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在Rt△ABC中,AC=6,BC=8,D为斜边AB上一动点,DE⊥BC,DF⊥AC,垂足分别为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 )
A.6B.C.5D.
2、(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A1, A2, A3, A4和C1, C2, C3, C4分别是AB和CD的五等分点,点B1, B2和D1,D2分别是BC和DA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A4B2C4D2的面积为18,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22B.25C.30D.15
3、(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为( )
A.B.C.1D.3
4、(4分)如图,中,点是边的中点,交对角线于点,则等于( )
A.B.C.D.
5、(4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个.
①当x=2时,分式的值为零②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③如果a>b,那么ac>bc④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0B.1C.2D.3
6、(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4,0)、(0,3),点O'在直线y=2x(x≥0)上,将△AOB沿射线OO'方向平移后得到△A'O'B’.若点O'的横坐标为2,则点A'的坐标为( )
A.(4,4)B.(5,4)C.(6,4)D.(7,4)
7、(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O中,A(1,2),B(5,2),将平行四边形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平行四边形ABCO,则点B的坐标是( )
A.(-2,4)B.(-2,5)C.(-1,5)D.(-1,4)
8、(4分)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由五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以一个花瓣为基本图案通过连续四次旋转所组成,这四次旋转中,旋转角度最小是______°.
10、(4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y轴交于点,按如图方式作正方形、、…,、、…在直线上,点、、…,在x轴上,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则的值为________.
11、(4分)数据,,,,,,的众数是______.
12、(4分)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BC=8,AB=10,则△FCD的面积为__________.
13、(4分)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形状必定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直线交于点,交正半轴于点,且
求的长:
若,求的值.
15、(8分)附加题:如图,四边形中,,设的长为,四边形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关系式.
16、(8分)《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几何?”译文为: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虫伤之后,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与原竹子底部距离三尺,问原处还有多高的竹子?
请解答上述问题.
17、(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封闭图形F的“极差距离”D(P,W)定义如下:任取图形W上一点Q,记PQ长度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若P与Q重合,则PQ=0),则“极差距离”D(P,W)=M﹣m.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恰与原点O重合,点A的坐标为(2,2)
(1)点O到线段AB的“极差距离”D(O,AB)=______.点K(5,2)到线段AB的“极差距离”D(K,AB)=______.
(2)记正方形ABCD为图形W,点P在x轴上,且“极差距离”D(P,W)=2,求直线AP的解析式.
18、(10分)王老师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的某商场去给学生买奖品,他先步行了后,换骑上了共享单车,到达商场时,全程总共刚好花了.已知王老师骑共享单车的平均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转换出行方式时,所需时间忽略不计).
(1)求王老师步行和骑共享单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少?
(2)买完奖品后,王老师原路返回,为按时上班,路上所花时间最多只剩10分钟,若王老师仍采取先步行,后换骑共享单车的方式返回,问:他最多可步行多少米?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在△ABC中,∠C=90°,AC=BC,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若BE=4cm,则AC的长是____________cm.
20、(4分)点P(a,b)在第三象限,则直线y=ax+b不经过第_____象限
21、(4分)如图,边长为5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AC长为6,菱形的面积为______.
22、(4分)计算:=_____________.
23、(4分)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从0,1,2,﹣1中选取.
25、(10分)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2y≥1,求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
26、(12分)某河流防污治理工程已正式启动,由甲队单独做5个月后,乙队再加入合作3个月就可以完成这项工程。已知若甲队单独做需要10个月可以完成。
(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个月?
(2)已知甲队每月施工费用为15万元,比乙队多6万元,按要求该工程总费用不超过141万元,工程必须在一年内竣工(包括12个月).为了确保经费和工期,采取甲队做a个月,乙队做b个月(a、b均为整数)分工合作的方式施工,问有哪几种施工方案?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连接CD,判断四边形是矩形,得到,在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得最小值.
【详解】
如图,连接CD,
∵,,
∴四边形是矩形,,
由垂线段最短可得时线段的长度最小,
∵;
∴;
∵四边形是矩形
∴
故选:.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面积的代换,解题的关键在于连接CD,判断四边形是矩形.
2、C
【解析】
可以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S,根据等分点的定义利用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减去四个角上的三角形的面积,就可表示出四边形A4B2C4D2的面积,从而得到两个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S,设AB=5a,BC=3b.AB边上的高是3x,BC边上的高是5y.
则S=5a•3x=3b•5y.即ax=by=.
△AA4D2与△B2CC4全等,B2C=BC=b,B2C边上的高是•5y=4y.
则△AA4D2与△B2CC4的面积是2by=S.
同理△D2C4D与△A4BB2的面积是.
则四边形A4B2C4D2的面积是S-S-S--=S,
即S=18,
解得S=1.
