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模拟试题(二)(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B. 石油分馏C. 铁生锈 D. 木材制桌椅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木材制桌椅,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熟石灰B. 香油C. 白醋D. 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熟石灰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熟石灰与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香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香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
C、白醋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白醋与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实验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与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D. PM2.5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PM2.5会导致雾霾等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选D。
4. 农业生产中用的“硝酸钾”属于( )
A. 钾肥B. 氮肥C. 磷肥D. 复合肥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的属于钾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B、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的属于氮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C、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的属于磷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D、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O2B. N2C. COD. 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B、氮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氮气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氢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 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B. ﹣2C. +1D. +5
【答案】D
【解析】
【详解】KI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有(+1)+x+(-2)×3=0,x=+5;
故选:D。
7. 许多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纤维素能够改善肠道蠕动,纤维素属于( )
A. 维生素B. 糖类C. 油脂D. 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纤维素是多糖,属于糖类,故B正确。故选B。
8. 为了使自制的饮料变得冰凉可口,小明想到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 )
A. 食盐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D. 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分析】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该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详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 学习化学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下列关于环境保护不合理的是( )
A. 火力发电厂需进行燃煤脱硫、控尘处理
B.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研制无污染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D.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火力发电厂需进行燃煤脱硫、控尘处理,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合理;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合理;
C、研制无污染农药,减轻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合理;
D、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能源,当前情况下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选项不合理;
故选:D。
10. 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加热液体
C. 取固体粉末D. 检查气密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正确;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C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
故选:A。
11. 木糖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食品甜味剂,也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甜味剂和辅助治疗剂,日常不建议过多摄入,其化学式为C5H1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糖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 木糖醇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1
C. 木糖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 木糖醇与碳酸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糖醇中C:H:O质量比=(5×12):(12×1):(5×16)=15:3:20,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A错误;
B、木糖醇中C:O质量比=(5×12):(5×16)=3:4,故B错误;
C、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木糖醇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木糖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
D、木糖醇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碳酸也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12. 燃煤电厂“脱硫”过程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X+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
A. SO2B. SO3C. CaOD. H2SO4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0,反应后Ca、C、O、S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2、2,则X为SO2。故选A。
13. 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 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 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 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和机械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选项说法正确;
C、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SO3H2SO4B. AlAl2O3
C. FeFeCl2D. Fe2O3Fe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可以转化,故A正确;
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以转化,故B正确;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以转化,故C正确;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D错误。
故选D。
15. 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从实际出发,下列关于该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B. 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加大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 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有利于“碳中和”,符合题意;
D、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汽车尾气会排放出CO、NO等有毒气体,在气体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将它们转化成空气中含有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 7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C.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8:28=22 : 7,故A错误;
B、未标出反应条件,正确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尝味道
B.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混合气体
D. 检验硫酸铵和碳酸钠: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臭味气体的是硫酸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发生危险,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碳酸钠和熟石灰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用熟石灰检验硫酸铵和碳酸钠,符合题意
故选D。
18. 60℃时,向5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甲。结合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 t时刻,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4.0%
C. 20℃时加溶剂可以将N点的溶液转化成M点的溶液
D. 60℃降温到20℃过程中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2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8g硝酸钾,所以60℃时,向5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共析出10g硝酸钾,说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15.8g+10g=25.8g,故A不符合题意;
B、t时刻,溶液刚好达到饱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31.6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不符合题意;
C、M点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N点为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增加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2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图1可知,降温过程中,一开始没有溶质析出,说明一开始是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后,有溶质析出,所以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降温过程达饱和前,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粉状锈中含有Cu、O、H、Cl四种元素
B. 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
