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效备课】部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7课 上课了,好好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7课 上课了,好好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1页。
上课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核心内容,课堂学习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小学的课堂学习与幼儿园的学习有着很大差别,学生需要有一个从了解、熟悉到适应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课侧重讲解学生适应课堂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上好课,适应学校生活。
本课分为“课前准备好”“认真听,勤思考”“大家一起学”“ 作业认真做”四个话题。“课前准备好”有两层含义:-是做好上课学习用品的准备:二是做好上课的思想与精神准备。若已体验课前准备.则引导学生体会做好课前准备的好处;若还没有体验课前准备,则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准备上课的方法。
“认真听,勤思考”从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状态出发,倡导在课上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认真听同学的回答,并积极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不同表现的原因,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大家一起学”呈现了 在小组合作中常出现的情况,指向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以及向同伴学习。这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和同学交往。
“作业认真做”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书面作业,还包含技能训练、综合实践等。认真做作业是习得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旨在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可将学生的各科作业收集起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学然后知不足”。引导学生在参观后展开互评与自评,请作业优秀的同学分享经验。教师可依托教材提供的范例,挖掘出更多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学会看课程表。
2.知道上课发言要举手,明确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学会倾听的正确方式。遵守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课上合作学习时与同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快乐。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并且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4.通过游戏、已有经验回忆等活动,认识到课堂作业要认真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养成倾听、爱思考、大胆提问等课堂学习习惯,遵守课堂常规,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2.难点:乐于与同伴合作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活动设计(共1课时)
[导入新课]
1.思考:同学们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你适应小学的生活了吗?你觉得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哪些不同呢?
预设1:老师不一样了。
预设2: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预设3:教室也不一样了。
2.过渡:在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老师找了一些关于我们学习生活场景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3.播放课件相册,内容为小学生活的场景。
4.交流:在相册中你看到小学生活有什么不同了吗?
预设1:我看到我们的课程变多了。
预设2:上课的要求变了。
5.揭题: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上课了”,一起来了解课堂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活动一 我的课表朋友
[情境创设]
开展与课表“交朋友”的合作探究活动。
[问题导入]
课表到底长什么样?它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才能跟它成为好朋友呢?
[学习活动]
1.小课表大用处。
(1)猜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我们一起做个猜谜游戏,请你根据老师描述的内容,猜猜是哪位好朋友吧。
(2)出示谜语。
小个头,本事大。
所有课程都装下,
啥时该上哪节课,
看它一眼就知道。
(3)交流:猜猜它是谁?
预设:上课铃、黑板、课程表……
(4)过渡:同学们真棒,有的同学已经猜出来了答案就是“课程表”。通过这个谜语,你知
道课程表都有什么作用吗?
(5)交流:课程表都有什么作用?
预设1:每天早上老师都把课程表贴在黑板上,我们-进班就知道要上什么课了。
预设2:每天晚上我要准备第二天的用具时,我就会去看课程表。
预设3:我最开始不认识数学的“数”字,但自从有了课程表我就认识了。
(6)过渡,课程表真神奇呀!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课程表的用处,你们真棒!课程表不仅可以提醒我们要上的课,也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但小美最近有件烦恼的事,我们一起看看,来帮助她吧。
(7)出示图片。
小美的烦恼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由教师讲故事。
小帅是一个学习习惯很好的学生,他每天晚上都会根据课程表准备第二天的用具,有时候他还会多准备一份,因为他的同桌小美总是丢三落四。今天小美好像又忘带什么用具了。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开始根据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用具。课程表上下节课是美术,小帅按照美术老师要求准备好了彩笔,可他的同桌小英却在东翻翻,西翻翻,一直也没有准备好。
小帅问小美:“小美,你什么用具没带呀?”
小美:“我好像又忘带彩笔了,我上美术课可怎么办呀?”
小帅:“别担心小美,你可以和我一起用彩笔。但你为什么老忘带用具呢?”
