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48249/0-17288359665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48249/0-17288359665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48249/0-17288359665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练习题
展开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10 月月考练习题
年级:高二 科目:生物
本试卷共8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相近,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 淋巴中含有淋巴细胞,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C. 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D. 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实验测定狗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为180次/分,阻断交感神经心率为70次/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
B. 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降低心率
C. 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搏动加快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受意识支配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4. 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
A. 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 血浆和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C. 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5. 肠道内壁上排列着的一些特殊细胞,可以识别食物中的化学成分、酸碱度等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据此判断,这些细胞属于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6. 图1表示某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图2为图1中Z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正确的是
A. 有效刺激X处,可引起a发生反射并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B. 有效刺激Y 处,电流表指针将发生1 次偏转
C. 图2 中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D. 图2 中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细胞膜外K⁺的内流有关
7.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属于反射
B.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一个神经细胞才能完成
C. 反射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因此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反射活动
D. 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结构基础和适宜强度的刺激
8. 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属于协助扩散的是
A. 血管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内 B. 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
C.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 D.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9. 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部位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① D. ③→②
10. 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⑤缺铁性贫血症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11.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后者又包含了脑神经和脊神经。下列对不同的神经或神经中枢调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中枢和水平衡中枢均位于下丘脑
B. 脊神经是传出神经,支配躯干、四肢等部位的运动
C. 呼吸、心跳、胃肠蠕动、长跑等活动都不受意识支配
D.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人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
12.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III、IV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直接进入血浆和淋巴液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 I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13.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
B. 在人体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少
C.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
D. 神经是由一条神经纤维被一层包膜包围而成的
1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 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 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C. 精彩的哑剧表演迎来人们热烈的掌声 D. 刺激离体的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
15. 如图1所示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图2为此神经元的轴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无刺激时,电流表甲、乙测量的是静息电位
B. 刺激图2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图1中 ab段由 Na+内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16. 局部麻醉是一种较为简单麻醉方式,通过药物阻断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是突触前神经末梢
B.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是突触后神经末梢
C.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D. 抑制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17. 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水含量②O₂、CO₂稳定③Na⁺、K⁺平衡 ④有机小分子成分及含量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⑤各种调节物质,如激素等 ⑥内环境渗透压 ⑦酸碱度 ⑧产热和散热平衡A. ①②③⑤⑦⑧ B. ①③④⑥⑦⑧C. ①③④⑤⑦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8. 小鼠舔食冰水时,会出现不自主战栗的现象,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 反射弧; 非条件反射 B. 反射弧; 条件反射
C. 脊髓:条件反射 D. 大脑; 非条件反射
19. 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A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养料
B. 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
C. A、B、C的渗透压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要通过内环境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20. 下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上。图乙表示不同强度的刺激及对应的膜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受惊吓后导致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过程③中的信号传递出现了异常
B. 排尿反射发生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②③上一定不会双向传导
C. 随着膀胱的充盈,感受器细胞所受的刺激加强,K⁺外流的速率加快,人体的尿意加强
D. 刺激神经元④,逼尿肌没有收缩,结合图乙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刺激强度小于 S₅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60分
