教师强调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破坏植物。
(四)再次观察校园植物
1. 教师再次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观察方法,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进行观察。
2.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记录下植物的特征,可以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植物的样子,也可以用文字描述植物的特征。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校园植物分类
1. 回到教室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观察的植物记录,并介绍自己观察的植物的特征。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根据植物的茎的特征(木质茎或草质茎)、叶子的形状、生长环境(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分类。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每个小组将分类结果展示出来,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4. 教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分类方法。
(六)植物与环境
1. 教师展示一些校园里不同环境中植物生长的图片,如池塘边的植物、花坛里的植物、操场边的植物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这些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在这些环境中,它们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3.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植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关系,如池塘边的植物需要水分较多,所以它们适应了潮湿的环境。
(七)课堂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认识校园植物、观察方法、植物分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2.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校园里的植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校园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校园植物的意义。
(八)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校园里的其他植物,尝试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植物的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校园植物。
六、板书设计
6 校园里的植物
一、认识校园植物
- 常见植物:桂花树、柳树、月季花等
二、观察方法
- 眼看
- 手摸
- 鼻闻
- 放大镜
三、植物分类
- 根据茎的特征
- 根据叶子形状
- 根据生长环境
四、植物与环境
- 相互适应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植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观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园植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观察、分类等活动中。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植物分类环节,部分学生对分类依据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5. 植物的变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2. 观察植物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