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1卷 (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综合训练卷
第一部分 化学 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火药爆炸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B.《神农本草经》对水银的记载“味辛寒。……杀皮肤中虱”;水银为金属单质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描述了花朵对月光反射所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浮动”是分子不断运动导致的
【答案】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名称为异丁烷
B.和为同一物质
C.正戊烷的五个碳原子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
D.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
3.金属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2和+3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铁矿烧渣中含有大量的,工业上常将其用于制取绿矾().绿矾()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题,每题3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6分)
1.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金属元素
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
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寻找耐高温材料
【答案】AC
2.甲、乙、丙三种烃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每个交点、端点代表一个碳原子,氢原子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ml甲分子内含有10ml共价键
B.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烷烃,符合通式:CnH2n+2
C.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三种
D.三者互为同系物
【答案】BD
三、填空题(本题共2题,每空1分,共2分)
1.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无水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
已知: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
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答案】漏斗
四、计算题(本题6分)
1.取含26.1gMnO2的软锰矿石跟200mL10ml/L的浓盐酸反应完全,已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计算:
(1)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多少升 ?
(2)在反应中被消耗的HCl的质量为多少克 ?
(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试计算产生沉淀的质量 ?(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
【答案】
(1)6.72
(2)21.9
(3)200.9g
第二部分 种植基础 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植物南种北引能明显提高产量的是( )
A. 萝卜 B. 油菜 C.苎麻 D.大豆
【答案】C
2.下列细胞器具有单层膜的是( )
A. 叶绿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 线粒体
【答案】B
3.下列植物具有浅根性的是( )
A.油菜 B.大豆 C.棉花 D.玉米
【答案】D
4.细菌性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最方便易行的方法是( )
A.有传染性 B.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C.切片镜检看有无喷菌现象 D.没有臭味
【答案】C
5.因花青素形成过盛,而导致的变色称为( )
A. 黄化 B.斑点 C.花 叶 D. 红 叶
【答案】D
6.下列对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
A. 温 度 B.湿 度 C. 光 照 D.土壤
【答案】B
7.下列措施不能够加速繁殖良种的是( )
A.异地繁种 B.直接播种
C.宽行稀播 D.单株播插
【答案】B
8.我国棉花陆海杂种(芽黄彭泽1号×长4923),利用( )这个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隐性标志性状制种,可获得65%~70%的杂种
A.芽黄 B.芽鞘
C.叶枕 D.无腺体
【答案】A
9.目前生产无病毒苗最安全、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 )
A.热处理脱毒 B.茎尖培养脱毒
C.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D.化学脱毒
【答案】B
10.植物体因受伤或生理上分离而失掉组织或器官后,恢复或复制失去的部分,形成新的完整植株的能力,称为( )
A.植物细胞全能性 B.植物的极性现象
C.植物的再生功能 D.植物细胞的分化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题,每题4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玉米北种南引,可促使枝叶繁茂 B.为推迟菊花开花,可在夜间给予强闪光
C.土壤氮不足,花分化慢且数量少 D.生长素类可促进黄瓜雌花的分化
【答案】BCD
2.按施药对象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可分为( )
A. 土壤处理 B.播后苗前施药
C. 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答案】AD
三、填空题(本题共3题,每空1分,共6分)
1.能增强植物根系对磷的吸收,还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虫害和抗旱能力的一种土壤
微生物____________
【答案】AM真菌
2.目前人们较为重视的农药的毒害是农药的“三致性”,即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
____________性
【答案】致畸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3.影响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下垫面。
【答案】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四、识图题(每空1分,共8分)
1.下图分别为桃叶和水稻叶的组成示意图,请填写图中1~8所示部位的名称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
【答案】
1.托叶 2.叶柄 3.叶片 4.叶舌 5.叶耳 6.叶片 7.叶环 8.叶鞘
五、实践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发展方向,请举例说明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有:
(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主要途径有: 一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二是繁殖和施放天敌昆虫;三是引进天敌昆虫。
(2)以菌治虫。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害虫总量。我国生产的细菌性 杀虫剂主要是苏云金杆菌,真菌性杀虫剂是白僵菌,病毒性杀虫剂是核多角体病毒。
(3)以菌治病。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某些特殊物质,抑制、溶化或杀伤微生物,这些特殊物质称抗生素,产生抗生素的菌类称抗生菌。
2.什么是品种的混杂退化?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有哪些方法?
【答案】
(1)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
①品种的混杂是指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②品种的退化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2)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机械混杂。
②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生物学混杂。
③应用正确的选择方法和留种方式防止品种劣变。
a.掌握正确的选择标准,定期去杂去劣。
b. 繁殖原种要有一定大小的群体, 一般采种群体至少50株以上。
c. 执行合理的选择和留种制度,坚持连续定向选择。
④选择合理的采种条件和技术,防止品种退化。
六、综合题(本题8分)
1.保墒技术是农业生产上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综述生产实践中所能采取的保墒技术措施。
【答案】
生产上所采取的保墒技术措施有:
(1)适当深耕: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增厚耕作层,可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孔 隙度,提高土壤蓄水性和透水性;深耕再结合施用有机肥,还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2)中耕松土:适期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可破坏土壤浅层的毛管孔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消耗,同时又可消除农田杂草。
(3)表土镇压:对含水量较低的砂土或疏松土壤,适时镇压能减少土壤表层的空气 孔隙数量,减少水分蒸发,且能吸引地下水,从而起到保墒和提墒的作用。
(4)创造团粒结构体: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以及合理的轮作套作等措 施,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再结合少耕、免耕等合理的耕作方法,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和透水能力。
(5)植树种草: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林地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冲刷和养分的流失;林地还可调节小气候,增加降水量。
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3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3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3卷原卷版docx、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3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2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2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2卷原卷版docx、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2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0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 (中职专用) 第10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0卷原卷版docx、农林牧渔类专业综合训练卷第10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