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赠从弟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赠从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教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是初中语文人教部编办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课外古诗,目的是培养学生古诗词的诵读和积累。
是东汉末年魏晋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之作,这首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诗人通过对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进行描写,明确自己坚贞的志向,同时勉励堂弟即使遭遇人生坎坷也要保持“本性”。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学习本诗,意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诗歌方法的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象征手法,分析松树形象。
3.赏析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涵,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朗读成诵,学习象征手法,品析诗歌语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美,理解诗歌内涵,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课堂上我采取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归纳总结。既发挥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手段:教学助手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走进诗歌
同学们,去年在我们央视一套中有这样一个火热的节目,很多人因此节目爱上了诗歌,投入到了“诵诗歌,品诗歌”的浪潮之中,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视频,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播放视频)。
视频中,我国运动员孙杨不仅传唱了一首经典老歌,更传唱了一首经典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佳作,(板书课题及作者刘桢)。
【设计意图】用央视火热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一段视频导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很好的切入课题。
(二)读法指导,诵读诗歌
师:“古人云:三分诗歌,七分读。今天让我们从读开始学习这首诗吧!”
1.自己尝试朗读,并且思考:读好这首诗需要注意哪些朗读方法?
朗读方法:
(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
(3)定好重音
(4)控制语调语速
3.以这样的朗读方法,将诗歌自由朗读两遍
4.指名朗读并互相评价
5.教师配乐范读
6.最后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形式多样的诵读,去感悟、体会诗歌,以此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
(三)读出自我,赏析诗歌
好诗如茶,不仅要读,更要细细的品,方能品出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韵味。下面让我们一起品析这首诗歌。(限时3分钟)(教师绘画松树图)
1.边读边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导学案》赏析诗歌:
(1)我从“ ”中读出了松树的 形象。
(示例:我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读出了松树坚忍不拔的形象)
(2)我喜欢“ ”,因为这句诗 。
(示例:我欣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因为这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突出了松树的高耸挺拔。)
【设计意图】自主疏解诗歌内容,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通过扎实的表达训练,让学生感悟诗歌内容,感受松树形象,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四)观看微课,了解意象
1.这首诗名为《赠从第》,为何在赞美青松?
2.观看视频,理解“松柏”这意象。
3.游戏练习:意象连连看
月:思乡 梅:坚强
莲:君子 竹:正直
菊:隐身 红豆:相思
小结:这些富有深层含义的意象可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具体化,给人形象的实感,能丰富人们的想象,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所以,从课题入手,通过微视频和互动课堂软件的辅助,了解“松树”的象征意义,并且进行了课外知识的拓展。
(五)学以致用,扩写诗歌
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紧扣“松”
的特征,用散文化笔法扩写,完成后拍照上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扩写:
我站在窗边,近看庭院。已是暮春三月,又起风了!庭院的杨柳在摇荡,柳絮在纷飞,柔枝在飘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悲凉凄异,哀转久绝。这一切,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的思绪便在这轻柔的风中缓缓漾开。 此时,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我站在窗边,远眺他乡。思绪趟过了五溪,那里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龙标城,更是遥远啊。
我站在窗边,仰望苍穹。广漠的天空,一轮孤月是那么亮,那么圆。圆月下,伫立独望的人儿——我,此刻,多么牵挂万水千山之外的朋友啊!胸腔里跳动的这颗完整的心却不禁分成了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分给朋友。
【设计意图】此环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再现画面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青松”形象把握。
(六)熟背诗歌,感悟情感
我们以诗歌的诵读开课,那就让我们再次带着诗人对堂弟的勉励之情以诗歌的背诵结结束这堂课吧!(一起背诵诗歌)
【设计意图】课外诗歌的学习目标之一是能读成诵,此环节即收束本节课,有落实目标一。
板书设计: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征
象
刚毅
坚贞不屈
傲骨铮铮 不屈不挠
意象
写法:反衬、对比、设问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图文结合,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清晰直观,重难点突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赠从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赠从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赠从弟教案及反思,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