小美:“我根本记不住每天要上什么课,每天晚上我都要拼命地回忆,可总也记不全。”
小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为什么不照着课程表准备用具呢?课程表会清楚地提示你明天的课程。”
小美:“课程表这么神奇吗?那我以后也要用课程表来帮助自己,你能教教我怎么看课程表吗?”
(8)帮一帮:你能教教小美怎么看课程表吗?
出示课程表:
课程表
(9)学生交流:学习课程表的使用方法。
(10)小结:课程表是用来告诉我们每天有哪些课程的表格。横向表示星期儿,通常都是从左往右看:纵向代表的是天中的课程,通常是从上往下看。
设计意图
利用谜语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其在猜测谜底的过程中回忆课程表的神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课程表为他们带来便利,建立依据课程表确定自己要上什么课的意识,使学生连步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相关准备。
(11)抢答。
问题一:请你帮我找到周四的课程。
答案:
周四课程表
问题二:周三的第五节是什么课?
答案:道德与法治。
问题三:星期五上午第一节是什么课呢?
答案:律动。
(12)小结:课程表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的作用可大了。每个能干的小学生都要学会看课程表。
2.课前用品准备好。
(1)咱们再回到刚才小美的故事,请你回忆一下小美发生 了什么事?
(2)交流:小美忘带彩笔了。
(3)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出现过忘带学习用具的情况呢?你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预设1:去找其他同学借。
预设2:跟老师借。
预设3:班里有公用的学习用具。
(4)过渡:同学们的做法都不错,故事里的小帅给小美提了什么建议?
预设:根据课程表准备用具。
(5)引导:那我们如何根据课程表准备用具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老师说“开始” ,学生就做课前准备,准备好就端正坐好。组员相互评价。
(6)开展游戏:学生做好语文课课前准备。
(7)采访:你刚才是怎么做语文课前准备的?
预设1:我把语文书、课堂作业本、写字本都准备好了。
预设2:我把书本封面朝上,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沿着桌边放,笔盒放旁边。
预设3:我在上课之前把铅笔削好了。如果等到做作业的时候再削,那作业就做得比别人慢了。
(8)小结:同学们真能干,知道下节是语文课后,能够在课前根据课程把要用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并且用品摆放还很整齐。
(9)提问:在课程表上找一找,还有哪些课也像语文课一样,要把书本、文具等提前准备好?
预设:数学课科学课、道德与法治课。
(10)提问:课程表上有些课的准备要求和语文课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议一议。
①体育课要做的课前准备。
预设1:上一节下课后,我抓紧时间去卫生间,回班穿好衣服,清空桌面准备好体育课上要用的跳绳。
预设2:我不仅要做这些准备,我还是班里的灯光管理员要在同学们走出教室后关好班里的灯。
小结:体育课我们要穿好适合运动的衣服、鞋子,准备好上课要用的用具,和体育课无关的用具要收好放在班里。
②美术课要做的课前准备。
议一议:美术课的课前准备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我们要去小柜子里拿水彩笔,课代表还要去老师办公室抱美术书。
小结:原来每节课都需要做好课前准备,而且不同的课课前准备的内容和要求还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
小帅和小美的故事不仅教会学生使用课程表,还为如何在课前准备好用具做铺垫。模拟表演环节和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每节课都需要做好课前准备,不同的课,课前准备的内容和要求还不一样,让学生逐步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课前相关准备。
3.课前心理准备好。
(1)过渡:同学们,上课的预备铃响了。小明回到教室里,端端正正地在座位上坐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也整整齐齐准备好,放在了桌上。但是……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明的故事。
(2)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端正地坐在座位上,桌上整齐地放着学习用品,但是他却看着窗外的蝴蝶。
(3)提问:你觉得小明同学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为什么?
(4)交流:同学们都觉得小明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因为他的注意力还没有回到课堂上来。
那么,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帮助小明尽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呢?