C. CuCl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2(OH)3Cl
D. 青铜器在锈蚀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0到+1价、再变到+2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粉状锈的化学式可知,铜绿中含有Cu、H、O、Cl四种元素,故A正确;
B、铜生锈是与氧气、水、二氧化碳作用,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能够减缓铜的锈蚀,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故B正确;
C、生成物为Cu2(OH)2CO3、Cu2(OH)3Cl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特征,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青铜器中含有铜,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0;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CuCl中氯元素显-1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Cu2O中氧元素显-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u2(OH)2CO3、Cu2(OH)3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2,故D正确。
故选C。
20. 天然碱(aNa2CO3∙bNaHCO3∙cH2O)在纺织、医疗、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已知,300℃时,NaHCO3完全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不分解。称取一定质量天然碱样品于试管中,300℃时充分加热至完全分解,产生0.44gCO2和0.9g水;另称取相同质量的天然碱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2.64gCO2。则a、b、c的值分别为( )
A. 2、1、2B. 1、2、1C. 10、2、9D. 3、2、3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设天然碱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z
x=1.68g
z=0.18g
则天然碱样品中水的质量为:0.9g-0.18g=0.72g
解:设1.68g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a=0.88g
则该样品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0.88g=1.76g
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b
b=4.24g
则a:b:c=。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
21.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食盐②活性炭③氮气④熟石灰
(1)可用于蔬菜的保护气的是 _____;
(2)净水过程中除臭的是 _____;
(3)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
(4)腌制肉类食品的是 _____。
【答案】(1)③ (2)② (3)④ (4)①
【解析】(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蔬菜的保护气,故填③;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水中除臭,故填②;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具有碱性,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故填④;
(4)生活中常用食盐腌制肉类食品防腐,故填①。
22. 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描述了豆腐的做法:“(以豆)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盐卤汁或山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豆腐制作的主要工序是:浸泡、磨浆、滤浆、煮浆、点浆等。
(1)制豆腐的黄豆富含人体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
(2)判断滤渣时所用的布属于棉布而不是化纤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有_____气味。
(3)盐卤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其中氯化镁属于 (填序号)。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
(4)在煮浆的过程中不仅能高温杀菌,还能使大豆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变性,该过程主要发生了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答案】(1)蛋白质 (2)烧纸 (3)D (4)化学
【解析】(1)制豆腐的黄豆富含人体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2)棉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灼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化纤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灼烧会产生特殊气味;取样,灼烧,有烧纸气味,则说明渣时所用的布属于棉布而不是化纤;
(3)氯化镁是由氯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
(4)在煮浆的过程中不仅能高温杀菌,还能使大豆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变性,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23.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铜铁”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_______。“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_______。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
(5)茶叶中含有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及钾、钙、铁等元素,人体缺钙会导致_______病。
【答案】(1)金属
(2)①. 氧气##O2 ②. 化肥
(3)放出
(4)过滤
(5)骨质疏松和佝偻
【解析】(1)“铜铁”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填:金属。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钾盐农业上可用作化肥。故填:氧气或O2;化肥。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放出热量。故填:放出。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故填:过滤。
(5)人体缺钙,幼儿及青少年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故填:骨质疏松和佝偻。
24. 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类别,其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选填序号)。
A.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氢燃料电池车,是使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能量推动电动机工作。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优点_______。(举一例)
(3)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图为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储存于高压罐中,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_______。
(5)燃油车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可以大大降低CO2的排放。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流程(1)中的阶段II的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①绿色植物实现CO2到葡萄糖的过程称为_______。
②已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推测甲醛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要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补充H2O2。
【答案】(1)A
(2)无污染(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
(4)分子之间有间隙
(5)①. 光合作用 ②. CH2O ③. 需要
【解析】(1)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它的能量转化过程主要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工作时,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写:A。
(2)使用氢气为能源的最大好处是它跟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仅产生水蒸气排出,有效减少了传统汽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故填写:无污染(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由光解制氢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反应I为水在催化剂I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4)将氢气压缩储存于高压罐中,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氢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填写:分子之间有间隙。
(5)①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叫作光合作用,该过程实现了CO2到葡萄糖的转化,故填写:光合作用。
②由流程(1)中的阶段II的物质转化图(2)可知,甲醇与氧气反应,生成甲醛和过氧化氢,氧气在该反应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一分子氧气与甲醇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分子过氧化氢,甲醇分子由于脱氢变为甲醛,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因此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填写:CH2O。
由流程(1)中的阶段II的物质转化图(2)可知,反应b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其中氧气又为反应a提供氧气,使甲醇转化为甲醛,因此,要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过氧化氢需要补充,故填写:需要。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5小题)
25.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使用该仪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O2,仪器a中放的药品是_______。
(3)若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由此现象可推知CO2的性质:_______。
(4)若要收集干燥的CO2,需在装置A与收集装置之间增加装置C,C中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
(5)已知实验室用10g石灰石(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能收集到二氧化碳(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2g/L)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①. 分液漏斗 ②. 控制反应速率
(2)过氧化氢溶液
(3)①. 乙 ②. 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助燃
(4)浓硫酸
(5)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3.52g
V(CO2)=3.52g/2g/L=1.76L=1760mL