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
故选:C.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正确利用等分点的定义,得到两个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直接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得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
,,
.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得出a,b的值是解题关键.
4、B
【解析】
如图,证明AD∥BC,AD=BC;得到△DEF∽△BCF,进而得到;证明BC=AD=2DE,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
;
点是边的中点,
,
.故选B.
该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牢固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是关键.
5、C
【解析】
根据分式为0的条件、命题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当x=2时,分式无意义,①是假命题;
②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②是真命题;
③如果a>b,c>0,那么ac>bc,③是假命题;
④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是真命题;
⑤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⑤是假命题,
故选C.
6、C
【解析】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O′的坐标,再利用平移的性质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A′的坐标,即可解答.
【详解】
解:当x=2时,y=2x=4,
∴点O′的坐标为(2,4).
∵点A的坐标为(4,0),
∴点A′的坐标为(4+2,0+4),即(6,4).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O′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直接利用旋转的性质B点对应点到原点距离相同,进而得出坐标.
【详解】
解:∵将▱ABCO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到▱A′B′C′O的位置,B(5,2),
∴点B′的坐标是:(-2,5).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正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8、B
【解析】
总的来说,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定义即可判定A错误,其余选型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判定即可.
【详解】
A: a>b,则a-5>b-5,故A错误;
B:a>b, -a<-b,则-2a<-2b, B选项正确.
C:a>b, a+3>b+3,则>,则C选项错误.
D:若0>a>b时,a2<b2,则D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才能避免出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72
【解析】
试题解析:观察图形可知,中心角是由五个相同的角组成,
∴旋转角度是
∴这四次旋转中,旋转角度最小是
故答案为72.
10、
【解析】
根据=,=,找出规律从而得解.
【详解】
解:
∵直线,当x=0时,y=1,当y=0时,x=﹣1,
∴OA1=1,OD=1,
∴∠ODA1=45°,
∴∠A2A1B1=45°,
∴A2B1=A1B1=1,
∴=,
∵A2B1=A1B1=1,
∴A2C1=2=,
∴=,
同理得:A3C2=4=,…,=,
∴=,
故答案为.
11、4
【解析】
根据众数概念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
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为众数,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4
故答案为:4
本题为考查众数的基础题,难度低,熟练掌握众数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
【解析】
根据题意可证△ADE≌△ACD,可得AE=AC=2,CD=D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C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FC的长,即可求△FCD的面积.
【详解】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C=90°
∴CD=DE
∵CD=DE,AD=AD
∴Rt△ACD≌Rt△ADE
∴AE=AC
∵在Rt△ABC中,AC==2
∴AE=2
∴BE=AB-AE=4
∵在Rt△DEB中,BD1=DE1+BE1.
∴DE1+12=(8-DE)1
∴DE=3 即BD=5,CD=3
∵BD=DF
∴DF=5
在Rt△DCF中,FC==4
∴△FCD的面积为=×FC×CD=2
故答案为2.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13、菱形
【解析】
【分析】连接BD,AC,根据矩形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证四条边相等,可得菱形.
【详解】如图
连接BD,AC
由矩形性质可得AC=BD,
因为,E,F,G,H是各边的中点,
所以,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得:HG=EF=BD,EH=FG=AC
所以,EG=EF=EF=FG,
所以,所得四边形EFGH是菱形.
故答案为:菱形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矩形性质,菱形判定. 解题关键点: 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证边相等.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6;(2)4
【解析】
(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然后结合题意利用菱形的性质证明出△DOE为等腰三角形,由此求出DO,最后进一步求解即可;
(2)过点A作AN⊥OE,垂足为E,在Rt△AON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N的长,然后进一步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值即可.
【详解】
(1)∵,
∴EF=,∠OEF=∠OFE=45°,
∵四边形OABC为菱形,
∴OA=AB=BC=OC,OB⊥AC,DO=DB,
∴△DOE为等腰三角形,
∴DO=DE=EF=3,
∴OB=2DO=6;
(2)
如图,过点A作AN⊥OE,垂足为E,则△AN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N=NE,
设AN=,则NE=,ON=,
在Rt△AON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得:,,
当时,A点坐标为:(,),C点坐标为:(,);
当时,C点坐标为:(,),A点坐标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及勾股定理和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15、
【解析】
过D作DE⊥AC与E点,设BC=a,则AC=4a,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1=∠3,易证得△ABC≌△DAE,所以AE=BC=a,DE=AC=4a,得到EC=AC-AE=4a-a=3a,在Rt△DE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DC=5a,所以有x=5a,即;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y=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CD的面积,即可得到
【详解】
解:过作于点,如图
设,则,
而,
,
,
在中,
,即
又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即与之间的关系式是
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和证明△ABC≌△DAE.
16、原处还有4.55尺高的竹子.