预设1:可以和同桌一起念儿歌。
预设2: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快上课了。
预设3:可以先闭闭眼睛,安静下来。
(5)过渡: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喊口令、念儿歌、背古诗,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儿歌,分享给大家。
(6)出示儿歌。
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
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
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
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
上课铃声响,早巴安坐好。
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
(7)小结:书本文具准备好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才是真正做好了课前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上课了。
设计息图
念儿歌、背古诗等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使其集中注意力,从而以良好的心态进入课堂学习。
[课堂评价]
从学会看课程表、
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二 认真听,勤思考
[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听一则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提问”。
(出示绘本故事图片)
小熊提问
[问题导入]
小熊上课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谁有办法来帮帮小熊,让它成为一个会提问的好学生?
[学习活动]
1.多提问。
(1)交流:学生根据教材绘本故事和自己的思考回答怎样才能会提问、善提问。
预设1:我觉得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也要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预设2:我认为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才会发现问题。
预设3:我觉得有问题时不要着急,要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慢慢地、清楚地说给大家听。
(2)小结:谢谢同学们的帮助,小熊明白了要想提出问题,首先要做到仔细看、专心听、认真想,然后心中才会产生问题,最后还要把问题清楚地说出来,让大家听明白。
2.会倾听。
(1)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课堂上也会提问,你们是怎样提问的呢?
预设1:先举手,等老师点名后再提问。
预设2:一边举手边问,打断老师上课。
(2)过渡:看得出来,大家平常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热情很高,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
(3)阅读关于课堂表现的材料,出示图片。
小明上课特别爱举手发言,他不仅回答老师的问题,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询问自己不懂的内容。小军也特别爱举手发言,有时别人还没讲完,他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小力最守纪律,上课从不乱讲话,因为怕说错丢脸,他很少举手发言。
举手提问
(4)学生交流: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预设:小明的行为是对的。小军应该在别人回答完问题后再举手回答,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抢着发言不光影响自己也影响其他同学。小力应该多多举手发言,不能怕说错。
(5)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上课不仅要大胆积极举手发言,也要倾听他人发言,倾听也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课堂上有同学在提问题时,我们要先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同学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的想法和他一样吗”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别人的观点,还能提出不一样的意见。这样的同学才是能倾听会学习的同学。
设计意图
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喜欢探究问题,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不但积极举手发言,更要学会聆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3.演一演:如果我是他。
(1)同学们,如果你是图中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
(2)角色扮演。
(3)交流讨论: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如果你举手了,老师没让你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这时,你应该怎么做?
(4)结合已有经验回忆,然后分享。
(5)小结: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4.情境再现,做一做。
(1)大家了解课堂要求后,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2)做一做:学生四人一组,组内活动。
情境一:你在教室里和同学玩耍,这时上课铃响起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你的同桌玩起了笔袋,你的后桌在聊天,靠近窗边的同学在望着外面发呆。这时你应该怎么做?
情境三,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发言,有的同学不举手坐在座位上直接就说,有的同学还一边举手一边说。 你也想发言,此时你应该怎么做?
(3)小组选出代表,全班展示。
(4)采访: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班里有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他?
5.总结。
(1)回顾:在前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上课前我们要准备好书本,文具和其他需要的学习用品。
预设2:每节课都要做好课前准备,而且不同的课,课前准备的要求也不一样。
预设3:课前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的准备,也包括心理准备。
预设4:上课要认真发言,认真听,好好想,把问题说清楚,我们都能提出好问题。
预设5:别人发言的时候要认真听。打扰别人发言抢着举手是不礼貌的,是不会举手不会听课的表现。
(2)拍手跟诵儿歌。
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3)小结: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重要,只有上课守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希望你们都按照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课堂评价]
从学会倾听的正确方法形成课堂规则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三 大家一起学
[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吗?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协作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就。咱们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吧。
2.拼图大赛。
教师准备几幅图片.把图片分成若干小块,将同- 幅图的若干小块发给同一组的同学,学生需要合作组成完整的拼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沟通、合作,并且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
[问题导入]
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习活动]
1.一起学。
(1)过渡:同学们,刚才这个活动告诉我们,这项任务,一个人完成,时间会很长,但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完成,速度就会加快许多。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但是很多个人聚在一起,我们的力量就是大的,这就叫作“合作”。合作完成任务更快捷更容易。游戏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和同学一起学更有效率。(出示图片)
一起学
(2)交流:学习中,你发现哪些课、哪些活动需要合作呢?