21.(16分)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e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A、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A 、C 。(2分)
(2) a~e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 (2分)。
(3) 若此图是肝脏组织的局部模式图,则图中a~e,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分别是 和 。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 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 。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显著下降? ,原因是图中e内存在着 物质,举例写出一组 。
(6)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2分)
22. (13分)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 bdnf)关系图解(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分)
(2)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该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 ,该处的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分)
(3)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 bdnf基因的 。(2分)
(4) 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 bdnf的抗体,使bdnf失活,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变化是 。
(5) 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23.(19分)
为探索治疗机体对于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1) 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 ,此时该处膜两侧电位为 ,传至末梢,释放 作用于 上的受体,使后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此神经元间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信息传至视中枢,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鼠在光信号和给药之间建立联系,当给药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称为D鼠。(每空2分)
(2) 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区注射酶A 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 。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 ,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 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 A 的mRNA 互相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 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RNA用 (填写“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 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 RNA的最佳设计为:与试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 (多选,只填序号)(2分)
a. 种类相同 b. 种类不同 c. 数目相同
d. 数目不同 e. 序列完全相同 f. 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 (4分)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
24.(12分) 学习以下材料, 回答(1)~ (5) 题。
对糖和脂肪的偏爱,竟源于肠道对大脑的驱动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和动物进化出了多条营养感知通路,这些通路能激发人类对糖、脂的偏好,探究其中的机制将为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糖和人造甜味剂进入口腔,都会激活味蕾上的甜味受体。人造甜味剂虽然能产生貌似糖的甜味,但效果却不能真正地代替“真糖”,在减少糖摄入、偏好方面的作用非常小。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呢? 研究者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让野生型小鼠在甜度相当的人造甜味剂和葡萄糖之间进行选择。小鼠最初会以同样的速度从两个瓶子里喝水,接触两种选择24小时后,小鼠从含糖瓶子中喝水的次数多于人造甜味剂,到48小时,小鼠几乎只从含糖的瓶子里喝水。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进行此实验的结果与野生型小鼠大致相同依然可对糖产生强烈的行为偏好。深入研究发现,葡萄糖除了在舌头上产生甜味刺激外,还能直接作用于肠道,肠上皮的肠内分泌细胞(EEC) 通过其细胞表面的SGLT1 受体来接收糖信号,经迷走神经激活大脑中的cNST 区域,导致不依赖味觉的糖摄入偏好产生。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沿着这个思路,研究者探究对高脂食品的“执迷不悟”是否也跟肠道有关。实验中观察到,相比于掺有脂肪的水,小鼠刚开始时更爱喝掺有人造甜味剂的水。然而品尝了几天后,小鼠对富含脂肪的水产生了强烈的偏好。通过监测小鼠的大脑活动,研究者锁定到了熟悉的区域——cNST。实验表明摄入脂肪后,肠道也是经迷走神经来激活cNST 引起奖赏效应。
研究者发现敲除SGLT1 受体不影响小鼠对脂肪的偏好,而敲除了EEC表面的特定 GPR受体能阻断小鼠对脂肪的偏好。分别用脂肪和糖灌注小鼠的肠,检测迷走神经激活情况,发现迷走神经元中,一部分对糖、脂肪都有响应,另一部分只对脂肪有响应。前一类神经元被沉默后,小鼠对糖和脂肪的偏好均显著下降。而后一类神经元被沉默后,小鼠脂肪偏好性显著下降,而糖偏好性不受影响。
这些研究让我们对驱使人类和动物渴望糖、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或将为基于食欲调控的代谢病疗法提供新策略。
(1)糖或人造甜味剂进入小鼠的口腔,刺激甜味 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 相关中枢,产生甜味觉。
(2) 研究者还进行了如下的一系列实验,其中可以作为支持“糖通过肠道经迷走神经激活 cNST引起糖的行为偏好”的实验证据有 。
A. 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在口服葡萄糖后cNST神经元被激活
B. 食用人造甜味剂的野生型小鼠cNST 未观察到明显的激活效应
C. 野生型小鼠的肠道直接注入葡萄糖和口服葡萄糖均能强烈地激活cNST
D. 抑制野生型小鼠cNST神经元的激活会使小鼠失去对糖的行为偏好
(3) 研究者在小鼠 cNST 区域注射阻断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同时向小鼠提供人造甜味剂和脂肪,小鼠更多地取食 。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脂肪引起奖赏效应的途径
(5) 请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饮食失调导致的肥胖、暴食症等人群提供一条治疗的思路。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练习题
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共16分)
(1) 毛细血管 (2分) 毛细淋巴管(2分) (2) a、d(2分) (3) d a
(4) [b]组织液 组织水肿 (5) 不会 缓冲 H₂CO₃/NaHCO₃
(6)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分)
22. (13分)
(1) 神经递质 (2分) 胞吐 (2分)
(2) 负电位到正电位 (2分) Na+内流 (2分)
(3) 转录 (2分) (4) 促进神经递质释放 减少
(5) 新突触
23. (19分)
(1)(每空2分) 兴奋 外负内正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按压给药杆的次数 按压给药杆的次数明显减少
(2) 溶剂M acf(2分)
溶剂M、不能和编码酶A的mRNA形成互补结合的小RNA、给药方法(4分)
24. (每空2分, 共12分)
(1)感受器 大脑皮层 (2)ACD
(3)人造甜味剂
(4)EEC 通过GPR 受体来接收脂肪信号,通过对糖和脂肪都能响应的迷走神经通路和仅响应脂肪的迷走神经通路激活cNST 引起奖赏效应
(5)阻止糖或脂肪与相应的肠道受体结合; 阻止激活的肠道细胞向迷走神经细胞发送信号; 沉默糖或脂肪激活的迷走神经元,并阻止其信号传递到大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D
A
B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B
A
D
A
A
C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高二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过程不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是,图为内脏活动的反射弧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