答: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760mL。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2)装置A为固液常温制取气体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仪器a中放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
(3)向锥形瓶内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由此现象可推知CO2的性质: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助燃;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浓硫酸可以干燥酸性气体,故C中的试剂名称为浓硫酸;
(5)见答案。
26. 同学们对NaCl、KNO3两种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展开探究。如表是两者不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1)20℃时,KNO3溶解度为_______g。
(2)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是_______,该物质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最好采用_______方法。
(3)配制60℃时KNO3的饱和溶液210g,通过降温到0℃,析出晶体,过滤,将晶体干燥,称量晶体的质量。思考下列问题。
①配制60℃时KNO3的饱和溶液过程中,称量KNO3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这时的操作应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添加KNO3 B.减少KNO3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左移动游码
②析出晶体后,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
③步骤中最终称得析出的KNO3晶体的质量理论上最多为_______。
(4)实验室有一包回收所得的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为了选择合适方法分离提纯这两种物质,先取120g混合物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通过该实验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
B. 混合物样品中KNO3质量(m)的范围是:82.7g ≤ m ≤ 110g
C. 从20℃升温到60℃,烧杯中溶液的溶质KNO3的质量一定变大
【答案】(1)31.6
(2)①. NaCl##氯化钠 ②. 蒸发结晶
(3)①. A ②. 玻璃棒 ③. 96.7g
(4)ABC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晶体;
(3)①称量KNO3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质量偏小,应添加药品,故选A;
②过滤操作中用到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③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配制60℃时KNO3的饱和溶液210g,含有硝酸钾110g,水的质量为100g,降温到0℃,KNO3的溶解度为13.3g,故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13.3g=96.7g;
(4)A、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温度在20℃~40℃之间时,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相交,NaCl和KNO3具有相同溶解度,故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故A正确;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20℃时烧杯中的固体有剩余,说明氯化钠或硝酸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升温至60℃时,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氯化钠全部溶解,当氯化钠的质量为37.3g时,硝酸钾的质量最小为120g-37.3g=82.7g,而60℃时最多溶解度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故混合物样品中KNO3质量m的范围是82.7g≤m≤110g,故B正确;
C、20℃时,若氯化钠和硝酸钾均达到饱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多,为31.6g+36.0g=67.6g,不溶的固体的质量为120g-67.6g=52.4g,52.4g不可能全部是氯化钠,烧杯中溶液的溶质KNO3的质量一定变大,故C正确;
故选ABC。
27. 从古自今,炼铁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1)《三省边防备览》中记载了古法炼铁:“铁炉高一丈七八尺,中空,上有洞放烟,下层放炭,中安矿石。矿石几百斤,用炭若干斤,皆有分两,不可增减。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日夜不断火。炉底有桥,矿渣分出,矿之化为铁者,流出成铁板。”
①资料中能日夜不断火,原理是_______(用方程式表达)。
②“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用风箱不断鼓风的目的是_______。
③“流出成铁板”中“铁板”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利用含铁量低的磁铁矿冶炼生铁的流程如下。
①白云石的主要成分是CaMg(CO3)2,熔剂中一定含有的两种金属氧化物,写出其中一种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高温烧结”是将矿石烧成多孔结构,其目的是_______。
③以上流程中回收煤气可用作_______,流程中还可以回收_______循环利用。
④用1000t含46.4%四氧化三铁的磁铁矿炼得的铁,相当于_______吨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得的铁。
【答案】(1)①. ②. 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碳完全燃烧或充分燃烧 ③. 混合物
(2)①. CaO##MgO ②.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③. 燃料 ④. 炉尘 ⑤. 600
【解析】(1)①资料中能日夜不断火,原理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用风箱不断鼓风的目的是: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碳完全燃烧或充分燃烧;
③“流出成铁板”中“铁板”是生铁,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钙、镁、碳、氧元素,生成物中也应含钙、镁、碳、氧元素,钙元素和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含有的两种金属氧化物为:CaO、MgO;
②“高温烧结”是将矿石烧成多孔结构,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③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以上流程中回收煤气可用作燃料;
高炉炼铁的炉尘中含铁矿粉、焦炭粉等,可循环利用;
1000t含46.4%四氧化三铁的磁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为:,则含336t铁元素的赤铁矿的质量为:。
28.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I.盐酸的性质
为验证盐酸的部分化学性质,某小组使用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NaOH、CaCO3、Mg和物质X进行相关实验。
(1)实验时观察到稀盐酸与X反应有黄色溶液生成,则物质X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该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用pH传感器测得pH随反应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1中的橡皮管b的作用是_______。
②图2中e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图2中d→e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II.盐酸的利用
查阅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②FexCy不与酸反应;
③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
以黄铁矿为原料得到铁的氧化物,再与碳反应生成还原铁粉,其中除了含有铁粉,还含有少量FexCy和少量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与氧气反应),小组同学利用稀盐酸测定还原铁粉中FexCy的组成。
实验1:取30g还原铁粉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8gH2。
实验2:另取30g还原铁粉样品,如图进行实验。通氧气充分反应后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继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冷却后称得装置B增重0.44g。把A玻璃管中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8g。
(4)实验1中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6)还原铁粉中的FexCy的x:y=_______。
【答案】(1)Fe2O3
(2)溶液由红色褪成无色
(3)①. 缓冲气压,便于液体滴下 ②. NaCl、HCl ③. 不变
(4)
(5)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B中,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
(6)3:1
【解析】(1)酸可以和碱(NaOH)、盐(CaCO3)、活泼金属(Mg)及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X为金属氧化物,稀盐酸与X反应有黄色溶液生成,则溶液中有铁离子,所以X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
(2)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酞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为红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溶液变为中性或酸性时,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发生了化学反应。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为无色,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褪成无色现象时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①图1中的橡皮管b,可以缓冲气压,便于液体滴下;
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2中e点所示溶液pH<7,显酸性,则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化学式为NaCl、HCl;
③图2中d点溶液的pH=7,溶液显中性,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d→e过程中,稀盐酸过量,不再发生反应,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
(4)实验1中产生H2的反应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5)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也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B中,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
(6)设有铁的质量为x,
x=22.4g
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与氧气反应,则5.8g为杂质的质量,所以有FexCy的质量为30g-22.4g-5.8g=1.8g;实验2中装置B增重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FexCy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44g××100%=0.12g;FexCy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8g-0.12g=1.68g;所以56x:12y=1.68g:0.12g,则x:y=3:1。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奶茶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饮品,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于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垃圾分类,全民行动, 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