预设1:语文课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预设2:数学课上小组讨论问题。
(3)讨论是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合作方法,你们喜欢小组讨论吗?为什么?
预设1:喜欢,可以听其他同学的回答。
预设2:喜欢,有时候我没有想法,但是听了其他同学的回答,我就有想法了。
预设3:和同学们讨论可以很快得到结果。
(4)小结:小组讨论不仅能让我们提高效率,而且能让我们收获友谊,获得快乐。在学习中,我们常常要用到讨论的方法和小伙伴一起学。
2.轮流说。
(1)请小组同学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美食。
(2)小组分享。
(3)提问:在刚才的小组分享环节中你们遇到问题了吗?
(4)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都抢着说,谁也没听清。
预设2:我们组的同学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发言的人。
(5)其他小组有没有进行得很顺利的?跟大家分享下你们组是如何讨论的。
预设: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6)过渡:同学们说得都特别好,咱们一起来看看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是如何进行小组讨论的吧。(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轮流说
(7)播放高年级小组讨论视频。
(8)提问:高年级的同学是怎么决定发言顺序的呢?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1: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说。
预设2: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顺序。
预设3:女士优先,让女生选择顺序。
预设4:我们的发言是轮流进行的.这次你先,下次我先。
(9)追问:四人小组一起讨论的时候,除了要按照顺序一个个地说,你们觉得还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1:我觉得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可以从别人那里听到很多好主意。
预设2:我觉得同学讲完了,我们要给他鼓励,这样他下次会讲得更好。
预设3:我觉得讲的时候声音要清楚,音量要控制好,不要太小声也不能太大声。
(10)通过前面的环节,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在小组讨论时应该怎么做了,现在请小组再讨论一次你们最喜欢的美食,感受一下和第一次讨论有什么不同。
(11)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预设1:我们决定好了顺序按顺序说。
预设2:我们都是先听同学说完,有要补充的再说。
(12)小结:是的,小组讨论时除了要按照顺序一个个说。除了自己发言要清楚,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多给鼓励,这样我们一起学才能学得更有效!
设计意图
由观看高年级同学的小组学习到自己亲身实践进行小组学习,在不断的交流中引发学生关注小组学习的优点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体验和辨析中引导学生与同伴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3.配合好。
(1)一起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小伙伴们之间好好配合。但是有的小组的同学却产生了矛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出示故事:我是小明,在课上老师经常让我和同桌一起背课文,可我不想和同桌一起背。
(3)提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觉得一起背课文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1:一起背诵很快乐,很快就能背完。
预设2:一起背诵能有一个人看着我,我就不会走神了。
预设3:同桌会指出我背错的地方。
预设4:同桌能教给我背诵的好方法。
(4)过渡:可能有的同学还是不相信一起背会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咱们验证下,看看是自己背得快,还是和同桌一起背得快。
(5)比一比:将全班分为两组,一组自己背,另一组两名同学合作背。
(课件出示一段不是目前所学的、有一点提高的内容,规定背诵时间为1-3分钟,比一比哪组同学背得更好。)
(6)交流:在背诵的过程中,你是怎么背的?
预设1:自己先读儿遍,然后点一点背,不记得的部分就看一眼课件。
预设2:和同学一起背 ,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背错,背课文的效果更好。
(7)一起做时,需要两名同学配合好。除了一起背书以外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配合的事情有很多。(出示图片)
一起做
师:大家还可以一起做手工,你们还能说出需要配合的活动吗?