【解析】
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尺,则斜边为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详解】
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尺,则斜边为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答:原处还有4.55尺高的竹子.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题.
17、 (1)2﹣2;4;(2)y=x﹣1或y=x+.
【解析】
(1)由题意得出M=OA=2,m=2,即可得出O到线段AB的“极差距离”;由题意得出AK=3,BK=7,则M=BK=7,m=AK=3,即可得出结果;
(2)由题意得出点P的坐标为(8,0)或(﹣8,0),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a,代入点A、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解析式.
【详解】
解:(1)∵点A的坐标为(2,2),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恰与原点O重合,
∴OA=,
∴M=OA=2,m=2,
∴O到线段AB的“极差距离”D(O,AB)= ;
∵点K(5,2),如图1所示:
∴AK=3,BK=7,
∴M=BK=7,m=AK=3,
∴点K(5,2)到线段AB的“极差距离”D(K,AB)=4;
故答案为:2﹣2;4;
(2)设点P(x,0),
若点P在O的右侧,则M=BP,m=PN=2﹣x,BH=2,PH=x+2,如图2所示:
∵“极差距离”D(P,W)=2,
∴﹣(2﹣x)=2,
解得:x=,
同理,点P在O的左侧,x=,
∴点P的坐标为(,0)或(﹣,0),
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a,
当点P的坐标为(,0)时,则:
,解得:,
∴此时,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1;
当点P的坐标为(﹣,0)时,则:
,解得:,
∴此时,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
∴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1或y=x+.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能够理解“极差距离”的意义,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 (2)
【解析】
(1)设王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根据“到距学校的某商场去给学生买奖品,他先步行了后,换骑上了共享单车,到达商场时,全程总共刚好花了.已知王老师骑共享单车的平均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2)设王老师返回时步行了,根据(1)列出不等式,即可解答.
【详解】
解:(1)设王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根据题意,
得
.
解这个方程,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答:王老师步行的平均速度为,他骑车的平均速度为.
(2)设王老师返回时步行了.
则,.
解得,.
答:王老师,返回时,最多可步行.
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正确列出方程、列出不等式.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4
【解析】
易证△ABC和△D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求出DE和BD,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
解:∵∠C=90°,AC=BC,DE⊥AB,
∴△ABC和△D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4cm,
∴DE=4cm,cm,
∵AD是∠CAB的角平分线,
∴CD=DE=4cm,
∴AC=BC=CD+BD=(cm),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出DE和BD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20、一
【解析】
点在第三象限的条件是: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进而判断相应的直线经过的象限
【详解】
解:∵点P(a,b)在第三象限,
∴a<0,b<0,
∴直线y=a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答案为:一.
此题主要考查四个象限的点坐标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掌握直线经过象限的特征即可求解
21、1
【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可得出对角线BD的长度,进而根据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得出菱形的面积.
【详解】
解:在菱形ABCD中,
由题意得:B0==4,
∴BD=8,
故可得菱形ABCD的面积为×8×6=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计算,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
22、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可知==.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关键是明确最简二次根式,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
23、.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x-2≠0,解得x≠2;
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
【解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1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原式,
当a=﹣1时,原式=.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为1.
【解析】
将两方程相减得出x,y的值,再把x,y的值代入x﹣1y≥1,即可解答
【详解】
解关于x,y的方程组 ,得 ,
把它代入x﹣1y≥1得,3﹣k﹣1(3k﹣6)≥1,
解得k≤1,
所以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为1.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在于求出x,y的值再代入
26、(1)15(2)方案一:甲队作4个月,乙队作9个月;方案二:甲队作2个月,乙队作1个月
【解析】
(1)设完成本项工程的工作总量为1,由题意可知,从而得出x=15. 即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个月.
(2)根据题目关键信息:该工程总费用不超过141万元、采取甲队做a个月,乙队做b个月(a、b均为整数)分工合作的方式施工可以列出关于a、b方程组,从而得出a、b的取值范围,根据a、b的取值范围及a、b均为整数的关系得出b为3的倍数,则b=9或b=1.从而得出a的取值.确定工程方案.
【详解】
(1)设乙队需要x个月完成,根据题意得:
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根
答:乙队需要15个月完成;
(2)根据题意得:,解得:a≤4 b≥9
∵a≤1,b≤1且a,b都为正整数,
∴9≤b≤1又a=10﹣b,
∴b为3的倍数,∴b=9或b=1.
当b=9时,a=4;
当b=1时,a=2
∴a=4,b=9或a=2,b=1.
方案一:甲队作4个月,乙队作9个月;
方案二:甲队作2个月,乙队作1个月;
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决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中考常考知识点.根据 a、b的取值范围及a、b均为整数的关系得出b为3的倍数是本题的难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2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四边形内接于,若,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2的绝对值是,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