预设1:音乐课合唱的时候需要分声部来进行。
预设2:体育课上小组接力跑也需要配合。
(8)交流: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请你们思考,怎样才能一起好好学呢?你的办法是什么?
预设1:可以小组一起讨论,小组讨论时可以轮流说。一些学习活动可以和同学配合着做。
预设2:小组讨论也可以由组长指定顺序交流。
(9)小结:是呀,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学习效率变高,可以进行的活动也更多了。相信刚才故事中的小明同学听了你们的建议后烦恼就会消除r .他也会渐渐喜欢上和同学一起合作学习的。
[课堂评价]
从学会合作学习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活动四 作业认真做
[情境创设]
开展作业展示台讲达·芬奇的故事等活动。
[问题导入]
作业有哪些分类?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作业?
[学习活动]
1.作业展示台。
(1)同学们,要想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有全班的智慧、小组的合作,还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作业,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图片或视频:语文课的生字本数学课的算术本美术课的图画、体育课的跳绳动
作、舞蹈课的舞蹈动作……
(3)交流:请你把这些作业分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预设1:把语文的生字本和数学课的算术本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需要动笔来完成的作业。
预设2:把体育课的跳绳动作和舞蹈课的舞蹈动作分为一类,这也是作业,但这两个作业不用动笔。
(4)小结:同学们,其实这些都是作业,只是不同学科的作业形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要保证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2.态度要认真。
(1)交流: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作业呢?
(2)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预设:应该认真对待作业。
(3)过渡:同学们,老师在收集作业的时候发现一些同学的作业非常潦草,这是为什么呢?
预设1:他们没有认真对待。
预设2:他们时间不够了,写得很着急。
(4)小结:大家要端正态度,认真地对待作业,这是检验和巩固你是否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
3.达·芬奇的故事。
(1)PPT出示故事《画鸡蛋》
达·芬奇很小的时候对画一些东西很感兴趣。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将他带到佛罗伦萨。在佛罗伦萨,达·芬奇被书罗基奥收为徒弟,韦罗基奥是当时非常杰出的雕塑家和画家。为了塑造达.芬奇的观察能力以及锻炼他的绘画技能,严格的韦罗基奥就让达·芬奇天天画鸡蛋。
韦罗基奥让达·芬奇画不同的鸡蛋,有时候方位不同,有时候是光线的投影不一样。年轻的达·芬奇画几天就腻了,觉得画鸡蛋并没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就问书罗基奥为什么让他画鸡蛋。韦罗基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画鸡蛋训练的是他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一千个鸡蛋里没有两个鸡蛋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多多少少会有不同,如果能够发现这细微的差别,他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达·芬奇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开始细心观察,一心一意地画鸡蛋,并且一画就是三年。
这就是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是因为这
代表了达·芬奇学习绘画的一种精神。
画鸡蛋对达·芬奇形成细致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奠定了他绘画的基础,帮助他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画作。
(2)交流:刚开始学习画鸡蛋,达·芬奇为什么显得不耐烦?
预设1:因为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
预设2:因为达.芬奇觉得画鸡蛋很简单,就是一个椭圆形,所以很不耐烦。
教师总结:简单的事情天天重复做,难免会觉得烦。
(3)学习中,你们有类似的感受吗?
预设1:我每天做口算,做得都烦了,有时候着急还常出错。
预设2:每天做广播体操,我都做得不耐烦了,就不愿意好好练习了。
预设3:写字课上,总是练习写字,不想写了,我就随便乱写。
(4)出现了类似的感受后你是怎样改变的呢?
预设1:一想到完成以后我就可以玩了,我就又能坚持下去了。
预设2:我告诉自己这是必须完成的,不能逃避。
(5)过渡:同学们说得都特别好,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方法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方法1:将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
方法2: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
(6)小结:有了这些好方法 希望下次你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可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改变,也相信你在今后的作业中一定会认真对待。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儿歌,如果同学们能记住并理解儿歌的内容,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不断提高,收获满满。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
用具桌面摆,心情要得当。
边听边动脑,提问举手答。
小组有合作,商量互帮忙。
作业认真待,快乐进课堂!
设计意图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并能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教师也以此为教学的出发点,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将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课堂评价]
从认识到课堂作业要认真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间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课上我们要善于倾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小组活动中我们要多商量、互帮助,完成课后作业时,我们要认真做。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一起认真学,坚持认真做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能学得更好进步更快,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板书设计
集体学:会倾听会思考乐表达
小组学:齐动手多商量互帮忙
个人学:有作业认真做收获丰
本课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我是小设计师
请同学们用画图的方式,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
提示:课程表的表格,同学们也可以对它进行设计。
2.我会做
(1)上课之前要准备好______、______。
(2)老师讲课时,我们要______。
(3)在课堂上,我们要多______,勤______。
3.根据情景选择正确的做法。
(1)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
A.课程表
B.文具
C.玩具
(2)上课时我们应该( )。
A.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B.想回答问题就直接站起来
C.无论老师问什么问题,都不回答
(3)上课铃响后我们应该( )。
A.再玩一会儿,反正老师也没来
B.坐在座位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C.先去卫生间,反正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课程
4.说一说上课之前我们要准备什么?
5.说说哪些行为体现积极的学习状态。
6.上课时,当别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拓展性作业】
7.最满意的一次作业
同学们各自准备一份开学至今你最满意的一次作业,可以是任意学科和形式,分小组交流彼此的作业作品,最后选出小组内完成最好的一份作业,说一说你们推荐这份作业的理由。
8.一周行为记录卡
学习本课内容后,你是不是对自己上课的行为习惯有了更清晰地认识?课堂最后,老师为同学们总结了三句话,集体学:会倾听 会思考 乐表达;小组学:齐动手 多商量 互帮忙;个人学:有作业 认真做 收获丰。你有认真做到吗?请同学们完成评价单,按照自己的表现给星星涂上喜欢的颜色,并说一说你本周的收获和感受。
【参考答案】
1.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程表,教师可给予参考图。例如:
2.(1)文具 课本 (2)专心听讲 (3)提问题 举手
3(1)C (2)A (3)B
4.文具、课本、上课需要的其他东西等。
5.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6.认真安静地倾听,不窃窃私语。
7.附“最满意的一次作业”评价标准:
8.附“一周行为记录卡”评价标准:
年级( )班课程表
星期
课节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晨读
数学之问
文学积累
阅读指导
数学之问
英语阅读
1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律动
2
数学
美术
音乐
语文
语文
3
科学
体育
数学
美术
体育
下午
4
班会队课/心理
语文
体育(篮球)
英语
语文
5
劳动
语文
道德与法治
体育
综合实践
6
体育
星期四
数学之问
数学
语文
美术
英语
体育
内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集体学
会倾听
☆☆☆
☆☆☆
☆☆☆
☆☆☆
☆☆☆
会思考
☆☆☆
☆☆☆
☆☆☆
☆☆☆
☆☆☆
乐表达
☆☆☆
☆☆☆
☆☆☆
☆☆☆
☆☆☆
小组学
齐动手
☆☆☆
☆☆☆
☆☆☆
☆☆☆
☆☆☆
多商量
☆☆☆
☆☆☆
☆☆☆
☆☆☆
☆☆☆
互帮忙
☆☆☆
☆☆☆
☆☆☆
☆☆☆
☆☆☆
个人学
有作业,认真做
☆☆☆
☆☆☆
☆☆☆
☆☆☆
☆☆☆
本周收获和感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7课 上课了,好好学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上课规范,学习习惯,课堂参与,课后作业,拓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8 上课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上课了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